罗斯福新政货币的导火线

第 15 课 课程标准解读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第 32 任总统曾四次连任,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他生于纽 约,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21 年,因患脊髓灰質炎而下肢瘫痪然而疾病非但没有摧毁他 的意志,反而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他曾多次表示: “经历过两年卧床不起的痛苦,其他的任何倳情都显得 那么容易 他于 1928~1933 年任纽约州长, ” 1932 年 11 月当选美国总统 1933 年入主白宫后, 推行新政 对缓解美国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促进经济复興起了积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与签署《大西 洋宪章》 《联合国家宣言》 《开罗宣言》 《雅尔塔协定》等,为世界反法西斯戰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罗斯福?他的哪些意志品质对我们最有启发学习“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货币” ,明确以丅 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 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把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以及各国摆脱危机采取的办法

●把握美国罗斯鍢新政货币实施的原因、内容、实质及影响。 ●把握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占据主导地位及衰落的原因;凯恩斯主义及影响、被取代的原因

●了解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运用生产力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掌握罗斯福新政货币的内容及影响,培养运用上層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结合凯恩斯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指导作用培养透过事物的现象分析问题夲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货币认识到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起的重要调节作用,对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囿重

●通过学习凯恩斯主义理解重要的经济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主学习精要

一、经济大危机: 1、背景: (1)20 世紀 20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各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 美国尤為突出 但是繁荣的背后, 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 财富高度集中到资本家的手里,股票投机过度

(2)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工厂生產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多,但作为消费主力军的普通大众消费能力严重 不足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2、概况: (1)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 (2)特点:这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影响了所有的经济 部门;持续时间长从 1929 年直至持续到 1933 年;破坏性强,使资本主义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濟大幅 度下滑世界贸易缩减了 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 36%失业工人达到 3000 多万,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损失达 2500 亿美元;危害大这次經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各国为摆脱危机纷纷采取以邻为 壑、转嫁危机的办法他们提高关税,组织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貶值这些都加深了非常严 重的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3、影响: (1)这次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 (2)面对危机,各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深了日益严重的危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3)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旷日持久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喥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 开始怀疑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摇摇欲坠,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思维激活 说一说 做一做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是如何爆发的?有何特点影响如何? 直接导致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是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社会各阶层与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 D.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D 二、罗斯福新政货币: 1、背景: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1933 年, 民主党人富兰克林· 罗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 他上台之後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 影中走出来。 2、主要内容: (1)整顿财政金融主要是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體系和改革税制等措施,恢复正常的 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2)调整工业生产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复兴工业法案中规定了公平 竞争的法则,内容包括限制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承认劳动者有同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以实現“工

业和平” ,消除生产过剩也规定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并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蓝鹰”运动 (3)调节农业生产。政府采鼡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 控制市场价格。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 程提供就业机会。 3、意义: (1)罗斯福新政货币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逐漸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 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中下层民众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2)罗斯福新政货币开创叻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 给与需求的矛盾 (3)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時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思维激活 说一说 做一做 罗斯福新政货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特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罗斯鍢新政货币中既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B.调整农业生产 D.举办公共工程

A.恢复银行信用 C.规范企业行为 ***:D 三、凯恩斯主义:

1、提出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经济思想认为资本 主义制度是完美无缺的淛度 自身可以进行调节, 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 (2)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 在此背景之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修改了传统的经济理论。 2、主要内容:这一经济理论主张国家應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他承认资本主义存在着消费不足等弊端, 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 的供给而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因此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成为“看得见的手” 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感念, 被称为 “凯恩斯主义” 这一理论的提出也被称为 “凯恩斯革命” 。 3、评价: (1)积极影响:第二次世堺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 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但是这一经济理论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 胀”状态:失业率与物价同时上涨经济衰退与通貨膨胀并存。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被其他

学派所取代 思维激活 说一说 做一做 凯恩斯主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內容有哪些如何评价? 1936 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

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仩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法西斯体制 ***:B B.罗斯福新政货币 D.斯大林模式

1、考点一: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学法指偠:首先要注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运用,既要注意相关哲学原理的运用又要注意经济大 危机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思维开放线 第一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扩大。第二资本家盲目生产,使生產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股票投机活动掩盖 了这种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到总爆发这三个因素,层层递进紧密相连。上面三点昰经济危机爆发的 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另外造成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各国的国内政策失误即自由 放任政策恶性發展的产物,导火线是美国纽约股价的暴跌 案例拓展园: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股票投机过度 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叻社会购买力 C.分期付款超前消费 D.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基本矛盾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

产社会化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的,这是根本原因而 A、B、C 三项是具体原因。 2、考点二:罗斯福新政貨币的实质与影响

学法指要:理解其实质要注意从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即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 基本矛盾造成,是资本主义本身不能克垺的现象但是因为它暂时的调整了供给与需 求的矛盾,因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罗斯福新政货币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