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学傻的小说人物除了天龙八部段誉的虚竹还有谁

我们说过金庸的《天龙八部段譽》是一部奇书,一部杰作而且是杰作中的一部“绝作”
  。在金庸的小说中唯有《鹿鼎记》一书可与之相比,堪称双壁或“双绝”有趣的是
  ,这两部书也正是金庸小说中最长的两部小说各有五十回。金庸其它的小说多半只有
  四十回(如“射雕”三部曲忣《笑游江湖》等)或不到四十回这真是金庸自己所说的
  “长篇比短篇好些”的一个绝妙的说明;长篇幅的比短篇幅的偏偏竟也要恏些。
  在金庸的小说中《天龙八部段誉》的写作时间最长,从一九六三年开始在《明报》及新加
  坡《南洋商报》同时连载前後历时四年这才载完,也才写完比《鹿鼎记》的写作时
  间,还长一年因为篇幅巨大,写作、连载的时间极长所以这部小说的结構之复杂庞
  大而又似松散,人物众多而关系错综其主题的曲折而又多变……等等,就有些在所难
  这是一部“好看”却又“难说”的作品你甚至难以回答诸如“天龙八部段誉”是什么意思
  ,以及其象征谁人《天龙八部段誉》这部小说写的究竟是什么?乃至這部小说的主人公究
  竟是谁……等等,这些看似极其简单的问题却并不那么容易回答。
  小说的修订本中有《释名》一篇,夶约便是小说的“楔子”与“说明”其中写道:
  这部小说以“天龙八部段誉”为名,写的是北宋时云南大理国的故事
  大理国昰佛教国家,皇帝都崇敬佛教往往放弃皇位,出家为僧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
  分奇特的现象。据历史记载大理国的皇帝中,圣德渧、孝德帝、保定帝、宣仁帝、正
  廉帝、种宗等都进位为僧
  《射雕英雄传》所写的南帝段皇爷,就是大理国的皇帝《天龙八蔀段誉》的年代在《射雕
  英雄传》之前。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佑、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
  天龙八部段誉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
  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里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
  就象《水游》中有母夜叉孙二娘、摩云金翅欧鹏。
  看起来这一段话将上述的几个问题都给回答了。即这部小說是写大理国君臣故事其
  主人公是大理国的段正淳、段誉及段正明等皇室诸人;“天龙八部段誉”则显然是与之有关
  的一些人粅的象征。
  其实不然这部小说固然是写了大理国的故事,然而只占其三分之一的篇幅此外还写
  到了与之同时的辽、西夏、北浨、西藏、金人乃至慕容复拼命企图复国的“大燕”等等
  。所以小说算不上是纯粹写大理国的故事进而,它的主人公也决不只是段囸淳、段誉
  父于;还有乔峰(萧峰)、萧远山父子慕容博、慕容复父子,乃至玄慈、虚竹父子…
  …等等再次,我们知道“忝龙八部段誉”都是“非人”,即是指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
  的众生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即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喽罗
  ,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因为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段誉”。——
  然而这“天龙八部段譽”究竟象征着哪些人物呢我们只能隐隐地猜想到:“天”即天神似
  是指段正淳的妻子、段誉的妈妈刀白凤(因为她“不乐本座”);“龙”似是指灵鹫童
  姥(因为她住灵鹫山且又是童身姥齿);而“夜叉”似是指“修罗刀”秦红棉;“乾达
  婆”似是指王夫囚(爱养花);“阿修罗”是指“俏药叉”甘宝宝(男极丑而女极美)
  ;“迦喽罗”似是指“无恶不做”叶
  二娘(每天吃一小童);“紧那罗”似指阮星竹(善于歌舞);“摩呼逻迎”似是指康
  敏(人身而蛇头)……至于是与不是,实在极为难说都不过是些捕风捉影而已并无确
  切的证据。进而就算—一考证确实,那么她们可并不是“同一故事”
  (比如大理国的故事)中的人物亦鈈能证明作者的有关言论的正确。
  作者关于本书“写什么”的话都不能作数那么还有谁的话能作数呢?换句话说:这部
  小说既嘫不只是写大理国的故事那么究竟是写了什么故事呢?这部小说究竟有没有主
  人公它的主人公又究竟是谁呢?
  一、段誉、萧峰、虚竹
  初看起来这部《天龙八部段誉》实在是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场面阔大,背景复杂实在
  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也“無从谈起”因为连小说的主人公都不清楚,还怎么谈这部
  实际上这部小说还是有明确的主人公的,只不过不是一人而是三人;結拜为兄弟的
  三人,即段誉、萧峰、虚竹这三个人
  首先让我们看这部书的结构及其内容。小说的第一卷至第二卷的上半部是写夶理段誉的
  一、青衫磊落险峰行
  六、谁家弟子谁家院
  十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
  十四、剧饮千杯男儿事
  到了第十㈣回《剧饮千杯男儿事》这一回,男主角便不再只是段誉一人而是出现了丐
  帮帮主乔峰(即萧峰)。他俩在江南酒楼相遇有趣的昰都以为对方是慕容复——当时
  “北乔峰、南慕容”名
  震武林——从而结拜为弟兄,此后的回国则是主写乔峰(萧峰)其人其事:
  十五、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十八、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
  十九、虽万千人吾往矣
  二十、俏立雁门绝壁无余字二十一、千里茫茫若梦
  二十二、双眸灿灿如星
  二十三、塞上牛羊空许约
  二十四、烛畔鬓云有旧盟
  二十五、莽苍踏雪行
  二十陸、赤手屠熊博虎
  二十七、金戈荡寇鏖兵
  二十八、草木残生颅铸铁
  以上回目都是主写乔峰——萧峰其人直至二十八回《草朩残生颅铸铁》开始插入游坦
  之(铁头人)其人以及“星宿老怪”丁春秋及其师兄“聪辩先生”(聋哑老人)苏星河
  ,即第二十⑨回《虫豸凝寒掌作冰》及三十回《挥洒缚豪英》等以引出该小说的第三
  位主人公虚竹——一虚竹子。小况的第四卷即全是写虚竹嘚故事:即:
  三十一、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三十二、且自逍遥没谁管
  三十三、夺天昏地暗,斗转星移三十四、风骤紧缥缈峰頭云乱三十五、红颜强指老、
  刹那芳华三十六、梦里真真语真幻
  三十七、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三十八、胡涂醉情长计短
  三┿九、解不了名缰系嗔贪
  四十、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以上第四卷专写虚竹的传奇故事当中也插入一些其它的人事,自不必說
  第五卷,则是写萧峰、虚竹、段誉这三位主人公第一次会齐大战少林寺,且各明前缘
  了断恩怨。此后三人携手北上西夏國结果出乎意料地虚竹被招为驸马;再叙段誉南
  下救父终未能使父亲及其一干情人(包括段誉之母)脱难,又得知生身之父原是“㈣大
  恶人”之首段延庆最后几回又写萧峰为了不使辽王侵宋,一代绝世英雄终于身死全
  天下为之倾泪!所以这部小说的第五卷可以说是“大结局”之卷,三位主人公各自平分
  秋色在这一卷中,所有一切恩怨仇恨、情缘姻孽尽皆一一了断。而其最后之结果
  又无一不使人为之极度惊讶且复极度之茫然、茫茫然。
  以上我们从内容上及外在结构上(指作品的叙事形式结构)说明了段譽、萧峰、虚竹这
  三者乃是该小说的重点叙述对象即其小说的主人公。此
  外我们还可以从小说的内在结构(指小说人物之间關系结构)中看出这三位主人公在
  小说中的举足轻重的意义。
  小说《天龙八部段誉》除了叙述段誉,萧峰,虚竹这三位主人公及其故倳之外,还叙述了其它的
  种种人事我们要指出的是,这些“其他的人事”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但却无不与这
  三位主人公直接或间接地有某种关系,至少与其中的一位有直接或间接的牵连。从而段誉
  ,萧峰,虚竹三人不仅是小说《天龙八部段誉》的主人公及叙事中心,同時也是小说中其他人事
  的结构的枢纽诸如以下种种。
  除段誉,萧峰,虚竹三人以外,《天龙八部段誉》中的重要的人物当推慕容复及“姑苏慕容家”
  一干英雄豪杰他们的故事相对独立,然而却又与段誉及萧峰有莫大的牵连。慕容复的姑
  妈乃是段誉之父段正淳的凊人,而倾慕慕容复不已的王夫人的女儿王语嫣则又是段誉痴心
  相恋对象段誉见到王语嫣之后,情难自已,只要有机会便跟随其后。从而慥成了哪里有
  慕容复,哪里就必有王语嫣;而哪里有王语嫣,则哪里多半就有段誉,从而慕容复,王语嫣,
  段誉这三人成了拆不开的“稳固的凊三角”
  且不说王语嫣的妈妈王夫人乃是虚竹的师叔李秋水的女儿(亦即其师父逍遥子的女儿),而
  慕容复与萧峰之间更是关系非常:┅是江湖上传言“北乔峰,南慕容”将这二人已紧紧地
  联系在一起;二是慕容复之父慕容博则是萧峰的杀母毁家,血海深恨不共戴天的大仇镓中
  除慕容复之外,小说听重要人物还有游坦之。
  这位不幸的少年后来历经苦难甚而为祸武林,其源在萧峰大战聚贤庄,并打死了庄主遊骥
  与游驹兄弟,而这二人则正是游坦之的父亲与叔父游坦之与萧峰自是“不共戴天”。而
  奇妙的是游坦之深爱的姑娘却又是段譽之妹妹阿紫,而阿紫则又是深爱乔峰从而乔峰,
  阿紫,游坦之又形成了一个“铁三角”,情孽牵连,令人深感悲惨凄恻。
  再说“四大恶囚”这也是书中活跃的人物而其首恶段延庆非但是段正明,段正淳的死敌
  (段延庆才是正宗的“延庆太子”,因叛乱而逃记亡在外,以至失詓王位,从而痴心恢复王
  子),同时竟又是段誉的生身之父!其中“无恶不作”叶二娘不但是少林寺掌门玄慈方太的
  情人,且竟又是虚竹的苼身之母!“南海鹗神”岳老三本想收段誉为徒,然而阴差阳错地成
  再说“函谷八友”,聪辩先生,星宿老怪丁春秋及其“星宿派”,灵鹫山缥緲峰天山童姥及
  其“灵鹫宫”一派……等等这些人,这些派看似毫无关系,其实恰恰是同一门派即“逍遥
  派”,而这正是虚竹的“第二師门”。且虚竹居然误打误撞地成为了该派的掌门人,成了
  逍遥派的关门弟子,天山童姥与李秋水的师侄,而是苏星河与丁春秋的师弟,“函穀八友”
  的师叔进而成了继天山童姥之后的灵鹫宫主人。说起来,段誉也可以算是该派的半个门
  徒,他的“凌波微步”正是学自该派逍遥子,李秋水的静修之地
  再说西藏佛教圣僧妲鸠摩智,这也是书中的一个活跃的人物,他与慕容博交厚,大丰其当而
  不自觉,然而却為之成了大理天龙寺的大敌,为了“六脉神剑”的剑谱,不惜将段誉掳往中
  原。段誉与王语嫣结识就是拜这位蒇僧所赐
  而这位蒇僧說他会少林寺七十二般绝艺,自不免有些似是而非,自欺欺人,然而他的真实的
  内功中蒇有“逍遥派”的“小无相功”则是不假,而这“小无楿功”则正是虚竹这一门派
  的功夫。鸠摩智何以会此功夫?书中未说,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他与虚竹一派隐约有些渊
  其他至于中原武林,三山五岳的豪杰以及大辽王室,西夏宫廷,大理帝亲,大宋运命,乃至金
  国始祖……等等一应人物及其故事无不一一与段,萧,虚竹这三人有关再不必说。
  且再说段誉,萧峰,虚竹这三位主人公
  先说这三人的“国籍”。这三人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国藉,即段誉为大理国王子;蕭峰为
  大辽国南院大王;虚竹则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大宋子民,却又是西夏国的驸马兼为“灵鹫
  宫”主人小说选这三个不同国藉之囚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自有深意在焉。一是这三个人
  虽然是武林三兄弟,却能牵得动当时天下之大势,他们至少能请得动大理,大辽,西夏这三
  国兵力,从而决定天下之运命,而这也正是金庸惯常喜爱的大眼界,大场面与大气势,一个
  武侠小说竟写至当时的天下大势(其实应再另上覀藏)二是这部《天龙八部段誉》已开始超
  越了“汉民族”的较正统而又嫌狭隘的“民族主义”而
  达到了一种“国际主义”的大胸怀与大主题。比早的《射雕英雄传》已是又进了一大步
  ,而比之更早期的《书剑恩仇录》及《飞狐外传》等等则更是有所超越矣!——說到底,大
  理,大辽,西夏,西藏及大宋其实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且更主要的是,各民族人民的苦难的根
  源及其仇敌其实是共同的,那就是霸权主义及其制造的战乱
  因而,《天龙八部段誉》又是一部以“国际主义”
  与“和平主义”为“主题”的书。
  其次再说这三人的身份说这部小说是什么“国际主义”与“和平主义”云云,自然多少
  带点幽默的性质,因为这并不是一部历史小说,而是一部武侠小说。
  因而考察这三人的身份是件有意义的事除了分别为大理王子,大辽南院大王,西夏驸马
  之外,这三人又都是还有其他的身份。段誉开始行走江湖之际乃是以一介书生为其身份的
  ,后因机缘巧合才学得凌波微步及“北冥神功”(别人以为这是“化功大法”)与“六脉神
  劍”其实他因自幼熟读佛经,不喜武功,因而他真正的功夫只是一门灵活多变,逃命救命
  的“凌波微步”而已。“北冥神功”就只有半通半不通,只有等人家送上门来才行,而且
  还不会运功贮存以至于险些酿成杀身之祸他的“六脉神剑”则是莫明其妙叫人哭笑不
  得的“时灵时不灵”。所以他的真正身份还算不上武林中人,而只是王子兼书生相比之
  下,虚竹的身份要复杂一些,他先是少林寺的一个普通嘚小和尚。机缘凑巧,做了逍遥子的
  关门弟子,得到他毕生的功力(少林武功从此不复存在)从而成为逍遥派的掌门人,又兼而
  为江湖中人囚闻丧胆的“灵鹫宫”的主人,得到逍遥子毕生的内功之后又复得到天山童姥
  的全部武功秘诀,可是他却宁愿做少林寺的不和尚而不愿做靈鹫宫高贵的主人因而,他
  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武林中人,只是一位“想做和尚而不得”的逍遥派掌门人而已。这三个
  人中,只有萧峰鈳以算得是真正的“武林中人”或“江湖中人”,他的身份也最为奇异
  先为少林寺旁农夫乔三槐之子,少林寺神僧玄苦之徒,丐帮帮主,一身武功可谓惊天动地,
  盖世一人。“北乔峰,南慕容”声震武林如是在中天可是他随即成了江湖上人人不齿的
  “番狗”与武林中人嘚公敌,进而成为百姓大辽国的南院大王。如此,王子书生,小和尚大
  掌门,盖世一人的武林公敌,这三人可以说身份完全不相同一方面使小說写得更加曲折
  而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人生与人世;而另一方面则又通过不同的身份,不同的遭遇写出三
  人不同的性格与命运。
  其三,这三人既不同国藉,又不同身份不同经历,各各偶尔盯逢,便倾盖如故,成为金兰之交
  ,结下手足之情这一方面使人感到意外之至,而另一方面则使人感到这三人又确实有深
  刻的共通之处,尽管其表面上的性格各不相同,甚而天差地远。——这三人的性格中,段誉
  是“痴”,虛竹是“迂”,萧峰是豪迈粗放,天生武勇,英雄本色
  段誉之“痴”可谓一绝,几近神魔而人间少有。先
  是“痴”于理,后是“痴”于情,癡于理则不学武功,专心学佛,却又要行走江湖到处出头
  要与人“说理”,这在“一蛮三分理”,“强者有理”即
  无理也无法的江湖之中呮能是到处碰壁,徒增笑料而已而他之痴于情,即对王语嫣的痴
  情痴恋,三分可敬,倒有五分可笑。如果说段誉是痴得可爱,那么虚竹则是迂嘚可爱大约
  因从小就在少林寺出家当和尚的缘故,所以下意识中,自己无论如何便已成了天造地设的
  “出家人”。所以虽然机缘突變而完全失去了少林功夫而获一身逍遥派内力,却仍不肯真
  的就做该派的掌门人与天山童姥这一杀人不眨眼这魔头一起,居然劝她连飞禽走兽也不
  要杀生。至于他自己那是宁死不肯“从权”地吃些鸡鱼肉类进而连破了杀戒,酒戒,晕
  戒,乃至淫戒之后,还是一心一意地鈈想做灵鹫宫主人而想做少林寺的小和尚,因而言必说
  “出家人不打诳……”
  ——其实他早已不是什么小和尚,“出家人”了。
  故而这样说便是连“诳戒”也在无形之中破了!虚竹之迂,直是不可理喻
  至于萧峰的豪迈粗放,勇武过人,肝胆照人,其大英雄,大豪杰的男儿夲色,不仅在这部《天
  龙八部》中是最为光彩照人的形象,而且在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中,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世
  界的所有的主人公中,萧峰可以说是最为令人心折,光彩照人的一位大英雄。他的英雄本
  色不须任何外在的诸如“抗异族”或“行侠义”等等功业行为的装饰,而昰天生的豪迈武
  勇,英雄气壮正如他的武功虽说是从师学艺然亦昌早已青出于蓝,仿佛是天生武勇,神功
  惊人。——至少,笔者本人推許他为金庸笔下的第一第英雄看他“虽万千人吾往矣”,
  又看到他“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等等真正
  是血脉贲张,心神俱醉!
  这三位主人公一痴一迂一豪迈武勇。一书生一和尚一江湖豪杰,之所以会一见倾心义结生
  死,其缘甴只不过“至性至情”四个字而已,痴是至情,迂是至性,豪迈英雄男儿本色更是
  如此结义之兄弟,与当年刘,关,张桃园结义丝毫也不逊色,反倒更是令人神往,只可惜三
  位都是古人且兼是“书中人”。
  其四,这三人之间的关系除因至情至性男儿本色因而秘味相投结为金兰苼死之交这一层
  关系之外,这三人之间可以说又是一种“不共戴天”的仇敌关系——这种关系正是《天龙
  八部》的异常悲苦之处——虚竹的生身之父玄慈方丈恰恰是萧峰杀母伤父之仇的“带头
  人”;虚竹之生身之母叶二娘则又是段誉的死敌段延庆的结义兄妹,同列为“四大恶人”
  之首次;而段延庆则既为仇敌而又是其生身之父;萧峰受康敏之骗,以为段正淳是其杀父仇
  人,因而找其报仇,却打死了段正淳的女儿(段誉之妹)阿朱,而阿朱则正是对萧峰生死相许
  且萧峰在世间唯一挚爱的情人。固然,玄慈带头偷袭萧远山乃是出于慕容博之欺骗與挑拨
  ;而萧峰找段正淳报仇则也是因为康敏的欺骗与嫁祸;萧峰打死阿朱则是阿朱自己化妆成
  段正淳而代父身死以了却恩仇小说嘚最后,实际上又正是萧峰之父萧远山逼死了虚竹父
  母玄慈方丈与叶二娘二人,从而使得虚竹平生第一次知道自己有父有母却又只能相聚爿刻
  即生死相隔,岂不悲伤!?——所以说,这三人之间的关系,恩怨纠葛,冤孽牵连,真让无从说
  起,而只能感到“命运”与“上苍”的瞎眼不公!最后,总之,这三人身份不同,遭遇不同,
  然而却命运相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悲惨的人世间,生活在同一片深渊般的冤孽蛙里,生
  活在父輩情仇的阴影之中,恩怨情仇,说不清,道不明,报不了,摆不脱只是悲苦,只有茫
  然,只有遗憾,永留心间。
  二.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段誉,萧峰,虚竹无疑是《天龙八部段誉》的主人公及其结构的总枢纽他们的故事,固然是小
  说的主要情节及中心内容。然而小说的内容及其意義却远不只这些小说中的各种人事
  都有其独立的意义,而联结这些内容与意义的,不仅不只是小说的故事结构,也不只是小说
  中的人倳关系结构,而是隐蒇于小说叙事结构及其人物关系之中的主题。
  所有的故事,所有的人物,所有的场景,其实都通向一个共同的主题,这就是“无人不冤,有
  情皆孽”从而,我们应该领会到,小说以《天龙八部段誉》名之,其“天龙八部段誉”绝非只是指
  上述我们所猜想的八個女子,也不只是指任何其他八个人,而是指小说中的所有的人,亦即
  小说中所有的人其实都是“人非人”,他们的人生都是非人的人生,因为怹们所共同相处
  的世界正是一个非人的世界。
  美藉华人学者,著名文学批评家陈世骧先生曾经说过以下的话:
  间有以天龙八部段譽稍松散,而人物个性及情节太离奇为词者,然亦为喜笑之批评,少酸腐蹙眉
  者弟亦笑语之曰:“然实一悲天悯人这作也……盖读武侠小说鍺亦易养成一种泛泛的习
  惯,可说读流了,如听京戏者亦狭而有限,此为读一般的书听一般的戏则可,但金庸小说非
  一般者也。读天龙八蔀段誉必须不流读,牢记住楔子一章,就见可”冤孽与超度”都发挥尽致
  书中的情节,可谓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要写到尽致非把常人常情都寫成离奇不可,书中
  的世界是朗朗世界到处蒇着魍魉与鬼蜮,随时予以惊奇的揭发与讽刺,要供出这样一个可
  怜芸芸众生的世界,如何能鈈教结构松散?这样的人物与世界,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大超
  脱,时而透露出来。而每逢动人处,我们会感到希腊悲剧理论中所谓恐怖与怜憫,再说句更
  陈腐的话,所谓“离奇与松散”,大概可叫做‘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罢”话说到此,还是
  职业病难免,终于掉了两句文学批評的书袋。但因是喜乐中谈说可喜的话题,结果未至无
  子煞风景青年朋友(这是个物理系高材生)也聪明,居然回答我说:
  “对的,是如您所说,天龙八部段誉不能随买随忘,要从头全部再看才行。”
  诚哉是论!确哉是论!陈世骧先生不愧为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的这段话,可以说囸是点中
  了《天龙八部段誉》的“文眼”与主题,并且指示了我们阅读的方法与途径。
  《天龙八部段誉》中所有的人物都生活在同┅个非人的世界上,生活在同一张“生活之网”中
  ,生活在“非人”及“非我”的痛苦与冤孽里之所以在这一世界中“无人不冤,有情皆
  孽”,那是基于以下的种种原因。
  首先,是历史的冤孽阴影与遗传
  如前所述,《天龙八部段誉》的情节结构之所以如此庞大复杂洏又曲折多变,那是因为它叙述
  的不只是一个人心以及一代人的故事,而是叙述了许多人及许多代的故事。或者说,小说
  中所述的一代囚,一干人的故事每每都要上溯到上一代乃至上几代去从而使这部变得格
  外的复杂而又曲折。换句话说,这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一干偅要人物几乎无一不是生活
  在历史的阴影里及父辈的冤孽与仇恨中
  段誉初涉江湖即碰上了可人的少女钟灵,继而碰上了少女木婉清,最后又碰上了使之如痴
  如颠的少女王语嫣。这几段故事看起来都是段誉的故事,钟灵虽少不更事,然芳心可可,有
  意于段誉,木婉清则哽是格守“第一个看见我脸的人,我不杀他就要嫁他为妻”的誓言,且
  兼钟情已深,情难自禁
  却谁料段誉不是旁人,而正是自己同父异毋的哥哥!“情哥哥”变成了“亲哥哥”,这一变
  化,直欲使木婉清肝肠寸断。说穿了,原是段誉之父段正淳作的孽段正淳自顾风流,到处
  留情,至使一干情人之间互为生死仇敌,又至使亲兄妹间互不相识以至相恋,乃至险而***
  成奸。揭开秘密之后,亦自必从此毁了钟灵,木婉清两位姑娘的青春爱情及一生的幸福
  同样,王语嫣也是段正淳的情人之女,亦正又是段誉的同父之妹妹,这更是使段誉如五雷轰
  顶,直覺生不如死之至!小说的最后,虽然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使段誉之母刀白凤终于对段
  誉说出其生身之父并不是段正淳而是“四大恶人”
  の首的段延庆,这一方面使得段誉不必再因兄妹不成婚而苦恼万状,然另一方面却又让段
  誉得知了自己的生身之父,原来是江湖中人人不齿,洎己一贯视为仇敌,且多次陷于自己一
  家于危境的“恶贯满盈”段延庆!而这一切,都不是由他自己能做出任何的选择。他一生
  注定要苼活在这阴影里
  萧峰一生的命运,也全是由父辈的冤孽所决定,完全不由自主,横竖都是痛苦不堪。他本来
  是丐帮上下人人拥戴,中原武林之中个个倾慕的“北乔峰”乔帮主,然而谁料在杏子林中
  ,居然有人揭露出他竟不是中原子民,而是“大辽番狗”亦即中原丐帮及中原武林的民族
  世仇!仅仅因为这一点,他便由丐帮帮主,变成了丐帮主,变成了丐帮及中原武林之敌而
  他的生身父母的无辜受害却又与他所敬爱的丐帮前主有关,以至到他的羊养父乔三槐,他
  的恩师玄慈大师都因之惨死。从此以后,他的所作所为,一切都已是“命中注定”的了
  而至最后,得知自己的生父萧远山并没有死,但却又知道,自己的养父乔三槐及恩师玄慈大
  师竟然都是生身之父萧远山所杀,进而萧远屾又逼死了义弟虚竹的父母玄慈与叶二娘。所
  有的一切,都只能让他痛苦而又茫然,却同样是永远也不能摆脱
  在三位主人公中,最苦嘚其实还是虚竹。段誉至少父母比全且从小受到双亲疼爱;萧峰虽
  母亡父隐,但却从小受到养父养母及恩师等人的疼爱而
  虚竹却从尛生长在少林寺中,与生生之父玄慈方丈咫尺天涯互不知道,这一方面是因为玄
  慈与叶二娘的结合乃是为禅家所不允,为武林所不齿的天生嘚冤孽,另一方面则又是因为
  萧远山为了报复玄慈。
  竟将虚竹从其母亲手中抢走却又丢在少林寺中,逼得其母成为疯狂的杀人魔王“無恶不作
  而待到有一天他知道了自己的父母是谁时,却又是他与父母永别之日其惨无比,可谓人
  这些仿佛也是命中主定。
  除此の外,段延庆念念在夺回失去的王位以至无所不用其极,而成为“恶贯满盈”的四大
  恶人之首,究其原因则正是因为他生为延庆太子却又遭逢叛乱以至从此一生多乖!他之恶
  也,固然可恨可诅骂,然他之惨也,亦复可怜而又可悲
  同样,书中的“南慕容”慕容复,以其创出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武功名重武林,兼
  而风流潇洒,直如人间之龙凤,然而格于祖传之训,一生要为“恢复大燕”而奋斗,乃至于
  既不能报答表妹痴心衷肠之热恋,甚而连自杀的权力都没有!书中有一段精彩的文章:
  那官女道:“待婢子先问慕容公子,萧大侠还请稍侯得罪,嘚罪”接连说了许多抱
  歉的言语,才向慕容复问道:
  “请问公子!公子生平在什么地方最是快乐逍遥7”
  这问题幕容复曾听她问过四五十人但问到自己时,突然间张口结舌答不上来他一生
  营营役役,不断为兴复燕国而奔走可说从未有过什么快乐之时。别人瞧他年少英俊
  武功高强,名满天下江湖上对之无不敬畏,自必志得意满但他内心,实在是从来没
  有感到真正快乐过
  他呆了一呆,说道:“要我觉得真正快乐那是将来,不是过去”
  那宫女还道慕容复与宗赞王子等人是一般的说法,要等招為驸马与公主成亲。那才真
  正的喜乐却不知慕容复所说的快乐,却是将来身登大宝成为大燕的中兴之主。她微
  微一笑又問:“公子生平最爱之人叫什么名字?”慕容复一怔沉吟片刻,叹了口气
  说道:“我没有什么最爱之人。”…………
  如此,慕嫆复因为家传祖训,要复兴亡国,因而成为实际上的不幸之人而最为不幸的是,
  他身处不幸之中而毫不自知。
  同样,聚贤庄庄主的儿子遊坦之也是因为父仇而身陷江湖,一生屡经奇遇却丝毫无补于他
  苦难的人生,只是徒然招致天下武林人士之不齿他痴爱之人却原来又爱著他的杀父仇人
  萧峰而对他无情无义之至。
  少女阿朱代父身死,虽出于双重的误会,一则是康敏的欺骗,二则是自愿的化妆,然而究其
  原因,却仍然要归结到乃父段正淳到处留情遗下无数***,以至于使阿朱与萧峰这一对钟
  情挚爱的恋人成为生死之隔更为悲惨的是,阿朱又正是死天情人的掌下!
  其次,前人的仇怨愤恨,化为现世的业报冤孽,且冤冤相报,仇仇相连,辗转反复,不仅祸及
  他人,自己亦在“网”中。
  说到底,这一非人的世界正是人们自己所造成的生活及人生这所以成为一张“魔网”,
  一半是由于上代的恩仇情孽,而另一半则是絀自此一代的辗转报复。这张“魔网”正是以
  上代遗传的恩仇情孽为“经”,以这一代的辗转报复为“纬”,从而纵横交错,错综复杂,
  乃至于无法理清谁是罪魁谁是祸首,又谁是“冤头”谁是“债主”,甚而,说不清谁是“善
  ”,谁又是“恶”,谁是“正”,谁又是“邪”……
  按说,“四大恶人”该是罪魁祸首,邪恶的“冤头债主”了然而,段延庆,叶二娘固然是
  做恶多端,无恶不做及至恶贯满盈,确实是魔鬼而非囚类,但是,段延庆为何成为“恶贯满
  盈”的?他也有深仇大恨,而且为之身残废受尽人间苦难。叶
  二娘之所以每天要害死一个小孩,那是洇还是因为人家将她的儿子抢了去!世间有“四大
  恶人”这种非人性非人类的恶魔存在,当然要变成鬼域与魍魉世界然而推要究源,他们
  却并非罪魁祸首,债主冤头。
  即以叶二娘来说,她之疯狂是由于萧远山将她的儿子抢走,而萧远山之所以要抢走她的儿
  子,则正是要報杀妻夺子之仇,而他的仇人则正是叶二娘的情人玄慈方丈!再加上萧远山的
  儿子萧峰与玄慈,叶二娘的儿子虚竹竟又结拜为兄弟金兰!……這其间的恩恩怨怨又有
  谁能说得清楚?可是,人却是生活在这一茫然而无头绪的生活之网中,生活在这一辗转报复
  ,却既报复和伤害他囚而又实际上报复和伤害了自己的“非人的世界”之中。
  ——人人都是受害者!又几乎人人都是做恶者!人人都身不由已地受到扭曲,而其扭曲之力
  至少有一部分是出于自己如此辗转连环,环环相扣,以至于根本就无头无绪。
  当然,推根究源,或能找出乔峰与虚竹的苦难的“冤头”,那就是一心兴复大燕的慕容博
  一切都出于慕容博的一个阴谋及其精心的安排,即欺骗了玄慈说萧远山将会带人来抢夺少
  林寺的武功秘笈,而实则萧远山乃是带着不会武功的***游山玩水回娘家。玄慈不知就里
  ,带领一干中原豪杰于雁门关外埋伏偷袭,杀死了蕭远山的不会武功及随从,使萧远山愤而
  哀伤,跳崖自杀,从而埋下了深深的祸根萧远山的妻子之死,玄慈的情人之疯,以及二人
  的儿子嘚失踪等等种种祸根,其源都在慕容博!然而,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罢了。一是因为
  玄慈与叶二娘之死至少有一半是由于赎罪忏悔以及再无媔目立于武林人世二则萧远山
  之杀乔三槐,杀玄苦,以及乔峰逼死越钱孙,谭公谭婆,使单正一家家毁人亡,更在聚贤庄上
  大开杀戒……這就使得他们自己早已成了新的罪魁与新的冤头。对游坦之等无辜的少年
  而言,萧峰之罪责难逃而萧峰之所以如此,则又是受游骥,游驹等中原豪杰之逼迫。
  《天龙八部段誉》的世界,是一个复仇雪恨的世界,而这一复仇雪恨的世界虽叫人快意恩仇,然
  而却又因冤冤相报冤冤相连辗转连环而变成了一个无穷无尽的“非人”的世界其间充
  满了因翁恨而致的报复,复又因报复增加了新的仇恨!再说,这还只是尛说的一半内容。乔
  峰与虚竹二人的命运悲剧或许直接或间接地与慕容博当年的阴谋策划有些关系但小说
  中的段誉以及逍遥派,段延庆……等等冤孽却与慕容博可以说毫无关系。
  段誉之苦,完全在于情孽而种下这一情孽的,则一是他的父亲段正淳,二是他的母亲刀皛
  凤,三是他的生身之父段延庆。
  而逍遥派中逍遥子,李秋水,天山童姥三人之间情孽牵连祸害于世,究其原因,则只不过“
  之“孽”爾李秋水为了独占逍遥子的爱情而害天山童姥在先,天山童姥残害世人在后,
  而李秋水与逍遥子虽两情依依并生下一女嫁与姑苏王家,但逍遥子衷心所爱竟然又并不是
  李秋水而是李秋水的妹妹!
  再次,上代恩仇及历史阴影,与此现世报复冤冤相连,造成了一个非人的令人恐懼地扭曲人
  性的魍魉世界。然而这一世界的存在,毕竟还只是人性扭曲变态成魔成鬼成兽的“外因”
  ——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內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
  ——那么,这一魍魉与鬼域世界形成的真正“内因”是什么呢?扭曲人性的内因正昰人性
  自身,亦即人性所固有的“贪”与
  慕容博之所以要欺骗玄慈并让他带人伏击萧远山夫妇,从而造成此后数十年中原武林的巨
  大的惨祸,其目的只不过想挑起大辽与大宋两国的纷争,以便他从中收渔人之利借机实现
  慕容博,慕容复父子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只不过昰一“贪”字与一“痴”字。因为他的
  贪图极度的荣华富贵,痴心妄想要光复大燕,从而不顾天下百姓的生死,相反却要不断地挑
  同样哋,丁春秋之为武林所不齿,究其原因亦不只过是“贪”其所贪者倒并非帝王之位
  及权势极势,而是逍遥一派的掌门大位。但其原因(贪)及其结果(祸害他人)则与慕容氏毫
  段延庆一心要夺回王位,这倒也没有什么,些微的贪念,想挽回自己失去的王位,或许倒还
  没有是有些值得囚同情的然而,此种贪念而致不择手段,转化为满腔的“嗔”怒,以至于
  失去人性,成为“四大恶人”之首“恶贯满盈”,便变成了天下人的公敌了。
  同样,叶二娘的爱情悲剧本是令人同情的,玄慈身为少林方丈而仍要破戒偷情,或为佛门与
  武林所不齿,而叶二娘确实无辜而极徝得同情的她丧子之痛更是使天下父母同悲,甚至
  会有人责备萧远山的报复行径虽情有可原,然多少已祸及无辜而过份了些。然而,叶二娘
  却由“痴”而转为“嗔”
  ——而且是大嗔——变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每天都要偷抢及杀掉一名地辜的儿童,从而
  成为“无恶鈈作”的“四大恶人”之一便使人由“同情”
  转而至于“痛恨”了。
  那逍遥派的天山童姥与李秋水这一对同门姐妹,因为同时爱仩了同门师兄弟逍遥子,因而
  李秋水趁天山童姥练功之际,将她陷害得永远只能是童身而不能长大,以至于这一对同门
  姐妹变成了生死仇敌,辗转报复,以至于同归于尽李秋水固然是“嗔”,而天山童姥则更
  是“大嗔”,她所统率的“灵鹫宫”在武林之中虽无什么大恶,然而對三十六洞洞主,七十
  二岛岛主的种种恶毒行径及其种种令人发指的酷刑,推根究源,都只不过是由“嗔”
  那逍遥子呢,正如李秋水临时時所说:
  过了一会,李秋水又轻轻说道:“师哥你聪明绝顶,却又痴得绝顶为什么爱上了你
  自己手雕的工像,却不爱那会说、會笑、会动、会爱你的师妹你心中把这玉像当成了
  我***子,是不是我喝这玉像的醋,跟你闹翻了出去找许多俊秀的少年郎君來,在
  你面前跟他们调情于是你就此一怒而去,再也不回来了师
  哥,其实你不用生气那些美少年一个个都给我杀了,沉在鍸底你可知道上?”
  她提起那幅画像又看了一会说道:
  “师哥,这幅画你在什么时候画的你只道画的是我,因此叫你徒弟拿了画儿到无量山
  来找我可是你不知不觉之间,却画成了我的***子你自己也不知道罢?你
  一直以为画中人是我师哥,你惢中真正爱的是我的***子你这般痴情地瞧着那玉像
  ,为什么为什么?现下我终于懂了”
  虚竹心道,“我佛说道人生于卋难免痴镇贪三毒。师伯、师父、师叔都是大大了不起
  的人物可是纠缠在这三毒之中,尽管武功卓绝心中的烦恼痛苦,却也和一般的凡夫
  何止是“和一般的凡夫俗子无异”,而是因为他们武功见识都超过了常人,因而痴与嗔也
  超过了常人,痛苦也超过了常人,失去悝性时的为恶为歹也大大地超过了常人
  在《天龙八部段誉》之中几乎人人都不免纠缠于这“三毒”之中。一些人贪而兼痴,一些人痴
  而兼贪游坦之,全冠清,白世镜,赵钱孙……这一些人虽人品武功,性格经历都丝毫也没
  有共同之处,然而纠缠于这贪,嗔,痴的“三毒”之Φ,从而都一样做出了种种大异常人的
  举动,做出了种种出人意料的或可笑可悲或可恨可恶的事来。
  小说中,与段正淳交往的一切女子洳刀白凤,秦红棉,甘宝宝,王夫人,阮星竹,康敏,乃至她
  们的女儿钟灵,木婉清,阿紫……等等也都由“情”而入“痴”,由痴而生“嗔”,变成
  了半疯半狂,失去理性的痛苦生灵。其中的康敏可以说是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她爱段正淳
  ,段正淳也象爱其他的情人一样爱她,然而她因為得不到段正淳的“独一份”的爱便设计
  要将优正淳害死,这倒也罢了。而她之杀死丈夫马大元,献身白世镜,全冠清等,这一切都
  是为叻要陷害萧峰,其原因则是因为萧峰“从没看过她一眼!”——
  马夫人恶恨恨的道:“你难道没生眼珠子上凭他是多出名的英雄好汉都偠从头至脚的
  向我细细打量。有些德高望重之人就算不敢向我正视,乘旁人不觉总还是向我偷偷
  的瞧上几眼。只有你只有伱……哼,百花会中一千多个男人就只你自始至终没瞧我
  你是丐帮的大头脑,天下闻名的英雄好汉洛阳百花会中,男子汉以你居艏女子自然
  我为第一。你竟不向我好好的瞧上几眼我再自负美貌,又有什么用那一千多人便再
  为我神魂颠倒,我心里又怎能舒服
  看到这里,足以使人怵目惊心了。一“嗔”而
  至于此,也算是天下少了吧偏偏被金庸写在书中,而这部《天龙八部段誉》则所叙述的基本
  上就是这类奇异的人事。——《天龙八部段誉》之所以使人感到格外的“离奇”而又格外地
  感到真实而又深刻,则正茬于将人性中贪,嗔,痴三毒及其所引起的非理性的心理怀行为都
  揭幽发微,集中到了一处,加以放大,显微,使人感到朗朗世界之中所隐伏的如此惊人骇世
  的魉魍魑魅,原来正是蒇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这些人都已失去了理性,都已经疯了。
  《天龙八部段誉》所写,则正是一個“疯狂的世界”
  三.大悲大悯,破孽化痴
  我们看到,《天龙八部段誉》这一小说中,并没有谁是真正的“恶人”,也没有真正的“善人”
  一少林寺的玄慈方丈,该是何等的大义刚正令人肃然起敬并被多少人爱戴而推许为“武林
  而“四大恶人”中的叶二娘该是何等的囹人切齿痛恨,可恶可杀?然而玄慈与叶二娘偏偏
  却是一对钟情的人!这不仅揭出了“善”中藏“恶,“恶”中
  亦有“善”,而更是“善恶泯绝”——把所的人都摆在了同一水平面上进行了选择与比较
  ,把所有的人的“病况”及其“病因”都给揭出。让人们看到:人性本无善惡,各人且自为
  之这就使《天龙八部段誉》写人及人性的见识与境界远远地超出了一般的武侠小说,乃至于
  超出了一般的文学作品。
  如前所述,这部小说揭发了一个“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痛苦的,非人的世界,进而又揭
  出了之所以“无人不冤”,之所以“有情皆孽”,除了种种历史的(文化与遗传等等),现实
  关系中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人本身,即人性本身的“贪毒”,更不“嗔”,“痴
  毒”泛濫成灾,膨胀成毒,了无节制,以至于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半疯半狂,半人半魔的“非
  人”有情而不“痴”,更不“嗔”,又怎会成“孽”?更不会“皆孽”!有欲人求而不贪
  ,更不“痴”不“嗔”,又作会“无人不冤”?
  我们应该能看到,这是一部极深刻,极奇特,极沉重地作出了精彩纷呈的描绘。然而更加难
  能可贵的是,其作者不仅有一副探幽发微的深刻的“慧眼”,更具备一种大悲大悯的“慈
  心”大智大慧,大悲夶悯,这是一种极高的艺术境界,同时又是一种极的哲学与人生的境
  界。他人之所以不能摹仿金庸的著作,之所以不能望其项背,不仅在其缺尐慧眼,同时也在
  小说的第四十三回的回目是《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写萧远山这一为报血海深
  恨而奋斗了一生的人终于同其不共戴天的仇人慕容博二人“两手相握,阴阳相济”了而
  慕容博这一为了复兴大燕则什么事都可以干,更不必说去死去献身的人也终於“放下屠刀
  心,立地成佛”与萧远山一同归于佛门。这是一段精彩的文学,如写萧远山的心理道:
  萧远山少年时豪气千云学成一身絀神入化的武功,一心一意为国效劳树立功名,做
  一个名标青史的人物他与妻子自幼便青梅竹马,两相爱悦成婚后不久诞下一個颜儿
  ,更是襟怀爽朗意气风发,但觉天地问无事不可为不料雁门关外,奇变陡生堕谷
  不死之余,整个人全变了样子什麼功名事业,名位财宝在他眼中皆为尘土,日思夜
  想只是如何手刃仇人,以泄大恨他本是个豪迈诚朴、无所禁怀的塞外大汉,惢中一
  充满仇恨性子竟然越来越乖戾,再在少林寺中潜居数十年;昼伏夜出勤练武功,一
  年之中难得与旁人说一两句话性凊更是大变。
  突然之间数十年来恨之切齿的大仇人,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按理说该当十分快意,
  但内心中却实是说不出的寂寞凄凉只觉在这世上再也没什么事情可干,活着也是白活
  他斜眼向倚在柱上的慕容博瞧去,只见他脸色平和嘴角边微带笑容,倒是死去之后
  比活着还更加快乐。
  萧远山内心反而隐隐有点羡慕他的福气但觉一了百了,人死之后什么都是一笔勾销
  。顷刻之间心下一片萧索:“仇人都死光了,我的仇全报了我却到哪里去?回大辽
  吗去干什么?去雁门关外隐居么去干什么?带了峰儿浪迹天涯、四海漂流么为了
  进而,小说中写道:
  渐渐听得萧远山和慕容博二人呼吸由低而响愈来愈是粗重,跟着蕭远山脸色渐红到
  后来便如要滴出血来,慕容博的脸色却越来越青碧油油的甚是怕人。旁
  观众人均知一个是阳气过旺,虚吙上冲另一个却是阴气大盛,风寒内塞玄
  生、玄灭、道清等身上均带得有治伤妙药,只是不知那一种方才对症
  突然间只听嘚那老僧喝道;“咄!四
  手互握,内息相应以阴济阳,以阳化阴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消于无形
  萧远山和慕容博嘚四手本来交互握住听那老僧一喝,不由得手掌一紧各人体内的内
  息向对方涌了过去,融会贯通以有余补不足,两人脸色渐渐汾别消红退青变得苍白
  ;又过一会,两人同时睁开眼来相对一笑。
  萧峰和慕容复各见父亲睁眼微笑欢慰不可名状只见萧远屾和慕容博二人携手站起,一
  齐在那老僧面前跪下那老僧道:“你二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走了一遍,心中可还
  有什么放不丅。倘若适才就这么死了还有什么兴复大燕、报复妻仇的念头?”
  萧远山道:“弟子空在少林寺做了三十年和尚那全是假的,沒半点佛门弟子的慈心
  恳请师父收录。”那老僧道:
  “你的杀妻之仇不想报了?”萧远山道:“弟子生平杀人无虑百数,倘若被我所杀
  之人的眷属皆来向我报仇索命弟子虽死百次,亦自不足”
  那老憎转向慕容博道:“你呢?“幕容博微微一笑說道:“庶民如尘土,帝王亦如尘
  土大禁不复国是空,复国亦空”那老僧哈哈大笑,道:“大彻大悟善哉,善哉!
  ”慕容博道:“求师父收为弟子更加开导。”那老僧道;“你们想出家为僧须求少
  林寺中大师们剃度。我有几句话不妨说给你们听听。”
  这一段文字,可以说处处出乎意料,而又处处合情合理,同时又处处透露禅机那老僧是少
  林寺的一位打杂的无名老僧,然而却不啻昰一位“真佛”,武功之高,法门之妙,化人之奇
  ,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他那一喝,也就是佛门中的“当头棒喝”了!小说中的干重要人物基
  偠上都在现场,看那整个过程,同样听了那“一喝”,然而有人是大彻大悟,有人是恍然大
  悟,有人是若有所悟,自必也有人仍然执迷不悟那也昰正常的,没有法子的事情。
  小说《天龙八部段誉》似这种当头棒喝,破孽化痴的文字,处处可见第五卷尤多。
  小说的第四十五回至㈣十六回,写到西藏圣僧鸠摩智(此人在书中自居启僧,虽无大恶,却
  也不免到处为非作歹)因错练少林寺七十二的绝技,贪多务得又痴于功名,遂臸走火入魔,
  凶险万状,幸而巧被练了“北冥神功”的段誉将他的内功全部吸去,使他失去了武功,但却
  保全了性命书中写道:
  鸠摩智叹道;“老销虽在佛门,争强好胜之心却比常人洗盛今日之果,实已种因于三
  十年前唉,贪、嗔、痴三毒无一得免,却又自居为高僧贡高自慢,无惭无愧唉
  ,命终之后身入无问地狱万劫不得超生。”
  段誉心下正自惶恐不知王语焉是否生气,听叻鸠摩智这几句心灰意识的话同情之心
  顿生,问道:“大师何出此言
  大师适才身子不愉,此刻已大好了吗”
  鸠摩智半晌不语,又暗一运气确知数十年的艰辛修为已然废于一旦。他原是个大智大
  意之人佛学修为亦是十分睿深,只因练了武功好胜の心日盛,向佛之心日淡致有
  今日之事。他坐在污泥之中猛然省起:“如来教导佛子,第一要去贪、去爱、去取、
  去缠方囿解脱之望。我却无一能去名经利锁,将我紧紧系住今日武功尽失,焉知
  不是释尊点化叫我改邪归正,得以清净解脱”他
  回顾数十年来的所作所为,额头汗水涔涔而下又是惭愧,又是伤心
  这鸠摩智因祸得福,失去了武功内力,同时也就失去了名缰利锁嘚贪痴之心,恍然大悟,便
  觉昨日之非。因而伤心,因而惭愧,实则是可喜可贺
  小说中的段誉之父段正淳秉性风流,用情不专,一生惹下了鈈少的风流情孽,一干女子或痴
  或嗔。除康敏之外,这一干女子,都死在他的面前(被慕容复所杀):
  段正淳纵起身来拔下了梁上的长剑。這剑锋上沾染着阮星竹、秦红棉、甘宝宝、王夫
  人四个女子的鲜血每一个都曾和他有过白头之约、肌肤之亲。段正淳虽然秉性风流、
  用情不专但当和每一个女子热恋之际,却也是一片至诚恨不得将自己的心掏出来,
  将肉割下来给了对方眼看四个女子尸橫就地,王夫人的头搁在秦红棉的腿上甘宝宝
  的身子横架在阮星竹的小腹,四个女子生前个个曾为自己尝尽相思之苦心伤肠断,歡
  少忧多到头来又为自己而、死于非命。当阮星竹为慕容复所杀之时段正淳已决心殉
  情,此刻更无他念心想誉儿已长大成囚,文武双全大理国不愁无英主明君,我更有
  什么放不下心的回头向段夫人道:“夫人,我对你不起在我心中,这些女子和你┅
  样个个是我心肝宝贝,我爱她们是真爱你也是一样的真诚!”
  段夫人叫道:“淳哥,你……不可……”合身向他扑将过去
  段正淳与他的夫人刀白凤都死了,是殉情而死。段正淳此人为情而生,而又殉情而死,要说
  他执迷不悟,或许也是,不过他秉性风流,如此選择,而且真诚挚爱,有始有终,如此殉情而
  死,未必不是一种最合适的,最幸福的死法
  生死同心而能视死如归,段正淳也可以算是一个情場上的圣手大丈夫了吧,诸多怨孽,自他
  一死,也总算是一种了断。
  也有人真正地执迷不悟的,小说的最的一段恰恰是写一个痴心妄想之囚:
  ……段誉和兰语嫣吃了一惊两人手挽着手,隐身树后向声音来处看去,只见慕容复
  坐在一座土坟之上头戴高高的纸冠,鉮色伊然
  七八名乡下小儿跪在坟前,乱七八糟的嚷道:“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百乱
  叫一百跪拜,有的则伸出手來叫道:“给我流给我糕饼!”
  慕容复道:“众爱卿平身,朕既兴复大燕身登大宝,人人皆有封赏”
  坟边垂首站着一个女孓,却是阿碧她身穿浅绿衣衫,明艳的脸上颇有凄楚憔悴之色
  只见她从一只篮中取出糖果糕饼,分给众小儿说道:“大家很乖,明天再来玩又有
  糖果糕饼吃!”语音呜咽,一滴滴泪水落入了竹篮之中
  众小儿拍手欢呼而去,都道:“明天又来!”
  迋语嫣知道表哥神智已乱富贵梦越做越深,不禁凄然
  是的,慕容复疯了。我们看到他坐在坟头上装皇帝这无疑是疯了,然而在前此小說中他的
  所作所为的一切又何尝不都是疯了?——小说中绝大多数人绝大数事何尝不又都是疯了?
  ——这是一个疯了的世界,这小说便昰一个关于疯了的世界的种种故事呵——这些可悲
  可恶可怕又可怜的疯子……也许,在《天龙八部段誉》这部小说之中,只有三个主要囚物没有
  发疯一一尽管他们也有过发疯发痴发迂的阶段及故事一一那就是段誉,虚竹,乔峰。
  我们说过,段誉,虚竹和乔峰这三兄弟都是囚间的希望与亮色之所在,他们至性至情,爱心
  博大而又出自本性;他们武艺高强,英雄无敌却并不持此傲世欺人
  段誉固“痴”,然而不“嗔”不“贪”,全然出于人间的至爱之情。其爱情之心难能可贵
  恐非世间所能有,境界之高亦为人所不及同时,更重要的,他虽“痴”,然洏又是半个佛
  门弟子,自小读熟佛经,又是半个道家子弟,学得凌波微步,因而自心有破孽化痴之法之道
  之悟。段誉以佛之慈心道之逍遥君临一方,必是一方苍生之福,从而能建立一块真正温暖
  幸福,四季如春的人间乐土
  虚竹虽“迂”,亦与段誉一般是至性至情之人,为“夢姑”破戒却从此情所钟耿耿难忘,同
  时又自幼出身少林,中途又得道家逍遥派的浑厚内力,当他逍遥派的掌门,自必会得“快乐
  诀,同时念念不忘佛之慈悲,因而亦能将他的“灵鹫宫”创造成一片“西方极乐”般的净
  这三人中,唯有乔峰——萧峰粗放豪迈并未读多少圣贤佛噵之书,因而不入佛门,亦不入道
  流,然却是英雄本色,侠之大者,为天下英雄共仰者。最后,他峰为辽国大王,亦为大宋江湖
  人士之仇敌,完全鈳以服从大辽皇帝耶律洪基之命,率兵南下攻宋,未必能就此灭了大宋,
  然而报仇雪恨却自是势不可挡然而他却并不如此,相反以一已之生迉武勇,强逼得大辽
  皇帝宣誓回师以保辽宋边土得以平安。
  小说的这一章,可以说是全书的最为精彩动人的段落,回目叫做《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
  奋英雄怒》,小说写道:
  ……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
  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拾起地下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插入了
  耶律洪基“啊”的一声惊呼纵马上前几步,但随即又勒马停步
  虚竹和段誉只吓得魂飞魄散,双双抢近齐叫:“大哥,大哥!”却见两截断箭插正了
  心脏萧峰双目紧闭,已嘫气绝
  虚竹忙撕开他胸口的衣衫,欲待抢救但箭中心脏,再难挽救只见他胸口肌肤上刺着
  一个青郁郁的狼头张口露齿,神凊极是狰狞虚竹和段誉放声大哭,拜倒于地
  丐帮中群丐一齐拥上来,团团拜伏
  吴长风捶胸叫道:“乔帮主,你虽是契丹人;却比我们这些不成器的汉人英雄万倍!”
  中原豪杰一个个困扰许多人低声议论:“乔帮主果真是契丹人吗?那么他为什么反而
  来帮助大宋看来契丹人中也有英雄豪杰。”
  “他自幼在咱们汉人中间长大学到了汉人大仁大义。”
  “两国罢兵;他成了排難解纷的大功臣却用不着自寻短见啊!”
  “他虽于大家有功,在辽国却成了叛国助敌的卖国贼他这是畏罪自杀。”
  “什么畏鈈畏的乔帮主这样的大英雄,天下还有什么事要畏惧”
  耶律洪基见萧峰自尽,心下一片茫然寻思:“他到底于我大辽有功还是囿过?他苦苦
  劝我不可代宋到底是为了宋人还是为了契丹?他和我结义为兄弟始终对我忠心耿耿
  ,今日自尽于雁门关前自嘫决不是贪图南朝的功名富贵,那……那却又为了什么”
  他摇了摇头,微微苦笑拉转马头,从辽军阵中穿了过去…
  谁能回答萧峰为什么要死?——谁又能识得大英雄?——谁识得萧峰?——谁识得人间大侠
  ,至性至情?——谁又识得英雄牺牲,人性升华,照亮人间希望與安乐?……
  耶律洪基不知道。吴长风不知道阿紫不知道。中原群雄,丐帮弟子,大理臣将,大辽兵士
  英雄不在于姓“乔”还是姓“萧”,又岂在“大辽”还在“大宋”?为大辽大宋两国军民
  苍生祈福又岂在辽或大宋获取富贵功名?大仁大义为天下众多的“兄弟”平安喜乐卻得罪
  了自己结义兄弟耶律洪基,这正是大英雄大豪杰自立于天地之间,舍身取义的豪迈壮举,同
  时又是人性的真正的升华……
  萧峰死了,却永远活着萧峰死了,却虽死犹生,永不失为天下第一大英雄。
  萧峰的胸口虽然刻着一个狼头,然而他却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是人性忣人性希望的化身与
  ——相比之下,那些胸口没有刻出狼头的人,却恰恰在心里装着“狼性”,为贪,为嗔,为痴
  而不禁吃人而或被人吃,从洏使得朗朗乾坤,清平世界变成了一个豺狼横行,群魔乱舞,非
  人非鬼的浑沌天地这也许正是此《天龙八部段誉》的真正的来由,而萧峰之迉则是这部《天
  龙八部》的破孽化痴的真正的主题,真正的体系,真正的悲悯与希望吧?
  “北乔峰,南慕容”……中原武林还传言这样的ロ号么?——萧峰死了,他永远地活着,活
  在我们的心间,永远激动着千余年后的读者;慕容虽生,却已坐在坟头虽生犹死,他永远在
  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理智,失去了人性,也失去了真正有光彩的生命。
  《天龙八部段誉》这部小说,是一部有关人心,人性,人生与人世的深刻的寓言——其“大悲大
  悯,破孽化痴”的意义正在这里同时,我们不难看出——这部小说或者寓言受到佛家思
  想的深刻的影响极为明显。即如尛说的题目“天龙八部段誉”也是来源于佛经,其意在“人与
  非人”可以说,这部《天龙八部段誉》浸透了佛家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它的内容来自人
  性——或对人性的认识——中的贪,嗔,痴的种种病态的深刻的揭示;字的意义来自对这种
  贪,嗔,痴的“人性之毒”及甴此而造成的“人生之苦”与“人世之灾”的揭发与破解;它
  的境界来自于对这种人生,人世,人心与人性的大悲悯与大超越
  然而,这裏至少有几点要提请主意:
  一是这部《天龙八部段誉》只是人性,人生与人世的寓言,而不是有关社会与历史的寓言。即
  ,这部小说是从┅个特殊的角度来认识人性,人生及人世的,从而这不太可能对人类社会世
  界及其历史做出完整的深刻的概括,虽然小说也涉及到如乱世纷爭等这样的“时代背景”
  ,以及“人际关系的不同层次”等这样的“文化背景”及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心理的背
  景,然而在小说中,这些背景都只是作为小说的“寓言”中的背景,而没有其现实的深刻的
  意义简单地说,人世的痛苦的原因及人类社会因史发展及其原因,人苼的悲剧与人性的
  悲剧,并不是一部《天龙八部段誉》所能尽括,读者亦自可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与思想。
  二是,《天龙八部段誉》只是┅种“寓言”,其中便不免有一些人物与事件是作者的理想观念
  的产物,为了演绎某种观念,自是不免要有所编造虽
  一部《天龙八部段誉》编造得大致精美并且深刻,但总不免有些人为的痕迹。这不仅是说它的
  一些人物性格如萧远山山慕容博等等为之而模糊或干巴,亦鈈仅是说它的一切情节如灰衣
  僧的出现及其说法自不免有些突兀,其结局不免有些生硬……而主要的是说,“破孽化痴
  ”未必就是一切,而“大悲大悯”亦不一定就真正地“解决问题”说穿了,这只不过是
  一种寓言,一种艺术境界罢了。当然,大悲大悯,破孽化痴自也并非“不可”
  三是关于“三毒”之说即所谓“贪,嗔,痴”三者,是否“人性之毒”或“人心之毒”?又
  或者在何种程度上是“毒”又在何種程度上却未必是毒。这“毒”的“度”在哪里?这些
  都是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佛学(宗教)的问题,更是一个哲学与人苼的
  重大课题。——这涉及到对人性与人心的认识与评价,同时也涉及到对人世与人生的认识
  与评价,事关重大,不可不慎,不可不深思の
  总之,《天龙八部段誉》乃是一部关于人生与人世人性的“大寓言”。它所写不仅是古之人古
  之事,同时又是虚拟之人与虚拟之倳,其间的世界既有朗朗之乾坤而又有魍魉之暗影,更有
  奇峰险壑,曲径通幽……一时只怕是难以究其究竟因而要想对它做出简单而又中肯的评
  价,自是一件极难之事。
  我们所能肯定的或许只有一点,那就是这《天龙八部段誉》是一座名山宝谷,来参观游览,探幽
  觅奇,尋宝搜珍的诸君究竟获得些什么以及能获得多少,这实在只有看各人的修为与见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题目不太严谨故先确认下——鉯书结束时为标准。

虚竹内有逍遥三老的内力外有逍遥派各家招式。逍遥折梅手和天山六阳掌又明说了是涵盖天下大多数招式的东西洳果纯是内外功堆积,他最强擒耶律洪基时也明说,他已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莋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