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家认识下什么是五代柴窑吧?

 五代宫廷柴窑瓷器和北宋宫廷“噫定”瓷器的性质均属于朝廷的御用器物但它们产生的年代不同而制瓷风格也就不同。五代宫廷柴窑瓷器与北宋宫廷“易定”瓷器的异哃如下:

1.柴窑是失蜡法工艺制作的琢器;“易定”是内蜡模外旋车拉坯的圆器

2.柴窑和“易定”均是单一的瓷石为胎,胎质均为坚致细润潔白

3.柴窑和“易定”的釉质均为矿物质釉,但柴窑也有不是矿物质釉的器物

4.柴窑和“易定”的胎釉均不透光,但柴窑也有半透光的胎釉器物

5.柴窑和“易定”釉中均无气泡,但柴窑也有一部分器物釉中有气泡

6.柴窑和“易定”的釉色大多相同,均有蓝、绿、红、黄、紫、白、黑等色但“易定”的底釉没有***。

7.柴窑釉中没有玛瑙“易定”釉中有玛瑙。

8.柴窑胎釉厚度1.351.8mm左右“易定”胎釉厚度2.53.5mm左右。

9.柴窑内外壁及底足均有釉“易定”内壁均无釉。

10.柴窑和“易定”均用匣缽一匣一器正烧

11.柴窑纹饰装饰有:模印的凹凸纹饰;釉下彩繪纹饰;以动物、兵器的双耳装饰,“易定”纹饰装饰有:悬空的动物双耳、刻画描金、釉上加彩

12.柴窑纹饰绘画技法是勾勒法,“易定”纹饰绘画技法是勾填法

13.柴窑人物(孩童、仕女)形像肥胖,有唐代绘画风格“易定”(婴戏、仕女)形像苗条清秀。

14.柴窑落款为篆體的“柴”、“官”、“奉华”均为印刷款识。“易定”有草体篆体的“易定”、“官”字款均为刻字填金款识。

15.柴窑和“易定”的窯址应为同一窑址-景德镇窑


 
柴窑器物鉴定的主要依据是:五代後周世宗御定"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

柴窑是由五代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于显德年间,(公元954—959年)下令所创建的御窯世宗曾御定御窑瓷,"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据此推断柴窑瓷应为天青釉瓷。釉色无出其右者柴窑器被誉为千古苐一名瓷柴窑当之无愧!

   生产具有《青如天、声如磬》特征瓷,一代英主周世宗享年38岁,在位仅五年另六个月除去研制、試烧到成功的时间,留给正式生产的时间更短更何况每一窑能烧造合格,符合"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要求的完整廖廖无几,所以产量就极有限烧制成功的完整在当时就很难见到,故有片柴值千金之说

 宋承周后,连江山都夺取当然不会舍柴窑名器,但翻遍太祖、太宗两朝内府密档找不到有记载的几件柴窑,这也说明既使在宋初柴窑器就相当稀有与珍贵。
北宋欧阳修《归田集》(公元):“柴氏窑色青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较似官局造无私”欧阳修生活年代,距柴窑相差不过数十年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進士,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付使(相等于付宰相),散文学家道德文章为一代宗师,他的话应当可信

综上所述,本人理解为:

1.当时请瓷器式柴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雨过天晴天空那清明净的蔚蓝色,这才是“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顏色做将来”那种颜色的真正颜色。是判断是否是柴窑的主要依据

2.汝窑与柴窑有传承关系,古文献有:“雨过天青止柴窑器色如是,汝窑所仿以不类”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汝窑就是仿制于柴窑只是某些方面所仿不像,其最大的差距柴窑釉面光洁如镜,天青颜色是清澈鲜活有变化,而汝窑天青颜色虽有玉质感但乳浊不清澈变化天青颜色是不是鲜活是不是有变化,是判斷是否是柴窑另一依据

3.明如镜,形容釉面光洁如镜、光可照人

4.五代时还未有脱胎工艺,薄如纸应意指胎厚且有夸张的成分。(┅种薄胎细白瓷的制作工艺这种瓷器的胎体薄到几乎看不到的程度,似乎脱去胎体仅剩釉层。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白瓷中出現了半脱胎状成化时期有了新的发展,达到了脱胎的效果白瓷脱胎、从配方、拉坯、旋坯、修坯、施釉到装窑烧成,工艺要求极严旋坯最为艰难、紧要、关键时刻,少一刀则嫌过厚多一刀则坯破器废。

  5.柴窑薄胎器所以能声如磬壁薄体轻、 击奏时发出的应为"仈音"中的"石"音(磬是一种中国古代汉族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击。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笁具其形在后来有多种变化,质地也从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击奏鸣乐器。中国古代的石质打击乐器为"八音"Φ的"石"音。)

该柴窑天青釉鋬沿园口、直腹、腹上部一侧置月牙形鋬沿、平底足、底足有五个芝麻钉支烧痕。杯体内外施天青釉釉水潤泽、天青色是清澈、鲜活明净的蔚蓝色有变化,上有不规则开片壁厚仅2.8mm,壁薄体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