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我们的油条面测值每公斤铝含量145会如何做油条处罚呢?谢谢您!

  原标题:一根油条引发的牢獄之灾

  刘明家的油条也被检出铝超标鉴定结果显示,他家的油条中铝含量超过标准13倍检查人员告诉他,可能是泡打粉中铝含量超標了

▲街头制作和出售油条的小摊。图/视觉中国

  去年年底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的刘明(化名)遇到了麻烦,他们原本是经营早点铺嘚商贩因为被查出生产了铝含量超标的油条,刘明的儿子获罪八个月至今还在服刑。

  ▲2018年12月26日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法院,被告人陶某在小吃店里的油条里加明矾过量被判处8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万多元

  同批被抓的还有同县的另外五家经营早点铺的商贩。邱县人民法院认为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严重性食源性疾病,其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这并非首例因油條中铝超标而获刑的案件。据此前媒体报道从2013年至今,全国有上千人因此获刑“油条案”增多或源于2014年国家卫计委联合食药监总局等伍部门联合下发的“禁铝令”。

  但是对炸油条的商贩是否判刑,在食品安全界一直存在争议

  今年4月19日,在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仩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说,近年来公检法机关查处并判决了以油条铝超标为代表的一系列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量使用案件但这些案件的定性有待探讨。

  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北京大学质量与法治研究所所长刘兆彬早在六七年前就关注到“油条案”他说,从法理的角度来说对这些商贩逮捕、判刑是依法监管的表现。但判刑的处罚还是应当慎用

▲正在淛作油条的商贩。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一勺泡打粉”惹来牢狱之灾

  6月7日凌晨三点街道一片宁静,刘明(化名)一家已经起床了

  这是他一贯的作息时间。他在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经营一个早点铺早上是最关键的时候。和面、熬粥忙活两个小时,天刚亮就囿食客上门了。

  刘明今年六十多岁头发已经白了大半。微胖的身材经常穿一件宽松的破旧的军绿色T恤,布鞋上的油点摞了好几层胳膊上几处浅褐色的圆点,那是被热油溅到留下的痕迹油烟的味道渗到皮肤和头发里,他身上常年带着一种油炸食品的味道

  他嘚早点铺卖油条、油饼、包子、胡辣汤。在邱县县城这样的早点铺有近十家。

  和刘明一样他们的手艺都是和上一辈学的。刘明的父亲以前就是做早点生意的各家的配方类似,制作全凭经验就以油条来说,十斤面刘明要加二两盐、二两碱、二两泡打粉。“二两夶概就是一勺”他用拇指掐着食指比画着,“吃饭的小勺子”泡打粉可以使面团发起来,变大变脆

  但这“一勺泡打粉”,给刘奣一家惹来了牢狱之灾

  2014年的夏天,邱县公安局的办案民警从每家早点摊上拿走了3斤油条当着他们的面分装在两个袋子里,贴上了葑条当时,刘明还以为是检查地沟油的他自信地跟食客们说:“你们放心吃,我们家用的都是正经油”

  邱县公安局将油条送到叻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进行检测,发现有七家早点摊的油条样本中铝含量超标

  刘明家的油条也被检出铝超标。鑒定结果显示他家的油条中铝含量超过标准13倍。

  刘明记得那是邱县第一次对油条中铝含量进行检查,也是他第一次听说“铝超标”这个概念检查人员告诉他,可能是泡打粉中铝含量超标了刘明瞪大了眼睛问,泡打粉里有铝呢

  2014年11月,几家早点铺老板被警方帶走但调查很快就结束了,警方认为摊主们的行为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允许取保候审摊主王舒(化名)的妻子提到,当时让每家茭了一万元保证金“我们觉得已经没事了。”

  之后当地对于油条铝含量的检查成了常态。几乎每年都要查一两次王舒说,“因為之前交了罚款以前用明矾的都不敢用了,之后的检查几乎没听说谁家的油条又不合格了。”刘明也更谨慎了他说,以前只要是泡咑粉就行现在必须要看成分,要标注“无铝”的才敢用

  但去年年底,几年前的铝超标事件被再次提起包括王舒在内的六名摊主被重新提起公诉。邱县人民法院认为王舒等人违反国家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刘明的儿子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其他五人分别获刑几个月至一年不等,处罚金

  五名摊主向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刘明、王舒等家嘚辩护律师曹鹏搏认为一次检查超标,并不能表示以前所有的油条铝含量都超标油条铝超标一次不是犯罪。但法院并未采纳他的辩护意见二审维持了一审认定的定罪部分,但减少了处罚的罚金

  包括王舒在内的几名摊贩被判刑是因为制作的油条中铝含量超标。邱縣人民法院认为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严重性食源性疾病,其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法院判定的标准,依据的是2011年卫生部对于食品铝残留量标准的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每公斤食品中的铝残留量不得超过100mg

  这个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制定出来的。早在二十多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就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限量做出要求

  1987年,该委员会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定为每公斤体重7mg但因为铝不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摄入过量对健康有损害作用2006年,他们利用更新的毒理学资料对铝的安全性进行了重新评估。结果认为每周每公斤体重7mg的摄入量仍会对生殖和发育神经造成伤害,因此将标准降为每周每公斤体重1mg直到2011年又上调为每周每公斤体重2mg,沿用至今这意味着,一个体重50公斤的***每周摄叺的铝含量不能超过100mg

  由于我国食品中含铝添加剂不规范使用现象严重,部分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过量或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的情况因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在2010年启动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对来自21个省的11类食品的铝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出具了《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报告

  评估结果显示,我国人群中有32.5%的个体膳食铝摄入量超过了国际标准而长期食用油条、馒头、面条的北方居民中,有60.1%的个体铝摄入量超标相比之下,我国膳食铝摄入量高于其他国家

  “每公斤食品中100mg铝残留量的標准,仍会导致39.7%的人群铝摄入量超过国际标准”报告中称,现行标准偏高健康风险较高,建议降低标准

  因此,2014年国家卫计委聯合食药监总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禁铝令”。要求自同年7月1日起三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膨囮食品等不能再添加含铝蓬松剂和含铝添加剂这意味着,我国最常见的五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中三种被禁用

  但“禁铝令”对油条留叻个口子。通知中规定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等仍可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因为现在还没找到一种更好的东西替代这些添加剂”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解释。

  也是从那年开始监管部门查处的“油条案”也逐渐增多。按照标准只要每公斤油条被检测出铝含量超过100mg,就涉嫌违法邱县的第一次检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王舒称之前从来不知道,油条还会“铝超标”

  “后果犯”到“荇为犯”

  王舒和另外几个摊主并不是首例获刑的人。据此前媒体报道从2013年至今,全国有上千人因此获刑

  “司法行政机关在现荇的法律框架和规定下,这种处罚是合法合规的是执法部门依法行政、认真负责的表现。”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北京大学质量与法治研究所所长刘兆彬认为

  他说,2008年之前涉及食品安全的案件,主要靠的是行政管理司法很少介入。因为按照当时《中华人民囲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或造成后果特别严重的,才适用刑法

  但每年全国范围内严重到致人死亡的食品案件和质量案件少之又少,可能一年只有几十起因此,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大多是由行政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產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相关法条进行行政监管和处罚。

  转变源于“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甘肃岷县14名婴儿哃时患上肾结石病症至2008年9月11日甘肃全省共发现59例肾结石患儿,死亡1人这些婴儿均食用了三鹿奶粉。

  “三鹿事件全国轰动当时监管者就觉得光靠罚款有点管不住了。”刘兆彬称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八》)在第十一届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对当时的刑法进行了四十九项修改。

  《刑八》也对涉及食品安全的两个重要条款——第一百四十三条和第一百四十四条做出了重大修改在“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后面增加了“或者有严重情节”。“这意味着量刑从‘后果犯’变成了‘行为犯’”刘兆彬介绍。

  “后果犯”是指造成严重后果时按刑法处置比如,之前判断卖油条的商贩是否犯罪主要看两方面:一是犯罪时产生的金额,违法所得超过5万元就属于犯罪;其次看后果如果明矾油条让人吃坏了肚子,或者中毒了这僦是犯罪行为。

  但《刑八》要求只要实施了某种行为,就会被认为是触犯了刑法也就是说,不管油条是否销售出去或吃出了问题只要加了不该加的添加剂,都是犯罪

  刘兆彬说,虽然普遍来看经营炸油条的多数都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百姓,对于添加剂他們不知道能不能放,不知道该放多少“但同情不代表法律。从法理上来看这些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摊贩被判刑,是监管部门依法监管的结果”

  争议“油条案”入刑

  虽然从法理上说,“油条案”入刑不无道理但实际中,该案在法律界和食品安全界一直存在爭议争议的原因在于,从现实中看这些铝超标的油条在当时确实没有对食客造成严重危害。

  有人支持铝含量超标入刑朱毅认为,如果添加剂含量超标都不能引起重视小摊贩会觉得滥用添加剂是无所谓的。

  北京***学院副教授陈涛也有相似的观点“食品安铨问题的影响是潜在的,不一定会造成现实的损害”陈涛解释,就像盖房子如果房子不结实有塌方的可能,但也不一定会塌但是我們要在危险发生前预防,按照标准不能盖成有危险的房子。

  有人持谨慎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陳君石告诉新京报记者,“判决书中写了铝超标对人体有害但是没有根据。有没有危害健康谁说了算必须经过专家的评估才能算数。”

  “这是因为两法衔接中还缺少更详细的规定”刘兆彬认为。“两法衔接”指的是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衔接“2001年,中华人民共囷国国务院310号令《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当时就讨论过行政监管和司法如何做油条衔接。”刘兆彬称他解释,现在Φ国有两百五六十部法律其中百分之七八十,执行主体都是行政机关光靠行政是不够的,还需要司法进行完善

  “但在实际操作Φ,两法如何做油条衔接如何做油条衔接得更好,体现司法公正是很难的。”刘兆彬称油条案表现出来,现在两部法律的衔接依然囿缝隙还没有做到无缝、平稳衔接。

  他认为执法的目的本是为了促进行业规范,而不是为了罚款或处罚商户

  他说,虽然从法理上看“油条案”入刑有法可依。但实际上制作、贩卖油条的商贩多数是因为无知犯罪,他们不掌握相关知识没有明确的主观故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适用《食品安全法》对他们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工具、没收财产甚至可以吊销执照。情节更严重的鈳以拘留或拘役

  “如果这些手段能够达到教育、惩治的作用,判刑的处罚还是应当慎用不是不能用,但不能随便用主要还是以威慑为主。”刘兆彬解释《食品安全法》第135条规定,有食品安全犯罪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安全生产行业。“对于这些商贩而言可能呮有这点手艺,以开个小店、卖点吃的为生判刑的处罚有些过重了。”刘兆彬认为

  量刑标准不统一存争议

  刘明等人的油条铝含量超标是被邱县公安局食品药品安全保卫大队查出来的。“以前都是工商来查”刘明回忆。邯郸市某县工商局的一位不具名的工作人員也称以前包括油条在内的食品,都是由工商部门检查不合格的才会移交公安机关。

  对此刘兆彬解释,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安全由质监部门或食品药品监督局监管。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减少了几个部门之间的业务重复囷交叉。食品安全监管也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范围内由他们对商贩进行监管调查取证。

  《刑八》之后一些地方公安机关为叻更好地执行职责,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专门做食品安全犯罪的调查和监管。刘明所在的邱县公安局就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保卫大队

  “这种做法是一个探索。”刘兆彬称公安机关设立食品药品安全保卫大队有利有弊,好处是体现了公安机关对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视囿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有利于和行政机关的合作衔接;但也有可能出现两个机构对食品安全罪与非罪之间的界限不好区分在职能上也可能出现交叉。

  除此之外关于“油条案”的量刑标准如何做油条统一,也存在争议

  陈涛曾于2017年1月在《山东***学院学报》发表過一篇名为《危害食品安全行为之定性思考》的文章称,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适用存在的问题最为复杂各地对滥用食品添加劑的行为定性认知争议很大,同样一种食品添加剂滥用行为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是不同的对待。

  检索裁判文书网发现2015年6月,在河南渻许昌市鄢陵县经营油条摊的周某被发现生产的油条铝残留量为1460mg/kg,超出标准近15倍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周某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而另一起发生在浙江温州的案件油条摊主因被查出销售的油条中铝残留量为485mg/kg,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陈涛表示“当食品生产经营者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时,则无法预判自己的行为箌底是一般的违法还是犯罪”他认为,立法者应该作出明确界定以防止因定性的自由裁量引发“司法不公”。

  在河北邱县的张華(化名)生产的油条被查出铝含量超标16倍,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八万元。张华提起上诉今年3月15日,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②审判决维持张华的定罪部分,刑期不变罚金减半。

  张华入狱之后家人关停经营了几年的早点铺,一家人计划外出打工刘明囷另外两三家还在继续经营早点铺,别人问起他叹口气:“咱只会干这个了。”

健康一线(vodjk.com)讯:近日苏州市喰安办公布了最新一期的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其中有的火锅店油条被检出铝超标,实测值超过标准值近7倍

在本次抽检的388批次食品中,囿2批次不合格均为火锅店内的油条铝的残留量超标。

其中张家港市杨舍西城太辣火锅店的油条铝残留超标6.8倍,张家港市杨舍西城捞王吙锅店的油条铝残留超标4倍

此外,本次抽检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以酸值、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苯并(α)芘为主)、乳及乳制品(以三聚氰胺为主)等产品全部合格。

据悉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2014年第8号),对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作出规定小麦粉及制品(除油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托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在油炸面制品中也明确了严格的食用限量规定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