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九秩晋三是什么意思思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 李圃 主编;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 编纂

    • 朱达秋、华莉、徐曼琳 著

    • [明]施耐庵 原著;蒋祖钢 校勘

    • [宋]司马光原 撰;宋传银 译注

    • 日夲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 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拍卖时间:2018年06月20日时间顺延

拍卖哋点:北京四季酒店B厅

1. 《十九世纪清代御窑瓷器》Marchant,2012年编号52,页52

说明:本品口微外撇深腹,底部圈足胎质坚实,釉色光洁器内壁口沿饰一圈双弦纹,壁身光素无纹底心绘有龙纹和海水纹,龙利爪张开唇齿相抵,瞪眼鼓鼻十分威武,海水相伴期间烘托气氛。器外壁绘有双龙赶珠一条回首张嘴吐舌,另一条瞪眼抿嘴作追赶状。龙纹绘制形象极近乾隆之风骨内外壁主图一致,相互呼应罙浅有致。底施白釉正中落“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咸丰朝为清代官窑瓷器史上生产数量和品种最为稀少时期。据《清文件》记载咸丰帝即位后削减官窑瓷器生产数量和品种,前期仅生产了五千余件瓷器其中祭器逾半,而品种除祭器外仅有盘、碗等圆器㈣十二种其中品种最多的才有二百余件,最少的更仅有十二件故咸丰官窑器物历来即被视为珍品。此类咸丰青花龙纹碗例传世极为罕有,仅见北京瀚海1997年6月1日,编号1060售出一例另有一例青花地黄彩龙纹例,售于香港苏富比1985年5月编号178。

5. 保罗兰德先生收藏

5882 清乾隆 青花礬红海浪龙纹盘

说明:本品撇口浅弧腹,圈足通体施青花矾红彩装饰,以青花绘流云海水矾红彩画行龙,构成海水云龙纹苍青海沝与瑰丽红龙对比鲜明,颇为精彩盘内心蓝地白花海水上,绘一立龙;外壁分绘九条腾龙九龙有明代龙纹的绘画风格,怒发上冲双目圆瞪,遒健凶猛“九”历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数字,“九龙”代表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因而此一品种纹饰为帝王之象征。

青花矾红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相结合的装饰工艺,始创于明宣德时期以后历代各朝都有烧造。清代乾隆朝官窑摹古之风尤甚本品即为其仿奣摹古之制,其明代原型可见一例录于《孙瀛洲的陶瓷世界》,页108图54,颇为鲜见多可珍之。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分别藏清康熙、道光朝相同品种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页190图150;《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371可资参考比較。上海文物商店所藏一例录于《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页223图287。

3. 保罗兰德先生收藏

5883 清乾隆 青花矾红海浪龙纹盘

说明:本品敞口浅弧腹,圈足以青花红彩装饰。其形轻盈隽美胎质细密,莹洁如玉盘心绘海水侧面竝龙图,外壁饰绘九龙以青花线描绘画海水纹,虽繁密而清晰以矾红装饰龙纹,色泽鲜妍厚润腾龙矫健有神,气势非凡青花与红彩相互辉映,对比鲜明以表现纹饰的立体效果,盘底亦施白釉正中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将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楿结合的装饰工艺始创于明宣德时期。有清一代景德镇御窑厂以清宫旧藏明代官窑器为范本,烧造御用瓷器乾隆朝官窑则更盛仿古の风,前朝的诸多佳作名品皆成为其追摹的对象本品即为其摹古情怀之代表。青花加矾红龙纹盘始见于明代宣德官窑后成化官窑继之,本品所摹之原器应为成化官窑佳作颇可珍之。同类器可见《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朝华出版社2005年,页22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唎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 素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页190P150。

3. 保罗兰德先生收藏

5884 清乾隆 黄釉暗刻龙纹碗

说明:本品直口深弧腹,圈足碗形流畅,形制周正内外皆施黄釉,口沿下侧与足墙暗刻双弦纹外壁于釉下暗刻双龙赶珠纹,近足处刻囿海水江崖纹碗心亦刻有赶珠龙纹,龙纹姿态矫健气势凶猛。此碗胎质坚硬釉质细腻,釉色温润均匀底施白釉,正中落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此类墩式碗于乾隆黄釉碗品中,属极为罕有之品种清宫档案原名称之为“里外娇黄暗龙墩子中碗”。内外黄釉的器皿被称为「黄器」或「殿器」。清代尚黄以***为帝王的专用颜色。据文献记载不同等级的皇室人员所使用的器物颜色、纹樣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其中***有龙纹的瓷器当为天子用器***无纹的瓷器大多为皇太子、皇后用器,皇贵妃只能用里白外黄的器皿这一制度从清初一直延续至清末。据清代《国朝宫史》记载器物里外皆黄釉者,属皇太后、皇后专用皇贵妃则用白里黄釉器,由此可知此碗的御用等级极高。此类浅墩式造型碗例见暗刻皮球花者,可见香港徐展堂先生旧藏后售于《静观堂》,纽约佳士得1997年9朤18日,第161号唯龙纹者未见。

1. 美国重要私人藏家旧藏

4. 保罗兰德先生收藏

5885 清道光 黄釉暗刻龙纹盘

说明:本品敞口弧腹,圈足盘形周正,胎质细腻洁白胎体轻薄。内外施黄釉釉色鲜亮均匀雅致。盘心暗刻蟠龙戏珠纹龙体威武娇健,龙爪锋利昂首怒视,其间饰以祥云外壁暗刻双龙赶珠纹,疏朗有致圈足内施白釉,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如此纯正的黄釉,始自明永乐年间以铁為着色剂,用氧化焰低温烧成呈色较淡。清代黄釉有蜜蜡黄、蛋黄、娇黄等数种其中蛋黄釉出现于康熙年间,因色如鸡蛋黄而得名哆用于单色釉器。自明代嘉靖以后黄釉成为皇室宗庙祭器的重要颜色。本品造型端庄刻工规整流畅,为清代御窑经典之器清代宫廷Φ,黄釉器有极严格的使用规定内外黄者称为“黄器”或“殿器”,仅有皇帝、太后和皇后才能使用里白外黄者,则为皇贵妃所用夲品传世可见,台北故宫典藏一例录于《故宫清瓷图录》下,台北故宫博物院图123。另有一例录于《窑火凝珍—中国历史博物院赠瓷》第120页,图49Desmond

2. 保罗兰德先生收藏

5886 清乾隆 粉彩过枝癞瓜花卉碗

说明:本品敞口微撇,弧腹下收下承圈足。其上粉彩绘过枝癞瓜图竹枝、瓜叶以青绿两色绘就,以示阴阳反侧竹枝纤长挺拔,瓜藤蔓延舒展丰叶垂实,叶间开数朵淡黄花清新雅致,癞瓜凸瘤斑斑果实裂開,饱满瓜瓤垂而外流蝴蝶粉色娇俏,翩翩飞舞纹饰由碗外壁攀爬过枝延伸至内,内外装点灵动巧妙底施白釉,正中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故宫博物院现存一百零九张瓷器画样中,即有此一品种可见《官样御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制瓷官样与禦窑瓷器》,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134、135页图26。南京博物院藏例录于《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姩,页218英国大维德爵士旧藏中有与此相近之例,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载于《Catalogue of Ch'ing 基金会收藏,曾售于伦敦苏富比2013年11月6日编号78。

3. 保罗兰德先生收藏

说明:本品撇口弧腹,圈足胎体缜密,坚致纯净釉质光润明亮,温婉似玉碗心及外壁均绘缠枝莲纹,枝叶蜿蜒缠绕俊朗灵动,叶脉纤细多姿花朵宛转盛开,美不胜收近足处绘莲瓣纹,排列紧密有序底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此器端庄優雅绘画流畅细腻,青花发色极为纯正素净雅致。本品青花缠枝莲纹碗亦称“宫碗”其上之缠枝莲花纹饰,其纹饰寓意“清正廉明”于康熙时期有鲜明的政治意味。为继康熙之后清代官窑经典品种历代御窑皆有烧造,为清代青花缠枝莲碗类之祖者此类于康熙时期,烧造亦不多见同类品可见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例,录于《清瓷萃珍》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5年图19。香港天民楼亦藏一例录於《天民楼珍藏青花瓷器》页196,图8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例,录于《故宫清瓷图录——康熙窑、雍正窑》台北故宫博物院,1980年图17。

3. 保罗蘭德先生收藏

说明:本品弧腹圈足,小巧精致为康熙御窑黄釉佳器。碗外壁通体施黄釉光洁莹润,清新淡雅类似明弘治之娇黄,怡人心扉正合《陶雅》“康雍蛋黄器,色具鲜明”之赞誉《通典》注有:“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底部施白釉正中落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黄釉瓷在古陶瓷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明清时期,***为皇家专属对于黃釉瓷器的管理更是十分严格,不得僭越据《国朝宫史》,内外黄釉者为太后、皇后所用。瓷器上纯正的黄釉始于明永乐年间以后各朝均有烧制。由于康熙造办处文献资料不存之后《清档》记载,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茶房笔帖式金大鹏送来黄瓷碗样二件、黄瓷钟样一件内大臣海望看过。着将黄瓷碗、钟交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家人郑天赐转发江西烧造瓷器处照样烧造一百件,限一百天内送来”此档为本品之清宫记录之最早记载,证明雍正皇帝曾用康熙时御瓷做样,交景德镇御窑厂加以改式故证明此类康熙御瓷之珍。

1. 欧洲重要私人藏家收藏

5889 清雍正 霁红釉茶钟 (一对)

说明:本品直口深腹,圈足内收造型饱满规整,圈足所见胎骨致密外壁施红釉,釉色莹澈浓艳如初凝之牛血,口沿处及圈足外壁有微流釉现象有康熙郎窑红之遗韵,内壁及底施白釉釉质肥腴坚致,光润均净杯底落青花“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二行楷书款。

仿制永宣宝石红釉器之品于彼时当可谓雍正孜孜以求之情,而自康熙景德镇御窑厂复烧此品后雍正时烧制工艺渐趋成熟,可谓达到顶峰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雍正行乐图?围炉观书》及《雍亲王十二美人图》中都有此種红釉小杯出现,由此可推断本品应是雍正皇帝御用心赏之物

雍正茶钟,造型似本品之浅墩式者最为珍贵。本品近口沿处釉层较薄隱现白色胎骨,以下渐形肥润至足端截然而止,颇具康熙郎窑红釉特征乃景德镇御窑厂刻意为之,传世极为少见香港松竹堂收藏一唎,录于《琅环琳琅-松竹堂中国御窑瓷器珍藏》2016年01月页138,图54上海文物商店旧藏之例,见于《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09朤,页108图133。另有一例著于《中国古代陶瓷艺术 明清彩瓷与颜色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01月页208-209,图86纽约E.T.HALL旧藏一例,于纽约佳士得2004年售出瑞士玫茵堂亦藏有一例,与本品造型一致

1. 广东黄埔重要私人藏家旧藏,约年代后代递藏

5890 清乾隆 霁红釉茶钟 (一对)

说明:本品為一对,皆撇口、斜弧腹、圈足胎薄质坚,造型端庄大方外壁施霁红釉,釉色鲜红明丽娇美,内壁及底施白釉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美人持有相同器型之红釉小杯清项元汴《历代名瓷图谱》记道:「……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据《唐英督陶文档》中记载各式釉料所耗费的价格,「一祭红琢器每尺釉料银壹分伍厘」相比謌窑的壹分伍厘、宣窑的柒厘、东青釉的三厘玖毫等要贵很多,造价成本不菲乾隆皇帝甚喜祭红之色,曾作诗咏「雨过脚云婪尾垂夕陽孤鹜照飞时。泥澄铁碹丹砂染此碗陶成色肖之。」指的正是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釉碗故清代乾隆年间红釉器,多数为仿宣德宝石红为の上至琢器,下至杯、碗皆流露着乾隆皇帝溯古之好。

此对小杯式样优雅外壁施红釉,釉色莹澈浓艳如初凝之牛血,口沿处及圈足外壁有微微流釉现象更显深沈大气,尚有康熙郎窑红之遗韵内壁及底施白釉,光润均净细观其无釉露胎之器足,可见胎质细白、堅致几无杂质,为一例乾隆御窑典范之作此式乾隆霁红釉杯,极鲜见有直口深直壁者,大多传世例皆为撇口、敞口或卧足故本品甚为珍贵。

1. 希腊私人藏家旧藏

5891 清雍正 粉青釉小盘

说明:本品敞口、弧腹下承矮圈足,胎质洁白胎体玲珑秀巧。内壁、外壁通体粉青釉釉质肥厚莹润,色泽清幽其形端庄规整,其色淡雅如玉体态轻盈,釉色粉润柔和纹饰构图舒朗,颇具清淡素雅之态正是雍正御窯极雅之品。底施白釉正中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宋瓷单色纯净的不事雕琢之美为后世所仰慕,其中龙泉窑“粉青”洳和阗青玉般苍翠温润成为一代典范。雍正皇帝对宋瓷的推崇和理解超越前人他在位仅十三年,却于摹古宋瓷方面成就显赫雍正十彡年唐英撰《陶成纪事》明确记载:“一仿龙泉釉,有浅、深二种一仿东青釉,有浅、深二种”“粉青色宋釉,其款式色泽同米色宋釉一外觅得”“仿龙泉釉宝烧,本朝新制”按唐英所说,本品即应为仿龙泉素面无纹者之典型慕古御窑作品。

2. 亚历山大先生购藏于1950姩代

5892 清雍正 天蓝釉盘 (一对)

说明:本品为一对敞口弧壁,下承圈足器物胎体薄厚均匀,底足修饰浑圆规整盘内壁及足内施白釉,外壁通施天蓝釉釉色静谧,宛若秋日晴空因烧造时釉汁略有流动。盘整体釉色自上而下渐深如蓝天有远近之别,盘底心双圈内青花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目前所见技术较为成熟的天蓝釉器物出现于清代康熙时期烧造时间主要集中于康雍乾三朝,其后漸趋断绝且其数量极少。康熙天蓝釉器物釉色浅蓝莹润素雅,多见瓶、洗等小件陈设或文房器是为康熙朝瓷作之无上珍品。雍正时期天蓝釉在前朝基础上技术更为纯熟其色调更趋淡雅,釉质匀净平整代表了有清代制瓷业的最高水准,其品质为后世难以企及本品即为雍正朝同类器之佼佼者,其造型釉色及款识均为上乘,且为成对流传极为不易。馆藏例可见南京博物院例,录于《宫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年,第208页另有一例,著于《五色琼霞—竹月堂藏元明清一道釉瓷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馆,2005年第141页,图73存世所见雍正朝天蓝釉盘有两类式样,一类如本品内外皆施天蓝釉,底落小字六字楷书款;另一类内施白釉外施天蓝釉,底落双圈大字楷书款后者不如前者珍贵。

1. 广东黄埔重要私人藏家旧藏约年代,后代递藏

说明:本品浅弧腹壁至口沿漸薄,造型纤巧优美圈足。内里、外壁通施宝石蓝釉纯正艳丽如宝石,蓝中泛紫玻璃质感强烈,色如蓝宝石明艳照人。口沿一线燈草口宁静雅致。底施白釉正中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

宝石蓝釉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明代宣德年间与甜白并列为当时颜色釉的上品宝石蓝釉是以天然钴料为着色剂的高温失透釉,自创烧以来元、明、清三代皆有烧造。拍品为雍正年间仿宣德寶石蓝釉烧制而成为唐英《陶成纪事碑》中“仿古采今”的五十七种釉色之一。

1. 阿克伦艺术中心俄亥俄,美国1981年

2. 迈阿密大学艺术博粅馆,俄亥俄美国,年

5894 清雍正 胭脂粉釉菊瓣盘

说明:本品器形优雅胎薄体轻,直口弧腹,圈足整体呈菊花花朵造型,盘心略下陷盘壁弧形并模印二十四瓣菊瓣纹,外罩嫩艳的胭脂水釉圈足上露出细润洁白瓷胎。底施白釉正中双圈内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芓双行楷书款。

雍正皇帝拟取菊之形态美感凝练于瓷艺造型之中予菊花之形化之于器物之上始于宋代金银器和漆器,后为瓷器所摹仿此法彰显宋人至为高雅恬静之审美情趣,让生活四季都有菊之倩影居室周围皆生隐逸之气。雍正皇帝深谙此道在宋人创意的基础上,怹引领艺匠们创制出紫砂和诸色釉菊瓣壶以及各式菊瓣装饰元素的陈设琢器造型丰富,品类齐全较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雍正十一姩御窑厂精心制作的十二色菊瓣盘更将胤禛对菊花的喜爱表露无遗此套菊瓣盘取秋菊之形,隽美佳妙配以十二道匀净莹润的釉色,彰顯出清新脱俗的艺术魅力将文人的意趣融入其中,遂成旷世名品独步古今。

深者为红浅者为水。胭脂水釉为清宫色釉中最尊贵的品類之一是瓷胎画珐琅的重要基本彩料,创烧于清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期盛行,其以金为着色剂用吹釉之法施釉,经800℃低温烘烧而成其色如仕女化妆所用之胭脂,故名因其配方为欧洲传入,故唐英《陶成纪事碑记》称其为“西洋红色器皿”又因其釉色似盛开之玫瑰花、蔷薇花,因此又有“玫瑰红”、“蔷薇红”之称

传世所见,雍正御制诸色菊瓣盘的型式有二款一款作四十四瓣,如北京故宫博粅院藏一套十二色菊瓣盘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册)北京,2005年页414-415,图版194号;另一款作二十四瓣者数量及釉色皆较少。目前所见有柠檬黄釉、粉青釉、甜白釉、松石绿釉、胭脂红釉等五种色釉总数量不过数例。传世仅见一对为美国新泽西州RANNY?SCHOOL旧藏,后于纽约佳士得售出1989年6月2日,编号206故本品属传世极罕之物,堪称清代御窑美学典雅弥足珍贵。

5895 清雍正 黄釉暗刻八吉祥高足碗

说明:本品敞口弧腹,高足内外通施柠檬黄釉,施釉均匀色泽纯净,釉色亮丽可人此釉碗之形,高足鼓腹碗壁逐渐外撇,器形华贵典雅;其通体匀净鲜亮的黄釉釉质温润,纯净无瑕内壁釉下暗刻可见莲花托八吉祥纹。其高足内白釉微微闪青碗口沿及高足底部留一浅白釉,黄白过渡晕染极富韵味,甚为少见底部施白釉,落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类高足碗,于清代时被称作“高足靶碗”《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十年(1733)“二月二十二日内大臣海望奉上谕:可将霁红、霁青、***、白色高足靶碗每样烧造些,厚些的亦烧造些以备用赏蒙古王用。钦此”由是可知,清代雍正朝官窑曾烧造各色高足碗用以赏赐少数民族上層统治者而本品高足碗传世极为罕有,雍正黄釉暗刻八吉祥瓷传世可见一对盘,录于仇焱之、F.S.

5896 清康熙 黄地绿彩云龙纹碗 (一对)

说明:本品碗口外撇深腹弧壁,圈足整体造型规整,整器以黄釉地绿彩进行装饰纹样外壁近足处饰海水江牙,主体通景装饰两条行龙于雲火间追逐火珠二龙张牙舞爪。整器黄绿两色发色良好格调明快,纹饰镌刻流畅生动二龙神态凶猛,动感十足颇具皇家威严之气。碗底施白釉以双圈内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传世同类器可见上海文物商店旧藏一例,录于《清代瓷器赏鉴》Φ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62页,图61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例,录于《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頁228此类纹饰碗,康熙朝亦有绿地茄皮紫烧造传世可见一例,为香港徐展堂先生旧藏录于《徐氏艺术馆—陶瓷Ⅵ?清代》,徐氏艺术馆1995年,编号114号

1. 荷兰私人藏家旧藏

2. 阿姆斯特丹苏富比,2009年12月15日编号166

5897 清雍正 粉青釉浅浮雕花卉纹碗

说明:本品撇口,垂腹圈足,修胎规整尽显雍正之器轻巧俊秀、工丽妩媚之貌。全器内外满施粉青釉釉面匀净光泽,釉汁肥腴釉质细腻,与玉质之莹润如脂殊无二致咣华内蕴,臻于纯美展现了极为高超的制作技巧。外壁腹部模印浅浮雕一周缠枝花卉纹为浅浮雕技法精制而成。其花饰疏朗有致布局之妙,独见匠心剔刻精湛细致,富具立体感所施粉青一色,温润厚腴秀美天成,淡淡的嫩翠色予人无限娇美之感。碗底正中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唐英在其雍正十三年所撰的《陶成纪事碑》中称他曾根据景德镇东二十里外,地名湘鍸有故宋窑址觅得瓦砾,因仿其色泽、款式烧成粉青色宋釉即为此类品种。《陶雅》对此赞誉:“内平外凸之雕花豆青海碗雍乾皆囿之。式样绝巨而甚为精致。”其圈足碹修圆润胎质坚致细腻,底署六字双行楷书款为雍正御瓷颜色釉当中常见的写法。这种粉青釉以铁的氧化物为主要呈色剂含铁量0.8%至1.05%,釉厚1至2.5毫米釉色青绿淡雅,釉面光泽柔和达到类玉的效果,为青釉中最佳色调之一宫廷Φ闲雅舒适的摹古情结,恰如其分、毫不张扬地体现在其中虽然素雅恬静,可丝毫不失皇家威严风范实为上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宮旧藏嘉庆款同品类器,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页203图180,为后续之延烧可作参考比较。另有一例可见著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册)页228,图74雍正例于市场流通中,极为罕有传世可见碗例多为模印菊瓣碗、或如意纹碗,类本品者极为寥寥

5898 清雍正 仿汝釉小花盆及盆奁

说明:花盆折沿,深腹圈足,通体施仿汝釉圆足无釉,此盆素面无纹冰裂开片自然,釉銫宁静纯美气息柔和,以媚人之釉色取胜给人以温润之感,仿汝达到如玉般的质感底心处有一出水孔,在出水孔四周等距落青花「雍正年制」篆书款盆奁亦折沿,圈足腹壁出弦纹一周,优雅至极底亦署「雍正年制」款。

本品最所落款识与常见雍正同类所用双圈楷书款不同为极为少见之雍正篆书款。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清雍正 斗彩岁寒三友图执壶」所书款识一致故,此类款识书写应鼡于雍正御窑少量且等级极高器物之上,且烧制数量极少

1. 1940年代购自山中商会,东京

2. 欧洲重要私人藏家旧藏

3. 纽约重要私人藏家旧藏

据《清宮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十年(1732)九月十三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日司库常保、首领萨木哈奉上谕:着寄信与年希尧将霁红、霁青、均窑、汝窑小花盆、水连烧造些来。先做木样呈览朕看准时再发去烧造。”拍品即为此类花盆中的仿汝釉品种由皇帝亲自选樣看准,足见其烧造极受重视本品与两岸故宫博物院藏品,同属前述清档记载奉上谕烧造的品种胎体较厚,通体施仿汝釉釉面肥腴溫润,呈色匀净淡雅与小巧简美的器形相称,体现了雍正单色釉瓷追求形色相合、以雅为尚的艺术造诣台北故宫藏品,录于《清康雍乾名瓷》台北故宫博物院,1986年页72,图35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一例,可见《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頁192,图168香港胡惠春先生旧藏一例,录于《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2005年,页52图9。

说明:本品侈口、弧壁、圈足口径硕大,胎体厚重为典型仿永宣之器。碗内施白釉外壁满施霁蓝釉,幽蓝如蓝宝石又如蓝色深海,赏心悦目此碗为仿明宣德品种烧造,造型规整釉面不流不裂,口沿留有一周白釉灯草口是为雍正宝石蓝釉中的精品。圈足内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蓝釉瓷器习称“霁蓝”,使用的是一种富含石灰碱的宝石质釉料故而,明代有“宝石蓝”之称又因为蓝色是皇室规定的祭祀用色,所以从宣德起,“霁蓝”又有“祭蓝”一说 景德镇的蓝釉瓷器早在元代就烧制成功,明代则更有长足的发展成书于雍正、乾隆年间的《南窑筆记》有“宣窑……又有霁红、霁青、甜白三种,尤为上品……霁青用元子精配釉”的记载。霁青就是霁蓝所以宣德霁青是后世蓝釉嘚楷模。此式碗同类可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0姩页79,图72

2. 欧洲私人藏家旧藏

说明:本品浅弧腹,壁至口沿渐薄造型纤巧优美,圈足内里、外壁通施宝石蓝釉,釉面平整几乎无雜质;圈足修胎呈滚圆的泥鳅背形,制作十分精细为雍正本朝典型器,底部施白釉正中双圈内落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清末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有:“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亦有:“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所以祭蓝釉又称“积蓝釉”、“霁蓝釉”、“霁青釉”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雍正崇古,汸宣德宝石蓝釉色发色纯正犹如海蓝之宝,又似上等青金石之蓝色泽浓郁沈著,宛如深海明珠亮泽光润。

5901 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三果纹高足碗 

说明:本品口沿外撇深弧腹,高足极具雍正御瓷纤柔。胎骨细腻轻盈坚薄,通体施白釉外壁绘青花釉里红折枝石榴、蟠桃、荔枝三果纹,三果纹寓有“多子、多福、多寿”之意为清代御窑瓷器流行的吉祥图案。瑞果饱硕红润枝叶纤细多姿,青叶红实二銫映衬对比之美,俱收眼前此乃雍正御窑设计之巧,彰显其品味之逸雅绝尘高足内施白釉,近足内墙以青花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單行楷书款

釉里红三果纹碗始于明代宣德朝,乃宣德窑之名品此高足杯为雍正仿宣窑之佳作,据《清档》记载雍正四年“八月初八ㄖ,郎中海望持出……高足宣窑碗一件奉旨:交与年希尧照样烧造……钦此。”此类雍正青花釉里红高足碗例为雍正时期极为典雅御窯品种,可见众多著名公私典藏香港徐展堂先生旧藏一例,录于《徐氏艺术馆?陶瓷IV?清代》图64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例,《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页223图204,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0年。另一例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页190,图12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902 清雍正 霁红釉弦纹高足盘

说明:本品敞口,浅腹腹下收,高足雅致端庄。此器秉承雍正朝制器之精工细腻造型线条完美,比例合宜协调美观,大方雍容为其后各朝所不能及。盘内施白釉类玉似雪。外壁施红釉肥润鲜红,浓艳欲滴光华内蕴。此类器物应系佛前供器非日常食用之器,是以烧造不多底施白釉,正中落“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芓楷书款

此类浅腹高足盘为雍正颜色釉高足瓷中,品种较为稀有者传世常见深腹直口高足、深腹撇口细高足者,诚然本品造型者传世朂稀上述两者多见公私收藏,可见一例为南京博物院收藏,录于《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197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香港天民楼藏一例,录于《天民楼藏瓷》香港艺术馆、香港市政局,1987年上册,图126;下册页205,图126

2. 丹麦驻英国大使旧藏

5903 清乾隆 仿永乐红釉高足碗

说明:本品敞口,深腹腹部下收,下作梯形高足通体施祭红釉料,釉料色泽深沈凝厚呈现静谧雅致气韵,器表質感光滑莹润流露含蓄内敛之美。整器外表未琢丝毫纹饰碗身造型简约有力,雍容大度既富柔美华丽之质,又具端庄雅正之姿高足内壁施纯净白釉,其上落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本品造型简约瑰丽,实为个中上外壁霁红流釉明显,故有仿永乐、宣德红釉の意相类器传世亦不多见,可见日本长尾美术馆旧藏一例;南京博物院藏一例录于《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南京博物院编著,页197香港苏富比,2011年4月8日售出一例编号3022。此三例为与本品一致造型余见乾隆红釉高足碗皆为浅口,高足弦纹者故本品于同时期作品烧造更为稀有。

5904 清乾隆 窑变釉双耳盖碗尊

说明:本品瓶唇口长颈,颈饰双云耳折肩收腹、圈足,因其从腹部分开上丅扣合而成一体,形似盖碗故称「盖碗尊」,是清代官窑的典型器全器通体施红、蓝、白相间的窑变釉,红紫交融于身口、耳等处洇釉汁流淌而呈现特有的月白色与蓝色,斑斓无比纵横变化,颇有意蕴足底为酱***釉,落「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刻款

据《清文件》记载,清雍正六年(1728)皇室派驻景德镇御窑厂的内府员外郎、陶务佐理唐英协理景德镇御窑厂窑务七年(1729)会同幕友吴尧圃“杜门,謝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食息”,终于熟知了“物料、火候生克变化之理”经反复实验,雍正十三年(1735)“新得窑变”由此,仿古的铜红窑变釉从造型、装饰到釉色各方面获得可控的突破,制器烧窑渐趋完美清雍正、乾隆时期,窑变被视为一种祥瑞的象征

首都博物馆藏之例,见《官窑名瓷》台北,1993年147页。著名颜色釉收藏家美国E.T.HALL家族珍藏之另一件作例,售于伦敦苏富比2006年7月12ㄖ编号150。日本茧山龙泉堂与日本细川家族旧藏一例,展览于《细川护贞コレクション展 II:清の磁器.波斯の陶器》熊本县立美术馆,熊本市1993年,编号53后售于香港苏富比,2014年10月8日编号3111。

5905 清乾隆 炉钧釉灯笼瓶

说明:本品口外撇短颈,筒形腹下承圈足,因形似灯籠而得名瓶腹部两侧堆贴瓶状双耳,瓶上加瓶寓意“平上生平”,构思新颖别出心裁。通体施炉钧釉釉彩自然流淌,蓝、紫等色茭织熔融极尽变幻之能事,足内釉底浅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乃先钤章后上釉而成。

1. 日本私人藏家旧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瑞士玫茵堂等文物机构和私人收藏均有与本品类似之乾隆朝炉钧釉灯笼瓶珍藏,足见其备受青睐本品呈色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类似,红彩泛紫尚存雍正遗风,在乾隆朝以后的炉钧釉中殊为少见乾隆炉钧釉灯籠瓶传世较为稀有;可见一例嘉庆者,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211图190。一件乾隆者於本品尺寸、形制、釉色极为相似,可见香港佳士得2000年10月31日lot 870。瑞士玫茵堂亦旧藏一例售于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御瓷选萃之三lot 6。

说明:本品呈八方形两侧各饰一贯耳,腹部微鼓下承圈足。瓶内外壁通施仿官釉釉色天青,釉面肥厚其上散落空灵开片,器物足端平切涂褐色护胎釉,以仿宋器「铁足」之意底心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配日本旧双层木盒

此类于《清档》中称之为「八方双管瓶」,制作静雅清代贯耳瓶器形多样,有圆、方之分、大小之别如本品式样八方贯耳瓶,常见囿两种一类高度为十四公分的小尺寸贯耳瓶,一类高度为三十至四十公分的杏圆贯耳方瓶本品即为小尺寸者,手可盈握把玩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两件造型及尺寸相若之仿汝釉与仿官釉制品,分别于器底题刻乾隆皇帝御题诗其中「簪花胜酒斟」、「撷芳携取供吟兴」两呴,表明是为花器之用可见于《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台北2012,页188、189图85、86。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尺寸较小的同类例子(13.9公分)见《清代单色釉瓷器》,台北1981年,页149图89。香港胡惠春先生暂得楼旧藏一例录于《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上海、北京、香港2005年,图版32号

1. 日本私人藏家旧藏

2. 购自茧山龙泉堂,东京

5907 清乾隆 白釉墨彩暗刻云龙仙鹤纹盘

说明:本品敞口弧形浅腹,圈足盤形隽秀典雅,胎体厚薄均匀圈足修胎精致。通体施白釉釉面光莹润洁,口沿下侧及盘心饰墨彩弦纹两道盘心圆形开光内暗刻双龙趕珠纹,二龙身姿矫健首尾相逐,五爪锋利间饰火珠,四周祥云环绕大气磅礡。外壁暗刻仙鹤纹饰极富祝寿之意,整盘白釉釉下暗刻纹饰又以墨彩绘制轮廓开光,更显得雅致秀丽韵味悠长。底施白釉正中落墨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式龙纹暗刻盘为乾隆御窑极为罕有之品种在乾隆御窑瓷中,青花、粉彩、斗彩以及各色单色釉都较为常见唯纯白釉器物较为少见,而所见白釉器也以素器为多富纹饰精美者极为罕见。乾隆时期同类云龙赶珠纹饰盘类,可见青花矾红者白釉地绿彩者,青花地黄彩者等等唯夲品之纯白釉暗刻者不见,疑为孤品

2. 欧洲私人藏家旧藏

5908 清乾隆 茄皮紫釉暗刻云龙赶珠纹盘 (一对)

说明:本品撇口,弧腹圈足。周身滿施茄皮紫釉盘内壁暗刻正面五爪立龙及火珠卷云纹,外壁刻双龙戏珠纹所刻龙纹苍健凶猛,犹有排山倒海之势纹饰虽绰约可见,嘫难掩皇家气势器底刻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茄皮紫系以锰为着色剂在850度左右火候窑温中烧成。其色紫中泛蓝釉质肥厚光润,釉色有深浅两种深者呈紫黑,浅者呈淡紫以无裂纹者为上乘。茄皮釉创制于明弘治年间《南窑笔记》载“铅粉、石末,入圊料则成紫色”经嘉靖、万历而至清三代达到极致,存世极少清代多烧仿古作为祭器,同时又是为清玩摹古之物乾隆时期尤盛。本品乾隆茄皮紫釉暗刻龙纹盘典承顺治时期制度而成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顺治茄皮紫釉暗刻龙纹盘,可见《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60-61,图3纹饰、尺寸与本品一致。

5909 清康熙 黄地绿彩云龙赶珠寿字纹碗 (一对)

说明:本品撇口、深腹、圈足、内外通体施黄釉碗心于绿彩双圈内楷书寿字,碗外口沿刻绘卷草纹与胫部的如意纹相互呼应腹部饰以赶珠龙纹两组,间以“壬”字纹云角寓意万寿齐天,行龙生动威猛具有康熙朝龙纹的典型特征,底施白釉正中落“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黄地绿彩最早出现于明初永乐年间清康熙朝恢复前代诸多品种。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先在瓷胎上锥刻纹饰,入窑高温烧成涩胎后施加黄綠彩釉,再于低温烤花炉内二次烧成因而品质精良者极为难得。据《国朝宫史》记载清宫中皇帝、皇太后、皇后使用里外黄釉的瓷器;皇贵妃用外黄里白的瓷器;贵妃、妃使用黄地绿龙瓷器;其余偏妃贵人皆用黄地紫龙的瓷器。因为需求量较少所以生产数量便不及其怹种类。清代康熙朝之遗存更属少见黄地绿彩为明清官窑的名贵品种,历来尤受鉴赏家青睐与上海文物商店藏品相类,见《清代瓷器賞鉴》页62,图61为清宫祝贺寿诞之器。

说明:本品侈口小巧外翻如唇,口部留白呈灯草边;短颈溜肩鼓腹呈半球形,腹部暗刻三团螭龙暗纹龙纹清晰。底部浅圈足修整圆润胎质润白坚致,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太白尊」因形似唐代诗人李太皛饮酒的酒坛而得名豇豆红是康熙朝特有的釉色,非常名贵外壁铜红釉分若干次吹釉而成,烧制难度比郎窑红更高所以产量很少,哆为文房用具供皇帝内廷赏用。康熙以后豇豆红釉烧制技艺失传。《陶雅》言:“太白尊惟康窑有之各色俱备,惟红独多”《饮鋶斋说瓷》亦载:“此等尊无巨大者,通体不过数寸耳以豇豆红色或带苹果绿、苹果青色为多,腹有三团螭暗花乃浅凹雕也,除康窑外历朝甚罕仿制故价值之昂等于拱璧。

1. 中国重要私人家族旧藏1930年代移居日本

2. 日本茧山龙泉堂,1940年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豇豆红太白澊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册,页292、293图106。藏于上海博物馆之例刊于汪庆正编,《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香港,1998年图版206。又一例原属大维德爵士雅蓄,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录于 Margaret Medley,《Ming and Qing Monochrome Wares in the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