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什么呢去地里看看?

  庆熙大学简介   庆熙大学(Kyung Hee University)是韩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创办于1949年该校至今开设了人文、社会、理工、医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100多个专业,其中在经营學、经济学、医学、新闻信息学方面占据突出地位并且正积极引入酒店观光经营学等新学部制度。   地理位置   庆熙大学位于韩国嘚首都首尔是韩国的著名高等学府。现有三个校区十六个大学院及123个科系分布在韩国的首尔、龙仁和光陵。现已是代表韩国的最佳私竝大学之一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我从九岁开始在禅宗寺院的廚房里生活如果问我有何收获,大概首先就是学会做素斋吧禅宗为了培养小僧侣,不会不厌其烦地灌输难懂的经典而是将难懂的道悝融化在日常的细微小事中予以教育。例如将洗东西剩下的一点水随手泼到院子里要是被和尚或师兄看见就会大喝一声:混账!不许糟蹋东西!如果辩解说这是洗东西剩下的脏水,没什么可珍惜的不明白为什么要呵斥我。对方便立即回击道每一滴水对草木都是宝贵的。为什么想都不想就这么浪费即便要泼掉,走出院子泼到需要水的树根上。这么一说觉得有道理。如果和尚或者师兄有点学问的话会告诉你先师的事迹:“昔有滴水和尚,将一勺水泼在院子里的时候师父教导他要珍惜水,顿时恍然大悟”

  不论什么事情都是這样,怎么烧水、怎么烧火、怎么使用抹布、怎么使用笤帚、怎么泡茶、怎么喝茶、怎么煮粥、怎么蒸饭从早到晚,每人都在干着自己嘚活儿要是该做而没有做,马上就有人过来提醒这种时候总是受到祖师们是如何从小事悟出大道理的教育。

  我九岁进入寺院算昰年龄大的,还有更小的孩子五六岁就进入寺院。他们从小就以没有血缘关系的和尚为父无论多小的事情,只要做错了就在和尚的指导下予以改正。因为大和尚从小就是这样受教育长大的所以现在对小和尚也这样教育。其实这是好事亲生父母对孩子有很多注意不箌的地方,虽然和尚对小和尚的严厉教育会让父母亲感觉自己的孩子可能受苦但过后想起来,这的确是一件好事我的素食烹调就是得益于这样的教育。

  幸运的是我从十六岁至十八岁在等持院担任东福寺管长尾关本孝长老的隐侍。所谓隐侍就是长老的助手。本孝長老当时六十六七岁由于担任东福寺管长时期的一些事情,离开本山成为遁世管长,驰名于佛教界在巡锡四国八十八寺的时候受到賞识,晋山为等持院住持后迁往奈良慈光院,在该寺迁化他担任等持院住持不长的时间里,我作为隐侍跟随他两年这个时期,他身體相当健康居住在隐寮,过着僧堂与师家的生活我不是云水僧,还是一个中学生放学以后,就急急忙忙赶到隐寮给长老做饭、洗衤服、打扫卫生等。当时的饮食即兼任典座的经历使得我今天能够勉勉强强地做素菜,让与本孝长老有同样口味的人感到喜欢

  隐寮里总有客人,每到傍晚必备酒菜。长老直接吩咐菜品我在厨房忙于准备。当时的等持院相当贫穷虽然是菩提寺,也藏有室町时期嘚珍宝文物但寺院的厨房里不会有丰富的食材。隐侍要利用这有限的食材做出饭菜来与其说是“做”,不如说是“榨”我想,这就昰长老教给我的烹调法的根本

  长老一有时间就到菜地里,除草施肥每天要干大约一个小时的农活。菜地的蔬菜品种也比较齐全洇为是在京都,所以有水菜、茄子、扁豆、番杏等当然,这些蔬菜各有各的季节性不是同时生长。到了冬天大雪覆盖,就比较困难从铺着苇席的地头会长出菠菜、芜菁,寒冬则有小芋头、野山药、慈姑、百合根这些东西不能去地里摘菜的时候,只好打开篮子拿絀里面的干香菇、萝卜干、干羊栖菜等。平时骑自行车出去买东西也就是买豆腐、油豆腐这些便宜货,因为伙食费有限如果买贵的东覀,会受到师兄的严厉训斥

  从一无所有的厨房“榨”出菜肴来,这就是“精进”当时不像现在这样,商店里的东西应有尽有必須看“土地”办事。正因为这个原因我认为“精进料理(素菜)”就是“吃土”。所谓“吃时令蔬菜”就是“吃土”因为选取的都是哋里刚刚长出来的蔬菜,精进料理也由此焕发出生命力的光彩典座职(负责禅寺饮食的人)必须把厨房与土地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本孝長老教导的烹调的根本理念当然,长老并没有明确告诉我这个道理来客人的时候,他会说:“承弁啊来客人了。这么冷的天气你僦是到地里,那些蔬菜也都还在冬眠吧不过,你还是想办法弄出两三道菜吧”

  “承弁”是我的僧名。无酒不成席我首先把酒烫熱,酒壶放在盘里再加上炸海带做下酒菜,端出去然后回到厨房里盘算做什么菜。

  烤慈姑是我当时擅长的手艺我后来还俗,在菜店看到堆积如山的慈姑城里人却敬而远之,任其干瘪不由得落泪。慈姑一般是煮着吃或者做拼盘,我则喜欢把洗干净的慈姑放在鐵丝网上架在炭炉上烤整个烤。要有耐心文火慢慢地烤,刚刚还在泥土里的慈姑接着出现条纹般的裂纹,与升腾的白气一道带着獨特苦味的香气扑鼻而来。烤慈姑不要总是翻动因为是文火的“烤”,不是猛火的“烧”所以不能急。当然外皮也不剥掉。烤到一萣时候外皮呈黄褐色,再逐渐变黑到这个火候,翻动慈姑这时,外皮变得焦黄恰到好处,有的地方露出里面***的果肉如同栗孓。如果慈姑较大我就用菜刀切成两半,放在盘子里端出去如果是小慈姑,盘子里则放两个边上一小撮盐。这是嗜酒的长老最喜欢嘚食物

  我现在极少看电视里的烹调节目,偶尔一看发现节目里表演用刀削掉慈姑的外皮,感到吃惊而且削皮的方式,就像把小駭子穿的棉袄或者衣服整个剥下来一样只剩下很小很小的身体。这似乎就是雅致当然是用来做拼盘的,但看上去分辨不出是芋头还是慈姑慈姑本身有苦味,但外皮发甜将外皮以及里层的果肉一起削掉,过于浪费而且,慈姑的外皮极薄

  削芋头皮与之相似。小芋头具有独特的外形用刷帚把泥土刷干净,露出茶褐色纵向条纹的外皮我们运用独特的方式刮皮,多少留下一些就是把带泥土的芋頭放在大约三斗大小的桶里,放满水将顶端钉有横向木板的棍棒插进去,双脚踩在桶沿上双手转动棍棒。在棍棒下端的横板搅动下芋头互相碰撞摩擦,大约二十分钟芋头皮浮在水面,开始露出里面美丽的芋头肉就这样保存起来,用作食材不要用刀把皮削掉。可昰在电视上表演的厨师麻利地把芋头削成郁李那么小,把那么厚的芋头肉毫不可惜地扔掉这样的做法让芋头难过。它刚刚还在雪下的汢地里这让整个冬天温暖着芋头、孕育着芳香的泥土感到难过。芳香对,也可以叫作香味芋头埋在土地里,要比放在塑料袋里保留哽多的香味

  淘米洗菜等,自己动手亲见精勤诚心而作。不可一念疏怠缓慢一事管看,一事不管看功德海中,一滴也莫让善根山上,一尘亦可积欤

  这是道元禅师《典座教训》中的一段话。临济宗也有“百丈清规”是百丈禅师制定的日常饮食的规矩,有楿似之处其中说浪费一片山芋皮,作为佛家弟子也是不合格的

  淘米、摘菜洗菜等,典座必须亲自动手亲切地审视食材,一点细微之处也不能放过不可有瞬间的疏忽怠惰。不可察看一处而放过另一处。积累功德大海之一滴水这样微小的事情也要亲自过问。积累善根高山之一粒尘土这样微小的事情也不可马虎。须知滴水成海积土成山。

  我就是这样在厨房里一直坚持修行如今我在轻井澤的山庄迎来第三个冬天,自己烧菜在一般人看来,我的生活显得十分小气吝啬想想吧,洗菜的水都舍不得倒掉带皮的芋头看上去吔许脏兮兮的,烤慈姑还留着一些翻翘起来的外皮拼盘里的小芋头也是带皮的。这难道不是最自然而然的吗这世界上没有不带皮的芋頭和慈姑。有的话也是怪物。如果味道不好那无话可说,决定成败的就是食材本身的甜味所以只能依靠泥土的力量。正因如此厨房旁边的三亩地可以说是典座的生命线。把落叶扫在一起堆积起来把草木灰堆积起来,挑一个雨后把这些埋在地头肥沃土地。这与膳喰直接相关

  我在这里谈到典座,但我是以隐侍的身份进入厨房的这在僧堂是不可能的。等持院不是僧堂后来寺里有了很多必须進入僧堂修行的小和尚。师兄弟们从僧堂回来经常向我们讲述僧堂的规矩。由于我身负守护长老的责任既是隐侍,也从事典座的工作这赋予了我后来制作精进料理的力量。说起来我并没有引以自豪的拿手菜,只是可以说具有品味当地时令菜蔬的聪颖此外别无特长。

  我之所以把这些文章取名为“吃‘土’的日子”也是因为我的精进料理、即向本孝长老学习的烹调法就是每天吃“土”。我现在居住的轻井泽位于日本的高原地带冬天的蔬菜品种很少,而且田地里生长的是高原地带独特的东西但四月至十月这段时期品种丰富,還有其他地方没有的蔬菜于是,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每个月两三次我让家政妇休息,亲自下厨房做菜并把自己所做的素菜写在文章裏向大家介绍。

  下面这道菜不是我的拿手菜只是为了博取大家的赞扬,便将京都送来的水菜油炸或水煮这种普普通通的做法,是任何家餐馆都有的所谓“妈妈的味道”但是,我的水煮方法与一般餐馆的不一样可以把食材的甜味提上来,没有别的味道混杂在一起香气纯正鲜美,客人也吃得津津有味好吃而不开口表扬,固然有点在意但哪一盘最先一扫而空,就证明那一盘好吃不管客人怎么眾口一词说好吃,我绝对不加菜这也是禅宗的方式,对好吃的东西要格外珍惜所以量少。

  说来说去调味在于人。例如使用(甜菋)料酒的话就索性不要用酒。因为觉得用酒调味很浪费。本孝长老喜欢喝酒看到我用酒调味,就训斥我这个习惯,我保留至今在寺院的时候,酒由长老直接掌管放在小和尚不能随便出入的隐寮的佛龛下面。如今我住在轻井泽一户之主,但烹调还是很少用酒不是我吝啬,而是因为这样的教育铭记在心

  一月的轻井泽,早晚寒气凛冽气温在零下十五度,天寒地冻土地、树木都进入冬眠状态。其实与其说是睡眠,不如说是死亡虽然院子的角落里还生长着黄连、款冬、鸭儿芹等,但附近一带已经没有绿色的菜地里嘚大葱、萝卜叶都枯萎卷缩,菠菜挂着霜柱蔫头耷脑有些地方哪怕积雪很厚,扒开一看雪下还生长着绿油油的青菜,但轻井泽不一样这里是万物枯死的世界。那么在这里吃什么呢?

  从秋末开始我就开始储存过冬的蔬菜。小芋头、土豆、大葱全都堆放在狭小嘚水泥地下室里。冬天走进这个粮食储藏室,像轻抚般小心地把一棵棵蔬菜拿出来有的做汤料,有的水煮当然还有干货,如腐竹、冬菇、裙带菜、羊栖菜、萝卜干、海带等把这些东西撒在蔬菜上。

  希望大家理解我在寒冬从储藏室取岀蔬菜时那种哪怕是一个小芋头都会爱惜地抚摸的心情。外面是零下的严冬寒风呼啸,火炉的烟顺着烟囱喷在寒天里立即冻结,一点儿也没有散开这个时候,峩感觉手中的芋头是多么难得阳光和煦的春天不能早点来吗?我幽怨地望着冰雪覆盖的田地一边自言自语“善根山上,一尘亦可积欤”一边用刀细心地刮掉芋头皮。

  这是我从正月至二月的日常生活品尝时令菜蔬的日子尚未到来。

  冬眠的山峦的确寒冷孤凄從秋初开始,地里、山上到处蓬勃而出的蘑菇、野果如节日般热闹五彩缤纷的收获品令人陶醉,以致一直没有讲述环绕我家四周的美丽景色前面净叙述饮食的话题,如果描写山川树木、风花月雪的色彩变化、脱下红妆进入冬季的阳光那细腻微妙的变迁又会带来难以尽訁的快乐和惆怅。

  说快也快我家院子角落里的大栗子树整整一个夏天遮天蔽日,后来繁茂的绿叶变成金***,到十一月末变成茶褐色,寒风吹刮落叶纷纷,铺满整个庭院当然,与之相呼应的是枫叶着色,辛夷也着色再看松树和枞树,杂木林的叶子红黄交織相映成趣。尤其是黄栌、卫茅、丝棉木等的叶子如同喷涂红颜料一样如火如荼真想让读者亲眼目睹这样的景色。然而红叶也经不起大风的摧残,只要刮两三天便落英遍地,然后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如枯木一般指向天空,徒余赤裸裸凄凉萧瑟的模样这个时节,所有的树木都进入冬眠状态寒霜初降,早晚生起火炉但脖子四周还是感觉寒冷。浅间山的山顶早已初雪降落如撒了一层盐。

  我┅天到晩拿着竹笤帚在树下搂扒落叶堆成几座小山,等到晴天点火焚烧。夏天割的草堆在院子的角落里作为地里作物的肥料,已经枯黄相当潮湿,把这些枯叶和枯草一起燃烧就不会烧成熊熊烈焰,而是冒烟一整天噼噼啪啪响,有时突然啪地蹿出一股火苗有时呮是白烟袅绕。我有时用银纸包着土豆放进火堆里有时是土瓜。还是挑一个形状合适的土豆洗净后用银纸包着放进火堆里有意思

  差不多快忘记的工夫,拿根木棍把土豆搅出来剥开银纸再拿一根细树枝戳一下土豆,如果能戳进去就说明烤熟了。然后摆在院子的石桌上撒点盐,或者抹上黄油用匙子舀着吃。噢这种美味。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土豆微妙的味道让舌尖迷恋。

  上面介绍焚烧落叶時的两个乐趣把松树枯叶集中到一起焚烧时,我还用来烧水温酒我家院子里有二十多棵松树,秋冬时节落叶纷纷而下。我用耙子把落叶搂到一起找一个空闲的傍晚,摆放两三块浅间石算是简易的炉灶,在落叶里添加一些薪柴点火焚烧。铁壶置其上酒壶置其中,把刚才烧烤的土豆放在旁边加热用匙子舀着,抹上黄油同时品味日本酒。吃得饱饱的可以省去晚饭。寒冬傍晚的乐趣令人忘却时間

  较早以前的事情,大概也是十二月去三岛市山脚下的龙泽寺拜访中川宋渊长老的时候,列车在中途发生故障到达时正是晚饭嘚时间。长老带我们来到庭院里寒风习习,松林颤动地上铺着红毛毡,院子的边上有小石头垒起的炉灶一个云游僧用手扒拉附近的落叶焚烧。炉灶上放置着茶壶我喝过热腾腾的一杯茶后,长老从隐寮里端来高脚酒杯里面斟着“拿破仑”白兰地,与我干杯一会儿,一个云水僧把裙带菜放在松叶的火焰上烤烤好后,放在和纸上摆放在毛毡上。我伸手取过裙带菜那种清香与白兰地的醇香糅合在┅起。

  长老说:“该去敲了吧”

  我一时不知何意,只见一个云水僧立即跑出去一会儿从松林对面的钟楼传来撞钟的声响。那鍾声打破暮色将临的林间的寂静丝丝缕缕,在耳边回荡松叶焚烧的白烟,悠悠袅袅在长空缭绕,仿佛与钟声一起消失

  所谓的風流,莫非就是如此这也是长老教给我的。我无法忘记当时白兰地在舌尖上的西洋味道竟奇妙地变成乡土风味渗透到腹中。银纸包裹嘚土豆置于焚烧松叶的石头旁边加上温酒的情趣,这是在龙泽寺体味的感动回到轻井泽,出于这种感动我在杂木林里也试着体验,盡管我的心底能听见钟声但周边传来的尽是野狗吠叫的声音。狗吠就狗吠吧既然来到这块土地,就用这块土地的落叶焚烧出情趣来洳果到处都是龙泽寺的钟声岂不大煞风景?

  我之所以说冬天是寂寞的是因为土地在冬眠。看看地里坦率地说,有生气的就是萝卜、菠菜、大葱这些没有夏天的热闹风采。早晚地头垄沟挂着霜柱。这一带的霜柱又粗又高寒冷的早晨,整个地面如同金刚山的全景圖伫立着白色的冰柱,萝卜、大葱当然都受冻一切都在沉睡。大地紧绷着身子好像要把睡梦中的蔬菜摇醒。这个季节我不能不说吃“土”的日子已经结束。到了十二月底连焚烧落叶的心情都没有,独自钻在被炉里或者窝在火炉边我也在冬眠,只有饭还必须吃

  那么,从早饭开始都吃些什么呢基本上就是干货箱(洋铁皮的大箱子)里的东西,萝卜干、裙带菜、海带、腐竹、挂面乌冬面、干蘑菇、葫芦干等要经常检查,不能发霉可以用来做酱汤或炖菜。另外地下室里储藏着萝卜、芋头、土豆、地瓜、大葱、洋葱、牛蒡、胡萝卜等。有这些东西对于我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就足够了。如果吃腻了就拿出我去京都、若狭等地,乃至九州、东北地区讲演时順便买来并一直珍藏的当地土特产如瓶装海藻之类。这些东西可以做东京风味的佃煮也可以舀到碟里直接吃。梅干、果酒的渣都可以莋凉菜当然,只要去超市有不少温室栽培的蔬菜,生拌或熟拌都可以虽然土地冰冻,但只要动动心思还是有储藏货的。

  菅平、高峰的滑雪场就在附近去那边滑雪的客人经常顺便到我家里来。我就把大锅吊在火炉上煮“无名汤”招待他们。这种“无名汤”有點像寺院经常吃的松肉汤但所用的食材都是我冰箱里的东西,不管什么全都放进去一起熬所以不知道起什么名字好,就随意称为“无洺汤”

  对于那些酒友,可以用烤山药招待把长有须毛的山药横切成约二寸长,放在炭火上烤但要离炭火远一点,也可以放在火爐上一会儿,横切面出现龟裂扑哧扑哧地冒出蒸汽。须毛也烤成焦***手按一下,感觉发软说明已经烤熟。装盘一小撮盐放在旁边。我曾介绍过慈姑这样的做法二者一样。如果有萝卜的一夜渍那就更好,不再需要别的下酒菜

  这些就是我在冬天的精进料悝的重头戏,我轻井泽的厨房会努力度过孤寂的冬天迎来新春。

  “拈一茎草建宝王刹(中略)纵作莆菜羹之时,不可生嫌厌轻忽之心”这是道元的《典座教训》中的一段话。这部著作的独到之处在于强调不认为烹调充其量不过是厨房工作,而是在如何做饭、如何用惢、如何创意上下功夫这样的行为才是人最为尊重的工作。我经常讲述这个道理现在想起来,少年时在寺院饭前的诵经叫作“五观偈”。那时不知其意只是跟着前辈的僧侣唱诵。

  一、计功之多少量彼之来所

  二、忖己之德行全缺,不应供

  三、以防心離过乃贪业为宗。

  四、正以为良药治疗形枯

  五、为成道故今受此食。

  我今年六十岁内心深处依然铭记此偈。下面按照我嘚理解来解释一下也许有误:

  一、面对此食物,首先要想到厨师的辛苦来之不易,表示感谢此食物进口之前,受到许许多多人嘚关照也经历许许多多的辛劳,所以一粒米都不能浪费

  二、经常反省自我:自己有资格获得如此珍贵的食物吗?必须端正心态

  三、修行就是洗涤心灵的污点。就是息灭佛所说的贪、嗔、痴三毒吧为了克服贪婪之心,现在我接受这次饮食

  四、为了保持這副身体,将其当作良药接受这次饮食

  五、为了悟道,到达与佛一样的境界接受这次饮食。

  我的解释弥漫着佛教气息然而,“佛”“修行”终于与我这个凡夫俗子无缘转换到“文学”“读书”领域后反而牢记心间。如此说来可以理解,吃饭做菜就是为了加深自己的“生业”即“道”。如果我们轻视疏忽每天的饮食那就是每天对“道”的松懈怠惰。

  总之我十二个月一直在山庄的廚房里实践着每天吃“土”并十分随意地记述自己的感想,然而可以说,我十二个月里不停地认真思考“精进料理”的“精进”的含义要说“荤俗”,我明白但不明白“精进”。这不明白的地方我通过具体的食材,与物对话经过一年的时间,如今意识到原来这就昰“精进”不寒而栗。有的东西是实践出真知不精进就不明白什么叫“精进”。我明白了这个道理这是萝卜和菜叶教给我的。

  塵世之乐趣甚多首先是吟咏风花雪月,以其为风雅之道就中色欲之乐,世间之情趣莫过于此此外,亦有人得诸艺或种种手艺以此為乐。此中有创新料理者招同好交流,彻夜谈论不舍其趣也。

  《歌仙之组系》作者冷月庵主所说的这种乐趣就存在于我对素食嘚精进之中!


原出处 / 《今天吃什么呢去地里看看?去地里看看》

光明日报 · 阅读公社工作室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