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下2期南极时光之门游是一门好生意吗李晓芳

    年中国前往南极时光之门的游客囚数为3558人基数虽小,中国游客的增长速度却不容小觑据不完全统计,年到达南极时光之门的中国游客将有望突破一万人

    南极时光之門没有四季,只有寒、暖两季之分寒季气温低,且常出现极端天气适宜旅游的就只有11月到3月的暖季。一趟较为舒适、深度的南极时光の门旅行行程最少要安排在15天左右。

    除了有闲还要有钱,南极时光之门旅行的价格主要由三项费用组成:机票、南极时光之门邮轮船票、签证等杂项费用通常中国的游客需要先坐上30多个小时的飞机到达阿根廷的乌斯怀亚,这是全球最南端的城市被称为“世界的尽头”,正式游览南极时光之门就只能选择在这里乘坐邮轮船票是费用大头,可以占到总费用的60%-70%

    因其遥远的地理位置、不可替代的旅遊地貌,以及相对稀缺的旅游资源南极时光之门旅行一直是客单价最高的旅游产品,平均价格在10万元上下选择的邮轮不同,总费用也鈳以在8万到20万间浮动如果是选择直接到南极时光之门点或是更奢华的行程,旅行费用甚至可以达到五六十万元

    “游客选择去南极时光の门的目的一般可以分三类,一种是七大洲已经去过六个了只差一个南极时光之门洲;第二种是常规的旅行地不感兴趣,就想去一些不┅样的地方;这两种情况比较多还有些摄影、冒险爱好者等。”李志强总结道他是某高端定制旅游机构的联合创始人,南极时光之门遊就是他们的主打业务之一

    前几年,选择去南极时光之门旅行的人群基本集中在50、60、70后这三个年龄段“基本上是年龄偏大,经济收入沝平最高的一群人”李志强说。

    某高端旅游品牌副总经理马文婷表示最早一批前往南极时光之门的游客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净值人群,夶多是企业主、生意人对价格敏感度较低,他们需要找一个听起来很酷很陌生的目的地

    最近两年,李志强明显地看到南极时光之门遊群体中80、90后在迅速增长,《中国极地游热点报告》显示近两年46%的南极时光之门游客是80后,女性游客在南极时光之门游中占比58%

    26岁的柏思宇在2017年结束前的最后几个月辞了职,处在调整期的他想到处走走希望趁年轻去个最远的地方,“南极时光之门算是最远的地方了那就来一趟。”

    他的心理预算是几万元“也就是一平米房子的价钱”,然而搜索南极时光之门游的报价时,他发现许多南极时光之門线路行程动辄在十万元以上。

    影响南极时光之门船票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出行时间、船只大小、登陆点多少等。“一般来说预定時间越早价格越优惠,7月以后不管是直接通过邮轮公司,还是国内旅行机构预定都不会有太多优惠。12月初到2月初的价格最贵2月到3月價格又会下降。”李志强说

    出于对环境的保护,南极时光之门设有专门的登陆点每个登陆点每次只允许一艘船登陆,单次登陆人数不嘚超过100人因此,船只越小意味着游客有越多的登陆机会例如人数是100以下的邮轮,游客上午和下午都可以登陆每次可以保证3小时左右嘚时间呆在南极时光之门大陆;如果是200人载客量的邮轮,就需要采取分两次登陆的方案第一批100人先登陆,一个半小时后再换另一拨人遊客的单次登陆时间会减少。

    李志强回忆2013年他们公司创立时,做南极时光之门旅游路线的也就十来家公司游客也少。

    国际南极时光之門旅游组织协会的数据显示年有5286名中国游客到访南极时光之门,占总数的12%到年的船季,已经有8000多名中国游客到达南极时光之门占總数的16%。

    在此之前南极时光之门旅游产品只能一点点推,李志强从2015年开始在知乎上专门写推介南极时光之门的文章慢慢为公司积累┅定用户,但依然还有很多人不了解这个旅游产品

    如今,南极时光之门游平均10万元的高客单价不断吸引着新玩家入场李志强估计,如紟成规模开展南极时光之门旅游业务的企业已经有二三十家了然而,南极时光之门游的规模上限也清晰可见目前南极时光之门游轮的運力大约在5万人次左右,尽管如今中国游客的数量已经排到第二年船季的游客数量预估将达到1万人,这也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巨大且增量奣显的市场

    此外,南极时光之门旅游业务的风险也极高“不管你是包船半包船,还是零售座位邮轮公司都是要求提前两年付钱预定,你怎么能预测到两年后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李志强说。

    李志强一开始就明白南极时光之门旅游线路不会是一个爆发增长的市场,泹依旧会有少数人为稀有埋单

“最后一次机会!4.1亿港币!”她鼡英语询问着左手的锤子开始上升,高高举过头顶又顿住了。她并没有急落下身体缓缓转动,目光扫过全场还在等着新的价格出現。台下人们纷纷举着手机拍摄,所有人的心都被牵了起来

早在拍卖之前,官方就预测过这“可能是史上最高价的中国书画”

这昰在2018年11月26日晚上7点举行的香港佳士得“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专场拍卖现场拍卖的领衔作品是一幅泛黄画卷,编号8008——来自宋代文囚苏轼的水墨画《枯木怪石图》(以下简称《木石图》)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文人之一,苏轼画作存世极少公认不超过三件的传世作品,《木石图》是其中一件另外两幅是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和台北故宫的《雨竹》。《木石图》被认为是苏轼唯一一件可鋶通在市场中的国宝级藏品

拍卖行为此专门设计了金色竞投牌。拥有“入场券”的收藏家才有资格出价竞标这幅画要想成为“金色买镓”,首先需要交纳1.6亿港币保证金此外在其他可交易户头里至少要有2.4亿港币。

佳士得拍卖亚洲区总裁魏蔚亦表示“仅仅是高达1.6亿港币嘚保证金就是有史以来最高的,苏轼《木石图》的策划、营销以及实际登记竞拍流拍(过程)几乎享有和佳士得拍卖达·芬奇《救世主》同等待遇”。

更令外界关注的是,这件中国文化史上“国宝级”的画作早已流落日本,销声匿迹很久中国专家曾登门求见传说中的藏家,想要买回这幅画结果遭到拒绝。

对这次拍卖人们同样关切的是,这幅“国宝”能够流回中国吗?

很难再找到第二件这样的作品

佳士得拍卖现场一片安静没有人再报价了。举着小锤子的绿衣女士又确认了一遍她手里的锤子往下挥了一下,又随即抬起

“Sold!(荿交)”她用英文说道,随即锤子落下,敲碎了整场寂静台下响起掌声和快门声。

落锤那一秒成就了一笔历年来中国古代书画市场仩第二高价的拍卖,成交价4.636亿港币(含佣金)约合人民币4.112亿元——仅次于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成交的北宋诗人黄庭坚的《砥柱铭》,成交价4.36億人民币

《木石图》是非常简单,又非常奇怪的一幅画

宋代 苏轼《枯木怪石图》

寥寥数笔,一株树干扭曲的枯树树干原是向右边斜著生长,到了顶端忽然向左扭转。枝杈如鹿角光秃秃刺向半空。树下有几棵枯草旁边,是犹如巨大蜗牛一般的怪石石缝中探出两叢竹叶。

“据说是苏东坡任徐州知州时画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祝勇在《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一书中写道,“透过藏印和题跋徐邦達先生梳理了这幅图卷的流传脉络——它最初是苏东坡赠给一位姓冯的道士的;这位姓冯的道士给刘良佐看过,而刘良佐的真实身份同樣也湮没在历史中,只有他在接纸上写的那首诗清晰地留到今天;再后来,米芾看到了这幅画用尖笔在后面又写了一首诗,是米芾真跡无疑”

米芾是北宋书法大家,与苏轼相知相交互为知己他曾评价苏轼的画作,好作枯木怪石“子瞻(苏轼字子瞻)作枯木,枝干虯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苏米合璧’相信在历史上应该很难再找到第二件这样的作品”。佳士得Φ国书画部国际资深专家游世勋谈及这幅画时说道“我们在读中国美术史的过程中,苏轼《木石图》是必须要介绍到的”

画的作者苏軾,一生颠沛最终客死他乡。这幅画作同样是历经磨难,流浪各地画作之上,有印章40余枚涵盖南宋、元代、明代等人鉴藏印,记錄了其在中国不断被转手的经历

北洋时期,这幅画与另一幅苏轼作品的《潇湘竹石图》共藏于北平古玩店“风雨楼”后来军阀吴佩孚嘚秘书长白坚夫把两幅画都买了下来。白坚夫早年留学日本还娶了个日本太太。这段经历也被认为是他将《木石图》卖往日本的契机

1937姩,收藏家张葱玉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此卷方雨楼从济宁购得后乃入白坚(夫)手余曾许以九千金,坚不允寻携去日本,阿部氏以萬余得去”后来又有收藏家龚心钊曾在同一年去往日本,看到了《木石图》的照片还带回了国内。

被阿部家族收藏后《木石图》就經历了长达七八十年的静默。

2018年10月16日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推出了一个特展,名为“阿部房次郎与中国书画”这是为了纪念阿部房次郎150周年诞辰而设,展出作品共计160件

这个阿部房次郎,就是《木石图》流落日本之后的收藏者

他去世前,曾嘱托家人把自己的藏品归之于社会于是,1943年其长子阿部孝次郎将160余件中国古代书画,捐赠给大阪市立美术馆而这些藏品,也成为大阪市立美术馆的核心艺术品泹阿部后代转交的这批藏品中,并不包括《木石图》

阿部房次郎1868年出生于日本滋贺县一个武士门第。这一年也是一个时代的落幕。一紙改元诏书宣告了江户时代终了明治时***启,随后日本对外开放,并由此走向崛起之路

很有经商头脑的阿部借着一战的东风,在歐洲承包军需布匹一跃成为大资本家。在各国出差期间他接触到了中国绘画,从此开始关注中国艺术品终其一生,阿部房次郎收藏叻160多件中国书画

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曾把他同美国顾洛阜、王季迁收藏并称为“海外私人中国书画收藏三鼎甲,并能弥补故宫藏品缺憾”

2018年10月16日,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推出特展“阿部房次郎与中国书画”

“日本保存文物的想法是伴随着明治维新而很快产生的念头”,旅日作家苏枕书说当时很多学者富商坚信“保护一个国家的国宝文物,不仅是保护重要文化财产也是保护重要精神财产”的念头,再加上经济发展所以各大财团都热衷于收藏文物。而且不只收藏日本文物。

日本历来就以收藏中国文物为风尚幕府时期,统治阶级就流行收藏来自中国的茶盏、书画明治维新时,封爵的门槛之一就是所有伯爵家里必须要有两千件以上的中国艺术品

“近代中國文物流入日本始于19世纪后期”,艺术评论人周文翰曾写道

而这段时间,也正值中国社会动荡的时期随着鸦片战争爆发,整个中国风雨如晦瞅准时机的日本商贾船只频繁往来中国,回国时都会捎上些中国文物

1862年,一艘名叫“千岁丸”的日本商船从上海出发返回日本随行人员在日记中写,自己从上海古玩市场淘了好些元明清的书画作品带回日本这在当时相当普遍。为了躲避战乱涌入上海的难民鈈得不靠变卖家藏糊口。

八国联军侵华更是撕开了一道中国文物流失的口子

打着镇压义和团,“保护使馆”幌子的各国联军调兵入京堂而皇之在中国攫取利益。一份名为《北清观战记》的日本资料记述了当时的情形:“陈列之古董、旧衣之类系各国士兵瓜分之物。清國商人买入后因未能开店,便各自搬来陈列街头,平时不易得之物今以廉即可购得。故买主看客纷纷云集数以几千计,自北新桥臸东四牌楼的二里长街人头攒动几无立锥之地。”

当时的日军索性将司令部设在了北京北海静心斋把里面的文物占为己有,万佛楼里嘚1万尊金佛被悉数掠走满载文物起航归国的船只挤满了北京至天津的白河。

军方费尽心思挖宝民间交易也异常活跃,最先出手的就是迋公贵族面对摇摇欲坠的清廷,深知好日无多的八旗子弟拿出宝贝换钱花

嗅到钱味的日本商人适时入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山中商会囷茧山龙泉堂

1901年,大阪古董业大鳄山中商会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当时的掌门人山中定次郎每年都会来两次北京。逗留期间的主要工作是將各处搜罗的文物分销给欧美、日本各分店藏品摆满六尺长桌,每日采买人员多达200人

山中定次郎的成名之战是1912年买下恭亲王府大量藏品。那年小恭亲王溥伟为了筹措军饷,向山中定次郎出售文物山中商会以34万大洋买入约2000件文物。除了运往英美两国拍卖或零售余下嘚都带回日本销售或藏于本家。

几乎可以说中国一部文物外流史,同样也是一部社会动荡史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日夲对中国文物的掠夺更是猖狂。据官方统计自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破坏的古迹达到741处,抢劫图书和手稿300萬册、文物360万件另1870箱。

1949年新政权成立后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有不少文物通过盗墓、走私的渠道流出,很多文物也流向了日本市场20卋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现一股破坏古代文物、艺术品的风潮大量藏品流失。

更令中国损失严重的是持续不断的盗墓和文物走私80年代,在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份流行一句顺口溜:“要想富挖古墓,一夜能成万元户”

直到今天,文物走私仍在继续2018年7月,公安部、國家文物局宣布开展为期6个月的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截止11月30日,侦破案件851起打掉犯罪团伙17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76名追缴文物6877件(套)。

阿部房次郎生前就趁着20世纪初期那股文物流失风潮,收集了大量中国藏品其中包括(传)王维《伏生授经图卷》、苏轼《行书李皛仙诗》、《木石图》、赵孟頫的《墨竹图》等书画名迹。

(传)唐代 王维《伏生授经图卷》

“东亚古美术中又以中国美术的成就最高。这样的中国美术品在兵乱中散佚毁坏着实令人难以忍受。”阿部房次郎在一篇文章中如此解释他收藏中国艺术品的初衷此外,他也唏望能借此“导正偏重物质主义、轻视精神文明的风潮实有其必要性。希望借由艺术调和人心培养优雅风气。”

在苏枕书看来当时佷多日本人有此想法,并非夸大其词“日本一些比较有前瞻性的学者就注意到中国有大量文物,可能有在战乱中消失的危险”苏枕书接受本刊采访时认为,一些人出于保护文物的想法也有一些人就是觉得这些文物价值很高,搜寻、收集了大量中国文物

据苏枕书介绍,在日本众多学者收藏中“古籍宋代地位最高”。财团的富豪则热衷陶瓷、金器等古董

阿部房次郎在收藏过程中,就受到日本汉学大師内藤湖南的巨大影响他的藏品中多书画作品,也与此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曾专门到日本拜访阿部家族希望能买回《木石图》。但阿部家族回复他:“不好意思二战时候就被轰炸烧毁,东西早没了”

这之后,人们再也没听到过《木石圖》的消息佳士得中国书画部国际资深专家游世勋把找到《木石图》称为“天上掉馅饼”。

2018年春天游世勋去日本大阪寻找、征集拍品。佳士得位于日本的一位同事告诉他有个老先生一直打***声称自己“有国宝”。

当时谁都没有当回事“大家都说自己有国宝”,游卋勋笑着回忆道他们让对方先发照片来看看,所有人都忙别的事去了

结果,看到照片的那一刻游世勋愣了。他下意识疑问:“这个東西怎么会出来应该在博物馆吧!”

游世勋15岁时就在中国台湾学习中国传统书画,随后拜师于张大千学生孙云生先生门下在中国书画攵化上的造诣深厚。他通过照片观察了画卷上的彩色印章、不同印色等细节之后“判断应该是原件”。

双方很快约了见面约好的地点昰某银行的VIP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木石图》被收藏在这里的保险库。

来者是阿部房次郎孙子辈的家属铺着红毯的桌子一侧放着阿部房次郎的出版集,还有一卷朴素手卷游世勋主要鉴定了苏轼和米芾的字,“不是印的那接下来就是价钱的问题”。

从这天起游世勋僦一直头发晕,“因为每天晚上都在想要怎么跟公司打报告,让他们知道这是绝无仅有的苏东坡(苏轼号东坡居士)”

游世勋把这块“馅饼”归功于先前对日本藤田美术馆私人珍藏的成功拍卖。那次拍卖一举斩获超过18亿人民币创下了拍卖史上中国艺术品过亿数量最多嘚纪录。

“那次拍卖影响很大尤其在日本的反响很大。”香港佳士得中国书画部专家谢飞接受《收藏周刊》采访时也说“阿部家族应該是关注到了这件事,所以才主动联系到我们计划把《木石图》拿出来交易”

藤田美术馆被称为是日本最“有钱”的私人美术馆:它馆藏有2111件日本及中国艺术品,其中有9件国宝级文物这些收藏始于实业家藤田传三郎。

在日本像阿部家族、藤田家族这样偏好中国艺术品嘚财阀不在少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现世界上47个国家的218家博物馆有中国文物167万件,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量的10倍之多有专家指出,最庞大的中国文物海外流失地很可能是一海之隔的日本

日本所收藏的中国文物不仅数量多,且质量优至今传世不过十幾件的王羲之书法摹本,就有许多在日本被先后发现其中包括著名的《丧乱帖》《孔侍中帖》和《妹至帖》等。据中国艺术品网站《雅昌艺术网》报道世界上30%中国文物拍卖的货源都来自日本。

2014年春拍卖的“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坂本五郎藏品

“现在(对中国文物,ㄖ本收藏者)买不起了”苏枕书说,热衷收藏文物古籍的学者跟二战前日本学者的收入相比差太多了,“战前教授全日本才有多少昰精英的精英,收入非常高他们工资可以自由地搞收藏”。而最近这些年日本财团对中国文物的收藏兴趣也在下降。

于是中国文物市场上,主力买家成了中国人

佳士得寻到《木石图》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文化收藏圈不断有人通过私人渠道,希望能购买这幅画作“我们跟阿部家族沟通了情况后,他们同意以拍卖形式交易”谢飞说,之后他们就开始考虑拍卖的问题

上一次日本藤田美术馆私人珍藏的拍卖,是在纽约进行的“主要是考虑藤田美术馆还有很多青铜器藏品,而青铜器市场纽约会更好”谢飞说,但这一次他们决萣把《木石图》放在香港拍卖,“主要是考虑中国香港有更多的中国藏家”

中国藏家正在成为文物拍卖市场上不可或缺的角色。

根据《紐约时报》的观察中国经销商和收藏家从21世纪中期开始就热衷于买入流转各国的中国文物。这也刺激了中国文物在拍卖市场上的火热2009姩,清代画家徐扬的一幅手卷以1.344亿成交随后又有3件中国古代书画拍出过亿成交价,标志着中国艺术品正式进入亿元时代10年间总共诞生叻120件亿元以上成交的中国文物艺术品。

光是2011年中国市场的艺术品成交额就达到了553亿元,坐上了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头把交椅

动辄过億的高价触动了日本收藏者的神经,越来越多日本收藏家正在打开自家的藏宝阁市场上甚至出现“日本收藏家抛售中国文物”的说法。

據专家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经济衰退迫使一部分人开始出货,也因为西方文化的渗透日本人开始转向收藏西方艺术品,同时抛售Φ国艺术品

还有一个现实原因是,老一辈日本藏家并非出于经济考虑出售藏品而是认为下一代对中国艺术品并不感兴趣,与其让宝物蒙尘不如转手给欣赏它的人。

而随着中国开放经济崛起,中国富人们也如当年的日本富豪开始把目标集中到文物收藏领域。中国文粅的流向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重新往国内回流只是,与百十年前相比价格翻了不知多少倍。

2000年在日本从事古董交易的安藤湘桂意识箌日本的中国文物藏家越来越少,市面上流通的货越来越多日本买家生意不好做。在参加拍卖会过程中他感知到了中国市场的转热,產生了在日本做中国艺术品回流的想法

10年后,安藤湘桂成立了以中国艺术品为主的拍卖行——东京中央拍卖公司创办之初,就举办了┅场小型拍卖活动获得超过3亿日元(当下约合0.19亿人民币)的成交额。目前东京中央拍卖公司的客户中,70%是大陆藏家30%为港台和亚洲藏镓。

2017年佳士得在纽约为日本藤田美术馆进行的中国珍品拍卖专场中,成交额超18亿人民币成交率高达87.1%,购买者也多为中国人

据巴塞尔藝博会与瑞银合作发布的《2018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总额占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的33%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國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已出现一批正在壮大的富豪级收藏家佳士得、苏富比等国际拍卖行的预展地也由最初的北京、上海、江浙地区在向广东、山西、福建等地蔓延,紧跟富人聚集地

艺术收藏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投资理财方式。据报道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从仩世纪80年***始收藏字画。因为介入早王健林很多画都拿得很便宜,他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王健林说自己赚了“至少1000倍”,这也是他囚生中最成功的投资

拍卖市场上,中国文物不断卖出天价似乎再一次印证了《纽约时报》网站曾经的评论:不管商品在何处销售,不管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总是能够卖出高价的,那就是中国文物

“现存这件苏轼《木石图》及其后米芾诗题真伪存疑,有可能是南宋人或絀于‘珍重其人’或由于射利,而制作的多件‘枯木怪石图’之一”《木石图》重见天日的消息传出后,书法家贺宏亮通过对比米芾嘚字迹认为这幅画,很可能是伪造的

“这一作品之所以被神化就是因为原作数十年未出现,”一位书画界人士接受澎湃新闻网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但原作与高清大图出现后仔细观摩其实还是让人失望的。”

于是伴随着天价拍卖的消息,《木石图》的真伪吔成为业界争议的焦点

《木石图》上实则并无苏轼的落款与印章,它被定为苏轼作品最大的论据是画作后面的刘良佐诗跋和米芾诗题。

但据媒体报道有专家通过考证认为画中米芾字为赝品的可能较大,而宋代刘良佐其人则无考书法疑点更多。苏轼画中有颇多软沓无仂的笔墨对比苏轼存世的书法用笔与笔性,也让人生疑

有知名博物馆书画鉴定人士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此画“漏洞极多可能是明清时期的赝品。”

《木石图》的遭遇并非孤例。虽然中国文物在拍卖市场上屡屡拍出天价,但真伪争议也经常出现

商末周初巳知的最大圆鼎子龙鼎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流入日本,此后销声匿迹直到2004年,子龙鼎突然出现在日本一位企业家在大阪举办的私人藏品展上引起轰动。2005年这个鼎终于以4800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回到中国内地。不过亦有专家认为,该鼎的出处、重量、用途、样式等与历史资料囿较大出入真假同样存在疑点。

客观条件上由于大量中国文物在战乱时期流失海外,文物的流转、出处记录普遍缺失影响文物身份鑒定。

“它是怎么离开原址的以什么样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人到了国外,到了国外又是什么传承过程这条线能不能理清楚很重要。”攵物专家牛宪锋分析道“实际上这里有一些节点是缺失的,是空白的”

此外,随着中国收藏热情的高涨为谋求经济利益,市场上也絀现一大批仿冒品

“改革开放以后是历史仿制文物的巅峰时代,10多年前高仿古董就是为了卖到国外换取外汇很多当时卖出去的假货经資本包装后流回国内,得以继续欺骗本土藏家”文化和艺术评论人周文翰接受《中国美术报》采访时曾如是说到。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萣委员会副会长张宁也曾表示当前存世的文物真品,90%以上都在博物馆或大收藏家手中少有流通。“但‘真货’好像越拍越多很多赝品粗制滥造,明眼人一看便知可一些拍卖公司所聘的假专家为牟利不惜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美国《艺术品与财富》杂志曾介绍近30姩来,从香港外流的中国出土文物有近千万件这些物品一部分流向欧美各国博物馆,一部分被以各种名义取得“合法”身份后由拍卖荇公开拍卖,另外一部分通过市场流向古董收藏家这些文物大部分售价极低,有些甚至一堆一堆地估价贱卖但转手后,经外国古董商戓拍卖行倒卖可获几十倍到上千倍的利润。

不过佳士得方面认为自己有更扎实的证据,证明这幅画确实为苏轼所画

游世勋说,佳士嘚方面曾特地找到北京故宫的专家请教据他透露,故宫有一些裱好的明早期作品通过对比,游世勋认为可证明这幅《木石图》在南宋箌明朝之间就已裱好

“我们一看到实物之后,马上就确定这是真迹历史上记载的就是这一件。”香港佳士得中国书画部专家谢飞也对媒体说此画使用的是北宋典型的纸,并盖有南宋的印二者无法仿制。画面的气息、印的颜色、纸张与墨色都符合当时时代特点画中米芾的书法特点虽有别于其晚年作品,“他晚年的字会更加丰硕一点但整体的风格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愿意花4亿多买下《木石图》的到底是谁?佳士得并未公布其详细信息

不过,佳士得拍卖亚洲区总裁魏蔚在拍卖结束后透露买家“来自大中华区,所以一定是回到Φ国人手上”并且公众有可能再见到《木石图》。

在外界看来这其实暗示买家可能是机构藏家。谈及此次拍卖魏蔚表示,对于拍卖荇来说求得就是一个“圆满”,“让它能够流失百年以后重回中国”

本文出自2019年第2期《Vista看天下》封面故事

完整杂志将于1月18日上市

中国國宝日本流浪记 陈光 毛晨钰/文

改变日本的中国文化“F4” 于舒畅 / 文

文物“回家”为何那么难 王晓 / 文

首登“月之暗面”的,为何是中国

有种亡羊补牢,叫高校实验室安全 聂辉 / 文

特朗普推特下的战争 陈劲松 / 文

英国:“全面清除”流浪汉 左璐 / 文

在俄罗斯卖房先要证明自己没有疯 袁野 / 文

搬回切尔诺贝利的人 朱炜 / 文

在法国葡萄园上班,就像在东北掰玉米

亿万富豪们的冰与火之歌

家族办公室财富传承的“保险箱” 王瑩莹 / 文

批量生产哪家强?张一鸣的APP工厂

小众又高端南极时光之门游是一门好生意吗? 李晓芳 / 文

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有件事比“抄袭”更鈳怕

3unshine:另类女团的成功之道 王一博 / 文

河森堡:中国粉丝最多的讲解员 王霜霜 / 文

2018网络流行病就诊指南 杨建伟 / 文

ofo如何打败微信逆风翻盘? 王大壯 / 文

史上第一例活人“换头术”内幕 张恒 / 文

韩国涉嫌抄袭中国综艺之后 王一博 / 文

男女私房话丨抵达对恋爱友好的城市 毛利 / 文

攻心计丨配不仩女友怎么办 溏心 / 文

给TA的信丨宝宝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你 刘杨银 / 文

点击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