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有人免费教炎魔咆哮免费怎么弄吗

广州市高二教学信息第70期
广州市高二&&&&&&
&&&&&&&&&&&&第70期
教学信息&&&&&&&&
&&&&&&&2013年4月
(语文科)&&
&&&广州市中学语文教研会高二中心组
&&&&&&&&&&&&&&&&&&&&&&&&&&&&&&&&&&&
1.关于举办2013年广州市高二级“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的通知 ………… 2
● 教学设计、实录 ●
2.观物&思人&悟意----“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
………………… 广州市第六中学& 刘秋菊
3.月亮代表思念的心----《月夜》《望月怀远》《春江花月夜》(节选)比较阅读
…………………… 广州市执信中学&
4.《一花一世界: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张力》教学设计
…………………… 广东广雅中学&
刘炳瑞&& 8
5.我看项羽----《项羽本纪》人物形象探究教学实录
…………………………&
协和中学& 粟嘉&&
6.访谈教学活动开展实录&&&&
…………………………
&协和中学&&
●教学研究●
7.觅深意品诗味----论高中古诗词教学内容的确定
………………… 广州市第六中学&
郭子健& 18
8.花样青春醇若酒&&
少年情怀总是诗----教学生创作近体诗的一点尝试
&&&&&&&&&&&&&&&&&&&&&&&
&&&&…………………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丰莎&
●古诗文教学观课评课大赛成果(二)●
9.《梦游天姥吟留别》观课有感&&
…………&&
广州市第四中学& &刘泉
10.各尽其妙通幽境&
殊途同归择曲径----简评《梦游天姥吟留别》“同课异构”
………………………&&
广州市第二中学&& 徐华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语文科&&&
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关于举办2013年广州市高二级“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的
各区(市)教研室、各省市直属中学语文科:
为了落实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书香羊城”系列活动的要求,积极配合市教育局“书香校园”活动,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为高三古诗文备考打下坚实基础,本学期我们决定举办“广州市高二级古诗文阅读竞赛”。本次竞赛分初赛和决赛,初赛由各校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全体高二学生全员参加,赛后学校按要求向区教研室提交成绩和决赛名单(直属学校向市中心组提交成绩和决赛名单),区教研室将各校成绩和决赛名单统一交市高二中心组,决赛由市高二中心组组织,获胜者由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颁发奖状。具体安排如下:
1.时间:日(第13周星期五)下午2:30-4:10
2.试卷于日(第13周星期三)16:00前发至各区教研员(直属学校学&&
校备课组长)邮箱,由区教研员发至各校。
3.各校于日(第14周星期五)18:00前将成绩(全校总分平均分、各大题平均分、各小题平均分)和决赛名单电邮至区教研员(直属学校直接电邮至市高二中心组),各区于5月27日(第15周星期一)18:00前将各校成绩和决赛名单统一电邮至市高二中心组邮箱:。
4.中心组在16周内把统计数据返还寄交数据的邮箱。
&& 5.初赛内容:
&&&⑴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⑵ 测试内容:课内约60%,课外约40%。
⑶ 课内:必修1--5
所有古诗文;《唐宋散文》6篇(学业水平测试内容);《唐诗宋词元散曲》基本篇目;《传记选读》文言文基本篇目。
⑷ 默写篇目:《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要求的高中篇目。
⑸ 选择题约50%,非选择题约50%。
1.时间:日(第18周星期六)上午9:00--11:00
2.地点:广州六中(或广东侨中)
3.参赛者提前半小时(8:30)凭学生证或***进入考场。
4.决赛内容:课外为主,兼有课内。
5.决赛名额分配:
市外国语学校
各校于日(第14周星期五)18:00前将决赛名单电邮至区教研员(直属学校直接电邮至市高二中心组),各区于5月27日(第15周星期一)18:00前将各校成绩和决赛名单统一电邮至市高二中心组邮箱:
&& 联系人&
杨&&& 联系***
郭子健&&& 联系***
&&&&&&&&&&&&&&&&&&&&&&&&&&&&&&&&&&&&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语文科
&&&&&&&&&&&&&&
&&&&&&&&&&&&&&&&&&&&&&&&&&&&&&&&&&&&&&&&&
观物?思人?悟意
----“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
广州六中& 刘秋菊
教学目标:
1.认识咏物诗“物我合一”的特点。
2.理解并运用 “观物?思人?悟意”的方法鉴赏咏物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回忆学生学过的咏物诗,请学生简单谈谈自己对咏物诗的初步理解。
小结:咏物诗是以客观外物为描写对象的一种诗体。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或寄托了感情,或流露出诗人的志趣追求,或包含着生活的哲理。
二、观物思人悟意(老师引导鉴赏,归结鉴赏咏物诗的思路与方法)
& (一)鉴赏刘禹锡《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观物(观诗人眼中之物)
芍药: 庭前 ---- 妖 ---- 无格
&&& 芙蕖: 池上 ----
净 ---- 少情
&&& 牡丹: 京城 ----
? ----& ?
(环境)& (形)&&
【示范】我看到了刘禹锡眼中的牡丹是这样的:它不似庭院中的芍药娇弱妖艳,没有气格;它也不似池中芙蕖素淡清冷,缺少情韵。它灿烂地绽放,开遍了整个京城,它端丽坚韧有气格,它绚烂繁茂有情韵。它高贵的气度、雍容的风姿撼动了京城所有人的心。
小结:观物要紧扣文本,抓住描摹物态的关键词(环境、形、神)。
2.思人(寻找与物有相似点的诗中人)
&&&&&&&牡丹&&&&&&&&&&&&&&&&&&&&
绽放于京城(洛阳)&&&&&&&&&&&&&&&
(环境/处境)
有气格,有情韵,高贵雍容&&&&&&&&&
(物态特征/人的品性)
小结:思人要多从人的处境、人的品性来思考。古人认为咏物诗中,诗人要么“自己顿在里面”,要么“自己站在旁边”。
“诗中人”也许是诗人自己的写照,也许是诗人眼中的某个形象。
3.悟意(感悟诗人心中的寄托)
把诗人心中 “牡丹”的人格形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呈现出来。
【示范】读了《赏牡丹》,我觉得诗中高贵雍容的牡丹就是刘禹锡自己的人格写照。诗人即使身处陋室,依然谈笑自若,不改高贵气度;即使再三贬谪,依然不媚不俗。他本就是高洁傲岸之人,这和他笔下的牡丹何其相似啊!所以,诗中的牡丹也许就是诗人自身的人格写照吧。(处境、品性)
【示范】读了《赏牡丹》,诗中高贵雍容的牡丹让我想到了武则天,那位宛如牡丹怒放于盛唐的千古奇女子,那位让百花无颜的千古女帝。后宫女子艳如云,尽如弱柳不可扶,唯有媚娘真国色,巾帼不肯逊男儿。红妆脂粉驭乾坤,文治武功显神州。武则天以睥睨的姿态拒绝了柔弱,在男权社会里傲视须眉,那雍容的气度、高贵的精魄惊世骇俗、撼人心魄。(处境、品性)
三、学生自主学习韩愈的《葡萄》、杜荀鹤的《小松》
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观物(说):
我看到诗中的葡萄藤(小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形、神)
★思人悟意(写):
我读了《葡萄》(《小松》),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葡萄(小松)的形象让我想到了__________(具体人物形象)。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境、品性)&&
月亮代表思念的心
----《月夜》、《望月怀远》、《春江花月夜》(节选)比较阅读
广州市执信中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赏析三篇诗歌。
2 学习“以设想对方场景”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3 归纳“月亮”这一意象在诗歌中的常见含义。
(二)能力目标
1 能够综合运用一些诗歌中的意象进行意境的创设。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悟中国文人的“月亮情节”。
二、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三、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以中西方对月亮的不同理解进行对比导入)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中的男主人公是个悲剧人物,他最终被刺杀,据说是因为月亮阻塞了轨道,使人发疯。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被认定是精神失常者(lunatic),无论犯下什么罪行,也会罪减一等。因为他们是受了月光的诱惑。也就是说,月亮会使人精神疯狂这个说法,在法律上是曾被认可的。”&&&&&&&
&&&&&&&&&&&&&&&&&&&&----《1Q84》
然而,在中国----
无论是如眉新月,如钩残月,还是如盘皓月,反映出的都是中国人的审美境界和意趣,也反映出中国文人的心象构成。
(补充说明:在三篇诗歌中,我将《月夜》作为教学重点,结合其余两篇“拓展阅读”中的文章,对《月夜》的写作手法,主题内容进行深入探究。)
二、学生配乐朗诵《月夜》(全体学生,起立诵读,可配合以动作)
三、文本赏析
(一)首联
一般人都认为首联中的“独”字用得精妙,但若保留“独”字,把该句改为“野老只独看”,你认为哪种表达效果更好?请分析为什么。
&参考分析----
这两句都能够写出我和妻子分隔两地的现状
(1)但“闺中只独看”,却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既然我们分隔两地,那我又是怎样知道妻子在望月呢?所以,这是诗人的想象,是虚写。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诗人在想象着妻子孤单望月,其实也表现了自己的孤独;诗人想象妻子思念着我,也写出了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暗示读者:其人未归而其心已归,这就更见出思念之切。
比起直诉情感,使得思念的情感更加委婉含蓄,同上也因为产生共鸣而加倍。
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情形,这种抒写的方法称之为“对写法”。
此种写法的好处:表达情感更加委婉含蓄,有力。
【练习】请找出下列诗歌中“对写法”的运用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八声甘州(下阕)
【宋】柳永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或为“眸”字)。
【对比A】:《月夜》运用了“对写法”,分析《望月怀远》及《春江花月夜》(节选)各自抒写角度。
《望月怀远》
(1)“天涯共此时”:兼及“忆”与“被忆”双方
(2) 颔联--尾联:只提及“忆”的一方
《春江花月夜》(节选)的抒写角度
(1)“白云一片去悠悠……何处相思明月楼”
兼及“忆”与“被忆”双方(游子与思妇)
(2)“可怜楼上月徘徊……愿逐月华流照君”
只写“忆”的一方: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
(3)“昨夜闲潭梦落花……落月摇情满江树”
只写“忆”的一方:写游子对思妇的思念
2【拓展思考】
妻子为什么选择用“望月”的方式来“忆长安”?
(1)月亮有阴晴圆缺,易让人联想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2)即便是分隔千里的人,也是笼罩在同样的月光下,易让人联想到同沐月光的她/他。
《望月怀远》中就有一句诗传达出这样的意思----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所以:月亮,是人们思念的“中介”。
(二)颈联
1妻子在月下痴痴地望着,这一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可以从哪里看出?为什么?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引】:《望月怀远》中表现望月之久的诗句
&&&&&&&&&&&&&&&&&&&&&&&&&
“披衣觉露滋”
2妻子久久望月,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1)妻子忆夫之深,思念之重,以至夜深不寐。
(2)想象着妻子的多情而执着,也激起了我深切的思念及痛心,关切之情涌上心头。
【对比B】和《月夜》、《弯月怀远》用“望月”这一行为来表达“思念之重”不同,《春江花月夜》是如何借助月亮来表达思念之重的?
可分析:“月徘徊”、“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三& 【思考】找找“诗圣”杜甫在《月夜》内容上的漏洞?
明明说妻子是“独看”,但颔联中又提到了儿女在身旁,
1 这不矛盾吗?
因为小儿女并不理解母亲看月的心事,也不懂得和母亲一起思念父亲。所以妻子仍然是孤独的,并不矛盾。
2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提及这并不懂事的小儿女?
(1)孩子的不懂事,更增添了妻子的无助。
(2)“我”挂念孩子,可是孩子竟全然不懂,情何以堪。
【对比阅读】----&&&&&&&&&&&&&&&&
乙亥岁除渔梁村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四 相思之情已经积聚到了顶点,该如何排解呢?
【对比C】请比较《月夜》、《望月怀远》、《春江花月夜》(节选),找出他们各自的解决方法?
1《月夜》:
想象着将来有一天月亮可以同时照耀着诗人和他的家人,即家人团聚。
2《望月怀远》:
(1)诗人想捧一把月光赠给远方亲人。
(2)希望在梦中与情人相会。
3 《春江花月夜》
(1)“愿逐月华流照君”,托月传情。
(2)借助梦境。
(一)思考:你认为他们各自的相思之情最终得以排解了吗?那么各自最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1《月夜》:
表现了诗人希望结束这种两地思念的生活,家人早日团聚。
2《望月怀远》:
相思之苦溢于言表,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失意。
3 《春江》:
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深及游子在梦中依然不得回家的无奈、失望、落寞。
(二)叶燮《原诗》所言:“杜甫之诗,随举其一篇,篇举其一句,无处不可见其忧君爱国、悯时伤乱,遭颠沛而不苟,处穷约而不滥……此杜甫之面目也。”
由此可见,该诗并不仅仅是抒发相思之情,还具有更广阔的社会意义,请结合课下注释中的背景介绍,分析该诗的主题。
我和妻子团圆之日,就是四海升平之时。
表现了诗人对战乱局势的厌恶, 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五 归纳,古典诗歌中“月”的意象
(1)明月千里寄相思。
依托月亮传达思乡/思念友人/思念情人之苦。
(2)明月恒久远,一轮永流传。
蕴涵时空的永恒。往往蕴含着物是人非、人生短暂之感
【拓展练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讲境界的确比讲气质、讲神韵更能揭示中国诗歌艺术的精髓。
请从下列意象中,任意抽选两个,和月亮进行组合,展开联想,描摹出一个意境。
雪、菊、猿、乌鸦、须眉、细柳营、酒、草、鸡、青楼、沙漠、泉水、笛声、桃花
[结束语]:
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而深沉的文化内容,从而有了文化属性上的“中国月亮”。
在月光世界里,一切的烦恼郁闷,一切的欢欣愉快,一切的人世忧患,一切的生死别离,都可以自然地飘出,悠悠地回荡在中国诗坛的上空……
一花一世界: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张力
广东广雅中学语文科& 刘炳瑞
课时设计:1课时
教学对象:2011级高二14班(文科班)
授课时间:日星期五第3节
授课地点:广东广雅中学昭明楼6楼录播室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熟悉中国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借助古典诗歌的语言张力,展开古典诗歌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涵泳简练得体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借助古典诗歌的语言张力,熟悉古典诗歌的独特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借助古典诗歌的语言张力,展开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自由讨论,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生成。
对象分析: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已经有一定量的积累,但对诗歌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未能充分理解文字背後的无穷意蕴。这节课需要解决的是熟悉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张力(即古代诗人表达自己的语言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歌文字背後的世界,并将这个世界具体地展开。
选材分析:这节课所分析的诗歌以篇幅最为短小的五言绝句为主。选取适合本课内容的诗歌材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通过对《全唐诗》及各类唐诗选本(如唐人《唐人选唐诗》、明人高?《唐诗品汇》、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俞陛云《诗境浅说》、孙洙《唐诗三百首》、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等)的筛选,最终选定三首诗集中学习: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长篇五古,意在与王维的《杂诗》作为对照)、王维《杂诗》其二(君自故乡来)和张仲素的《春闺思》。另有陶渊明《问来使诗》、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金昌绪《春怨》、南唐中主《浣溪沙》(菡萏香销)作为相应的延伸。同时,从哪些角度分析选中的这些诗歌也是设计这节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节课主要参考了朱光潜、冯友兰等学者的美学、哲学著作,但尽量避免直接援引,而是尽力含而不露地化入其中,尤其是朱光潜的美学理论。最后需要特别申明的是,在王维和王绩诗歌的对比部分,着重参考了王红、谢谦合著的《中国诗歌艺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及王红老师在“网易公开课”的《中国诗歌艺术》课程视频。
环节1:引入
1.1佛家偈语:一花一世界
1.2欧阳修引梅尧臣《六一诗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环节2:以五绝为核心,借助两组诗歌,感受诗歌语言的张力,展开诗歌的意境
2.1:对比阅读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言有尽而义无穷”的特点
2.1.1:学习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Ⅰ.此诗共有多少问,所问的事都是些什么事?
Ⅱ.在诗人这么多殷勤的问询中,你认为诗人对故乡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2.1.2:学习王维《杂诗》其二
Ⅰ.故乡久别,钓游之地,朋酒之欢,处处皆萦怀抱,而诗人一概不问,独忆窗外寒梅。寒梅就像擦亮作者幽深记忆深处的亮光,由这树寒梅你会展开怎样的联想?
示例: ⅰ.寒梅到底着花没?可有无暗香、疏影之风致?
ⅱ.寒梅由谁种,何时种,窗子是谁家的?
ⅲ.此人与作者关系若何,情感若何?
ⅳ.两人可曾婆娑树下,欢度时光?
2.1.3:王绩的多问何以不如王维的一问
Ⅰ.乡愁其实是对某种感觉的追忆:王维通过寒梅写出了对故乡的幽微感觉
ⅰ.《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ⅱ.林觉民《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Ⅱ.诗歌较小的切入点,易使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
2.2:展开简短诗歌的境界
2.2.1:学习张仲素的《春闺思》
Ⅰ.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一》评价此诗说:“五言绝句中,忆远之诗,此作最为入神。”说说这首诗是怎样用有限的文字展现“忆远”诗境的?
示例:ⅰ.渔阳在哪里?世界如此之大,为何偏偏会梦到那里?
ⅱ.谁在那里?他在哪里做什么,为什么不回来?
ⅲ.他和诗中的女子是什么关系?
ⅳ.梦到渔阳为何会忘记采桑叶?
ⅴ.这个女子到底梦见了什么?
2.2.2:暗示是中国诗人表达自己的常用方式
Ⅰ.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
环节3:中国诗歌语言的张力及展开诗歌意境的方法
3.1什么是诗歌语言的张力:古典诗歌借助有限而富于暗示性的语言,使得其内蕴丰富的境界或深挚的情感远远超越了语言本身。这种“言有尽而义无穷”的语言现象,正是古典诗歌的语言张力。
3.2借助语言张力展开诗歌意境的方法
3.2.1:抓住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并据以展开联想。
Ⅰ.借助诗歌的暗示,以设问的形式展开联想
Ⅱ.搭连它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3.2.1:唤起自己的感觉,置身上述所得的联想之中。
环节4:作业
元稹有一首《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价此诗说:“只四语,已抵一篇《长恨歌》矣。”请根据这节课的内容,说说此诗何以能抵得《长恨歌》?
一花一世界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张力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行当驱下泽1,去剪故园莱2。
注:1下泽,是一种适宜在沼泽地上行驶的轻便车。2.莱,杂草。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问来使诗&&&
(传)晋?陶渊明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春闺思&&&&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南唐?李?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思考与写作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问题: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此诗:“只四语,已抵一篇《长恨歌》矣。”请根据这节课的内容,说说此诗何以能抵得《长恨歌》?
我看项羽----《项羽本纪》人物形象探究教学实录
广州市协和中学& 语文科
【教材分析】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名篇,是一篇古代人物传记。课文节选了其中的少怀壮志、叱咤风云、垓下悲歌几个章节,以项羽一生的战斗经历为中心,生动的塑造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必修5的《鸿门宴》一文,已对项羽其人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高二的学生经过必修教材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具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懂文言文的基本内容的能力,同时通过前两个课时的学习,对课文的内容情节有所了解。
【教学设想】
《项羽本纪》作为《史记》中的名篇,司马迁把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动,加上在必修5学习《鸿门宴》时,在课堂上曾经对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做过对比讨论,学生们对于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十分感兴趣。所以想在学习本文时对于项羽这个人物形象作更深入的探究,而这次的探究不仅是在内容上比学习《鸿门宴》时更深入,在形式上,我也设想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文学形式来探究这一人物形象,从而认识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他们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更透彻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并能够运用适当的形式表达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2、能够认识项羽性格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学会从多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并能够用适当的形式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学会从多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结合必修5所学的《鸿门宴》的内容和选修9的《项羽本纪》的文本,分组探讨项羽的性格特点,并选择一种文学形式来准确表达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梳理了项羽本纪的故事情节,了解到项羽少年时期的学习情况、叱咤风云挑战汉王的故事,以及该下悲歌、乌江自刎的结局。对于项羽这个人物我们都不陌生,在必修5的《鸿门宴》中我们就曾经探讨过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并且把两者做了详细的比较,大家还记得吗?
当时同学们就讨论得十分激烈,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项羽的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么项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对项羽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更深入的探究一下西楚霸王项羽这个人物形象。
2、自主探究
师:请各小组派一位同学把预习时小组得出的对于项羽的性格特点的看法书写在黑板的表格中,并且能够选择一种文学形式来表达。
(学生完成表格填写并进行成果展示)
幼稚的武夫
悲壮的英雄
第一组成果展示:
学生朗诵:咏项羽(组诗)
(其一)& 千古江山英雄事,千家万户百姓崇。
少年英雄唯项羽,勇猛赴战何畏惧。
(其二)你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士,
你是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军事天才,
你,光明磊落,有情有义,
你面临乌江绝境,绝不苟且偷生,
&&&&&&让你在后人心中具有无限的魅力,
你赢得了后人无限的赞叹!&
啊,项羽!一位胸襟坦荡的本色英雄!
(其三)金戈铁马,力拔山兮,天生神力,力能扛鼎。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纵横疆场,谁与争锋
西楚霸王,举世无双. 天不济我,为之奈何!
抚乌骓背,自刎乌江。江水不休,至今在流。
(其四)项羽,我心中的英雄
你破釜沉舟,血战巨鹿,让我看到你英雄的气质。
你重情重义,鸿门义释沛公,让我看到你君子的风度。  
你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让我看到你的铮铮傲骨!
啊!项羽,我心中的英雄!
我欣赏你的豪情壮志,欣赏你的永不言败,
我相信,胜利者的贬斥不会抹杀你的辉煌,
只会使你的身躯更加伟岸。
你就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岁月的长河中!
师:我看到你们组写的《咏项羽》组诗都是在歌颂项羽的,你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英雄人物,我想知道你们是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评价?有什么依据吗?
我们组总结的项羽的性格特点是英勇善战、重情重义、铮铮傲骨。他打了著名的巨鹿之战,在战场上叱咤风云,表现出他英勇善战的一面;在鸿门宴上义释沛公表现了他的重情重义;在乌江边上宁愿自刎也不苟且偷生表现了他的铮铮傲骨。我们认为项羽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有人把项羽的败亡归咎于他的有勇无谋,&我们觉得这是片面的,我们觉得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我们认为项王并没有失败,作为惊天动地的英雄,他活在人们心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至理名言,以成败论英雄太短视了!你看,成功的刘邦被后世非议千载,而失败的项羽却被人们传颂千古。所以,我们组的结论是项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师:好,这组同学观点明确做到有理有据,我们再看看其他组的成果展示。
第二组成果展示:
生2:我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偏听轻信、优柔寡断、政治幼稚的人。我们组是采用课本剧的形式来展示的。
(学生表演《鸿门宴》课本剧)
师:我想问问项羽的扮演者,我们学习的是《项羽本纪》这篇课文,你们为什么要选择表演鸿门宴而不是表演《项羽本纪》中节选的情节呢?
生3:因为我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偏听轻信、优柔寡断、政治幼稚的人。我们觉得这些性格特点在《鸿门宴》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所以我们选择表演《鸿门宴》。
师:既然你们的观点是认为项羽是一个幼稚的武夫,他的幼稚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4:他没有听取谋士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表现了他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他看不清政治局势,不明白刘邦和他已经不是共同抗秦的同志,而是争夺天下的对手,更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少谋。我们认为,项羽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壮士,也是一个天真的英雄,只是生在了一个不需要天真的时代。所以,我们的观点是项羽是一个幼稚的武夫。
师:我们看到前两组的过对于项羽的性格的分析意见是有不同的,我们看看第三组同学的展示。
第三组成果展示:
生5:我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壮英雄。我们是采用散文的形式来展示的。
(学生朗读散文)
(一)有人说: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项羽在乌江上的那一剑,是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我多想穿越时空,飞临乌江,用我孱弱的手,栏下他欲将血刃的宝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说不定他能超越狭隘自我的男儿本色,,为漫长的历史,增添了一片经久不衰的绚丽春色。
(二)我欣赏项羽,我欣赏他豪迈性格;李清照的评价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虽然历史将他沉没,但他却如大山般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坚毅无悔地接受着历史的洗礼,我相信,他不会永远沉默。项羽,千百年来,他没有死去,他在咆哮,叫声震动着历史的海洋,他用他的霸气为后世书写下辉煌的篇章。
师:这组同学的散文写得很有文采,你们的观点和前两组有所不同,你们认为项羽具有悲剧的性格,我想知道你们指的悲剧性格是什么?有什么依据吗?
生6:项羽是一个悲剧性格就是刚愎自用,看重情义。其实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杀刘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项羽的性格悲剧还表现在他的刚愎自用。韩信、陈平曾经在他帐下效力,却因他"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刚愎自用的性格让他失去了一个个人才,而刘邦就因为会问“为之奈何”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大家的成果已经展示完了,听了各组的小结,每个组对项羽的评价出现了差异,同学们能否谈谈你们赞同或者不赞同哪组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学生进行自由辩论)
3、教师小结:
师:听了刚才大家的讨论无论是赞同项羽是个英雄的还是说项羽是个武夫的,都是有理有据的,看来每个同学对项羽的形象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也想来谈谈我对项羽的看法。
我觉得刚才大家说的都没错,其实本来项羽这个人物的性格就是复杂的,是多样的,他英勇善战,却疏于谋略;他爱人礼士,又刚愎自用;他残暴急躁,又仁和慈悲;他豪爽直率却也轻信偏听。正是由于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多样,才使得项羽是那么的生动而真实,才会引起后人的争议,我们看很多文学作品中,往往是那些性格复杂,形象丰满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而同学们在展示成果的时候对项羽人物形象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是因为项羽这个人物本来在社会中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第一组同学看到的是项羽作为英雄人物的角色,项羽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他力能扛鼎、能征善战,他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而第二组的同学看到的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角色,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目光短浅、优柔寡断,可以说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却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所以刚才同学们的分析都没有错,你们只是站在项羽扮演的不同的角色去评价的。其实,每个社会中的人都会因身份的不同扮演者不同的社会角色,站在不同的社会角色去看,得出的评价自然也有所不同。
另外,从同学们作为读者自身的角度看,读者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会受时代背景、自身的阅历、价值观的影响。我们来看看古代诗人评价项羽的诗歌,也是有不同的观点的。
(展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杜牧的《题乌江亭》)
师:这两首诗都是评价项羽的,可是作者的对于项羽的评价却是不同的,大家觉得原因是什么呢?
生7:李清照认为项羽是位豪迈壮烈的英雄。她认为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气慨豪壮,可歌可泣。李清照作为北宋过渡到南宋的诗人,经历过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目睹了宋高宗狼狈南逃的经历,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宁死不屈,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南侵之时不管百姓的死活只顾自己逃命软弱无能。所以作者歌颂项羽的不苟且偷生的气节。
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批评了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强调须有不屈不挠的意志。这个他自身的经历也有关。早年仕途不顺,中年又历经磨难,最好终于功成名就。所以在他看来,只要“包羞忍辱”,必能“卷土重来”。
师:由此可见,李清照和杜牧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自身的经历不同,对于项羽的评价也不同。所以刚才大家对于项羽的评价有多种观点是正常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拓展探究: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的探讨了项羽的性格特点,了解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实在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颇有争议的人物很多,比如刘邦、曹操,请大家在课后以《刘邦,我想对你说》或《我看曹操》为题,写一篇人物短评吧。
访谈教学活动开展实录
&&&&协和中学&&
实行“新课标”以来,从《必修一》至《必修五》每册都有一个活动单元,本来以活动形式来处理教材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极佳方式,但仅仅凭教材向学生展现的几篇课文,很难把多彩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如何开展活动课成了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最有意义的挑战。
活动单元教学,顾名思义,就应该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的空间。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一个高一利用校本课程时间,高二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访谈的教学活动,访谈的内容是:高一围绕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经验、学习方法进行访谈;高二围绕如何抵制社会诱惑进行访谈。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既是组织者,也是指导者,还成为了学生的访谈对象,针对高一高二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的目标不同,训练的角度也不同,高一学生是为了培养学生能为达到目的而设置相关问题,并且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然后完成简单的访谈文章;高二学生则在此基础上,学会从访谈内容中按照采访目的筛选信息,完成一篇较有质量的访谈文章。
整个活动流程分为四个步骤。
一、组成小组确定访谈对象
按照学生活动最便捷的方式组成访谈小组。然后确定访谈对象。访谈对象的确定直接影响着访谈内容,所以尽快地确定访谈对象是学生访谈得以开展的首要前提。在分小组时,要尽量让学生找到更多不同的采访对象,如果能找到学校之外的人士访谈,还可以扩大他们活动的范围,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刚开始,所有小组都是把老师定为他们的采访对象,在我的多次要求下,一些小组开始把视线转向师姐师兄,也有转向家长的。从同学学习和家长工作等多角度分析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这对学生更有说服意义。下面这两段是高一年级朱纯梓和段旭新的访谈,这两段文字在引导学生学好语文方面就最有说服力:
问:既然您如此重视语文学科学习,那您觉得高中所学的知识对您现今的工作有何帮助?
答:文字是日积月累的东西,喜欢“文字”的人,相对来说语言组织能力更强。我是做律师的,胜诉是最大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将诉讼书,代理词等写好这点很重要,既要形象生动,又要清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详略得当。在庭上发言时,既要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还要抓住关键点,从中找出漏洞,让对方无话可说。
问:您刚才说,写材料,庭上辩论是律师工作中的两大重点,可以具体讲讲语文知识对你工作的帮助吗?
答:写材料,辩论。一个是书面表达,一个是语言表达,都与语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写材料的时候要组织语言,把法律知识中的专业术语通俗易懂的表达出来,而且一定要突出重点。如果一个律师他的文字功底弱,他的辩词中就难免出现漏洞,给对方以可乘之机。或者没有突出要点,这也会使庭上辩论异常艰难。至于辩论,就要求(律师)要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辩论起来自然就更加流畅,简练。同时应对某些突如其来的问题也能得心应手回答。如果一个律师,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少,那么他的语言往往就平淡无奇,缺乏说理的有效和有力性。
&&所以说,学法律能了解,明白道理,而学语文是要把道理明确讲出来!
二、设置访谈角度和访谈问题
根据可采访到的对象设置问题是学生最先遇到的难题。学生选定访谈对象,然后根据不同对象思考访谈所涉及到的问题。采访对象不同,提问的角度和内容自然也不相同。这个是最需要发挥老师作用的地方。在设置采访问题这个环节,问题出得最多。主要是学生不知道该怎么提问。有些小组设置了十多个问题:“你认为语文学习重要吗?”“广东人很多地方音,怎么记住这么多个字的拼音?”“古文怎么学?”“小说怎么才能读懂?”“如何表达我想要表达的意思?”“作文写作是最难的,我们该怎么练习?”“一篇记叙文怎么才能写好?”等等。把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交流完全变成了一个“百答讲堂”,问题之多,问题之大,很难让受访者按照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回答。即便是回答了,对阅读访谈文章的同学来说也没有积极的意义。还有些学生提问完全无意义,零碎,一些问题之间完全没有关联性,让受访者无法勾连思想,无法串通思维。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我给他们在设置问题这一环节提出了几大注意事项:
1、虽然给出了访谈的方向,但是必须选定一个角度,确定写作的目的,不可面面俱到;
2、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要懂得自我转换角色,不应把自己当成学生,要把自己当作访谈者,作为访谈者应该怎样如何引导才能顺利的让对方依照你的提问去回答;
3、不能想到什么问什么,提问不能太多太琐碎,否则限制了受采访人的思维,也让自己缺少了追问的空间;
4、所提问题不能太大,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太大的问题使人无从回答,要注意问题与问题之间思路不能混乱;
5、要根据受访者的身份和工作经历来提问题,要尝试着在提问的时候给出一些合适的引导;如:你对中学课堂有没有深刻的印象?你的语文基础对你现在的工作有没有帮助呢?能不能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等等。
6、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对方的回答发现意义和问题,适时的加以追问,最好能够在文中有所显示。
学生根据我的要求,把原来的问题加以修改,进一步明确采访的意义,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过程的辅导,使我明白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个访谈问题的设置可以说是整个“访谈---写作”的核心,只有把问题设置得比较恰当,采访和写作才能顺利进行。在反复引导之后,学生的提问有了很大的进步,所提问题不仅有了很明确的目标,也有了很好的逻辑关系和思考空间,下面就是高一(11)班刘淑仪、彭子凌两位同学经过多次修改从11个问题浓缩为下面的5个提问:
1、老师您上课特别强调阅读课外书,但课外书籍琳琅满目,良莠不齐,老师您认为就我们现在这个阶段读哪些书是最有益的?
2、我们知道,语文学习除了在平时生活多看书外还要注重课堂效率。但课堂内容有主次之分,我们怎么分清哪些是主哪些是次呢?有哪些内容一定是重点?
3、在语文课堂中,我们接触的文章大多都是文言文。所以有同学说,现在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学文言文呢?高考都是考课外的,不断复习课内的有什么用?
4、虽然有些都听课了,而且也把字词基本落实。同样也都能够完成作业。但在这背后为什么会有些人高分有些人低分呢?
5、老师您在读书的时候语文是怎么学的,能不能大概说一说,还有当时您的成绩怎样?
几个问题层次清晰,目的明确,提问的角度比较广泛,可以让读者从中获得较多信息,同时阅读起来也有趣味,没有说教感。
学生完成了问题的设置之后,就是采访工作。作为一个指导老师,我很自然的成为了学生的采访对象。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访谈目的进行采访。接受学生采访前要先弄清他们采访的目标是什么,写作的中心是什么。这样才可判断他们是否能抓住访谈的中心来选材。高二访谈的题目是《拒绝诱惑》,我回答的问题有:什么是诱惑?青少年最难以拒绝的诱惑有哪些?无法拒绝的原因是什么。战胜诱惑的方法是什么?从我们过去走过的日子到现在的学生面对的生活,所有人都曾经遭遇过诱惑,怎么才能在诱惑中生活,在诱惑中成长。因为是高二年级的学生,所谈及的内容可以稍稍拓展一些,以便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写作的意图进行选材,同时老师回答问题不能与学生生活脱节。回答完问题之后,我特别提醒,写作时要抓住写作的目的,注意扣题。下面几个访谈的片段表明学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有选材和扣题表达的能力的。
下面是高二(18)班学生张诗慧、马穗玲的《我与诱惑》一文的段落:
问:老师,我们身边诱惑那么多,你觉得我们能拒绝得了吗?
答:既然是诱惑,我们怎么拒绝得了呢。诱惑有很多种,而且年龄阶段不同,诱惑也不相同。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学会找到自己心中那个最大的诱惑。我们只有确定最引诱自己的是什么,才能借用它去排除那些干扰我们的小的诱惑。
问:怎么理解最大的诱惑?
答:你们见到过小孩子吗?当他盯上某一个东西的时候,哪怕在他面前摆满了其他东西,他都会不予理睬,而一定要得到他最想要的东西才善罢甘休。我们也同样,唯有找到自己最大的诱惑并想法设法获得,才会心无旁骛地追求。但很可惜的是,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很多同学被那些小的诱惑蒙蔽了双眼,找不到自己灵魂深处的最需要的东西,从而感到惘然,所以他们更多地安于现状,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缺乏主动积极的态度。在别人生拉硬拽的情况下去做事,往往得不到好结果。
问:可是现在我们很多人都还没发现自己心中得那个最大的诱惑,老师您有什么办法帮助我们去发现呢?
答:多阅读吧。阅读书籍,阅读人生,阅读社会。可以通过传记、时评、名著等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发现人生意义和价值。要学会多和长辈交往沟通。现在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跟长辈有代沟,但聪明人往往通过这个代沟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长辈毕竟在社会上“混”了这么长时间,他们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可以在交流沟通中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你,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使你能够尽快的成熟起来。阅读社会也是,了解时代需要,了解社会发展,从中找到自己生命中的最大诱惑,这是不是可以发现自己的需要呢?包括现在的微博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
问:如今微博被大多数学生热捧,老师你怎么看待微博这个新兴的平台呢?
答:原来我觉得没时间玩微博。到后来开了微博之后,我学会了加很多人,尤其是喜欢看那些有思想有阅历的人的微博。茅于轼、任志强、俞敏洪、易中天、李开复这些人,我是他们的粉丝。我关注了很多在社会上很有影响的人,也会转发一些我认为很有意义的微博。目的就是想给关注我的一些学生看,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有用的信息,从中受到启迪。还有很多人民网、新华网、南方网甚至财经网的微博,我也关注。你们好些写作材料也是源于这些微博。
问:所以老师你认为微博是一个很好的阅读平台吗?
答:不能说是绝对的好,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你必须要自己懂得筛选、思考。好的微博可以让你有一个简洁的阅读平台,让你发现你感兴趣的东西,或许有助于你从中找到属于你内心最大的诱惑呢。
四、完稿修改
学生根据采访内容完稿,然后交上来进行修改定稿。这步骤是进行细节的一些完善。包括提问、扣题回答问题、文字表达在简洁、通顺、生动方面都需要进行仔细的斟酌,使其成为读者能思想收益,也乐于阅读乐于接受的好文章。
觅深意品诗味
----论高中古诗词教学内容的确定
广州市第六中学& 郭子健
现在的高中古诗词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高中的古典诗词和普通古文,甚至散文的教学内容接近或相同,没有突出古诗词自身的本质特点。诗贵深曲,往往语近意远,诗词教学除了字字对译、句句落实,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表层义以外,还需要品味背后的深层义。著名诗人王家新教授针对当前中小学诗歌教学的弊端,指出诗歌教学“应是一种‘回归’:回归到‘语文’本身,回归到文学本身。要以‘语文’为本位,教出‘语文味’,教出‘文学味’,教出诗歌本身的魅力和美。”
根据王荣生教授“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的理念,高中古诗词教学需要根据诗歌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让古诗词教学富有“诗味”。可见,“诗味”就是古诗词教学的内容。下面从两方面探讨“诗味”的内涵。
一、品味意境
意境是诗歌的生命。所谓诗的意境,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而创造出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神形兼备,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境界。由此可见,情、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触景生情,以情状景。
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中,教师如果抛开意境而孤立地跟学生讲解诗意,不引导学生深入体味意境,学生是绝难理解诗歌的内涵和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美妙的意境呢?
1.引导学生窥探诗中景物,进而体味景中深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其目的不在于描绘景物本身,而在于把作家自己的情感体验寄托于景物描绘中。因此,要将学生引入意境,就要从窥探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入手,进而体味暗含于景物中的诗人情感。
在古典诗歌中,同样的意象会因为作者渗透的主观情感的不同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韵味,例如王维和李清照都曾经在诗歌中描写过秋天傍晚时“雨”的意象,但情感意蕴却完全不同。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王维笔下的秋雨是清新洁净、美好无暇的,在远离尘烟的空山中,经过一场秋雨的洗涤,空气清新,明月朗朗,青松郁郁,水流潺潺,诗人置身其中,情不自禁产生了归隐的念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早年向往建功立业,在太乐丞任上获罪后便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涯,他厌恶官场,无意仕途,退朝后常焚香独坐,以诵禅为要务。从这首诗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雨后清新宁静的山林中漫步,心情平静淡泊,秋雨被赋予了“新”(清新)的特质,有着洗净尘世喧嚣俗务的作用。而李清照笔下的秋雨则是寒冷刺骨、断断续续、连绵不断的,那打在凋零的梧桐树叶上的秋雨勾起的是作者无尽的愁绪。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作者经历了国家灭亡、丈夫早逝、四处颠沛流离之苦,晚年无儿无女,寄人篱下。作者将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苦都倾注在词中,她笔下的秋雨也成为满腔愁绪的外化。
每一旨诗的景都是为情而造景,因而我们必须引导学生透过景物的表面去探寻诗人内在的情感。
2.要结合该意象原物的形象、生活习性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心境展开想象和联想。
思想感情是诗人写诗的内在动力,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均融入其中。教师要想指导学生找到诗人感情的源头,摸准诗人感情的脉搏,领会诗歌意境,就得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再次回到诗人创作诗歌的情景之中,想象诗人当时所处的背景、情绪、身世等,才能同诗人同喜同悲、同歌同叹。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到“雁过也,止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人雁”作为一种候鸟,在冬季到来之前会由北向南迁徙,而李清照当时为逃避战乱也背井离乡来到南方,二者的相似让李清照心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受油然而生。再往深层引导学生思考:人雁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又可以飞回故上,而李清照呢,有家难归。因此自然会进一步地产生“人不如鸟”的悲愤。
二、品味文化意蕴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如何让学生通过古典诗词的学习,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并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是古诗词教学的的一项重要目标。
1.品味意象的文化意蕴
古诗中较多地保留了前代诗人运用过的一些词汇,这些词汇由于历史的积淀而赋予特定的文化涵义,形成特定的意象。请看《声声慢》的教学实录:
师:她的疑问,加深了我们的理解。这里的堆积可以是绽放的花朵的堆积,也可能花飘零之后的堆积。秋风正急,也有可能是被吹落的花瓣的堆积。确实,此处明写菊花,也是暗写自己,是以花写人。我以为词中还有一个精彩的句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哪位同学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呢?
生:小雨缠缠绵绵,暗示词人内心的缠绵郁闷。
生:到黄昏点点滴滴,说明她坐了很长时间,看了很久,愁了很久。
生:看了李清照这句诗,我很快就联想到秋瑾的诗----“秋风秋雨愁煞人”,还有《红楼梦》里的《红豆曲》,感觉这些词句都可以用来描述李清照后期家破人亡那种情感:“展不开的眉头,捱不完的更漏。”“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觉得“点点滴滴”的愁情和李清照后期种种愁苦总是缠缠绵绵地环绕着自己。
师:我问一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它不是滂沱大雨,而是点点滴滴的细雨,你能听到吗?什么时候才能听到?李清照听到这种雨打梧桐的声音到底怎样的感觉?梧桐细雨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意象……
(见学生没有醒悟,教师投影展示如下诗句)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碧纱秋月,梧桐细雨,几回无寐。(晏殊《撼庭秋》)
窗在梧桐叶底,更黄昏细雨,枕前前事上心来,独自个,怎生睡。(欧阳修《一落索》)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
本案例中,老师借助了两个意象引导学生走进内心怀忧的作者,一是李清照笔下的“菊花”,一是传统意象中的“梧桐”。“梧桐”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和愁绪有关的意象。教师在学生有疑处将古典诗词中有关“梧桐、雨和愁情”的代表诗句展现出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这样处理,深层次激发学生思维,使之清晰认识到文学作品中,意象和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结。而这种剪不断的联系就形成了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含蓄不失浪漫,沉稳不失大气。
2.品味极富文化内涵的关键词句
过这些关键词句,可以窥见诗人心灵,可以把握诗歌的精魂,这些词句往往闪耀着理性与智慧的光芒,是一首诗中最传神、最灵动、最精辟、最具概括性的句或字。是诗歌生命的最好体现,它或关注生命,或关注现实,或关注历史,或关注未来。如,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一句,以尖锐对比揭露战争灾难的根源,抒发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强烈愤慨,对苦难深重的老百姓的深切同情。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不仅高度概括了琵琶女和诗人相似的不幸遭遇,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而且表达了对不幸者深挚的理解、同情和关怀;王维《过香积寺》中一“冷”字,尽显深山的幽静和诗人潜心向佛的恬静。这些词句一般都是全篇眼目,不但是意境的聚焦点,情感的爆发点,哲思的升华点,而且揭示主旨,直达心灵。
例如笔者在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引导学生品味末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意蕴,不但引导学生读出李白蔑视权贵、向往自由的感情,更联系文化探讨“千古文人的两难困境”:
李白的压抑,道出了千古文人的两难困境。“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读书人最大的渴望就是能让一个赏识自己的政治家捧着干事,既顾及了自己的面子,还干出了事业。但权力的吸附功能是强大的,皇帝的风格决定一切。读书人哪怕满腹经纶、高瞻远瞩,一旦踏入官场,就会发现两难:要么扔官帽,要么扔掉指点江山的书生意气。在官场上,文人逢迎屈就,成为了政治的附庸!一个人没有了骨气和自由,是何其悲哀!
由李白的个人际遇上升至千古文人的两难困境,充分挖掘古诗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融入古诗蕴涵的文化氛围之中。
古典诗词精美凝练,往往意近旨远、言简意丰。诗词教学若仅满足于疏通诗歌大意这一教学内容,无疑会让诗歌教学走向单一、枯燥。从意境和文化两方面挖掘诗词的深意,能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丰厚其文化底蕴。
【参考书目】略
花样青春醇若酒&&
少年情怀总是诗
&&&&&&&&&&&&&&&&&&&&&&
----教学生创作近体诗的一点尝试
&&&&&&&&&&&&&&&&&&&&&&&&
&&&&&&&&&&&&&&&&&&&&&&&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印象中,我读高中时的语文课堂就是抄笔记、背课文、写作文,而且基本都是学习课本知识,极少会有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三年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我很少听过老师或同学的诗词朗诵,也很少参加过其他形式的语文活动。十年后的今天,我也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我如果也像我们那个年代的语文老师一样走入今天的课堂,我想,是很难站稳讲台的。
作为一名步入语文教师行列不久的青年教师,我上课的热情颇高,经常会变着花样来让我的课堂变得有点“语文味”。
很多时候,我们一提到古典诗歌的教学,完全从应试的角度出发,按照这样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教----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理解、内容意象解读、技巧手法赏析、练习巩固。但是越这样教我就越怀疑:古典诗词在学生心中留下的美感是不是打了折扣?学生的灵性和诗才会不会就这样被抹杀掉了呢?
所以,教完古典诗词专题后,我决定带着学生一起学习“近体诗的写作”,让他们也尝试当一回小“李白”、小“杜甫”,更加真切地体验诗歌的美感和意蕴。下面是具体的操作过程。
&& 一、准备阶段
在周末先布置每个同学写一首律诗和一首绝句,五言七言均可,内容不限,围绕自己的学习生活或自己比较熟悉的话题来写,两天后上交第一稿。
学生的作品收上来后,我初步浏览,将不太符合要求的作品抽出来,作好标注,写上修改意见,再发回给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我将第一稿中字数、句数和押韵都达标且比较有“诗味”的作品展示出来,学生看完后都觉得很不错,为这些小诗人鼓掌。这里摘录几首:
秋夜(刘艺)&
蝉催秋叶落,月半照海棠。何物需相忆,如烟往事央。
凤凰花开(罗韬)
已至初春季,适逢花绽期。信步入小径,道旁红欲滴。
&&&&&&&&&&&&&&&&&&
春(薛兆洋)
阳春三月江水暖,翠鸟绕枝鸣树端。白云悠悠送流水,青波戏鱼柳自弯。&&&&&
幽幽小径遍藤蔓,却有桃花形影单。不见飞燕似剪刀,凉风拂面心自安。&&&&&&&&&&&
&&&&&&&&&&&&&&&&&&&&&&&&
官渡之战(欧宇轩)
金江浪起染空茫,寒潭深山藏虎狼。官渡城前铁马啸,将军屐下骨枯亡。
千军破阵阵不在,一帅夺旗旗未扬。执策叹息西北望,军骑斜影映夕阳。
流星闪耀时(何子凌)
偶发流星划天际,火速耀眼夺人心。愿望万千瞬间起,谁忍顾及悯流星?
二、《诗律常识》开讲
开设近体诗写作专题课,名为《诗律常识》,推荐学生自读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常识》。我先让学生明白近体诗(又叫“格律诗”、“今体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样式。比较深入地了解近体诗,是加强文学素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之必需。近体诗和古体诗相对,萌芽于南朝齐梁时期,形成于唐朝,写作有较为严格的格律要求。近体诗的格律(简称“诗律”)包括五个方面:句数、字数、押韵、对仗和平仄。重点介绍诗歌的押韵和平仄。
通常押平水韵中的平声韵,除首句可以入韵可以不入韵外,隔句押韵,并且一韵到底,不准出韵,也不准换韵。
近体诗的用韵其实经过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隋代陆法言的《切韵》(193韵)----北宋陈彭年等修订的《广韵》(206韵)----“平水韵”。《切韵》和《广韵》都分韵太细,也不太符合当时的实际语音,所以南宋平水人刘渊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改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平水韵”,一般叫作“诗韵”。唐代人作诗虽然不是按照平水韵用韵的,但他们也依照“同用”等规则,因此平水韵也可以用来证明唐人的用韵。
尽管今天仍然会要求人们作近体诗时依照平水韵,但因平水韵韵目复杂,且从唐代到近代,语音变化很大,同时也因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现在还掌握不了平水韵的用韵要求,因此我让他们作诗时只要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里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韵部来确定韵脚就可以了,不过还是要押平声韵。
2、平仄的学习
对句数、字数、押韵、对仗这四个要求,学生都还比较容易理解,最难的就是平仄。平仄常被称为“绝学”,讲究平仄,是近体诗的基本特征,其基本要求是平仄相间。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往往就是平仄和谐,声调抑扬顿挫所造就的。
(1)什么是平仄
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古代汉语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这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其中平属“平声”,上、去、入属“仄声”。
(2)近体诗的基本句式
以五言为例,近体诗有四种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就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近体诗的平仄组联规则
①一句之中平仄相间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如:
白日依山尽,&&&&&&&&
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
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
②上下两句(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
若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则对句为“平平仄仄平”;
若出句为“平平平仄仄”,则对句为“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依此类推。
③相邻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律诗八句四联,相邻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如:
(4)近体诗的基本格式
以五言为例,这四种基本句式,都可以作首句。由于首句所用基本句式不同,就构成了四种不同的格式:
①仄仄平平仄&&&&&&&&&&&&&&&&
②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③平平平仄仄&&&&&&&&&&&&&&&&&
④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其中①、③为首句不入韵式;②、④为首句入韵式。七言诗依此类推。
(5)关于平声和仄声的判断,很多人认为,普通话里的阴平和阳平字就是平声字,而上声和去声字都是仄声字,其实不是这样的。古汉语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大致是: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四声。用图表表示大概是这样:
入声的消失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在普通话里仍然属于仄声;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却被派入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平声(阴平或阳平)中。也就是说,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字都是仄声字,而阴平和阳平字不一定全都是平声字。
入声例字如:一、七、八、十、白、格、出、竹、学、习、急、职、杰、食、失、福、黑、得、擦、捉、合、伯、叔、足、别、觉、发、泽、节、约、读、独、积、国、石、局……
普通话里阴平和阳平中哪些字属于古入声字,其实是很难判断的。普通话中入声虽然消失了,但入声在有些方言中却保留得很好,如长沙话和广州话里就保留了很多的入声字。所以我让学生用广州话读上面的例字,他们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字读起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发音比较短促,其实这正是入声字一个很大的特点。我自己也用长沙话把这些例字读了一遍,发现这些字的声调会有比较特别的地方。当然,单凭这样读还不能完全区分入声字和非入声字,但我们尽量先把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大致明白即可。
(6)近体诗的平仄变通规则
学生如果完全按照上文说过的平仄组联规则来作诗,就会出现一些不符合近体诗写作的要求的现象,如“犯孤平”“三平调”等,这都是近体诗的大忌。如果出现这样的大忌,该如何“拗救”?因为这些涉及到很多古代汉语音韵学的知识,考虑到中学生暂时还掌握不了,就只强调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平仄变通规则,而且只讲了这个规则中最简单的部分。那就是----
一般来说,近体诗(以七言为例)的第一、三、五个字平仄可以不论,往往可平可仄;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要求严格,不能违反。
虽说“一三五不论”,但有以下这种特殊情况是要“论”的:对于一句的最后一字(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平仄不可不论。
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偶数句的最后一字要押韵的位置只能用平声字;又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的最后一字就要用仄声字。
另外,近体诗的首句可以入韵。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最后一字也要使用平声字。这时,第二句的最后一字还是用平声,并不遵循平仄相对的规则。
至于“孤平”和“三平调”,如何“拗救”,这里就不作深究。
其实,真正要教好近体诗,我们要讲的知识还有很多,只是怕讲得太复杂,会增加学生写诗的畏难情绪,所以,我就挑了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不至于让他们觉得写诗是一件要求太多、规矩太严而自己完全无法做到的事情。我们欧卫国老师在教学生写唐诗时这样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虽然有不尊重古人的嫌疑,但就今天的朗读来说,可能更能产生音韵和谐的效果。”
四、修改定稿
学生按照以上四种格式,划出自己诗作的平仄格式,在保证内容饱满和有意境美的前提下,不断“咬文嚼字”,进一步修改韵脚和平仄,使诗歌更加符合近体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在学生改诗的过程中,我不断地鼓励他们,“我们丰富的情感如果能用诗歌这么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正能证明你的才华和灵气”“我们要学会以诗会友,享受诗意人生”“不要觉得李白杜甫离我们有多遥远,会写近体诗,说不定你也可以成为‘小小李杜’”……
果真,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同学改完自己的就帮其他同学改,还有的同学一个人就写了四五首,修改后也能拿出两三首很不错的作品。周末返校后他们纷纷上交最后一稿改好的诗作,每一首我都认真地阅读,仔细地修改,尽量能让每一首诗在五个方面都符合近体诗的要求,只是在律诗的中间两联对仗这个要求上,稍微放宽了些,实在有个别地方对仗不太好的,也勉强过关。
五、成果展示
最后定稿的作品,我们先在课堂上展示、配乐朗诵;然后再打印配上精美的图画做成大海报贴在宣传栏,供学生品评观赏;优秀作品推荐到校报和文学社的刊物上发表。下面是部分优秀诗作:&&
月夜(赵敏)
孤夜清凉皎月弯,独斟浊酒似悠然。遥思太白当年傲,对月成诗岂一般。
&藏头诗(吴弋戈)
吴江绿水鲲鹏起,弋缴何妨傲碧空。戈戟仍当回府库,闻鸡起学冠群雄。&&&&&&
拜年(黄惟箴)
新春佳节人人庆,老少门前笑脸迎。好友亲朋门常串,往来如礼更添情。
落叶(钟文键)
夜深风袭门庭外,且是寒冬悄到来。落叶归根非有意,成泥只为使花开。
颂两会(黄希彤)
阳春暖日铺天地,各处风光皆变迁。两会精英商妙计,和谐美景现人间。
少年春色(吴苑茵)
屋内暖心醉,窗边美景邀。花香临万顷,草色渡千朝。
秀发风中舞,长裙雾里飘。青春值正好,豆蔻似雏苗。
绝句(陈怡聪)
寒风消匿严冬去,细雨伴随暖日来。试问春芳何处是,柳花飘絮水边开。
午夜(黄淑婷)
午夜寒蝉对月鸣,秋风掠影至天明。繁星闪烁有人赏,落叶连绵无刻凝。
万里银河何处尽?多年怅惘此时萦。今宵酒醒空长卧,往事心中独自铭。
愁离别(戴紫薇)
仲夏蝉鸣初次见,今夕春暖却相离。同窗只恨光阴蚀,友谊常青终不移。
春意(林绮婷)
绵绵细雨落,寸寸嫩芽钻。花圃蝶儿舞,叶枝雨露沾。
清风拂绿柳,花女绕林间。片刻鸟轻唱,缘由树下欢。
春天雨中漫步(孙婕)
轻风拂面红棉净,微雨映帘细草青。漫步忽闻枝头闹,雏燕低吟盼天晴。
七夕 (黎洁怡)
凉风拂镜繁芜乱,碧草缠阶幽谷眠。独奏七弦歌月下,相思两地醉花前。
飞星传恨盼相会,望鹊牵缘寄信笺。别绪离情何处诉,孤身折柳浮桥边。
珠江望春 (何晓彤)
细雨枝头万物生,春光散入满羊城。觉时觅却不知处,柳岸珠江一碧横。
清明祭祖父& (邹颖)
凄风吹满地,苦泪浸衣裳。忆往阿爷事,不由断寸肠。
人生仅百岁,转瞬即消亡。善待家中父,莫为日后伤。
李白吟(刘君政)
闻听诗仙谁曾记,半盏佳醇踏九州。蜀道攀高心未惧,漂途望月泪无愁。
山河壮志千秋诵,醉意浮生万里忧。韵致深沉豪放笔,唐风一脉世人讴。
癸巳正月十一赠祖父(丁钰洵)
暮年院内忆浮生,今夕庭前聚子孙。夫妇相偎情意重,合家喜庆酒味醇。
举杯畅饮欢歌舞,共度良宵赏月明。正月十一齐贺寿,新年献礼闹佳春。
无题(邱雪莹)
蓬莱仙境今何在,不羡鸳鸯愿化仙。天变棋盘星作子,地为琴具水为弦。
秦皇寻乐伤天下,汉武为民求才贤。常忆嫦娥奔月去,空闺独守惹人怜。
广附艺术节 (蓝月)
三月春风拂柳扬,花香四溢草芬芳。莘莘学子开怀唱,艺术节时人更忙。
我已经连续三年教学生写近体诗,第一年收到的作品有54首,最后定稿的有24首;第二年收到49首,最后定稿的有21首;今年到目前为止收到了87首,还有一些同学的作品正在酝酿和修改中。
每到写诗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会很兴奋,班里掀起了一股写近体诗的热潮,很多学生动不动张口就能冒出两句诗来。尽管有的同学刚开始写的诗水平显得很稚拙,但课堂上学生听我教写诗时入迷的眼神常常让我觉得很欣慰,他们创作的积极热情和改诗的认真细致也让我很感动,他们最后完成的作品更是让我欣喜不已。
活动结束后,学生在随笔里写道,“我很喜欢写诗的活动,没想到学语文还能学到这么多有趣的事儿,比光学课本里的诗歌好玩多了”;“真是太神奇了,从没想过我居然也能写出诗来”。“写诗虽然刚开始会觉得有点难,改诗的过程也很辛苦,我花了很多时间,但我还是很乐意投入其中,我在写诗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很多年以后,我们也许会忘记我们高中语文学了什么,甚至忘记我们语文老师是谁,但不会忘记:那些年,我们一起写诗的日子。”“‘少年情怀总是诗’----高二9班近体诗创作展”的海报张贴出来以后,其他班很多同学都来围观,还跟我们说:“老师,你们班好有文化气息哦。”
“和阳细雨风光丽,又是一年平仄时。花样青春醇若酒,少年情怀总是诗。”这不,又到了春意盎然、诗意飘香的季节。科代表将一叠整齐的承载着学生诗作的原稿纸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我又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改诗热情中。
我认为,学生如果乐于参加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他们认真准备、积极参与的过程,其实是收获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语文素养提高的过程。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浓了,学习主动性就强了,课堂就活跃了,跟老师的配合也就默契了,长久地坚持下去,他们的语文成绩一定会大有长进。
《梦游天姥吟留别》观课有感
广州市第四中学 刘泉
第十六周市教研安排的古诗文教学观课评课活动结束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感触颇多。下面我谈谈感受最深的三点。
一、“复制”和“粘贴”备不出有语文味的课。
此次市教研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同题异构的两节课。两位老师的两节课各具特色,各有各的精彩,但细细品味他们的课堂,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根本,回归了语文课的本色,凸显出浓浓的语文味。
这让我不禁思考,能够收获这样浓郁语文味的课堂,其备课一定是有效甚至高效的。我认为,要想上出有语文味的课,在备课中必须备出教师的独特感受。相反,如果把备课仅仅理解为对教材教辅的“复制”,然后用课堂再“粘贴”给学生,这是极其失败的做法。
从观课结束后,我反观自己的语文课堂,有时候我会抱怨学生们课堂上的呆板木讷,也会抱怨他们缺乏灵动的活力,缺乏个性的张扬、思维的活现,殊不知其实真正的问题就是教师本身在备课时无形中充当了了“复制”文本的工具,并没有备出教师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才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尽人意,课堂的语文味严重缺失。
教师的备课,是在研读教材和大量教辅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结合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结合特定环境下特定的人和事,备出自己独特感受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领悟这些独特感受时,指导学生理解、探究、鉴赏文章的语言,体悟、品味语言的魅力,从而受到语言的熏陶。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而这些是对教参简单的“复制”和“粘贴”取代不了了。
二、在文化互动中涵养古诗文教学。
在两位教师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中,我都欣喜地看到师生紧扣文本,让古诗文教学植根于文本世界,发挥文本的例读作用,都能有效开展师生与文本的互动对话。这种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标志的教学形式来开展的面向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不仅对于古诗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对整个的语文教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的本质首先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字、意象与意境、匠心与技巧、风格与精神,无不透露出语文的文化底蕴。语文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更是源远流长的文化载体,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依赖于语文。语文知识中的文学史、文化史等基本内容是它外显的文化因素,而积淀在文章、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等则构成了它内陷的文化信息。对语文的解读,其实是文化的解读。在阅读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会亲切地感受到它的风俗、它的情感和它的气质,古诗文教学引领学生去赏品诗歌鉴诵词曲,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在壮美的山河间游览,在情感的世界里放飞,所以古诗文教学一定不能脱离文化。
在古诗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把一篇篇经过历史检验和精选优择的名篇佳作发挥出应有的魅力,敞开文化的视野,不仅要把学生带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获取真实的体验,而且要更多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得到一种充分发展的内力,使我们的课堂内产生心理、兴趣、情感、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课堂中有效激活文本内容,使文化的学业融入到学生的心灵,真正做到在文化互动中深化古诗文教学。
三、处理《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修教材的三种课型。
考虑到有限的课时与学习内容过于丰厚的矛盾,应当在教材的处理上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可将课型分为三类,自主诵读、教师精讲、探究交流。
①自主诵读课。主要让学生运用朗读、品读、熟读、悟读、欣赏性和探索性阅读等方法,在阅读中强调自我的理解,自我的发现。对某些需要朗读、熟读、默记、背诵的古诗文,都要反复阅读,养成良好的语感,感受深厚的文化意蕴。
自主诵读后可设计比赛。可以印制“唐诗宋词元曲”精华本小册子,适当补充优秀篇目,通过班级之间、年级之间进行背诵比赛和书面知识竞赛,举行读书征文比赛活动,以强化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认知与理解。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性格气质,以促进其人文素养的提高。还可将某首诗词曲子改编成话剧、小品,在班级、学校艺术节等场合进行表演,展示个人才华和学习效果。
②精讲课。教师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要对学生没有掌握,自行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收集、归类、整合,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点拨讲解。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综合比较、整理归纳,让学生一目了然。教师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鉴赏诗或词,也要使其学会答题技巧,规范意识,充分了解中国的古典诗词精华,涵泳回味悠远的诗词歌赋的永恒魅力。
③探究交流课。阅读和欣赏不仅是接受性的学习,而且是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在阅读欣赏过程中,将领悟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开动脑筋,努力探究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获得新的体验与认识,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积累,写作点评文字和赏析文字,提高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
针对古典诗词深邃的意境和多样的手法,指导学生进行专题探究,以个体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学习成果以文章形式交流展示。还可进行探究交流,在自主诵读、教师精讲之后,或由教师给定研究专题,或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发研究主体的求思与理解过程,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来理解课文,而不是盲目地将别人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照单全搬。在以上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鉴赏依据,一般要给学生提供《人间词话》《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中国文学史》等资料,并适当补充相关资料,给学生提供鉴赏的操作路径。
总之,此次的观课评课活动结束后,我对自身的古诗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进行了细致的反思,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师不但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开拓者,只有具备了厚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素养,具备了深远的文化意识、文化视野和文化阐述能力等文化底蕴,才能胜任语文教师的崇高责任,成为一名高尚的文化使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此与同行们共勉!
各尽其妙通幽境&
殊途同归择曲径
----简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同课异构”
广州二中&&
为下一阶段更好地进行《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修1)的教学开展,高二中心组未雨绸缪地定位与引导全市古诗词的教学,推出《梦游天姥吟留别》进行同课异构的研讨,以积极姿态思考探索“选修”教材中一种较为特殊的文本,进而提升古诗词教学的专业性思考,希望为当前较为混乱与低效的古诗词教学进行一次反拨,在研讨的范式下提供一个的更有意义与效率的途径。
“同课异构”的初衷应该是寻求课堂有效性的一种研讨,其贵在“异构”目的与意义的实现。当然,“异构”形式有多种,比如“教学理念的异构”、“教学方式的异构”、“教学氛围创设的异构”、“教学内容的异构”等,但“异”不应该是简单的个别教学环节不同、或者开头结尾不同,而应该是教师在“同一课”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阅历、知识基础、班级特点及授课者的特长兴趣等选取不同的角度,构建教学过程的课堂。换言之,课堂教学行为的根本就是,无论怎样进异构,最终体现为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为名家名篇,既有诗歌的鲜明特征,又有近似文言的篇幅,属于比较难以在一节课内处理好的文本。因此,如何在“选修”的视角下对文本进行有效的“异构”,防止教育性强于教学性、盲目性多于计划性、随意性大于规定性,使教学在注意全面性与过程性中完成正确目标的实现;同时,充分考虑单位时间内的成本,让学生在情智方面产生上课前后的“差距”,让学生的思维有效得到锻炼,让学生因此课的学习产生持续学习的课堂向心力。为此,教研室谭健文老师高屋建瓴地强调:古诗词的教学与文言文教学有相通的三个层面----文言层面,文本层面,文化层面;其中“析言”中有文言知识的基础,“明象”中以文本内涵为核心,“求意”中文化味道是精髓。高二中心组则按照这些“有限规则”来探究“无限的过程”,每位老师也都尝试从具体的文字中破译语言密码,从细读的字里行间发现尽可能多教学的“素材”、还原作者的情感状态、追问从文字到精神的美学价值等,希望看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同时,也期望在梳理文本结构过程中,发现“梦游”结构的奥妙、“吟留别”的写作特点。
《梦游天姥吟留别》两节“异构”课,从形式到内容还是实现了异构的目的,对文本有着不同层面与程度的理解与发现,尽管对文本研讨的内容还有待超越。
那么,六中郭子健老师与86中涂胜新老师的对文本的“异构”实现了怎样不同的“建构”呢?我认为,两位老师最大的不同就是:郭老师试图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借助诵读与还原手段,通过想象进行“以写促读”,进而深入地感受“梦游”背后丰富奇特想象的艺术特色、体悟诗人的狂放与自由的个性;而涂老师则以传统的文言法读诗,借助诵读与专项突破的手法,通过师生对话生成对“浪漫主义”周详的剖析,演绎对飘逸的语言风格、深刻丰富的文本内涵与浪漫主义诗歌特色的三点一线的融合性突破。具体表现在下面四点:
一、导入皆显诗意,但意图各异。
郭老师以“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的对联,先声夺人,既抽象又具体地给学生一个鲜明个性的豪放诗人,以便突破过往繁琐地介绍作者的低效赘行,也为解读文本预设一种对“梦游”的期待地。涂老师则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习过的诗歌,如《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蜀道难》等、并背诵《蜀道难》部分,温故知新,温馨而丰富地让学生建立对诗人多元的联想,润物无声地归结到韩愈的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为学生深入剖析“梦游”的内容奠定了对诗风、生平个性、艺术手法等多角度的相关准备。
二、诵读示范均风采动人,但选点与目的不同。
诗情只有在精彩绝伦的吟诵中方能曲尽其妙地得以彰显,所以诵读对于诗歌不容忽视,而两位授课老师都功力圆熟独到,令听课都难忘。郭老师诵读示范选取了梦游天姥的前八句,字调铿锵,手的体态语言配合得体到位,呈现了节奏的韵律感,既为学生后面学习“梦游”的具体内容营造了情感氛围,也为学生后面文本的朗读起到了规范引领的作用。涂老师则示范诵读全文,激情澎湃,声音的抑扬顿挫的精妙把握将诗人的豪情个性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品味“浪漫”的多元内涵作了强有力的铺垫。
三、析梦都一唱三叹,但契入手法虚实迥异。
“梦游天姥”的内容丰富跳跃,天马行空,不落言筌,是文本解读时突破的最大障碍,然两位老师可谓各显神通,一虚一实,一咏三悟,回环往复地剖析。郭老师以入境感知为基础,学习合作中去发现品味、解决疑难问题中去想象感悟,然后再以优美的文字描述还原性的想象写作,以写促读,以期深入精细地展示学生个性化的品读成效。涂老师则以“梦”为线索,梳理文本结构,将入梦时心驰神往、梦境的迷离恍忽、梦醒后惆怅感怀,紧扣“飞”“照”“送”“殷”“惊”等精要的动词分析,以梦境中的丰富离奇的意象为抓手,强调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在师生之间进行对话,生成了对梦境的象征意义、现实意义与诗人的性格、人生选择等深层次地实在思辨,以传统的文言解读法剖析诗化的情感。
四、主题上一致解构“梦”,但开阖相别。
文本解读最后落脚都指向了“梦”与“人生”的悲喜性关联,但引导思考却一开一闭。郭老师在分析文本的关键处,让学生结合诗歌创作背景,分组讨论鲁迅的一句名言“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非常开放地让学生围绕“梦”思考梦里梦外、梦前梦后中人生的处境。涂老师则在剖析品味“浪漫”的基础上,以“捉月”的美丽传说,追问学生一个如此天真狂放、才华横溢的诗人,为什么其理想不可能实现,以闭阖性问题形式强调“浪漫”背后的悲剧性。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长时间思考的过程,“同课异构”就是提供一个多元碰撞但追求效率的教学研讨范式。因此,两位老师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材处理,带给了我们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性思考,但作为选修教材,就意味着修学并非当然,进而则暗含“横向、纵向、辩证”三个向度的问题值得去超越。
一是“同构”,即以教材本身的规定性为主,然后带出相同结构相同主题的文本学习,增加学习的广度。如这次研讨中涂老师在文本体裁特点时介绍了王维《渭城曲》这首送别诗来扩展,以对比强调《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构思与表现手法上的不同。这种同构,相对来说是由教师的视野决定的。这种专业知识,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决策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真正决定学科课程的,不是写在教科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学科教师是学生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科形象,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可能能延伸到课文以外多远的地方。
二是“建构”,即是学生能以所学篇章内容为起点,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梳理,对知识纵向挖掘,撰写相关问题的读书报告。如学完《梦游天姥吟留别》后,学生应该懂得在研读作家其他作品,借鉴相关研究,建立李白诗歌中富有个人色彩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并使其处于有活力的学习动态中,凭阅历去更深地解读文本,进而影响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
三是“解构”,即在尊重文本和编者表达之意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反向的“颠覆”。如两位老师都对“梦游”有着一定程度的逆向思辨,进行人生精神价值的悲剧性拷问。否则,学生就深层次领悟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美丽的田园风光是污秽腐朽的官场的对立物,没有办法自然而然地理解隐性的内容,诸如此类。
[[1]] 出自《中学语文教学》,陈会社《〈声声慢〉教学实录》,2007 年第 9 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