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X-2的CG建模是square enix cg中哪个小组制作的?

急!哪位熟悉md2模型的高手帮帮忙。感激不尽!
[问题点数:100分,结帖人LikeHighTime]
急!哪位熟悉md2模型的高手帮帮忙。感激不尽!
[问题点数:100分,结帖人LikeHighTime]
不显示删除回复
显示所有回复
显示星级回复
显示得分回复
只显示楼主
本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最?幻想?料(2)
盛世来临()&
进入97年,日本的游戏产业进入盛世。1月,索尼公布PS全球出货1000万台。14日,SCE在东京举办大型庆功酒会,从出席该会的各大腕身份就可以看出,此刻的索尼已经牢牢的掌握了游戏业界的未来。特殊嘉宾ENIX社长福岛康博在该会上正式宣布加盟PS阵营,并将推出PS版的《勇者斗恶龙VII》,索尼在次世代主机争霸战的胜出再无悬念。&
  96年二月开始,《最终幻想VII》的宣传片就在各大电视台开始播放。而进入97年初,更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令人咋舌。日本各大游戏媒体上处处都是《最终幻想VII》极度精美的游戏图片,在各大电视台黄金时段插播的夹杂着绚丽3D&CG动画的FF7广告片,玩家们对FF长达三年的苦苦期待、一年的广告轰炸造成的极大社会效应以及人们对于PS主机机能的期待,所有的一切将玩家们对次世代主机上的《最终幻想》期待度推向了顶点。于是,在殷殷期盼之中《最终幻想VII》于1月31日正式发售。正处于中兴盛世的日本游戏业此时是何等的风光,虽然在发售之前已经做好充足准备并接受了玩家们的巨量预定,FF7发售当天仍然出现了空前的销售狂潮。《最终幻想VII》首日销量超过200万套,最终日本国内销量388万套(包括其后推出的国际版)。当时PS在日本的普及量也仅为400万台左右,FF7发售当时在日本几乎是人手一套,很多从未接触过游戏的人都对该作充满兴趣。SQUARE和索尼的游戏大众化路线再次得到了市场的肯定。&
在海外市场上,《最终幻想VII》凭借惊人的画面水准和疯狂的广告轰炸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FF7海外市场总销量532万套,其全球总共920万套的累计销量创造了游戏史上的绝对奇迹。《最终幻想VII》全球规模的大热卖直接促成了RPG这一游戏类型在欧美地区的再度流行,欧美玩家热衷的动作类游戏在这段时间了被RPG所逐渐取代。在随后的几个月里PS以每月两百万台的销量一路高歌猛进,日本乃至全球游戏业一片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所有的游戏开发商都沉浸其中而欢欣鼓舞。&
在发现了魔光能量之后,神罗公司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企业。&
事实上这些魔光能量就是维系星球存亡的生命溪流。&
从生命溪流中吸取魔光能量的时候,行星上的生命流受到了破坏。&
就在雇佣兵克劳德以及雪崩组织与神罗集团对抗之时时,&
五年前在尼布海姆村被杀的萨非罗斯神秘出现。&
他杀死了具有神秘力量的爱丽丝。&
萨菲罗斯最后施展了终极魔法"流星"。&
在关系行星存亡的时刻,爱丽丝的灵魂触发了"神圣"魔法,&
于是生命流从星球各地开始集结,&
庞大能量的阻挡下终于防止了星球的毁灭。&
在剧情上《最终幻想VII》再次达到了全新的高度,游戏采用多角度对每位重要角色都进行了深度刻画。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背景,为了星球的命运,这些各不相关的人们走在了一起。史上最高人气的反派角色萨菲罗斯让人又爱又恨、身份神秘的主角克劳德、强悍却不乏柔弱一面的巴瑞特、处处可怜的爱丽丝……如果说该作的人物刻画是FF史上至今为止最成功的一作,相信也不会有人反对的吧!《最终幻想VII》还可以说是FF史上最耐玩的一款游戏,游戏中穿插了大量极为有趣的迷你游戏。陆行鸟赛跑、潜艇大战、滑雪等制作相当精良的迷你游戏让玩家们乐此不疲。FF7中丰富至极的隐藏要素也堪称一绝,抚养黄金路行鸟可以获得终极魔石圆桌武士,相信玩家们在得到这个足以将最终BOSS一招毙命的终极魔石后,都会深刻领悟何谓兴奋吧!在系统上魔石成为游戏的主题,这也与剧情的关键相结合。所有的角色都没有固定的职业,玩家可以通过在武器和护具上装备小型的魔石来改变他们的技能、魔法和状态。各种魔石的不同搭配会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如何搭配魔石也很有研究价值。&
《最终幻想VII》真正实现了坂口博信的游戏电影化理想,事实上FF7所取得的成就远非一般电影大片所能企及。1997年圣诞期间,《最终幻想VII》与《泰坦尼克号》几乎在英国同时面市,在最初的两个星期里,《最终幻想VII》的销售成绩甚至超过了这部史上最卖座的电影。FF7游戏中CG动画长度达60分钟,这些完全电影化的视频片断完全具备了电影大片的品质。游戏中即时演算的召唤兽动画更是惊人,不仅迫力十足,而且几乎发挥了PS的全部机能。由于是首次投入其它平台,SQUARE方面对于该作的期待是"不容有失",不仅投入了3000万美元的巨额开发费用,还得到了索尼方面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方面的提携。120位美工的超豪华开发阵容、精美的CG场景、超过一百首的动听音乐,完全抛开卡带容量限制后,SQUARE的想象力再也不受约束,3CD将近2G的超大容量带给玩家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电影"&
凭借划时代意义的惊人表现,《最终幻想VII》为次世代的3D&RPG制定了基准,而它的诞生也标志着以往作坊式的游戏开发时代已经过去,游戏的大规模分工制作时代已经来临。尽管在FF迷们心目中最优秀的"最终幻想"各不相同,然而毫无疑问的是,《最终幻想VII》是其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款作品。这款已经被部分玩家神格化的作品带给业界的冲击是惊天动地的。&
  凭借FF7的成功,史克威尔进入高产期。虽然多数人认为,该社内的大批"垃圾GAME"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开始全面发芽,然而SQUARE在这期间推出的一大批经典游戏也是有目共睹的。创造《皇家骑士团》神话史诗的松野泰己倾情制作《最终幻想战略版》迅速突破百万销量,成为日本最畅销的SRPG。"沙加"最新作、全3D的《沙加开拓者》也轻松拿下百万以上的白金销量。大量制作精良的精品让SQUARE名利双收。
阵痛(1999年)&
-------------------------------------------------------------------
  《最终幻想VII》以及《寄生前夜》等电影化作品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史克威尔将游戏彻底电影化的信念。经过98年的大作狂潮,人们基本上已经看到了PS机能的极限,同时要在这段时期里推出让广大玩家都为之震撼的作品确实相当不易。总是不断突破的"最终幻想"此时就是玩家们所共同期盼的焦点。从98年就公布的一些FF8游戏CG片断基本上就可以看出,SQUARE正在酝酿的《最终幻想VIII》再度走在了业界的最前沿。终于在日情人节前不久,SQUARE献给广大玩家们的厚礼--史上最浪漫的FF《最终幻想VIII》正式发售。&
I'll&be&here......&
I'll&be&waiting...here...&
For&what?&
I'll&be&waiting&for&you&...&
If&you&come&here...&
you&will&find&me.&
I&Promise.&
极度精美的CG动画、令人热血彭湃的经典音乐,FF8就在这样浪漫的开场动画中开始了。在国内不管是新老玩家对于"太八"的大名想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了吧?除了有王菲的一首《Eyes&on&me》之外,FF8浪漫唯美的情节也是吸引玩家们的主要原因。如果说《最终幻想VII》真正迈开了FF电影化的步伐,那么,可以说FF8的出现将FF系列的电影化推向了颠峰。完全真实的人物比例、超绝美型的男女主角、极尽浪漫的经典场面、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最终幻想VIII》具备所有爱情电影中的必备要素。该作的出现也为SQUARE吸引了一大批的"Light&user",FF系列的玩家群在逐渐扩大。尽管一些铁杆FF迷对FF8颇为不懈,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该作的出现大大推进了FF系列的大众化进程。&
斯科尔?莱茵哈特和席法尔是本年度GARDEN学院中最出色的两位毕业生。&
在毕业舞会上斯科尔邂逅了美丽可爱的莉诺亚?哈特莉。&
他的一生从此改变……&
魔女重临加尔巴迪亚,整个世界即将陷入战乱。&
作为佣兵组织的SEED接受了刺杀魔女的委托,而负责该任务的就是斯科尔。&
于是一连串离奇事件不断展开--&
神秘的梦中人拉古那、迷之少女艾伦……&
经过了一连串神秘事件之后,&
危机背后的真相终于揭开,&
原来所有的威胁都是来自企图称霸时空的未来魔女阿尔提米西亚。&
利用艾伦的时空传送能力,&
斯科尔一行到未来与阿尔提米西亚展开最后决战……&
最终幻想VIII》可以说是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一款作品,反对者认为该作完全是商业化炒作起来虚有其表的空洞之作,而该作的忠实FANS则认为《最终幻想VIII》无论在内涵还是游戏性方面都达到了FF史上的最高水准。不管玩家们的评论如何,《最终幻想VIII》的情节确实不象一些人所说的那么苍白无力。角色复杂丰满的个性、更贴近现实的逻辑发展、以及角色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等,都让该作在情节上具有了相当的深度(不可否认游戏中一些配角的刻画确实是个败笔)。在以往的FF中,游戏的世界还需要借助玩家的想象而存在,但在FF8中SQUARE将一个真实的幻想世界完整展现在玩家面前,游戏中更为逼真的场景和人物以及更为精湛的电影处理方式处处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批判者们对于FF8的攻击还有一点重要原因就是,该作中已经几乎看不出以往FF的痕迹。事实上《最终幻想VIII》的制作班底也确实经过大换血。由于前作FF7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FF8在制作之初就以国际化为方向。由于史克威尔美国分公司之前制作的一款《寄生前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总公司方面便决定将FF8的企划、剧情等交由SQUARE美国分公司负责。而该作最引以为毫的制作超级精良的动画,事实上是由SQUARE设在中国内地的万宽公司负责,这一点恐怕包括铁杆迷们在内的很多玩家都不知情。《最终幻想VIII》就是在这样一个跨国大合作的背景下诞生,其在整体风格上势必与系列作品有很大的差别。另外该作在系统方面的变化实在是太过巨大--防具系统被全部取消、魔法不再消耗MP而依靠抽取的数量、等级的概念几乎不存在、金钱不再从战斗中获得而来自队伍的薪水--老玩家们几乎无法从FF8中获得熟悉的FF感觉。尽管为了照顾新玩家们,史克威尔将FF8的难度上降到了史上最低点,然而该作中为铁杆迷们准备的隐藏要素也同时多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新加入的卡片系统是极具可玩性,玩家可以借由卡片对战小游戏来收集卡片,这些收集到的卡片,还可以经由召唤兽技能作成稀有道具。种种用心制作的小系统都可以看出史克威尔在该作中倾注的不懈努力。&
毫无疑问的,《最终幻想VIII》再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日本国内销量369万套,海外435万套,总共804万套的成绩仅次于《最终幻想VII》。&
  尽管《最终幻想VIII》获得了成功,史克威尔的厄运也从此拉开帷幕。99年除了FF8之外,SQUARE的其它大作阵容几乎全线落败。4月1日发售的《沙加开拓者2》、7月15日发售的《圣剑传说:玛娜传说》、9月2日发售的《前线任务3》等均是SQUARE斥巨资打造的力作,这些在SFC时代的百万级巨作系列,此时的销量则全部落到了50万左右;99年11月2日,SFC时代创造神话的《超时空之钥》续作发售,与前作的叱咤风云相比,该作则是静悄悄的消失在玩家们的视线中。12月16日的《寄生前夜2》在技术水准上的表现甚至超越了FF8,然而最后却以38万套的惨淡销量告终。这段时间里日本的经济状况陷入低谷,同时98年以来已经潜伏的玩家们对于充斥市场的劣作抵抗情绪开始发作。99年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是软件市场的丰富性与98年一样惊人,然而在销售情况上已经大不如前,一大批制作精良的作品如遭诅咒般的均卖不过50万套的销量成绩。索尼本社斥资60亿日元、造势长达六个月的《龙骑士传说》居然也只有47万套的销量。经历了98年大增长的软件商们开始人人自危。
重创(年)&
99年大批软件的失利以及FF8的成功,使SQUARE的经营方向更加倾注于FF系列。2000年1月底,史克威尔千禧祭隆重举办。在会场上SQUARE一口气公布了三款FF,分别是夏季登场的《最终幻想IX》、PS2上的《最终幻想X》以及网络版的《最终幻想XI》。Playonline计划就是在该会场上首次公布,这是史克威尔向网络游戏新领域的全新挑战,而其中的重头戏就是《最终幻想XI》。
日,日本平成12年3月4日。索尼再度巧妙利用数字组合发售了Playstation&2。PS2发售前后日本游戏业界再度处于火热状态。2月中旬,SCE网络商店刚接受玩家预定时,即刻因为登录人数太多发生严重网络堵塞。PS发售后三天内即创下98万台销售记录。这台新霸主的诞生也宣告着PS时代的终结。正如SFC一样,PS在寿终正寝之时焕发了最后的惊人光芒。日本两大RPG同年登场,《最终幻想IX》7月7日发售,《勇者斗恶龙VII》8月26日震撼降临。&
亚历山大王国的布拉妮王后挑起了与领国的战争,为了找出事情的真相,她的女儿嘉内德自动接受了杰丹等人的盗贼团的绑架。最后他们发现原来王后受到了男巫库加的控制,他希望利用召唤兽控制盖亚世界。而作为召唤士的嘉内德自然成为其眼中钉。这个由盗贼团组成的队伍很快发现,库加原来是加兰的下属。加兰来自异世界泰拉,他控制着盖亚大陆上的灵魂薄雾,并想借此力量帮助泰拉在盖亚世界中的复兴。极具野心的库加背叛了加兰,并开始实施其邪恶计划。最后,杰丹一行打败了库加和终极怪兽Necron,泰拉的居民最后也得以在盖亚大陆和平定居。&
事实上在FF8开发之时,SQUARE社内也同时开始了FF9的策划。然而这两款游戏却有着天壤之别,FF8是一款完全突破传统的游戏,而FF9的主题却是回归原点。FF9回到了FF6以前的风格,游戏的主题又回到了水晶、古老的职业系统再次回归、人物造型再度回归Q版、人物设定方面也由天野喜孝重新执笔,在画面风格上更是象极了FF7,总体来说FF9是对系列游戏的一次回顾。在情节上,FF9在给人一种轻松感觉的同时也始终带着点酸酸的味道,感动人于细微隐约之处--史克威尔的煽情手法在该作中已经成熟到不留痕迹的地步。在游戏系统方面,除回归的职业系统外,"必杀技"系统也被"环境"系统所取代。角色可以在日常对话中聚攒怒气,并在战斗中爆发出来,"怒"维维可以在战斗中一回合使用两次魔法,而&"怒"杰丹的攻击力可以指数级上升;另外水晶系统再次出现取代了魔石系统;在画面方面,由于FF8基本上已经将PS机能推向极限,FF9上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进化,不过在一些细微方面的特效还是可以看出史克威尔精益求精的制作精神。&
同99年一样,2000年的史克威尔同样没有太大作为。松野泰己的《放浪冒险谭》虽然成为FAMITSU史上第三款满分游戏,但在当时25万套以及最终45万套的销量实在是令人失望;PS2上的首款大作《保镖》预期销量300万套,最终却以30万套的惨淡销量收场。SQUARE在这段时间里的游戏确实是缺少真正大作的风采,《放浪冒险谭》虽然游戏性一流,却缺乏吸引人的刺激性元素;《保镖》画面上华丽至极,本质上却极为苍白存在诸多不足,无法让人投入游戏。这段时间里SQUARE游戏品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正在同时进行的重点大型项目实在太多,电影版《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占用了SQUARE的大批精英,另外PS2《最终幻想X》、网络版《最终幻想XI》都在紧张制作中,维系这些作品高额制作费用的就是FF9带来的高额利润。FF9在7月7日正式发售,虽然PS市场已经开始萎缩,FF9的出现还是极大刺激了市场活力。该作首批出货26万套,最终销量279万套,在海外也取得了219万套的成绩。尽管8月26日《勇者斗恶龙VII》的发售造成了更大的轰动,最终创造了国内411万套的惊人成绩。然而其在海外市场上几乎没有影响力,而且DQ7的骄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拜其漫长的制作时间所赐,玩家们长达五年的漫长等待在PS晚期被推向了极至。如果仔细衡量几年来FF系列造成的持续社会效应,以及其在国外市场上的优异表现就可以看出,此时的FF事实上早已凌驾在DQ之上。2002年全日本出版机构评选的最有影响力15个游戏品牌中,"最终幻想"系列以将近DQ三倍的得票稳居榜首。
无尽的幻想()&
跨平台、网络化以及低成本、多软件策略可以说是步入新世纪后SQUARE致力推行的核心战略。2002年3月,史克威尔董事之一河津秋敏成立子公司"Game&Designer&Studio",该公司与任天堂拥有相同的理念,并且获得了任天堂山内溥社长所设"Fund&Q"基金会的资助。"Game&Designer&Studio"将会专门负责NGC及GBA游戏的制作,而其首批公布的游戏就是GBA《最终幻想战略版》和NGC《最终幻想水晶编年史》,这两款游戏还将秉承任天堂NGC和GBA游戏互动的理念。史克威尔通过子公司方式重返任天堂阵营获得了业界人士的正面肯定,受此消息刺激SQUARE股票当即疯涨15.4%以涨停报收。&
网络化方面,SQUARE早在2001年就联合NAMCO、ENIX共同发展网络游戏。Playonline网络计划在2002年渐趋成熟,家用机首款MMORPG超级大作《最终幻想XI》终于在5月16日正式发售。相对以往FF系列热闹的首发盛况,FF11的发售可说是悄无声息的进行。由于PS2网络套件普及率相当之低,而网络游戏在日本也不是很成熟,FF11首发仅卖出了十几万份,截至今年2月也刚勉强突破20万注册用户的盈亏平衡点。尽管如此,FF11并没有替FF的闪亮招牌抹黑,不管是在画面音乐还是整体结构方面都是当今网游中的佼佼者。史克威尔还积极维护游戏,不断进行游戏升级。《最终幻想XI》虽然没有获得突破性成功,但作为史克威尔进军网络游戏市场的试金石,也有相当积极的表现。&
这是一个剑、魔法与技术交织在一起的美丽的世界--&
瓦那?迪尔&
过去在这个世界上&
信奉光的人类和信奉暗的魔物之间发生了一场大战&
那是一场围绕着万物之源水晶的生死之战&
美丽的城镇被魔物破坏了&
大地、水也被污染了&
人类获得了一点点微弱的优势&
最终成功击退了魔物的攻击&
人类重新获得了和平&
从那以后20年过去了&
就在人们逐渐忘记了那场战斗的时候&
邪恶再次袭卷ヴァナ?デイ-ル&
这全都是因为对水晶力量的追逐所致……&
低成本、多软件。史克威尔这一策略的典型代表就是《最终幻想X-2》。2002年月举行的东京电玩展上,一幅"双***版"的尤娜引起了极大的注意,联系到谣传已久的"最终幻想X外传",人们已经揣测到SQUARE的最新计划。果然,在10月22日的SQUARE战略会议上,《最终幻想X-2》正式公布。这款应用FF10引擎开发的外传作品是SQUARE的全新尝试,也是其低成本软件策略的试探性作品。日,《最终幻想X-2》不负众望的再度掀起销售狂潮,部分商店门前甚至出现了300人长队的排队规模。游戏首批出货180万套,目前销量已经突破200万套。SQUARE的这一新软件策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开发成本达到了历年来FF新作的最低点,其销售量依然保持双白金的顶级大作水平。SQUARE的2002年度净利预算也因此从48亿日元提高到115亿日元,FFX-2的热卖使SQUARE彻底走出了FF电影失利的阴影。&
处于世纪之初的史克威尔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濒临破产的小会社,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稳重更具国际化大企业气质的软件商。经过电影制作的惨败之后,SQUARE在经营方向上开始渐趋保守,以社运做赌注的高风险性投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SQUARE的三大新策略就反映了逐渐转变的稳健性经营理念。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游戏产业,史克威尔还有诸多的弱点。虽然该社在日本有着风向标的作用,其走向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业界同仁的参考对象,而三大硬件商也纷纷拉拢,然而需要注意的是,SQUARE的国际影响力还很不够,与EA等国际性软件大鳄比起来还有相当的差距。其会社规模即使是在日本国内也与KONAMI有着不小的距离,而营利性方面主要依靠《最终幻想》一个系列,这在当今这样一个多变的时代里就代表着高度的风险性。史克威尔急需扩大自身规模并打造更多的一线游戏品牌。&
经过一年时间的内部改组和经营方向调整,暂新的史克威尔已经逐渐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网络发展方面,FF11已经跨过盈亏平衡点,首张资料片《吉拉德的幻影》即将登场,网络游戏无限拓展性的优点开始显露,接下来就是纯赢利阶段了;跨平台方面,GBA《最终幻想战略版》销量不俗,FF正统作品预计很快就将在GBA上登场,而NGC上的《最终幻想水晶编年史》也一直盘踞在日本玩家新作期待榜前几位;PS2上的《最终幻想XII》正紧张开发中,仅凭一张世界观设定图便引起了网络上的大争论,FF12的成功根本毫无悬念。SUQARE更是将FF系列注册到了第15作,FF迷们的"幻想"永远都没有终结的时候。其它作品方面,SQUARE-ENIX曾多次表明将打造更多的超级系列,类似SFC时代《超时空之轮》那样的梦幻大作将会不断涌现,我们将在未来看到更多真正具备挑战FF的实力大作,而最受关注的FF+DQ也将成为可能。在众多SQUARE铁杆FANS们沉痛悼念逝去的霸者时,这家年届二十的年轻会社以另外的方式向更为广阔的方向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史克威尔的"最终幻想"此刻才真正拉开帷幕……&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114网址导航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