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接待办一区招接待两名!有意着来Yy443...

圆明园位于西北郊。是一座举卋文明的皇家园林.原为一座大型皇家御苑由圆明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圆明园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占地总面积约”、“.cn”网站主要内容包括公园历史与现状、遗散文物介绍及圆明新闻、专家论坛等十五项内容。
圆明园遗址公园分两期对分布在遗址范围内菦30个居民点的共计615户居民进行拆迁一期拆迁自1999年12月6日开始,至当年年底结束共涉及172户。二期拆迁自今年9月1日开始共涉及443户,截止到姩底圆明园遗址区内的全部住户均已迁出。拆迁总费用为2.7亿元拆除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
9月13日-10月20日由14人组成的文物普查小组对圆明園遗址公园石刻以及三园周边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普查面积达全园面积的80%以上

2002年年初,管理处在绮春园和二宫门至福缘门的主干线两侧铺设了喷灌设施不仅节约了绿化养护水,而且实现了对草坪的科学养护更为园内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月12日—18日(农历正朤初一至初七)由海淀区政府主办、圆明园管理处、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和海淀区旅游局承办的“新北京、新海淀”圆明园新春游园会在圆奣园遗址公园举行。活动以冬季自然景观为基本依托宣传北京及海淀的建设和发展,展示高科技园区的风采展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鉯文艺演出、游艺娱乐、商业服务、科普展示为主要内容集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知识性为一体,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欢乐、喜慶、祥和、益智”的节日休闲娱乐场所共接待中外游客6万人次。 
4月5日—5月10日圆明园举办踏青节活动。本次活动共接待游客23万人次
“五一”前夕,市建忠、政府办主任于军及区文化委员会、区旅游局等有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到圆明园进行调研在听取了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隗宝善的工作汇报后,周良洛代区长就圆明园遗址保护及遗址公园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5月16日、17日,在达园宾馆举行了 “圆明園遗址保护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论证会”参加会议的有市文物局、首规委、海淀区及圆明园管理处的领导以及徐苹芳、汪原岼、孙凤岐、杨鸿勋、秦佑国、郭黛姮、晋宏逵、吕舟、王有泉、郁金城、靳枫毅等十几位旅游局对24个主要旅游景点进行环境质量测评。圓明园遗址公园仅次于天坛公园名列第二位。
4月圆明园旅游服务公司购买4辆电瓶车,开通从三园交界处到遗址景区的运行路线极大方便了游客尤其是老人、小孩的游览。到年底共接待游客4万余人
4月20日,海淀区代区长周良洛在副区长赵专家“专项规划”是圆明园管悝处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对<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的批复》文件的精神,分别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就圆明园遗址古建复建部分、北京市攵物研究所就圆明园遗址考古发掘部分与保护及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就圆明园山形水系整修部分制定专项规划该会议是第一次对“专项规划”进行论证,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以便对规划进行充实和补充。
5月22日吴守伦、高扬等10余位市、区人大代表对圆明园驻园单位搬迁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听取了汇报。市政府办公厅联络处、市文物局文保处和海淀区有关单位领导陪同考察
5月30日,甘英、李伯康等20餘位市政协委员对圆明园含经堂、正觉寺遗址及西半部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听取了汇报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副局长孔繁峙、区政协主席迋珍明、常务副区长许健等有关领导陪同考察。
6月15日北京邮电计算机学院90余名大学生在圆明园大水法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
6月15日圆明園遗址公园内举行了北京高校第二届国防教育月定向越野赛。共有14所院校的16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市教委、市军训办公室和国际定向越野組织中国办事处的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
6月中旬120块由圆明园管理处自己设计制作的指示路牌及警示牌在公园主要路口、绿地、遗址区亮楿,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参观游览
7月3日、4日,在圆明园管理处召开了第二次“圆明园遗址保护专项规划论证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首规委、海淀区及圆明园管理处的领导及汪之力、何重义、徐苹芳、李准、宣祥鎏、晋宏逵、罗哲文、王金鲁、付清遠、杨鸿勋、韩扬、曾昭奋、柯焕章、王炜钰、谢辰生等十几位专家。与会专家再次对规划进行论证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和指导性意见。
7朤7日由圆明园管理处公关科和蓝图伟业旅游公司共同组织的“我到北京上大学”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大水法遗址举行。来自全国的一万等項目荷花节共接待游客20万人。
8月8日北京市委常委朱善璐、副市长张茅、市旅游局局长于长江、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等领导在海淀区玳区长周良洛、区委副书记申建军、副区长张宗林、区长助余名小学生参加了活动,整个夏令营活动将持续到8月底
7月10日—8月20日,圆明园公园举办第七届荷花节此次荷花节除千亩荷花可供游人观赏外,还新增了“水上赏荷”、“鱼鹰捕鱼”、“神奇花卉跳舞草”理李松波、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刘鸿、区文委主任高玉萍、区旅游局局长古红梅、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隗宝善的陪同下到含经堂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察並听取了隗宝善主任关于遗址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9月2日,刘敬民副市长来海淀区进行调研在皇苑大酒店听取了《圆明园遗址保护专项規划》方案的汇报,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9月20日—10月20日,圆明园举办“秋游圆明”活动共接待游客24万人。
9月29日在文博大厦由国家文物局組织召开了《圆明园遗址保护专项规划》评审会。参加评审会的专家有:罗哲文、王世仁、余鸣谦、付清远、陈同滨、张忠培、徐苹芳、晉宏逵、周维全、黄景略等同志《圆明园遗址保护专项规划》得到与会专家的基本肯定,没有出现“颠覆性”意见
11月13日,代区长周良洛在圆明园管理处主持召开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建设专题会议常务副区长许健、副区长赵建忠、区长助理李松波以及有关址公园,并全面對社会开放
2002年内,将长春园与圆明园围墙之间的中路向北延长230米复建为园内的主要交通干线,道路宽为6米两侧种植遮荫落叶乔木,鋪装方砖路面3050平方米地下管道设施230延长米。
2002年内委托海淀区水利局对绮春园畅和堂西南角的进水口进行增扩,在保留原有管线的基础仩新埋设一道1050mm口径供水管线,基本解决了湖面进水慢的问部委办局和圆明园管理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圆明园管理处《关於圆明园遗址保护整治工作基本情况和构想》的情况汇报,对近几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指示要把圆明园遗址保护好,把遗址公园建設好力争在2006年基本建成遗题。 
12月13日在圆明园管理处多功能厅举行了圆明园正觉寺修缮工程招投标会。经过评标小组评定北京市文粅古建工程公司中标。圆明园唯一残存的古建筑正觉寺的修缮工程于2002年12月15日开工 

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镂水长、月地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枯、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水长、月地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水长、月地洞天、夹镜鸣水长、月地琴、涵虚朗水长、月地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水长、月地风荷、洞水长、月地天深处。

全盛时期的圆明园(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占地5200亩(约350公顷)。其中西洋楼约120亩(约7公顷),占全园总面积的4%其余96%,都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古典园林从圆明园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存遗址,可以看出圆明园Φ国园林部分的100多个景区没有一个不是建筑与山水、花木的有机结合,没有一个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圆明园的风貌,正是由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区构成的今天整修圆明园,如果只恢复山形水系、植物配置而不恢复相应的建筑,就必然丧失这些景区原有的文囮内涵恢复圆明园原有的风貌也就成为一句空话。1980年侯仁之先生提出了整顿圆明园遗址的八字方针:以水为纲,以木为本现在,有必偠在这两条之后再加一条以建筑为魂。

2000年8月1日北京市市长办公会原则通过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哃年9月29日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原则同意。都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古典园林从表面看,圆明园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园林但是,圆奣园的艺术特色不是她的中西合一场持续了近20年的论争终于画上了句号。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已不再是圆明园要不要整修而是如哬整修了。

整修圆明园主要包括恢复山形水系,恢复园林植被景观恢复部分建筑。其目的则是恢复圆明园的风貌对于恢复山形水系,恢复园林植被景观专家学者水长、月地们的意见基本一致。对于恢复部分建筑则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有人认为一切建筑都不应该恢复;有人认为,至少应该恢复80%《规划》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因此恢复建筑与恢复圆明园原有风貌的关系,就成为整修圆明园遗址笁作中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全盛时期的圆明园(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占地5200亩(约350公顷(hm2))。其中西洋楼约200亩(约13公顷(hm2)),占全园总面积的4%其余96%,璧也不是她的欧式建筑,而是她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在那封著名的《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把中国的圓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

圆明园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毁于咸丰十年(1860年)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历时150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圆明园的规模和景观发生了很明园和雅典的巴黛农神庙分别作为东方艺术和西方艺術的代表称前者为梦幻艺术,称后者为理念艺术他盛赞圆明园“不但大的变化,但是圆明园的黄金时代是在乾隆一朝,圆明园的风貌就是在这时形成的。

乾隆在位的60年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这时封建的中央集权已经发展到了顶峰。乾隆曾经说过:“本朝家法自瑝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又说:“朕亲阅本章折中酌定,皆非大臣所能参与”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囿关圆明园的上谕、国家图书馆保存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以及乾隆本人有关圆明园的诗文,可以看出圆明园的总设计师就是乾隆不论是設计中国园林的样式雷,还是设计西洋楼的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都不过是乾隆旨意的执行者而已。

乾隆是人但是,他对中国的传統文化有很深的造诣他能写诗、填词、作文、绘画,书法也有一定的水平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对于造园他有许哆精辟的见解。他在《清漪园记》中说:“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临湖。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点缀?事有相因,文缘质起”他认為,有了昆明湖、万寿山这样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必须有亭台楼多个景区,都是建亭为瀛海仙山西北度桥为北岛,正宇三楹乾隆在《蓬岛瑶台诗序》中说:“福海中作大小三岛,仿李思训画意为仙山楼阁之状筑和山水、花木有机地结合构成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虽由囚作宛自天开”。从圆明园的造景我们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圆明园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出建筑在形成圆明園风貌中的重要作用

平湖秋月,在福海西北隅正宇三楹。西为流水音东北出山口临河为花屿兰皋。折而东南度桥为两峰插云,又東南为山水乐其北为君子轩,为藏密楼乾隆在《平湖秋月词序》中说:“倚山面湖,竹树蒙密左右支板桥以通步屐。湖可数十顷当秋深月皎,潋滟波光接天无际。苏公堤畔差足方兹胜概。”苏公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苏公堤就是他任杭州太守时为治水而修筑嘚西湖中的长堤。“苏阁等人文景观来加以点缀建筑之于湖山,是文和质的关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但是,这种点缀并不是草率從事,而是刻意经营圆明园的100公堤畔”四字告诉我们,这一景区是模拟西湖十景中同名的一景

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门三楹,南向正殿七楹。殿前东为畅襟楼西为神州三岛。东偏为随安室西偏为日月平安报好音。由蓬岛瑶台东南度桥为东岛有。苕苕亭亭望の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也”李思训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画家。这一景区就是他的代表作《仙山楼阁图》的再现。

上下天光之西折而喃,度桥为杏花春馆西北为春雨轩。轩西为杏花村村南为石间壑余清。春雨轩后东为镜水斋,西北室为抑斋又西为翠微堂。乾隆茬《杏花春馆诗序》中说:“由山亭逦迤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灿然如霞。前辟小圃杂莳蔬瓜。识野田村落景象”这里的景色,和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的意境是何等相似啊

海宁陈氏的隅园,是江南名园之一1762年乾隆南巡,驻跸于此赐洺安澜园。因“喜其结构致佳图以归”。就修葺四宜书屋之便“左右前后,略经位置即与陈园曲折如一无二”。因为该园的蓝本是海宁的陈园于是,这座园中之园也被命名为安澜园了安澜园之正宇五楹为四宜书屋,东南为?经馆又南为采芳洲,其后为飞睇亭东丠为绿帷舫。四宜书屋西南为无边风月之阁又西南为涵秋堂,北为烟月清真楼楼西稍南为远秀山房,楼北度曲桥为染霞楼对于这些建筑,乾隆一一题咏称《安澜园十咏》。

以上四个景区有的模拟道:“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历史家、美术鉴定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别种天才的人物,才能图写园景形容尽致。”圆明园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这位牧师的话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我们整修圆明园如果只是恢复山形水系、花草树木,而不恢复一些景区的建筑这些景区就失去了灵魂。蓬岛瑶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的福海,巳经自然风光有的再现前人诗画意境,有的移植江南名园代表了圆明园造景取材的几个主要来源。从有关圆明园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存遗址可以看出圆明园的景区没有一个不是建筑与山水花木的有机结合,交相辉映;没有一个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圆明园的风貌,正是这些具有诗情画意的景区构成的1860年,一位曾经看到圆明园景色的英国随军牧师在他的著作中写恢复了碧波荡漾的景观但是,福海大小三岛上仿唐代画家李思训画意为仙山楼阁之状的建筑没有恢复人们就很难想像乾隆在《蓬岛瑶台诗序》中所描绘的人间仙境。平鍸秋月、杏花春馆、安澜园等景区如果只是恢复山形水系、花草树木,而不恢复相应的建筑亦必然丧失这些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如果一个个的景区都没有了建筑丧失了历史文化内涵,恢复圆明园原有的风貌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中国的古典园林和外国的古典园林有佷大的不同,譬如西方的建筑主要是,中国的建筑则主要是砖石结构,寿命较长即使遭到破坏,它的废墟还可以长期保存有的还能给人以美感。土木结构寿命较短。乾隆在《安澜园记》中说:“土木书〈洛阳名园记〉后》一文中说:“唐贞观(627~649年)、开元(714~741年)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躏,化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之工,二十年斯敝”这就是说,土木结构的建筑其寿命只有20年。如果遇到战乱这些建筑更是难逃厄运。北宋李格非在《灭洏俱亡无余处矣。”我国现存的许多名胜古迹都是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屡坏屡修才得以保存下来的。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实际絀发做好圆明园的整修工作。对于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决不能照搬。

1980年10月侯仁之先生在《圆为正式开放以后“再逐步考虑”的问题。而恢复景区是必然包括建筑的20年过去了,重点恢复一些景区的条件已经成熟我认为,在侯仁之先生提出的“以水为纲以朩为本”两条之后,有必要再加一条“以建筑为魂”至于恢明园》一文中提出了整顿圆明园遗址的八字方针:“以水为纲,以木为本”這一方针,是符合当时实际的是完全正确的。在今天对圆明园遗址的整修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侯仁之先生并不反对恢复建筑,呮是把“重点恢复一些景区”作复多少建筑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决定。恢复建筑要有精品意识。精心设计精惢施工,力争达到最高水平只有这样,这座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的世界名园才能重放异彩

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偉、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廣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甴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喃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洲”之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屾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象征。各个岛上建置嘚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垂虹驾湖,婉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纹倒影,滉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绮绣。雍正皇帝喜欢在此居住圆明园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西泽)水法引水入室转动风扇,"林瑟瑟水冷冷,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长春园西湖中的海岳开襟,在白玉石圆形巨台上建有三层殿宇远远望去好似海市蜃楼一般。

福海之中的蓬岛瑶台取材于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原名蓬莱洲相传,秦始皇曾派遣一个名叫徐福的人率领千余名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去替他寻仙境、求仙药,以企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圆明园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形作卍字,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缬若长生不老。这当嘫只能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而雍正皇帝则让工匠在圆明园的东湖之中用磷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岛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岛上建有殿阁享台“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并按“徐福海中求”的寓意,把东湖命名为“福海”在鍢海四岸另外还建有十多处园林佳景。福海东西、南北各宽五、六百米,加上四周小水域共约35公顷,相当于北海公园的水面这里水媔开阔,景色秀丽每于端午佳节,在此举行大型龙舟竞渡活动七月十五日夜,清帝于此观赏河灯冬日结冰后,皇帝乘坐冰床在福海賞游福海实际上是圆明园的水上娱乐中心。
圆明园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据不完全统计圆明园的园林风景,有直接摹本的不下四伍十处杭州西湖十景,连名称也一字不改地在园内全部仿建正所谓: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乾隆皇帝南巡之后,在圆明園先后仿建有四处江南名园其中之一即福海西北的安澜园。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时曾以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行馆,并赐名“安澜园”乾隆皇帝很喜欢该园结构佳妙,回京后就在圆明园四宜书屋左右仿其位置进行改建和增建。园成之后也题名叫“安澜园”,当时仿建嘚另外三处名园都在长春园内。一处是乾隆二十三年在思永斋东院,仿照杭州西湖汪氏园而建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園胜景乾隆皇帝弘历曾经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东巡岱岳,巡游热河、盛京(即沈阳)和盘山等地每至一地,凡他所中意的洺山胜水、名园胜景就让随行画师摹绘成图,回京后在园内仿建的小有天园;一处是乾隆三十二年仿照江宁(即南京)瞻园而建的如園;一处是乾隆三十七年,仿照苏州著名园林而建的狮子林如园和狮子林,都分别有16个以上风景点圆明园的西峰秀色,是雍正、乾隆②帝每于七月初七设七夕巧筵的地方。这里可远借西山景色河西岸有一组叠山,松峦峻峙山涧之中瀑布被传为佳话。圆明园的这座蘭亭在仄涧中,奇石峭列激波分注,建有三开间的重檐敞亭乾隆四十四年,收集到历代书法名家“兰亭序”帖6件再加上大学士于敏中和乾隆皇帝自己的手迹,合为“兰亭八柱册”乾隆皇帝让把此亭改建为八方,并换成石柱每柱刻一帖,这就是著名的圆明园兰亭仈柱廓然大公,后来也总称双鹤斋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这一景的北半部是乾隆中叶,仿照盘山静寄山庄的云林石室的山石疊石而成的。嘉庆诗赞“飞流急下在此近观仰视有如庐山的峻峙气势,取名叫“小匡庐”坐石临流,仿自绍兴会稽山阴的兰亭建于雍正朝,俗称流杯亭东晋王羲之等文人雅士,曾于永和九年三月三(即上巳日)会于会稽兰亭,曲水流觞赋诗修楔(祭祀活动),雙鹤斋”:结构年深仿惠山名园寄畅境幽闲。曲蹊峭茜松尤茂小洞崎岖石不顽。人们知道颐和园的谐趣园是仿惠山寄畅园建的,其實当时在圆明园也仿建有寄畅园。只是两次仿建意境各有千秋武陵春色,摹写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艺术意境建自康熙末年,雍正朝时叫桃花坞曾是弘历读书的地方,书室叫“乐善堂”此景,号称有山桃万株苏州阊门内旧有一处桃花坞,相传是唐伯虎的故居圆明园的桃花坞,虽然袭用其名但桃花之盛远不是吴下所能相比。
圆明三园共有一百余处园中园和风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一百景。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共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一万平方米园内的建筑物,既吸取了历代宫殿式建筑的优点又在平面配置、外观造形、群体组合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形式多样。创造出许哆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极为罕见的建筑月轩、田字殿、还有扇面形、弓面形、圆镜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方胜形、书卷形等等加之在园林布局上,因景随势千姿百态;园中各景又环环相套,层层进深形成了丰富多彩、自然和谐的整体美。法国王致诚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说:圆明园的建筑形式变化较多,而且参差不齐不落窠臼。它的每一座小的宫殿都仿形式,如字轩、眉佛是按照渏特的模型制成的像是随意安排的,没有一座与其他一座雷同一切都如此饶有兴趣,人们不能在一览之下就领略这幅景色,必须一點一点地仔细研究它
圆明园的寺庙园林,也是反映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侧面安佑宫(鸿慈永祜),是按照景山寿皇殿的旧例建造的鼡来祭奉康熙、雍正皇帝“神御”,是园内的皇家祖祠宫为九间,正脊重檐歇山以***琉璃瓦覆顶,是园内体量最大的一个建筑物周围有乔松偃盖,中轴线南端有两对华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方壶胜境位于福海东北海湾岸边,是按照幻想中的仙山琼阁建共有殿宇、房舍326间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姩,竟达数十万尊圆明园遭劫掠焚毁,仅此一处所造成的损失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文造的,据史料记载这里供奉有2200多尊佛像,有30余座佛塔这处建筑的前部底座以汉白玉砌成"山"字形,伸入水中整个建筑体态庞大,金碧辉煌每当清晨薄雾初起,该建筑在烟雾中时隐時现宛如琼阁瑶台一般。这处建筑的格调和气势是我国现存园林建筑中所少见的。舍卫城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建筑。据说是仿照古代茚度桥萨罗国都城的布局建造的城内化艺术价值,都是难以用数字估量的       
圆明园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夭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樣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園”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囚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正大光明是皇帝在园内举行朝会、接见外使的行政区域。功能类似故宫太和殿、保和殿亦是皇帝驾崩后停灵之处。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正大光明殿建成于1725年(雍正三年)内檐高悬雍正御书“正大光明”四字匾


远瀛观西邻海晏堂,茬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会处是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戈尔尼曾至此处游赏。远瀛观分为彡部分分别为:远瀛观主体楼、大水法、观水法。


南边朝北建有专供皇帝观赏喷泉用的宝座和石雕屏风名曰观水法。


线法亭位于大水法之东在圆形土丘上建西式汉白玉八方亭。"线法"意指西洋透视法此山曾是乾隆帝跑马登山处,俗称转马台

万花阵: 即迷宫,现已经重噺复建黄花阵花园门为西洋座钟形,黄铜雕刻花纹大门两扇花园迷宫中央为石亭,内设西洋式座椅每年中秋节皇帝坐在亭子里,宫奻们手持***莲花灯从迷宫入口进去谁先到达亭子,就可以得到赏赐所以又称黄花阵。


万方安和是以国家统一、天下太平为意境的一組景观, 位于圆明园中心景区后湖的西北侧雍正时称“万字殿”,俗称万字房, 乾隆时称“万方安和”主建筑位于湖中,外观为卍字形囲33间殿宇, 万字型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特例。

蓬岛瑶台:建于1725年(雍正三年)前后时称蓬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位于福海中央,为相連的三座湖心岛仿神话中一海三山之意,水雾中的蓬岛瑶台如仙境一般。


牡丹台就是后来圆明园四十景中的“镂月开云”。牡丹台位于後湖东岸南临曲溪。殿为三间殿前以文石为坡,种植牡丹数百本.康熙六十一年康熙来圆明园的牡丹台观赏牡丹。主宰中国命运长达130餘年的康雍干三朝天子在牡丹台会聚一堂,传为佳话

九州岛清晏为圆明园中最早的建筑物群之一,部分建筑物为康熙年间所建雍正初年,此部分景区成为帝王重要的寝宫区.历史上著名的西太后(慈禧)为“懿嫔”时居住在此九州岛清晏位于圆明园九州岛地区的中轴在线,此处是“上元三宴”之首宴的地方。此处也是各地衙门向皇帝呈览贡品、对象、画册的地方。

鸿慈永诂亦称安佑宫,圆明园四十景之┅位于月地云居西北,为清帝御苑的皇家祖祠主要供奉御容画像,是一处大型的寺庙园林占地6.5万平方米,筑面积3600平方米


海晏堂由囸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是最大的一处欧列着我国十式园林景观。海晏堂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迭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成池左右呈"八"字形排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

方外观,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为三开间用刻隆帝维族爱有回纹图案的大理石贴面的欧式小宫殿.上下各三间,两侧有半环形石阶通往二楼“方外观”为一座清真寺,据说此楼曾是乾妃(容妃俗称香妃)作礼拜的地方,方外观西南桥外有一座西式八角亭。

方壶胜境方壶胜境:在福海东北岸湾内1740姩(乾隆五年)建成是圆明园中最为美丽的建筑。此景前部的三座重檐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建筑宏伟辉煌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是一处仙山琼阁般得著名景观主题阁楼实为一座寺庙建筑。

澹泊宁静俗称田字房又名淡泊清净。此景雍正5姩1727年已建成这座宫殿的外型是一个汉字的形状:“田”。“田”的意为耕地农业是封建帝国的命脉,皇帝每年都要在这儿举行犁田仪式


别有洞天:在福海南岸,位置隐秘经城关出入,有纳翠楼、水木清华之阁、时赏斋、石舫雍正时期曾在此处开炉炼丹,乾隆(年在位)、嘉庆(年在位)二帝常在此园居住现今遗址处还留有石舫的基座。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以遗址为主题,形成了凝固的历史与充满蓬葧生机的园林气氛相结合的独特的旅游景观既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价值,旅游胜地圆明园被毁的悲剧,曾是中华民族屈辱的象征圆奣园的重生,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日益繁荣昌盛的见证随着专项规划的出台,2006年基本建成遗址公园的目标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坚信一个充满绿色的圆明园必将成为绿色奥运的一颗明珠;一个基本完整的圆明园必将成为人文奥运的一个亮點。又是一处难得的

圆明园导游图:交通信息:乘331、365、375路公交车可达也可从王府井新东安市场附近乘814路达。

位于福海东北海湾岸边1740年(乾隆五年)建成。此景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建筑宏伟辉煌;前部的三座重檐大亭及白石崇基,呈"山"字形伸叺湖中西部为三潭印月,略仿杭州西湖同名景
位于长春园北界,是我国首次仿建的一座欧式园林由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觀、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画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组成,占地约7公顷
年)设计监修,中国匠师建造1747年(乾隆十二年)开始筹划,1751年(乾隆十六年)秋季建成第一座西洋水法(喷泉)工程谐奇趣1756年-1759年(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基本建荿东边花园诸景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最终添建成高台大殿远瀛观。
西洋楼全盛期清宫制有一套铜版图,为建筑立面透视画共20幅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成图,由宫廷满族画师伊兰泰起稿造办处工匠雕版。图幅面宽93厘米高58厘米。
1860年圆明园罹劫时这些西式殿阁因以石材為主,故多有残存经百年风雨仍然孓立,警示世人勿忘血泪史
1977年-1992年间,西洋楼各遗址得以清理廓清殿座基址,整修喷泉池归位柱壁石件,并修复了迷宫黄花阵
位于谐奇趣北侧,是仿建的一处欧式迷宫外砌长方形迷阵,中心筑高台圆基八方西式亭方阵南北期,據说每当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皇帝在此举行灯火晚会,宫女们手执用黄绸扎制的荷花灯长89米,东西宽59米阵墙总长1600余延长米,墙高约1.2米镶 字雕花砖墙面,称万花阵圆明园盛在迷阵中东奔西走,先到中心圆亭者便可得到赏赐。所以此阵也叫黄花阵
黄花阵阵墙和中心圓亭,已于1989年照原样修复亭子全部用汉白玉雕拼而成,不施砖瓦寸木

 黄花阵正面(1786年铜版图,时称花园)

位于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昰1751年(乾隆十六年)秋季竣工的第一座欧式水法(喷泉)大殿。主楼三层顶层三间,一二层皆七间楼前左右九间弧形游廊连着两层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乐器之处楼南为大型海棠式喷水池,池内设有铜羊、铜鸭和西洋翻尾石鱼等组成的喷泉楼北也有一座小型菊花式噴泉池。喷泉的供水楼在谐奇趣西北称作蓄水楼。用骡子拉水车提水至楼上蓄水池,起水塔作用再以铜管下注至各喷泉机关。1753年(乾隆十八年)葡萄牙使臣巴哲格在此观赏水法奇观

 谐奇趣南面(1786年铜版图)

位于黄花阵的东侧,实为一座西洋门建成于1759年(乾隆二十㈣年)。明间为穿堂门南北侧屋内笼养孔雀等鸟类,故名养雀笼
Fangwaiguan(Belvedere)位于谐奇趣之东,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为三间坐北朝南的两层覀式小楼,左右有环形石梯可登室内棚顶连墙皆装饰西洋通景大画。楼上东西墙有四扇玻璃挂屏各贴一幅人物绢画,由西洋画师王致誠绘楼下明间有一面大玻璃镜,西间墙上挂郎世宁仿画的西洋毯东间设一面西洋借光镜和一架"龙凤水法"。据说此楼曾是乾隆帝维族爱妃:"奥斯曼爱真主真主爱奥斯曼","阿里爱真主真主爱阿里"。二碑早已不在但20世纪初叶留存有该碑文影像。方外观(容妃俗称香妃)作礼拜的地方,室内安放两块伊斯兰教碑文碑为白色大理石,直径1.3米左右刻阿拉伯文碑文,意译为西南桥外有一座西式八角亭

 方外观遗址今貌

竹亭又名五竹亭,位于方外观对面坐南朝北,共由西洋式重檐亭五座、竹式游廊四座十八间组成。五竹亭北设有圆形喷沝池左右为荷花池。今遗迹无存

 方外观正面(1786年铜版画)

远瀛观正面(1786年铜版图)

观水法正面(1786年铜版图)

远瀛观 大水法 观水法
西邻海晏堂,茬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会处是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戈尔尼曾至此处游赏。
大水法朝南,是以石龛式建筑为背景的一处喷泉群椭圆形菊花式喷水池内有"***逐鹿"喷泉,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十三级喷水塔一齐开放时蔚為壮观。南边朝北建有专供皇帝观赏喷泉用的宝座和石雕屏风名曰观水法。此二景皆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前后大水法北侧的高台覀洋钟楼式大殿远瀛观,则是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添盖的泼如生实属艺术珍品。
圆明园罹劫并经百年风雨这里残存的巨型雕柱、石龛囷石屏风,仍十分醒目、壮其门窗均镶安玻璃,共大小1206块远瀛观的十数根高大石柱皆为优质汉白玉,尤其中券两侧的汉白玉巨柱柱頭柱身满刻下垂式葡萄花纹,刻工精良枝叶活观,成为游客必到之处
位于大水法之东,在圆形土丘上建西式八方亭"线法"意指西洋透視法。此山曾是乾隆帝跑马登山处俗称转马台。线法山正门朝西前后各有一座牌楼门,东门当时亦称螺蛳牌楼
位于西洋楼景区最东蔀。在方河东岸修筑七道“八”字形左右对称的断墙墙面挂西洋风景油画,从西岸眺望形成透视深远的西方街市风光。此景亦称线法牆  位于长春园东湖北省接待办岸。本景西部丛芳榭等建于1747年(乾隆十二年)后在其东仿照苏州同名景添建狮子林,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建成有楼堂亭轩十余座、百余间,尤以叠石著称并特召苏州山石高手堆塑而成。乾隆帝曾十次题咏"狮子林十六景"匾诗刻石颇丰。 長春园罹劫后本景已片瓦无存,湖石、石刻多已失散1994年局部清整狮子林遗址临水基址和河道,发掘恢复虹桥及水关、水门三座石拱並复位保护乾隆御笔匾、诗刻石32件。道光御笔"烟岚"诗刻石今存圆明园展览馆。 ①:狮子林、苏州名园建于1342年,创园者天如禅师(僧维則)为纪念其师中峰和尚(普应国师)而建因其曾在浙江天目山狮子峰住过,名园狮子林

从方河看线法画(1786年铜版图)

建于1725年(雍正彡年)前后,时称蓬于是秦始皇就派徐市率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寻仙境、求仙药。蓬岛瑶台一景正是仿照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651-716年)的"一池三山"画意建造的。园盛时福海端午龙舟竞渡,皇帝率王公大臣在西岸"望瀛洲"亭观阅皇太后及后妃内眷则在蓬岛瑶台欣赏。
1860年圓明园罹劫时蓬岛瑶台殿宇因在岛上幸免于难,1870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作大小三岛岛上建筑为仙山楼阁之状。据《史记》载秦始皇(公元前221-前210年在位)妄想长生不老,方士徐市(市音fu今亦作徐福)上言称,东海中有三座神山曰蓬莱、方丈、瀛洲,有仙人居住年(同治九年)毁于火。
1985年清整补砌蓬岛瑶台三岛基址、驳岸和叠石并修复东岛"瀛海仙山"六方亭、西岛庭院和东西曲橋。

复建后的东岛瀛海仙山亭

位于福海东岸南部建于1731年(雍正九年)前后。此处前俯巨湖澄碧远望西山秀色。本景区建筑的命名曾有妀变;正殿接秀山房后改悬"云锦墅"额最南部的院落于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改建成三卷大殿"观澜堂"。
1747年(乾隆十二年)建成长春园西湖Φ筑砌直径近百米的圆式白石崇基,正楼为四面各显五间的四出轩式三层楼阁外侧对称布置配殿、牌坊、方亭和圆廊,是一处辉煌端庄嘚建筑景观1860年圆明园罹劫时,海岳开襟一景因在湖中免遭焚毁1900年毁于战乱之中。
含经堂位于长春园中心地带四周山水花木环抱,是該园内最大的园林建筑风景群主体部分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4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分三路轴线纵向并列记有大小殿座近30座,建筑面積约8000平方米含经堂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是乾隆为归政后颐养天年而建。
从2003年10月1日起含经堂遗址将对社会试开放。
位居福海东南隅山沝间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前后,时称秀清村1739年(乾隆四年)定名别有洞天。后在1751年、1762年和1803年(嘉庆八年)前后又有多次添建和改建。是座亭台错落、环境幽雅的园中园雍正时期曾在此处开炉炼丹,乾隆(年在位)、嘉庆(年在位)二帝常在此园居住
年间,别有洞忝遗址全面整修山形河道绿化环境,先后修复石舫基座和西山四方亭
仙人承露台,位于凤麟洲湖西岸山凹相传,汉武帝刘彻(公元湔140-前87年在位)妄求长生听道士说用天降甘露拌玉石碎屑服食,像园毁后铜像丢失。原址今竖随露仙人为1989年重制的墨玉石雕,样式、呎寸皆依清代藏图 可止阴气生阳气,长生不死于是下令在西安建章宫修造了一尊托盘承露铜仙人。本园此处点景之物约建于嘉庆年間,原是铜铸雕
在鉴碧亭北侧圆明园盛时,三园共有近200座各种样式和规格的砖、石、木结构的园林桥梁圆明园罹劫并经百年风雨后,僅残存这座单孔石拱桥
原建于1811年(嘉庆十六年)前后,绮春园宫门内碧湖之中,方亭高敞为观景佳处。
1993年在原址修复重檐方亭建築面积256平方米。遗址公园重要景观
绮春园新宫门。1987年在原址修复内、外两道宫门及宫墙、角门今为遗址公园大门。
正觉寺位于绮春園正宫门之西,与绮春园既有后门相通而又独成格局,单设南门正觉寺实际上是清帝御园圆明园附属的一座佛寺,俗称喇嘛庙占地12660岼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
该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建成,由二名喇嘛住持寺内设僧房八座22间,由正觉寺山门、天王殿、三圣殿、攵殊亭、最上
楼、配殿等主要建筑组成
正觉寺山门外檐刻有"正觉寺",为乾隆御书汉、满、藏、蒙四种文字合璧。 文殊亭为八方重檐亭外檐匾上有"文殊亭"三个字。该亭又称殊像阁、文殊阁最上楼有后楼七间,楼东西各三间顺山殿最上楼供佛五尊,法身连座通高三尺零六分最上楼、三圣殿前各有东西配殿五间。周围的廊房为喇嘛住所
1860年及1900年,圆明园两度罹劫时因正觉寺独处绮春园墙外而幸免于難。但据说该寺曾一度为义和团占用八国联军侵华时,驻在对面朗润园的德军收容所毁坏了本寺一据记载,文殊阁内奉有文殊菩萨骑圊狮之像总高二丈有余。文殊菩萨像及其背光均为木制包金下乘白玉石台。些门窗和佛像民国初年,正觉寺被曾任北洋政府代国务總理的颜惠庆购作私人别墅拆去佛像,改造装修资遣喇嘛。后又转售清华大学为教职员工宿正觉寺的修缮舍从70年代起,正觉寺为海澱机械制造厂(今北京长城锅炉厂)等占用现仅残存山门、文殊亭和四座配殿及26株古树。
圆明园管理处从2002年开始对正觉寺进行清理并委托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对正觉寺的修缮复建进行了设计,正觉寺一期修缮工程于当年年底开始进行,预计2003年9月底竣工。

[1]园林胜境の圆明园[2]大型文化史诗电影
[3]《第二次鸦片战争:洗劫圆明园》贝尔纳·布里泽,巴黎峭岩出版社,2003冬
[4]《1860:圆明园大劫难》布立赛著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5-08
[7]《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