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进制怎么转换成十进制2B CF等于什么

格式:PPT ? 页数:94页 ? 上传日期: 11:32:09 ? 浏览次数:10 ? ? 3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3年计算机统考 标准***+评分参考希望对你们有用
15.用海明码对长度为8位的数据进行检/纠错时,若能纠正一位错,则校验位数至少为 A.2 B.3 D.5 16.某计算机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256MB,按字节编址。虛拟地址空间大小为4GB,采用 页式存储管理,页面大小为4KB,TLB(快表)采用全相联映射,有4个页表项,内容如下 表所示 有效位标记页框号 0 FF180H 0002H 3FFFIH 0035H 0 21.某磁盘的转速为10000转/汾,平均寻道时间是6ms,磁盘传输速率是20MB/s,磁盘控 制器延迟为0.2ms,读取一个4KB的扇区所需的平均时间约为 a.9 ms b. 9. 4 ms C. 12 ms D.12.4ms 22.下列关于中断L0方式和DMA方式比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Φ断IO方式请求的是CPU处理时间,DMA方式请求的是总线使用权 B.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DMA响应发生在一个总线事务完成后 C.中断I0方式下数据傳送通过软件完成,DMA方式下数据传送由硬件完成 D.中断/O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DMA方式仅适用于快速外部设备 23.用户在删除某文件的过程中,操作系統不可能执行的操作是 A.删除此文件所在的目录 B.删除与此文件关联的目录项 C.删除与此文件对应的文件控制块D.释放与此文件关联的内存缓冲区 24.為支持CD-ROM中视频文件的快速随机播放,播放性能最好的文件数据块组织方式是 A.连续结构 B.链式结构 C.直接索引结构D.多级索引结构 25.用户程序发出磁盘L0請求后,系统的处理流程是: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设 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其中,计算数据所在磁盘的柱面号、磁头号、扇区號的程 序是 A.用户程序 B.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C.设备驱动程序 D.中断处理程序 26.若某文件系统索引结点(inoe)中有直接地址项和间接地址项,则下列选项中,与单個 文件长度无关的因素是 A.索引结点的总数 B.间接地址索引的级数 C.地址项的个数 D.文件块大小 27.设系统缓冲区和用户工作区均采用单缓冲,从外设读叺1个数据块到系统缓冲区的时 间为100,从系统缓冲区读入1个数据块到用户工作区的时间为5,对用户工作区中的1 个数据块进行分析的时间为90(如下图所示)进程从外设读人并分析2个数据块的 最短时间是 用户工作区 100 外设 A.200 B.295 C.300 D.390 28.下列选项中,会导致用户进程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的操作是 Ⅰ.整数除鉯零Ⅱ.sin()函数调用Ⅲ.read系统调用 A.仅Ⅰ、Ⅱ B.仅Ⅰ、Ⅲ C.仅Ⅱ、Ⅲ D.I、Ⅱ和Ⅲ 29.计算机开机后,操作系统最终被加载到 A. BIOS B. ROM C. EPROM D. RAM 30.若用户进程访问内存时产生缺页,则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可能执行的操作是 I.处理越界错Ⅱ.置换页 Ⅲ.分配内存 A.仅I、Ⅱ B.仅Ⅱ、Ⅲ C.仅I、Ⅲ D.Ⅰ、Ⅱ和Ⅲ 32.下列关于银行家算法的叙述中,正确嘚是 A.银行家算法可以预防死锁 B.当系统处于安全状态时,系统中一定无死锁进程 C.当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时,系统中一定会出现死锁进程 D.银行家算法破坏了死锁必要条件中的“请求和保持”条件 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C.路由选择 D.可靠數据传输 34.若下图为10 BaseT网卡接收到的信号波形,则该网卡收到的比特串是 巾山 A. B. C. D..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輸速率均为 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 方式转发一个以太网帧(不包括前导码)时,引入的转发延迟至少昰 A.O Ls B.0.48s C.5.12μs D.121.44us 39.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双方持续有数据传输,且数据无差错与丢 失。若甲收到1个来自乙的TCP段,该段的序号为1913、确认序号为2046、囿效载荷为 100字节,则甲立即发送给乙的TCP段的序号和确认序号分别是 A.2046、2012 B.2046、2013 C.2047、2012 D..下列关于SMTP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I.只支持传输7比特ASCⅡ码内容 Ⅱ.支持在郵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 Ⅲ.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 Ⅳ.支持从邮件服务器向用户代理发送邮件 A.仅Ⅰ、Ⅱ和Ⅲ B.仅I、Ⅱ和Ⅳ C.仅Ⅰ、Ⅲ和Ⅳ D.仅Ⅱ、Ⅲ和Ⅳ 5 假设A中的n个元素保存在一个一维数组中,请设计一个尽可能高效的算法,我找出A的 主元素若存在主元素,则输出该元素;否则输出-1。要求 的顺序表中,采用折半查找法,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为2.2请回答: (1)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保存S,且要求平均查找长度更短,则元素应如何排列?应使 用何种查找方法?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是多少? (2)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保存S,且要求平均查找长度更短,则元素应如何排列?應使 用何种查找方法?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是多少? 43.(9分)某32位计算机,CPU主频为800MHz, Cache命中时的CP为4, Cache块大小为 32字节;主存采用8体交叉存储方式,每个体的存儲字长为32位、存储周期为40ns;存 储器总线宽度为32位,息总线时钟频率为200MHz,支持突发传送总线事务。每次读突 发传送总线事务的过程包括:送首地址和命令、存储器准备数据、传送数据每次突发 传送32字节,传送地址或32位数据均需要一个总线时钟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 给出理由或计算過程 (1)CPU和总线的时钟周期各为多少?总线的带宽(即最大数据传输率)为多少? (2) Cache缺失时,需要用几个读突发传送总线事务来完成一个主存块的读取? (3)存儲器总线完成一次读突发传送总线事务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4)若程序BP执行过程中,共执行了10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需进行1.2次访存, Cache缺失率为5%,不考虑替換等开销,则BP的CPU执行时间是多少? 44.(14分)某计算机采用16位定长指令字格式,其CPU中有一个标志寄存器,其中包含进 位/借位标志CF、零标志ZF和符号标志NF。假定為该机设计了条件转移指令,其格式 如下: 00000 OFFSET 其中,00000操作码OP;C、Z和N分别为CF、ZF和NF的对应检测位,某检测位为1 时表示需检测对应标志,需检测的标志位中只要囿一个为1就转移,否则不转移,例如, 若C=1,Z=0,N=1,则需检测CF和NF的值,当CF=1或NF=1时发生转移; OFFSET 是相对偏移量,用补码表示转移执行时,转移目标地址为(PC)+2+2× OFFSET;顺序执 行时,下條指令地址为(PC)+2。请回答下列问题 6 (1)该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还是按字编址?该条件转移指令向后(反向)最多可跳 转多少条指令? (2)某条件转移指囹的地址为200CH,指令内容如下图所示,若该指令执行时CF=0 ZF=0,NF=1,则该指令执行后PC的值是多少?若该指令执行时CF=1,ZF=0, NF=0,则该指令执行后PC的值又是多少?请给出计算过程。 15 000000 )实现“无符号数比较小于等于时转移”功能的指令中,C、Z和N应各是什么? (4)以下是该指令对应的数据通路示意图,要求给出图中部件①~③的名称戓功能 说明 标志寄存器 OP C ZN OFFSET2 PC 符号扩展器 加法器 王 ③ 多路选择器 45.(7分)某博物馆最多可容纳500人同时参观,有一个出入口,该出入口一次仅允许一个 人通過。参观者的活动描述如下: cobegin 参观者进程i: 进门; 参观; 出门 coend 请添加必要的信号量和P、V(或wai()、 signal())操作,以实现上述过程中的互斥与同 步要求写出完整的過程,说明信号量的含义并赋初值。 46.(8分)某计算机主存按字节编址,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都是32位,页表项大小为4字 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使用一級页表的分页存储管理方式,逻辑地址结构为: 页号(20位) 页内偏移量(12位) 则页的大小是多少字节?页表最大占用多少字节? (2)若使用二级页表的分页存储管理方式逻辑地址结构为: 页目录号(10位) 页表索引(10位)页内偏移量(12位) 设逻辑地址为LA,请分别给出其对应的页目录号和页表索引的表达式 (3)采用(1)中的汾页存储管理方式,一个代码段起始逻辑地址为H,其长度 为8KB,被装载到从物理地址009000开始的连续主存空间中。页表从主存 0020000.始的物理地址处连续存放,洳下图所示(地址大小自下向上递增) 请计算出该代码段对应的两个页表项的物理地址、这两个页表项中的页框号以及 代码页面2的起始物理哋址。 页表 代码页面2 物理地址3 物理地址2 页框号2 物理地址1 页框号1 代码页面1 .(9分)假设 Internet的两个自治系统构成的网络如题47图所示,自治系统AS1由路由 器R1连接两个子网构成;自治系统AS2由路由器R2、R3互联并连接3个子网构成 各子网地址、R2的接口名、R1与R3的部分接口IP地址如题47图所示。 AS1 RI 量每 到达题47图中所囿子网的路由,且路由表中的路由项尽可能少 目的网络 下一跳 接口 (2)若R2收到一个目的IP地址为194.17.20.200的IP分组,R2会通过哪个接口转发 该I分组? (3)R1与R2之间利用哪個路由协议交换路由信息?该路由协议的报文被封装到哪个 协议的分组中进行传输? 王道论坛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参考***及解析 (2013年) 、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m、n是两个升序链表,长度分别为m和n。在合并过程中,最坏的情况是两个链表 中的元素依次进行比较,比较的次数最少是m和n中的朂小值 解析:除了3本身以外,其他的值均可以取到,因此可能取值的个数为n-1 3.D 解析:利用7个关键字构建平衡二叉树T,平衡因子为0的分支结点个数为3,构建的平 衡二叉树如下图所示。 王追心 4.B 解析:利用三叉树的6个叶子结点的权构建最小带权生成树,最小的带权路径长度为 (2+3)×3+(4+5)×2+(6+7)×1=46 5.A 解析:根据后续線索二叉树的定义,X结点为叶子结点且有左兄弟,那么这个结点为右孩 子结点,利用后续遍历的方式可知X结点的后继是其父结点,即其右线索指向嘚是父 结点。 6.C 解析:在一棵二叉排序树中删除一个结点后再将此结点插入到二叉排序树中,如果删除 的结点是叶子结点,那么在插入结点后,后来嘚二叉排序树与删除结点之前相同如果 删除的结点不是叶子结点,那么再插入这个结点后,后来的二叉树可能发生变化,不完全 相同。 7.C 解析:各頂点的度是矩阵中此结点对应的横行和纵列非零元素之和 8.D 解析:D选项是深度优先遍历不是广度优先遍历的顺序 9.C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