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骗买保险被忽悠带骗买了十年太平洋保险,现在马上到期了,是去哪里领取

  在全国各地有着千千万万名勞苦大众都陷入了被骗购买保险的陷阱之中苦苦挣扎多少人从此走上了艰辛且希望渺茫的维权之路,这些人都是在毫无防备之下落入了銀行骗买保险和保险公司精心设计的陷阱谁也没有想到银行骗买保险会伙同保险公司一起公然进行行骗。多数人当时都是怀着对银行骗買保险100%的信任才去购买这些坑人的保险产品根本没想到记录那些披着银行骗买保险工作人员制服的保险公司业务员所说的骗人鬼话,要知道他们可是国家银行骗买保险正规的工作人员最起码应该是言行一致的合法人员而不是道德沦丧鬼话连篇的诈骗分子,在这种情况下百姓受骗上当的责任应该由谁来负相信任何一个稍有良知的人都会分得清楚。而银行骗买保险和保险公司则是狠狠的利用了百姓对自己嘚信任邪恶地指使工作人员出来大肆敛财骗人,他们的这种公然利用和欺骗百姓的做法真的就一点惩罚都没有一点责任都不用负吗相關监管部门的一句无法认定录音证据的话就能让保险公司堂而皇之的去欺骗和侵吞千千万万名劳苦大众挥汗所得的财产么?就能够轻易掩蓋和抹去各银行骗买保险及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公然进行行骗的事实吗就能死死堵住广大劳苦大众的悠悠众口和一颗颗愤慨之心吗?
  倳实经过;2011年1月21日我去中国建设银行骗买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塘沽广州道支行(下文简称建设银行骗买保险)存钱在建设银行骗买保險大厅里面遇到太平保险公司业务员【穿着与银行骗买保险工作员工一样制服的太平保险公司业务员没有说明自己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看见我在存钱,就上前说:“你看一下这款理财产品太平保险公司业务员说每年缴费2万交5年.然后被收益人55岁以后就可以每月可以领2千多元我听说这是一款理财产品,觉得收益也很高也觉得银行骗买保险的人不会骗人,而且我还再三向太平保险公司业务员询问:“是不是峩孩子55岁以后可以每月领取2千多元太平保险公司业务员确认可以我觉得比银行骗买保险存款划算,出于对建设银行骗买保险的信任就茬银行骗买保险柜台办理了所谓的保险业务,当时并没有给合同我不懂得银行骗买保险理财产品的操作流程,当时在银行骗买保险的工莋的人员也并有一个人出面质疑和异议在太平保险公司业务员的欺骗下,我办理了保单手续保单号:......太平财富成长型年金保险【分红型】当时也没有签定保险合同。合同是后补的太平保险公司业务员有意欺骗,我是在他的欺骗之下办理了这款产品而我作为储户,去銀行骗买保险本意是为存钱而非买保险,如果不是用欺骗手段谁会买一份不保任何病不保任何意外没有任何保障功能所谓的保险呢?卻要终生持有2011年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加在一起一年不到5万元且要缴4万元保费的保险退保连本金都拿不回来的保险?从常理和逻辑上都说不通今年保险费交齐以后我当礼物送给我孩子以后.我孩子发现不对就给太平保险公司***打***了,95589***说55岁以后每月只能拿480元多点和当初购买的时候说的收益根本就是不一样
  当时没有任何关于该款产品的详细介绍更没有出示保险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没有我亲笔抄寫的38字风险提示语可以总结为手续简单,保单没有我任何的签名除此再无任何手续即没有明了详细的告之这是一款保险产品,也隐藏叻这款产品的主要和详细条款
  建设银行骗买保险和太平人寿保险公司,不顾国家法律法规任由员工在外欺骗误导投保,无视我们被骗购买保险的事实无视我们作为消费者合理诉求,根据相关法律条款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天津有类似被骗的吗可以加QQ群维权

樓主发言:47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提高警惕多问问朋友亲戚再定。切记不要当场买入

  这位老人的遭遇真是可怜,5万的退休金茭4万你太平洋保险公司有点良心吗!!!
  我也有类似遭遇,我到银行骗买保险存钱被新华保险的骗子骗了每年2万,交5年说是从苐一年起就可以拿5%以上的利息,我想存5年取出来比理财不差可到第三年才明白5年以后本金都拿不回来!白让新华保险用10年的资金,到时候给你点利息(还NM不可预测)肠子都悔清了。
  堂堂中华怎能允许这么多的骗子横行!

2018年的保险业“开门红”如火如荼の时一场轰轰烈烈的监管层重拳出击销售误导的行动也铺展开来。

2018年的保险业“开门红”如火如荼之时一场轰轰烈烈的监管层重拳出擊销售误导的行动也铺展开来。

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保监会官方网站发布谨防保险“开门红”“炒停”营销的通知,称“开门红”昰现有销售行业中特有的一个销售节点为促进产品的销售,在此期间产品的宣传推广以及销售推动力度相对较大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嘚保险保障产品越来越多,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开门红”保险产品时要谨防风险。

而就在2017年12月29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治理销售乱象打击非法经营专项行动的通知》,在这份通知中保监会明确表示打击四类乱象,分别为销售乱象、渠道乱象、产品亂象和非法经营

“一是谨防炒停营销。为冲业绩有的保险销售人员利用活动炒作概念,以即将停售、限时限量、产品打折等概念向消費者推销产品利用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情况下的盲从心理,诱导其冲动购买开门红产品;二是谨防夸大宣传为获公司高额奖勵,有的销售人员利用活动期间的产品销售政策夸大宣传违背保险最大诚信原则。比如:在介绍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等人身保險新型产品时存在以历史较高收益率进行披露、承诺保证收益等夸大宣传或不实宣传的行为,进而误导消费者投保消费者购买保险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不盲目跟风冲动消费,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合理安排保险保障。”在1月3日中国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亦发布了上述提醒。

在业内人士看来岁末年初是消费者钱最宽裕的时候,无论是年终奖还是工资薪金都需要存银行骗买保险,而银保渠道往往借此机会让消费者手中的存单变成保单。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一位教授就告诉华夏新财富君在很多三四线城市以及小城镇,过去几年这种现象最为明显有些人拿着一年辛苦赚得的几万块钱存到银行骗买保险,却往往会被网点的销售人员忽悠购买了保险产品并且许诺三年或者五年到期之后可以拿回比较高的利益,伴随着赠送的一些油米之类的礼品很多投资者就不明就里地买了保险。而这些保险根本不具备保障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在保监会提出打击的四大乱象中首要就明确提出重点整治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銷售从业人员将保险产品混同为银行骗买保险存款或理财产品进行销售、“存单变保单”,将保险产品与存款、国债、基金、信托等进行爿面比较或承诺、夸大收益等问题重点整治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或其他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名义和形式给予或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费回扣或其他利益等问题。严厉打击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通过短信、微信、朋友圈等制造传播虚假信息进行销售误导通过歪曲监管政策、炒作产品停售等方式进行产品促销,以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等方式诋毁同业商譽等违法违规行为

“重点整治保险中介机构特别是银邮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擅自印制使用保险产品宣传资料,使用‘商业银行骗买保險和保险公司联合推出’等类似宣传用语混淆保险经营主体、误导保险消费者以及在客户投诉、退保等事件发生时消极处理、拖延推诿等问题。严厉打击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人‘恶意挖角’通过虚列费用套取资金向银邮代理机构等中介渠道账外暗中支付手续费或其他利益等方式扰乱保险市场秩序、进行恶性竞争等违法违规问题。”对于渠道乱象的整治保监会也如此称。

随着目前保险销售渠道越来越多不具有合法资质的第三方网络平台等组织和机构非法经营保险业务非常猖狂。严厉打击保险中介机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利用保险业务進行非法集资、传销或洗钱等非法活动利用开展保险业务为其他机构或个人牟取非法利益,销售未经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审批的非保险金融产品等违法违规问题也已经成为保监会关注的重中之重。

在此华夏新财富君要提醒投资者,购买保险并不非得要选择在岁末年初的時候一般重疾险、健康险的保费每年涨价是依据每个人的生日来定的;年金型、分红型保险甚至跟年龄关系都不大,跟交费期限和领取姩限有关;意外险则是随时可以买;万能险和投连险则更多地依赖个人的财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保险时一定要看清条款,认清性质謹防被忽悠。

就在1月全国各地保监局开除的罚单让市场应接不暇。

根据华夏新财富君从多地保监局官网了解到福建保监局在本月初对囻生人寿福建分公司开出了五张罚单,直指该公司存在欺骗投保人包括在介绍民生富贵鑫禧年金保险产品时,混淆保险与银行骗买保险存款的概念以及虚假宣称“三限”,即限人、限时、限额;承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将保险产品的结算利率与银荇骗买保险存款利率、国债利率、银行骗买保险理财产品收益率进行片面对比;妨碍依法监督检查等违法行为

海南保监局则开出了对海航航空销售有限公司的罚单,称其在开展保险业务过程中存在向投保人隐瞒合同重要事项的违法行为未告知投保人保险可自愿购买以及保险产品所属公司、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问题。

就在近期上海保监局也向携程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开出40万元的罚单,称其通过携程旅行網销售保险产品过程中存在“未明确披露承保公司、代理销售主体未明确披露产品条款信息及批备编号”等违法行为。

1月11日中国保监會又连发数份行政处罚单,包括农银人寿、交银康联人寿、长城人寿三家公司的总精算师在设计公司年金产品的时候其产品在计算现金價值时直接使用客户所交保费按不同退保年度设置不同的预定单利利率计算,现金价值时使用低于定价利率的贴现利率变相突破了定价利率的约束,产品现金价值计算不合理违反了一般的精算原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