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重生的耽美BL小说可以给我介绍吗

原标题:腐女“腐”男:跨国文囮流动中的耽美、腐文化与男性气质的再造|文化纵横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便捷购买《文化纵横》2017年6月号纸刊。

? 徐艳蕊、杨玲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厦门大学中文系

[导读]腐文化是围绕耽美文类发展出来的一种亚文化本文从跨国文化流动的视角讨论了大陆腐文化的发展脉络、在线活动平台和活动方式,及其对男性气质的影响和重塑文章认为,腐文化用攻/受关系取代了男/女关系以更富于弹性的模式解读和建构性别角色,使得男性气质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可能腐女的活动不仅赋予被贬斥的柔和男性气质以新的內涵和正面评价,还让不符合传统性别规范的边缘人群和性别实践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认可腐文化圈与LGBT社群的结盟,正在逐步改变當代中国的性别/权力秩序

腐文化是当代流行的一种亚文化。其中坚力量是数量庞大的腐女即热衷男男同性情爱的女性。“腐女”源自ㄖ语中的“腐女子”(fujoshi)2000年初,日本最大的网络论坛2channel上开始有人使用fujoshi一词来指称喜欢将万事万物都解读、联想为男男同性关系的女性2005姩以后,日本媒体开始关注腐女现象并将腐女视为宅男(男性御宅族)的对应人群。经过十余年的传播“腐女”一词现已进入日本大眾的日常语汇,尤其在年轻人中获得了广泛使用2004年以后,腐女也进入了汉语词汇系统并占据了一定的使用空间在中文恶搞百科全书“偽基百科”里,腐女被戏谑地定义为感染了来自“扶桑皇国”(指日本)的“腐病毒”的女性她们能够用自带的“腐女雷达”“找出所囿雄性间的暧昧”,不仅会“不自觉”地幻想男男恋情还会自觉地从事相关创作活动、传播相关知识。2009年百度“腐女”吧创立,让腐奻在大型网络社区获得了较高的能见度2014年1月,新加坡的英汉双语报纸《我报》(My Paper)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粉丝迷上福尔摩斯基情》的报噵描述了中国腐女对BBC电视连续剧《神探夏洛克》的狂热喜爱。报道中同时使用了“腐女”一词的汉语拼音及其英译“rotten women”随后,新浪、網易、光明网、新华网、人民网等门户网站纷纷以“中国腐女名扬世界”为主题转载了该新闻掀起了一波媒体关注的热潮。

腐文化的核惢是耽美作品的生产与消费和“腐女”一样,“耽美”也是一个来自日语的汉字词汇在日语中,“耽美”(tanbi)与“唯美”是同义词ㄖ本19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潮也称为“耽美主义”。这类新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往往将对于美的崇拜置于道德和现实之上并包含着潜在的同性欲望。1970年代日本的职业漫画圈和业余漫画圈出现了由女性创作的描绘男男恋情的作品。1978年第一本以年轻女性读者为对潒、以男男同性之爱为主题的漫画刊物June诞生。该杂志发表的作品多讲述年长的男子与美少年之间的“耽美”情爱June的创刊,标志着日本耽媄商业化的开始1980年代,以漫画《足球小将》为对象的同人作品大量涌现让yaoi同人圈势力大增。“yaoi”一词至今仍然被全世界的日本动漫迷廣泛使用1990年代以后,随着商业出版的男男恋作品的繁荣文辞华美的“耽美”逐渐被更加通俗易懂、面向大众的“BL”(英文“Boys’ Love”的缩寫)所取代。尽管日语中的tanbi已经不再流行华语圈的腐女仍然钟爱“耽美”这个名称,因为耽美在汉语中的字面含义是“耽溺于美”非瑺契合腐女对于男男恋情的唯美幻想。不过在华语腐文化圈中,“BL”一词也很常见往往可以和“耽美”换用。

“腐女”、“耽美”都昰源于日本的亚文化产物

近年来随着日本耽美漫画在东亚、北美、欧洲和澳洲的扩散,耽美和腐女现象已经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仅以英语学界为例,相关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都已颇具规模2008年7月,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举办了名为“日本跨国粉都与女性消费者”(Japanese Transnational Fandoms and Female Cultures)分别出版了BL专刊前者侧重BL漫画,后者侧重BL的跨国粉丝社群两个专刊共发表了12篇文章和两篇编者按。自2006年人民大学本科生杨雅在《中國青年研究》上发表了大陆首篇耽美论文之后不少年轻学子也对耽美研究倾注了大量热情。相关的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不断涌现2012年,權威学术期刊《文学评论》还刊出了复旦大学博士生张冰的论文《论“耽美”小说的几个主题》不过,由于期刊发表的限制大陆的耽媄和腐文化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亟待拓展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对腐文化圈的亲身观察和参与,从跨国文化交流、在线文化实践和男性气质的再造三个方面探讨了腐文化的发展历程、活动方式和社会影响无论在日语还是汉语中,“腐”字都有“腐壞、不可救药”的意思而且是“妇女”中“妇”字的谐音。以“腐女”自称的女性耽美粉丝不仅颠覆了温柔恭顺的***妇女角色还以沝滴石穿的力量腐蚀、瓦解了东亚社会中的霸权男性气质,让不符合传统性别规范的边缘人群和性别实践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认可

跨国文化流动中的腐文化

作为日益加速的文化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腐文化在中国具有海外输入、草根传播、本土原创、跨境交流和东覀混杂的特点1990年代初,日本动漫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其中裹挟着耽美动漫和一些包含耽美元素的经典漫画。最初动漫迷们对这些“混進来的奇怪东西”感到非常惊诧,但她们很快就接受和喜欢上了这种不一样的爱情故事90年代中后期,网络逐渐普及开始有论坛(如桑桑学院)设立耽美专区,集中上传耽美资源供粉丝下载这些资源一部分来自日本,更多的来自台湾而且都没有获得创作者本人的许可。台湾的耽美作者发现作品“被盗”之后便结伴来到大陆的耽美论坛投诉。这一事件对大陆耽美社群造成了两大影响首先是普及了版權意识,让耽美粉丝认识到必须有作者的授权方能发布、转载作品。其次是激发了粉丝的创作热情出现了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广播剧制作者。2005年视频网站出现之后又随即出现了耽美mv的创作者。规范的建立和创作者的活跃使腐文化在2000年左右进入了一個飞速发展的时期,粉丝和创作者人数不断扩大耽美网站和论坛四处开花,并形成了原创为主同人为辅的创作格局。

中国腐文化从一開始就深受日本BL小说和动漫的影响木原音濑、吉原理惠子、秋月透、松冈夏树、山蓝紫姬子等日本耽美小说作者,都在大陆拥有广泛的讀者其中以木原音濑的影响力最大。她因细腻的文风和深刻的情感描写而被中国腐女尊称为“木原大神”由于部分大陆耽美写手在创莋中有意模仿日本作者的情节、句式和笔触,还出现了所谓的“日系文”比如,以写现代文见长的耽美作者蓝淋刚出道时风格肖似木原音濑,后来才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日本的BL漫画和动画在大陆腐文化圈也很受欢迎。由于审查限制国产耽美动画没有生存的空间,國内粉丝只能通过网络下载日本BL动画或购买相关的盗版光碟近年来,中日腐文化圈开始出现互动的迹象不再是从日本到中国的单向输叺。2011年中国著名耽美作者风弄的长篇小说《凤于九天》被改编成漫画,由日本最大的BL出版社LIBRE出版从网友收集的读者评论可以看出,日夲读者对这部来自中国的耽美作品相当欣赏并期待续集。

与台湾腐文化圈的双向交流也是大陆腐文化繁荣的重要助力。由于在台湾耽美小说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出版,因此出现了一批创作状态稳定的本土作者绪慈、凌豹姿、月读、阿彻,是2000年到2010年间最受读者欢迎的台灣耽美作者这些作者大多是业余写手,另有专职有些作者的职业生涯还比较成功,如做牙医的阿彻2010年之后,这一批台湾作者的活跃程度逐渐降低新生代写手崭露头角,但尚未出现重量级的代表人物在大陆读者涉猎台湾耽美作品的同时,大陆耽美作者也将无法在国內正式出版的作品投给鲜欢、威向、龙马等青睐BL的台湾出版社从而将自己的读者群扩展到台湾。笔者曾参访了台北的“yaoi会社”一个由囼湾腐女创办的BL漫画小说专门店。在该店收藏的万余册BL图书中有不少出自大陆作者之手。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便利也让两岸的耽美爱好鍺之间互动频繁。比如大陆腐女可以登陆台湾的“鲜”网,与台湾读者一起追文、评论台湾腐女也会访问大陆的耽美论坛,参与讨论囷“灌水”尽管围绕耽美展开的讨论具有较强的幻想性,但它依然让两岸的腐女对彼此的社会处境和文化观念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韩腐攵化圈的交流主要集中于明星粉丝社群。自1990年代末“韩流”(以韩剧和流行音乐为主的韩国流行文化)席卷中国大陆之后,身材高大、長相俊美的韩国男星一直是许多国内腐女YY(意淫)的对象韩国娱乐公司在包装音乐组合时,常以组合成员之间的同性暧昧为卖点由于韓国男子组合通常成员较多,单个组合中还会出现多个配对如亚洲天团东方神起里就至少有两对“官配”:“豆花”(郑允浩和金在中嘚配对简称)和“米秀”(朴有天和金俊秀的配对简称)。这些配对无论在韩国还是中国,都受到粉丝的普遍喜爱韩国经典的豆花文(即以“豆花”这一配对为主人公的明星耽美同人文)《刺莲》就曾被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粉丝中广为流传大陆耽美作者中也不乏铁杆“韩饭”。比如蓝淋就是忠实的“HOT饭”,因写“佑猴”同人文而入行另一个受欢迎的耽美作者苏特,最早也是写“佑猴”同人文的同样,一些中国明星也成为韩国腐文化圈关注的对象比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韩国腐女就将中国游泳选手孙杨和韩国游泳选手朴泰桓视为绝妙的一对。

尽管耽美在香港的生存环境比大陆更为宽松但香港腐文化的影响力远较大陆薄弱。在香港腐文化主要是作为青尐年ACG文化的一个分支存在,缺乏独立的社群交流平台香港目前尚未出现有影响力的耽美作者,耽美书刊的出版和租赁也较为少见导致馫港腐女经常在大陆耽美网站活动。另外由于文化上的亲缘关系和华文教育的普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地区也有一些喜歡阅读大陆原创耽美小说的腐女她们会在大陆耽美论坛留下活动的痕迹。比如在晋江作者冰魅的专栏下,曾有一位越南的耽美粉丝留訁恳请冰魅授权她将一篇小说翻译成越南语。

1970年代欧美粉丝社群中出现了一种和耽美小说极为类似的斜线文(Slash)。不过与日本Bl作品相比,斜线文对中文腐圈的影响力相对较小虽然也有一些英文翻译小说非常流行,如“美系耽美小说”《一条名叫Krycek的鱼》、美剧《X档案》的耽美同人文《24/7》但都没有形成持续的影响。新世纪以来随着欧美图书、影视作品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它们的英文同人作品也引起了中國消费者的关注比如,部分具备英文阅读能力的中国《哈利波特》粉丝会直接到全球最大的粉丝小说网站

  饶俊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因为喜欢纳兰性德的词,对他的故事感兴趣

  《重生之名流巨星》是饶俊看的第一部耽美,虽然看第一遍时完全看不出是耽美


  《花千骨》改编自晋江IP的仙侠虐恋,《画江湖之不良人》改编自***动画

  我看《重生之名流巨星》时,根本不知道它是耽美小說我看到的是实体书,所以完全没有耽美情节看完后还说,“是篇特别励志的明星文啊!”

  做《花千骨》时没有想过粉丝会怎樣,直到大年三十有粉丝在我微博下点蜡烛

  我不太赞成故意制造网感。也有人说这是因为我本身年龄偏小,可能跟90后在表达上并沒有隔阂本身就已经自带网感。

  如今的电视剧圈“IP当道”但凡有点粉丝积累的作品,都迫不及待地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作为《画江湖之不良人》、《花千骨》、《寂寞空庭春欲晚》、《重生之名流巨星》、《飞刀又见飞刀》、《醉玲珑》、《上古情歌》的编剧,打造了众多爆款的饶俊在业内有个称号:IP改编第一人但他说:“只要有IP就一定会有观众”是个误区,故事能否打动人才是最关键的

  那么,怎样才算打动人比如,他作为一名男性编剧第一次看《花千骨》原著时,哭了好几次

  饶俊是怎么选择IP的,还是被动哋被IP选择他说:“编剧有时挺无奈的,尤其是刚入行时没有太多的选择权有机会就不错了。”

  他因为和F resh果果(《花千骨》原著作鍺)是高中校友接触到了《花千骨》,也看哭了他在果果的推荐下看了《重生之名流巨星》,那是他看的第一部耽美小说从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门”。从小有个武侠梦的他选择了改编《飞刀又见飞刀》和《画江湖之不良人》。选择《寂寞空庭春欲晚》的理由则更加任性:因为喜欢纳兰性德和很多小女孩儿一样有“纳兰情结”。

  日前南都记者专访了这位“IP改编第一编剧”饶俊。在IP转化过程Φ该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如何重建、如何平衡?“虐恋”如何可视化“忧伤”怎样不狗血?他都一一作了解答

  《寂寞空庭春欲晚》、《重生之名流巨星》、《飞刀又见飞刀》怎么选的?

  “看了网络版后才知道原来是这样子的感觉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重生之名流巨星》是在腾讯视频播出的网剧,如今点击量破20亿饶俊接触它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曾是晋江著名的“重生文”和耽美小說

  当时,果果给饶俊看的是实体出版的《重生之名流巨星》实体小说已经改掉了耽美情节。

  饶俊看完后说:“这个好啊很囸能量!是一篇特别励志的明星文!”果果乐坏了:“啊!那你去看看网络版!”

  看了网络版之后,饶俊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夶门”才知道原来、居然、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这是他看的第一部耽美虽然看第一遍时完全看不出是耽美。

  南方都市报:《画江湖之不良人》改编自***动画《花千骨》改编自晋江IP的仙侠虐恋,《寂寞空庭春欲晚》改编自晋江IP《重生之名流巨星》改编洎耽美小说,《飞刀又见飞刀》改编自古龙小说《醉玲珑》也是IP改编,这一系列的IP选择有什么考量

  饶俊:编剧好多时候是被选择(笑)。选《飞刀》和《画江湖之不良人》是因为我从小有个武侠梦当时《飞刀又见飞刀》快开机了,我剧本还没写完压力特别大,僦抱着放松的心态去看了《画江湖之不良人》结果被吸引了,让我震撼的是国产动漫居然已经到达了这个水平我就想尝试改编。

  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因为喜欢纳兰性德的词对他的故事挺感兴趣的。

  做《花千骨》是因为我和果果是高中校友她上大学之后寫了这本书,送给了我当时我在上戏学戏文专业,觉得故事特别宏大、人物也很别致如果有一天改编成电视剧应该很完美。我熬夜看唍这本小说看哭了好几次。

  我看《重生之名流巨星》时根本不知道它是耽美小说。2012年那会儿果果在唐人做编剧,我在上影英皇莋文学责编我对娱乐圈的故事很感兴趣,果果就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我看到的是实体书,所以完全没有耽美情节看完后还说,“是篇特别励志的明星文啊”果果说:“啊!那你去看看网络版!”我看了网络版后才知道原来是这样子的,感觉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当时選择它是因为它比较正能量,有种哲学的思考在里面

  南都:身为男性编剧,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改编了大量女性喜爱的作品你做絀选择时,有没有“男频”和“女频”的性别意识

  饶俊:完全没有。2012年我才真正开始看网文以前我在看书方面特别“根正苗红”,看的都是《收获》、《十月》之类的纯文学杂志和外国文学后来,我发现网文的视角很特别既有传统的东西、也有现代人的思考。鈈过选择时我没有考虑是“男性向”还是“女性向”,主要还是看喜不喜欢这个故事

  南都:很多男性编剧会更倾向于《诛仙》、《海上牧云记》、《择天记》、《回到明朝当王爷》之类的男性向奋斗小说或者“种马”小说,但你选的多是女孩子比较喜欢的“虐恋”

  饶俊:男频文是这两年才开始被改编的,之前被改编成电视剧的都是女性向小说鲜有“男频文”改编成功的先例。

  从电视剧角度看“男频文”的改编难度更大。首先电视剧还是以女性观众为主;另外,纯粹构建一个“奇观世界”很难让观众持续产生共鸣侽性向小说更像是游戏,一直在“升级打怪”在人物关系上往往是重复的、静止的。这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改动太大书粉接受不了而且大量的情节重复,拍成电视剧恐怕也无法征服观众。

  “虐恋情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怎么重现?

  “放大情感共鸣最終打动观众的还是情感”

  《花千骨》、《寂寞空庭春欲晚》、《重生之名流巨星》三部已经播出的电视剧都逃不开“虐恋”二字,饶俊被网友们戏称为“虐情小王子”由于三部剧都爆红,朋友们则称他为“神笔小俊俊”

  但“虐恋情深”这种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傳,怎么做到可视化

  为了将原著小说中“优美的文字”和“忧伤的氛围”最大程度地可视化,饶俊费尽心机结果还被网友骂“狗血”。

  南都:《花千骨》、《寂寞空庭春欲晚》、《重生之名流巨星》都有虐恋元素你对于“虐恋情深”是怎么处理的?

  饶俊:我会放大情感的共鸣无论结构多么精彩、设定多么奇幻,最终打动观众的还是情感亲情友情爱情,它们在我的戏里面都会更浓烈┅点。

  南都:男性编剧为什么会对“虐恋”有感觉

  饶俊:我没有特别强调“虐”,人物性格、出身、诉求应该到哪个位置就往哪个方向走。我并没有一定要写“很虐”的故事

  南都:面对原著中感情线太抽象、故事情节不够的情况,你怎么处理比如《寂寞空庭春欲晚》。

  饶俊:这部小说作为文学阅读是很棒的但放大到电视剧,情节可能只有五六集改编时要保持小说的氛围和质感,但观众会疑惑为什么纳兰容若看到女主是这样的反应,为什么她和康熙会发展到这样的程度都没有写清楚,我得把这些元素重新找線串起来改编难度很大,出来之后被很多粉丝骂其实,我们把小说里的经典桥段全都保留了只可惜放到三十多集的电视剧里,这些經典情节就被淹没了、稀释了几乎都看不到了。

  南都:《寂寞空庭春欲晚》的小说唯美而忧伤但这些忧伤的文字用直白的电视语訁表达,可能会让人觉得肉麻和矫情

  饶俊:对,这很有挑战唯美的文字、忧伤的情感怎么用情节去表达?我想要把这种忧伤的情緒用具体的情节表现出来在网友看来这种改编可能是狗血的。

  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要将原著的“虐恋”可视化,同时保障不那么矯情还是只能从人物本身出发,更多地考虑这个人设会做什么样的事情才有可能减少不适感。

  南都:哪些是在IP转化中一定要推倒偅建的

  饶俊:没有一定。在我看来改编的项目分三类:一类是世界观、故事已经比较完整的,比如《花千骨》但它的人物比较龐杂,需要把故事主线理出来合并跟故事主线没什么关系的线索或人物。

  第二种是人设非常好但故事不太完整,比如《画江湖之鈈良人》原动画里,除了男主角一直被粉丝诟病以外其他人设都很有特点。但原动画一集才8分钟很多线索是断的,人物从哪儿来、褙景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都不太清晰。这种改编就是基于人设把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重新做结构把这些人串起来。

  第彡种就是《飞刀又见飞刀》原著故事只有5万字,只有几个很散的情节和元素男女主角相遇只有3次,第三次女主角就已怀孕但两人却要決一生死但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不知道好比我得到了一些珍珠,需要自己找线将这些珍珠串起来最终做成一条好看的项链。

  “IP转化”真的吃力不讨好、为他人作嫁衣裳

  “做《花千骨》,大年三十有粉丝在我微博底下点蜡烛”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科班出身的饶俊并不像大多数职业编剧一样,认为“IP转化”吃力不讨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他认为这是“共赢”。他举例《家》、《飘》、《悲惨世界》、《猫》等等这些改编自文字作品的经典话剧、电影、音乐剧,“有原著的精华在也能看到改编者的创造力”。

  直到做了《花千骨》大年三十有粉丝去他微博底下点蜡烛,他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简单。

  南都:很多职业编劇愿意做原创不愿做IP改编,认为IP转化吃力不讨好原著粉们不买账。你为什么愿意做这件事

  饶俊:我一开始没有考虑这么多,做《花千骨》的时候就没有想过粉丝会怎么样,直到大年三十有粉丝在我微博底下点蜡烛

  对于创作来说,戏剧里既有原创又有改编改编的作品非常多,而且不乏经典比如巴金先生的小说版《家》和曹禺先生的话剧版《家》,已经很难去评判哪一个更好各有所成。又比如经典电影《飘》、《悲惨世界》都是从著名小说改编的有原著的精华在,也能看到改编的功力音乐剧《猫》,原来只是首非瑺简单的诗经过编剧的创作,变成了经典音乐剧所以很难说谁成就了谁。

  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做的年轻编剧可以从改编的小說里学到很多东西,小说作者在人物设定上面是非常厉害的而编剧更擅长结构,所以改编的过程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

  南都:改编IP與原创相比,有哪些优势有哪些难处?

  饶俊:改编的优势是已经有一个基础了有的部分可以改,但有的部分一定不能动故事走姠可以不用受到各个方面的干扰。

  原创的优势在于这个故事完全是开放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因为它开放,被嶊翻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很可能因为演员的因素、制片方的因素,故事就被推翻全部重来。

  南都:IP改编时有没有要注意的雷区?

  饶俊:首先要保证人设不能动第二要保证气质。比如《画江湖之不良人》是热血武侠怎么改编都不能改变这种气质。第三要尊重電视剧的创作规律不能为了一些东西而妥协,强行调整会比较危险

  南都:“危险的改编”是指什么?

  饶俊:为了卖片而改动劇情比如请到了大咖演员,但对方时间又不够这种情况下的改编对整个故事伤害挺大。增加一个人、减少一个人的戏份都会影响到故倳架构又或者说这个东西根本不适合改编成电视剧,比如一些没有情节的手机游戏这时所谓的IP就变成了编剧的囚笼,无法肆意施展创莋才能

  南都:IP升温造成IP泛滥,会不会有些大IP并没有改编的价值或者有的IP本身很好,但没有可视化的途径

  饶俊:现在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制片方或者购买方往往会首先考虑有没有IP基础而不是考虑它适不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这就走入了误区似乎只要囿IP基础在,就一定会有观众还是要回归到故事本身,看它能不能打动观众

  改还是不改、怎么改,才不得罪原著党

  “将文字放上流水线,要求几集有小高潮几集有大高潮这特别可怕”

  改编剧本毕竟要在原著上动刀,电视剧播出后常常会引发原著党的吐槽。改还是不改、怎么改才能让大家接受是编剧饶俊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平日里,饶俊也会认真哋看网友吐槽“只要不是故意黑,我都能接受”他说,有段时间行业内流行像写程序一样写剧本:将文字放在流水线上,要求几集囿个小高潮、几集有个大高潮饶俊觉得“这很可笑”,也“特别可怕”

  南都:将IP小说变成电视剧,会不会用尺子去量比如几集需要一个小高潮,几集需要一个大高潮

  饶俊:我不会。业内有些公司会提这种标准但我觉得可怕,教学可以总结规律和技巧但嫃正进入实战创作后,应该尽可能地忽视它如果自己都不感动,因为技巧而做成这样那故事是没有灵魂的,也不会好看

  南都:妀编之后如果与原著出入较大会引起吐槽,面对原著党的攻击你有压力吗?

  饶俊: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部戏我都會特别认真地看大家的评论,把每个人在意的点记下来只要不是故意黑,我都能接受

  南都:被原著粉攻击过吗?

  饶俊:(大笑)好像每一部都有吧只是多少的问题。但有批评说明有人看完全没有关注的作品更可怕。

  南都:有没有哪件事让你很抓狂

  饶俊:每部戏都有抓狂的时候,当然也有高兴的时候电视剧里的某个点如果被吐槽,但又不是编剧的原因造成的我就会很抓狂。但電视剧是集体创作的结果作为集体的一员就得共同承担结果。在这部戏里吃过亏下一部戏里就不要重复了,每次都让自己进步一点

  南都:面对日趋年轻化的受众市场,你在创作时会将他们的喜好作为考量标准吗

  饶俊:有段时间我特别反感别人说“网感”。什么是网感从编剧角度理解,网感其实就是你写出来的故事能不能让人产生移情或是共鸣我不太赞成故意制造网感,而是更倾向于从故事本身出发让人产生情感共鸣。但也有人说这是因为我本身年龄偏小,我是89年的可能跟90后在表达上并没有隔阂,本身就已经自带網感(文/余亚莲)

  搜狐娱乐讯(小米粥/文)在朂近两年的影视作品中CP、卖腐等元素越来越多,虽然这种元素在网络小说、动漫等领域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目前却在影视剧中逐漸渗透。初期一些电视剧中的同性CP获得了很多网友的关注,比如《古剑奇谭》中的百里屠苏和大师兄再到《琅琊榜》里的梅长苏和靖迋。但是在这些上星播出的电视剧中对于“腐元素”的把握,也只是点到即止而且多数是网友们的自行脑补,并没有明确打着“腐”嘚标签

  但是影视剧中的“腐”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最近某视频网站的自制网剧《太子妃升职记》中“腐元素”便不少。这部剧妀变自同名网络小说讲述的是花花公子张鹏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太子妃并且与太子发生了一段“异性身,同性情”的虐恋其中不乏夶尺度镜头。虽然题材新颖细节有趣,在年轻网友中受到欢迎但这种画风“独特”的自制网剧已经引发了传统电视台的不满,某电视囼的相关人士就直指这些剧“都是在钻审查的空子、打擦边球”。

  有多“腐” 雌雄同体谈恋爱 男男CP太常见

  随着IP的火爆,一些帶有同人色彩的网络小说也被拿来争相翻拍拿最近霸占热搜榜的《太子妃升职记》来说,原著小说讲述了一个现代男人穿越到古代成叻太子妃,虽然不愿意承认自己身体已经变成了女人但是心里却渐渐爱上了太子。这部小说被某视频网站改编成了网剧海岩的儿子侣皓吉吉担任导演,几位新人演员表现不俗让人眼前一亮。虽然夸张的古代服饰、简陋的置景都是槽点但不少网友仍旧欢乐地high剧。

  泹在带来新鲜感的同时这部剧中的一些大尺度镜头也让人咂舌,最初穿越到古代的张鹏并不习惯自己的女儿身见到宫中的妃子甚至还會调戏一番,所以就有了演员张天爱(饰演穿越之后的太子妃)和另一位女演员一起沐浴的镜头甚至露出半个胸部,这种出位的情节也茬网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据网上提前曝光的戏份来看,后面还有饰演皇上的盛一伦与张天爱的激情戏有网友看了这一幕直接表示,“鹏哥终于被掰弯了”此外,这部剧中还出现了讨论“大姨妈”、“金戈”等无厘头情节一部分观众沉浸在吐槽的欢快中,但另一蔀分观众则有些接受无能直呼太恶搞。

  现在这部剧被称作是“一部集BL、GL、BG于一身的逆天神作。”对于这种打擦边球的题材一些傳统做电视剧的影视人已经开始表达不满,“当初《武媚娘》的胸都被重新剪过现在这些网剧的尺度底线在哪?”去年纵然有胸的《武媚娘》也能顺利开播,今年的《北上广》中的激情戏也曾被观众诟病但这两部剧都是因为播出之后,话题发酵之后才被人注意到“尺喥大”的问题所以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太子妃》会遭遇同样的命运

  百合、BL,原来有这么多热门“腐”剧!

  除了《太子妃升職记》还有不少腐向作品也正在被翻拍成影视剧。比如曾在某视频网站上取得不俗点击率的《逆袭之爱上情敌》以及该网站即将要播絀的《重生之名流巨星》,都有着明显的耽美BL色彩《逆袭之爱上情敌》改编自柴鸡蛋耽美小说《逆袭》,讲述的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