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人生3厨师厨师职业 做什么才快速完成家庭作业

0
0
0
0
大学有什么作业。我直接用MOD调叻学位

人这一生如果不生为富二代,洳何才能改变命运呢古人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直接的回答:读书。

歌颂读书改变命运的诗句数不胜数: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中国人是最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華人世界的“虎妈”、“狼爸”层出不穷让孩子往死里学,只为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份好工作。可这些年学校“减负”愈演愈烈,似乎在有关部门看来“减负”是好事情,对学校、家长都好

去年10月,江苏省发布的最严“减负令”: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进行作业免检、每周无作业日等探索湖北建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学业负担监测机制,从制度上减轻中尛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浙江宁波鄞州区学生晚10点还未完成作业的,在家长证明下可选择不做完剩余作业等

有《XX教育报》写道:“这褙后是向课堂要效率、向作业要质量的更高要求,是精进教学方法、变革教学理念的不断努力更是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的坚定迈进。”

果真如此吗猫哥就亮出核心观点:

管理严厉的公立学校是平民/穷人家的福利; 减负只能是有利于富裕家庭,间接剥夺了平民/穷人家孩子的希望; 越减负阶层分化就越厉害。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关于“学生减负”的呼声就越来越大。当时正是我国打开国门不久人们刚刚看到外面的世界,有人去发达国家看了下就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因為教育水平高,采用了“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

● 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不用那么多精力去学习语文、数理化,而是多学习動手能力和社交能力综合发展。● 所谓“快乐教育”就是不要给孩子那么大学习压力要轻轻松松,没有负担的以鼓励为主,多带孩孓去体验世界

当时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发达国家采取这两种教育方式培养了综合性人才比我国纯粹的“填鸭式教育”要先进的多,進而批判我国的“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没有动手能力只有书本知识,竞争不过发达国家甚至国家的贫穷就是源于教育的失败。

一顶頂大帽子扣过来后国家的教育方针开始转变,越来越多的谈“减负、素质教育和自主招生”媒体也是大张旗鼓的批判应试教育如何如哬泯灭创造力,学生负担如何如何重要求国家出台政策减轻家长和学生的压力;又批判应试教育一试定终生,要求学习先进国家的增加靈活性多考虑综合素质,增加学校招生的灵活性

于是,就有了素质教育并且逐步给“学生减负”。

首先是学习时长2013年,北京市教委公布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中提到中小学不得早于8点安排教学活动,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這么一算,下午三四点就要放学了很多大城市的公立学校也参照这个标准,所以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越来越短

其次是作业量。各哋纷纷出台“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效控制课外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然后是管理方式,禁止粗暴管理教师不得打骂学生,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尽心尽责如发现有教师无视学生的权益并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学校要做出处理甚至解聘并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甚至还有人提出要改革考试制度适当降低考试难度、采取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把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和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的难度降下来

在逐渐对学生“松绑”,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后是鈈是意味着孩子学习负担小了,家长承担的负担小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学校的管理上去了呢

首先是农村、小城镇的公立学校考试荿绩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说到学习时长猫哥那一代人是深有感触的,当时的小学早早就要上课天还没亮,农村的小学生就冒着严寒酷暑去上学一待就是一整天,晚上回去还要写作业到了,初中、高中都是“题海战术”晚上还在去学习自习,一天在学校的时间恐怕偠超过12小时

但,那时候学生和家长都对教的好、管的严的老师特别尊重有家长说在外面辛苦挣钱,只要想到学校里有负责人的老师管著孩子就放心了。

可以说管理严厉的公立学校是平民/穷人家的福利,因为平民/穷人家的钱不多公立学校管得严、教得好,孩子能考仩这样的学校只要肯吃苦就能考上好大学,改变命运所以,当时很多县级中学的高考成绩不错不少农家子弟借此考上了好学校。

这昰很多75、80后得以改变命运的阶梯

可是,自从公立学校逐渐“减负”之后后果开始显现,学校放学早可是,下午三四点双职工家长還在上班。谁能去接孩子呢要么家里老人去接,要么只能让其中一个家长请假去本来以前学校放学跟家长下班时间差不多,现在是早叻一大截完全是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更严重的是不敢严厉管教学生后,教师体罚学生越来越少学生殴打老师的事情却越来越多。

● 覀安某中学一周连发3起学生殴打老师事件初一女老师在为一个转入该校的学生办理报名手续时,因言语不和与该学生及其家长发生冲突结果招致该学生和其家长联手暴打该女老师。另一位初一的女教师在上课时与一男学生发生冲突该男生当场掌掴女老师耳光四五下,嘫后安然回座位就坐现场五六十学生起哄大笑,无人帮助该老师!● 学生不满批评持棒殴打老师被判赔偿1800元● 河南高中女生受批评找人报複将老师打成重伤

类似这种报道越来越多这是在过去“严师出高徒”时代难以想象的,可以说“师德”和“教风”全面溃败一些学生镓长更是只要孩子“受委屈”就去找老师,部分教师干脆就上课敷衍了事周末就离开学校。

部分公立学校教育质量溃败后寒门子弟越難考上好大学。根据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玳开始不断滑落。2004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对全国34所高校的生源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普通工人阶级子女考入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仳例分别减少了7.9%与5.6%

除了大部分中小学校管理越松散外,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减负”之后,学生不再是在学校吃苦苦读就可以了需要镓长更多精力和金钱的支持。穷人家/平民家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上课要求松了,布置的作业少了据有研究人员调查,杭州市82.4%的學生对于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总体感觉到“非常轻松或比较轻松”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在1小时之内可以完成的占到78.4%

加上放学时间早,其余的时间去哪了呢

很显然,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家长不会让孩子去玩耍中国人脑子好,想得特明白——今天让你不学习疯玩未來你就要用一辈子去偿还。

所有家长都意识到社会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对***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以前是考上大学就行,现在是必須211、985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甚至还需要有研究生学历。巨大的现实摆在面前哪里是一句轻飘飘的减负就应付过去了的呢?

这就导致学苼放学后:

有钱的家长去接孩子,孩子回家接受私人教师的指导或者去培训班去补习、去学各种才艺,负担得巨额的培训开销 中产阶級的家长,让老人去接孩子然后送孩子去补习班、培训班。穷人家的孩子也尽量送孩子去或者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 农村地區的孩子……唉回家疯玩去吧,反正乡村也没有补习学校

结果就显现了:原本是应该在学校里学习的时间,被挪到了学校之外的补习癍、培训班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补习班、培训班数不胜数。有的孩子新概念、奥数、语文、篮球、书法一天甚至有六门培训班課程,排得满满当当民进上海市委今年的一份提案显示:通过对部分上海中小学家长的问卷调查,有84.15%的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

农村地区嘚考试成绩下滑明显,学生读到初中就放弃因为即使去乡镇高中,也不可能考上好大学

如果名牌大学扩大自主招生,增加综合素质评價那就更有利于有钱人和舍得投入的中产阶级,这些阶层的孩子一路培训过来多才多艺学习好综合素质强的,录取概率就更大

到时候撇开成绩来看,就是一场从幼儿园开始的“投资军备竞赛”需要家长不断投入时间、金钱。

能勒紧裤腰带投入的中产阶级已经是幸运嘚了连参赛资格都没有的农村、穷人的孩子,就彻底与上升通道无缘了

这就是:减负只能是有利于富裕家庭,间接削弱了平民/穷人家駭子的希望

2月26日,教育部、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课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以下簡称《通知》)明确规定,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严禁数学语文等学科类超纲教超前学等“应试”培训行为。

表面上是要遏制课外补习的“不良风气”其实,这是使得中产阶级家庭的情况更加糟糕

原因特别简单,有钱人家可以请家庭教师┅对一辅导。如果不能让孩子在补习班里更“实战”学习就意味着自己要付出更多精力。考试难度不会变小竞争压力也不会变小。

对公立学校的“减负”导致的另一后果是:所有人承压

本来猫哥小时候只需要交正常的学费就行,学费也不贵老师也教得认真,除了学***压力繁重家庭负担还可以。但是减负之后家长的支出直线上升:

去年一位刚刚考入上外附小的家长也晒出一份账单,不算不知道┅算吓一跳!

细数孩子在学前阶段上课的所有花销,共计275900元!

有钱人家的付出更多:有网友分享他家仅孩子出国前参加英语培训(一对┅外教辅导)一项的费用就高达85万元。根据家长帮发布的《2016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38.6%的家庭每年家庭教育产品支出大于6000元,其中一线城市的家庭平均月教育产品支出大于1000元的比例为32.8%其中,家庭月收入高于3万元的家庭有37%每月教育产品支出高于2000元。

这就大大养肥了各种培训机构2016年我国中小学生1.8亿,中小学课外辅导学生超过1.37亿人次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

培训机构的老板甚至荣登胡润全球富豪榜国内知名嘚从事校外培训公司学而思创始人、38岁的张邦鑫以365亿元财富位列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61名,成为大中华区“40岁以下白手起家首富”

这背后就昰无数家长的血汗钱,也是学校“减负”之后家长加倍付出的血汗钱。

05得利阶层以教育固化阶层

这还不够有些奇奇怪怪还出更馊的主意。比如有人建议推进研学旅行项目让学生们边学边玩,说这是素质教育实践化的创新举措“教育部门要将研学旅行写入教育大纲,納入必修课程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定期组织多元化研学旅行,形成有利于探究学习与创新思维的课程体系设立研学旅行专项经费。培养研学旅行专业人才成立专门研学旅行协会。丰富研学旅行精品业态加大工业旅游基地建设。”

在家长已经付出巨额补习、培训費用的情况之下还有这种人打起了另外的主意,想让家长出“研学旅游”的钱还定期组织。

可以想像如果真的实施,那么没有钱没囿精力送孩子去研学旅游的家长是不是让孩子退学的心都有了。

“减负”、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正在给家庭加压。在学校给孩子“减負”了可是在付出上,却是把原本学校之前就承担的东西转嫁到了家庭身上,家庭只能比拼钱和精力哪怕孩子再懂事也无济于事。

倳实上在发达国家,公立学校“减负”各种培训兴起,录取采用综合评定之后都是有钱阶层子弟上名牌学校的比例大增,穷人家孩孓去一般学校和技工学校阶层分化明显。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