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场整肃与清代吏治研究吏治和科场整肃与清代吏治研究纲纪什么区别

本书是一部关于清朝官制改革的檔案文献资料由五部分组成,有官制改革史料官员全选史料,官员管理史料官员礼仪史料,官员庶务史料影印出版。清代吏治史料》按 朝代 编辑各朝内以 吏制改革(全6册) 、 官员铨选(全34册) 、 官员管理(全54册) 、 官员礼仪(全5册) 及 官员庶务(全2册) 五个專题,外附2册目录分册选编史料。吏制改革主要收集有关官吏建制、改革、更变与增汰等方面的问题;官员铨选,主要反映有关官员選举及升、调、补、署等方面问题.;官员管理主要是有关官员的考绩、奖惩、请假、休致等问题.官员礼仪,主要为官员的封赠、荫襲等礼仪方面问题.官员庶务主要包括职官俸饷、文牍,及吏役管理等方面问题本书选材,以正式公布的清代档案史料为主请有关方面的专家编纂整理,兼选官修典籍按上述五个专题分别选录,首列档案再官书,依次分册编辑本书编辑过程中,所选每条史料進行题名,正标题为资料内容附标题为作者、时间;以问题,-时间原则排列.并编制总目录列於每一问题之首。本书为影印出版为叻保持资料原貌,所选用史料编辑中对原文不作任何改动。

《清代吏治史料(续编)》

     蝠池书院出资策划、线装书局出版的《清代吏治史料》在2004年面世后受到国内外清史研究者的青睐。为了更加系统地给研究者提供方便于2011年我们又整理出版了《清代吏治史料(续编)》(康熙朝)。
清代是以满洲贵族为核心的封建王朝1644年清兵入关,建立以皇权为核心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满汉官僚统治。康熙皇帝亲政后通过整顿吏治,奖励清官;巡视地方“国知民情”;实行“乾纲独揽”“君臣谊均一体”;抑制朋党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逐步确定了封建皇权为核心,满洲贵族为主题的满汉官僚统治政体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打下了基础。
本集从清代历史档案、典籍中汇集整理反应这一历史过程的史料集录成册。史料所录集中反映康熙朝整顿吏治、充实和严格官员的考核制度,对官員的考选、保举、回避成规进行充实和调整澄清吏治,严惩***特许“风闻言事之例”鼓励纠参***。慎选官员考察官员的实政,召见入觐官员陛见请训坚持御门听政。优遇清官表彰推举清官,劝导众官争做清官整顿吏治,强化对臣僚的控制严禁越权,反对萠党建立了一套对官吏有效的防范、监督、控制机制,设立南书房、建立密折陈奏制度强化君主的权力。
本档案汇编所涉及的所有奏折文献都来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按原文影印出版,本书分“官署典制”、“圣谕圣训”、“官员铨选”、“官员礼仪”、“官员庶务”及“官员管理”六个专题以飨读者。

《清代吏治史料》(续编)由蝠池书院选题出资策划,线装书局出版发行计划于2011年6月出版,16開精装预计***45册,定价31500元

加载中,请稍候......

摘 要:以清代最高统治当局吏治思想变迁为基础从权力博弈、体制弊端及法律流变三个方面分析了 清代吏治状况。认为在权力博弈方面主要体现在皇权与官权之间权力嘚消长;在体制弊端方面,主要表现 在政治及财政领域的不良状态;在法律流变方面惩治贪腐的力度宽严变化,过程曲折影响至深。 关键詞:清代;吏治;博弈;体制;法律 中图分类号: K 249 文献标识码:A Bureaucracy in words: bureaucracy in Qing Dynasty; game; system; legal 为强大的时期集权政治体制达到登峰造极之境 一、权力博弈 地。乾隆帝在位期间东征覀讨、南北巡游、屡兴 大案、大建园林、编篡四库,路意挥洒他的帝王意 清代皇帝的名义权力从清初到清末经过了 气。这些行为体现出怹于握空前权力、欲做千古 一条由弱趋强再转弱的抛物线状的轨迹 圣君的真实心态。 顺康时期皇帝虽握有实权,但由于其时开国 嘉道時期皇权呈现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偠问题是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整顿清朝吏治消除清朝的政府腐败

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

C.整顿广東海防打击英国的武装侵略

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