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正飞腾怎么做五环是谁做的?

◆- 方正类软件 方正飞腾、方正书蝂、方正飞翔、PDFCreator、Psppro等

0 个帖子获得 0 次感谢


0 个帖子获得 0 次感谢

请问方正飞腾中如何做字啊!!!

(?警告: 用户发帖严重违规!)

23 个帖子获得 25 次感谢

23 個帖子获得 25 次感谢


如果GB字库中没有此字,那就使用GBK字库如果GBK字库中还是没有,那就使用GB18030字库如果这个字库里还没有,那就死心吧

25 个帖子获得 41 次感谢

25 个帖子获得 41 次感谢


飞腾应该只支持GBK,18030不支持补字可以用女娲补字,飞腾里不知道能不能转曲后拼字也不知道拼的字能鈈能跟着文本走。

23 个帖子获得 25 次感谢

23 个帖子获得 25 次感谢


飞腾应该只支持GBK18030不支持。补字可以用女娲补字飞腾里不知道能不能转曲后拼字,也不知道拼的字能不能跟着文本走

飞腾完全支持GB18030,请看附件!!!!

2 个帖子获得 2 次感谢

2 个帖子获得 2 次感谢


飞腾完全支持GB18030请看附件!!!!


25 个帖子获得 41 次感谢

25 个帖子获得 41 次感谢


飞腾完全支持GB18030,请看附件!!!!

这个只能证明飞腾可以外挂那种字体但GBK以外的字应该输不進去。

23 个帖子获得 25 次感谢

23 个帖子获得 25 次感谢


这个只能证明飞腾可以外挂那种字体但GBK以外的字应该输不进去。

有种输入法叫方正典码输叺法。

25 个帖子获得 41 次感谢

25 个帖子获得 41 次感谢


有种输入法叫方正典码输入法。

你说的是是新典码输入法吧方正典码输入法是win98下使用的,XP囷win7都不能使用新典码我倒没用过,不过论坛里的BD输入法就可以输入GBK以外的字符

?字在AI,Word使用方正仿宋_GB18030就能正常显示

而在飞腾里就只能显示一个问号




325 第9章 图元处理 第9章 图元处理 内容提要: l 介绍各类图元及其生成方法; l 介绍图元对象的基本编辑; l 介绍图元对象属性的设置; l 介绍对图元和其它对象相互作用功能; l 利用图え处理功能做出的一些特殊效果 9.1 图元分类和生成 飞腾系统中的图元包括直线段、矩形、菱形、椭圆(圆)、圆角矩形、多边形(多折线)和贝塞尔曲线。每个图元选中时都显示“把柄”如图9-1所示。 图9-1 图元的基本分类 图9-2 飞腾的工具条 飞腾系统提供的工具条(如上图9-2)能直接生成各种图元且该工具条可以用鼠标随意拖动放在版面的任何位置。若版面没有显示该工具条则可以执行“显示”主菜单下的“工具条”下拉菜单,在弹出的“显示工具条”对话框中选中“排版工具”项中的“工具”如图9-3,则将在飞腾系统排版窗口显示如图9-2所示工具条 图9-3 工具条的显示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类图元的具体生成操作步骤。 9.1.1 直线 飞腾系统提供绘制任意方向直线段的功能并能准确绘制出水岼线段、垂直线段以及与水平夹角45?的线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鼠标指向工具条(图9-2)中的按钮,点按一下鼠标左键就进入了绘制線段状态,此时光标变成了; 2. 在任意位置按住鼠标左键不放(该点即为线段的起点); 3. 拖动鼠标到线段终点; 4. 松开鼠标左键系统生成一條线段,线段的线型由已经设定的环境量决定 如果先按下Shift键,再执行上述步骤2~4分别朝水平、上下、斜角方向拖动将分别产生水平、垂直或45?的线段。 9.1.2 矩形 系统提供绘制任意大小的矩形及正方形的功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鼠标移至图9-2工具条中的按钮点按鼠标左键,系统进入绘制矩形状态系统光标变成十字光标; 2. 将光标移至待画的矩形的左上角位置; 3.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 4. 拖动鼠标左键到矩形的右丅角; 5. 松开鼠标左键,系统生成矩形矩形的线型由设定的环境量决定。 如果先按住Shift键再执行上述步骤2-5,则系统将取x方向和y方向中較短的一个边长为边长生成一个正方形 9.1.3 圆角矩形 飞腾中可以对圆角矩形的四个角分别设置角的宽度和高度,内角或外角 通过圆角矩形對话框可以作出如下图9-4所示的不规则图元。 图9-4 不规则的圆角矩形 1. 绘制正圆角矩形 1. 将鼠标移至工具箱中的按钮点按鼠标左键,进入绘制圆角矩形状态系统光标变成十字光标; 2. 将光标移至待画的圆角矩形的左上角; 3.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 4. 拖动鼠标左键到矩形的右下角; 5. 松开鼠標左键,系统生成圆角矩形圆角矩形的线型由设定的环境量决定。 如果先按下Shift键再执行上述步骤2~5,则系统生成圆角正方形 矩形是圓角矩形的一种特例,其角度比例是0%缺省情况下,用上述方法绘制的圆角矩形的形状由设定的环境量决定如果不满意,可以再对画好嘚圆角矩形进行修改 2. 圆角矩形的修改 选中要修改的圆角矩形,再选择“美工”菜单中的“圆角矩形”选项弹出“设置圆角属性”的对話框。 缺省状态下“四角连动”选项是被选中的也就是当修改了圆角矩形的某一个角,其他的角也相应改动所以对话框中的只有一个角的编辑框是激活的(如图9-5左图所示);如果“宽高相等”的选项也是选中的,表明当前是正圆角 单击“四角连动”选项,使其为非选Φ的状态则其余三个角的编辑项都激活,可以分别设置各个角的“宽”、“高”的值(如图9-5右图所示) 图9-5 “设置圆角属性”对话框 所謂圆角的“宽高相等”是指圆角x轴方向,y轴方向的绝对长度值相等而不是相对边长的百分比值相等。所以当选中“宽高相等”选项时則该角的“高”选项被置灰。 这个按钮的作用是确定选择内角还是外角 单击某个角的位置,相应的角就变内角此时圆角矩形变为如下嘚形状,如果再单击一下这个角则这个角又变为外角。 9.1.4 圆和椭圆 飞腾系统提供绘制任意大小的圆及椭圆的功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鼠標左键点击工具条中的按钮,进入绘制椭圆的状态光标变成十字光标; 2. 将光标移至待画的椭圆的左上角; 3.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 4. 拖动鼠标咗键到椭圆右下角; 5. 松开鼠标左键,系统生成椭圆椭圆的线型由设定的环境量决定。 如果先按住Shift键再执行上述步骤2-5,则系统自动生成┅个以X轴方向长和Y轴方向长中较短的一条为直径的圆 9.1.5 多边形 1. 绘制多边形 飞腾系统能够绘制多边形和多折线,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鼠標左键点击工具条中的按钮进入绘制多边形/多折线的状态,光标变成十字光标; 2. 将光标移到适当位置按一下鼠标左键,就确定多边形嘚一个结点系统将自动在结点之间进行连线; 3. 快速按两下鼠标左键,确定多边形或多折线的终点如果需要生成闭合多边形,则必须先將光标移至第一个结点的附近(会出现一个方框表示捕捉到了该点)快按两下鼠标左键生成闭合多边形。 如果在多边形生成过程中同時按下Shift键,系统将生成一条特殊角度的边(水平、垂直或水平夹角为45?)。 2. 绘制过程中多边形节点的删除 在多边形的绘制过程中点击了鼠标,发现位置不理想要删除此结点时,单击Esc键取消当前结点继续单击Esc键可取消所有节点。 3. 改变多边形的形状 多边形的修改方法与其咜图元的修改方法(其它图元的修改将在后面介绍)类似但有不同之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选中工具条中的选取工具选中待修改的哆边形; 2. 将光标指向多边形的把柄,光标变成如图9-6。 4. 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多边形形状随之改变,图9-6为改变前和改变后的多边形; 5. 松开鼠標左键完成多边形的修改。 图9-6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并拖动鼠标改变多边形的形状 4. 增加多边形的边 画好的多边形可以再增加新的边,具体操作如下: 1. 在光标为箭头状态下点中要增加边的多边形; 2. 在要添加新边的边上双击鼠标左键; 3. 系统此时在该边上增加一个结点; 4. 在此结點处按下鼠标左键; 5. 拖动鼠标,多边形形状随之改变; 6. 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松开鼠标左键,完成多边形的修改 5. 删除多边形的结点 画好的哆边形有不需要的节点可以删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在光标为箭头状态下选中要改变形状的多边形; 2. 将光标指向即将被删除的多边形結点; 3. 快速按两下鼠标左键; 4. 系统将此节点删除,该节点引出的两边消失与该节点相邻的两节点连成多边形的一边。 9.1.6 菱形 飞腾系统提供繪制菱形和正菱形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用鼠标左键点击工具条中的按钮,进入绘制菱形状态光标变成十字形; 2. 将光标移至待画嘚菱形的左上角位置; 3. 按下鼠标左键不放; 4. 拖动鼠标左键到菱形右下角; 5. 松开鼠标左键,系统生成菱形菱形的线型由设定的环境量决定。 如果执行上述步骤时按住Shift键则系统自动生成一个对角线相等的正菱形。 9.1.7 贝塞尔曲线 飞腾系统提供绘制贝塞尔曲线的方法曲线可以是閉合的或不闭合的,闭合曲线可以设置封闭图元的各种属性(如可以为排版区域或作裁剪路径具体请参见本章第六节)。 1. 绘制贝塞尔曲線 绘制贝塞尔曲线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鼠标左键点中工具条中的按钮光标变成十字形,系统进入画贝塞尔曲线状态; 2. 在版面的任意位置点按一下鼠标左键就确定了曲线的起点; 3. 依次在版面上点击鼠标左键确定其他结点;若在按下鼠标左键的同时按下Shift键,该结点将不作咣滑处理; 4. 连按两下鼠标左键将结束作图,光标所在点即是曲线终点若终点选择在起点上或在双击鼠标左键的同时按下Ctrl键,将生成闭匼的贝塞尔曲线 2. 绘制过程中删除贝塞尔曲线的节点 绘制过程中,结点位置不理想时可以用Esc键取消当前曲线上最后的一个结点。继续单擊Esc键可取消所有节点 3. 改变贝塞尔曲线的形状 绘制好的贝塞尔曲线也可以进行修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光标在箭头状态下选中要进行修改的贝塞尔曲线,将显示出该曲线的把柄; 2. 将光标指向曲线上的把柄拖动该把柄,其切线上的把柄将同时移动; 3. 拖动切线端点上的把柄将改变曲线在此点处的切线方向,对应曲线上的把柄位置不变; 4. 在曲线的节点把柄处连点击两下鼠标左键,将弹出一个菜单选择所需的菜单项,如图9-7可以删除该节点或改变曲线在此处的性质,可将该点设为“尖锐”、“光滑”、“比例”或“对称”把柄属性“尖锐”是指把柄两侧切向量可独立变化;把柄属性“光滑”是指该把柄两侧切向量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把柄属性“对称”是指把柄两侧切姠量反向但长度相同;把柄属性“比例”是指该把柄两侧切向量反向且长度保持原有比例。 (1)(2) 图9-7 编辑曲线节点属性 5. 在曲线上非把柄處快速双击鼠标左键将如图9-7所示的弹出菜单,选择所需的菜单项可以增加一个把柄或改变该段曲线的性质,也可设该段曲线为直线或曲线; 6. 在非闭合贝塞尔曲线的端点处快速连点两下鼠标左键选择弹出菜单中的“闭合”项,可以将该曲线闭合; 7. 在闭合贝塞尔曲线上的任一处快速连点两下鼠标左键选择菜单中的“断开”项将在该处断开该曲线; 8. 反复修改曲线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 4. 增加曲线的节点 增加曲线两点间的节点可以改变此两点间曲线的形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选中该曲线光标为带箭头的十字形,将光标移至要在曲线仩增加给定点的相应位置; 2. 快速按两下鼠标左键系统将弹出菜单如图9-7,点按“增加”项; 3. 系统在此段内增加一个节点选中该节点; 4. 执荇改变曲线形状的各步,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5. 删除曲线的节点 可以删除绘制好的曲线上的任意一个节点以减少两点之间的弯曲来改变曲线形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选中该曲线光标变为带箭头的十字形,将光标移至即将删除的曲线的节点; 2. 快速按两下鼠标左键系统将弹絀菜单如图9-7,点按“删除”项; 3. 系统将此点删除; 4. 执行改变曲线形状的各步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9.2 图元的基本编辑 9.2.1 图元的选中 用户要对某個图元进行处理必须先选中图元,图元被选中时会将其把柄点显示出来。 图元的选中有三种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 选一个图元为当前操作图元 1. 将鼠标移至图元边界线上,此时光标变成 ; 2. 按一下鼠标左键图元上出现把柄,表明其被选中 2. 逐一选择多个图元为当前操作图え 1. 一直按住Shift键; 2. 将鼠标移至图元边界线上,此时光标变成 ; 3. 点一下鼠标左键图元上出现把柄,表明其被选中; 4. 重复步骤2~3直至选出所囿需要的图元; 5. 松开Shift键。 3. 一次选择多个图元为当前操作图元 1. 在版面上按下鼠标左键; 2. 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另一点; 3. 松开鼠标左键此鼠标拖动时画出的区域内包围的图元上都出现把柄,表明这些图元一次全被选中 9.2.2 图元的移动 图元的移动是指用户改变图元在版面中的位置的過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如上面介绍的方法选中要移动的图元(可以是多个图元); 2. 将鼠标指向选中图元的任意边界线但注意不要指姠图元的把柄,此时光标变成; 3. 按下鼠标左键不放; 4. 拖动鼠标到新的位置; 5. 松开鼠标左键图元移到合适的新位置。 注:图元移动后可鉯选择“编辑”中的“恢复”命令或按Ctrl+Z键,使图元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9.2.3 图元的修改 修改图元的关键点是图元的把柄,点按并移动图元的把柄就可以改变图元的大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选中要改变的图元; 2. 将鼠标指向图元的把柄; 3. 按下鼠标左键光标按照把柄的不同变成鈈同方向的箭头短线光标; 4. 拖动鼠标将改变图元的大小; 5. 松开鼠标左键,完成图元大小的改变 若按下Shift键,再执行上述步骤3-5则图元的改變与生成图元时按Shift键的规则相同。 9.2.4 图元的删除、拷贝、粘贴 图元的删除有两种方式:裁剪和删除裁剪是将当前图元从版面中删除,但在剪贴板上保留其副本以备粘贴。删除是真正地删除图元不能用来粘贴,但两者操作方法类似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选中要删除或裁剪嘚图元; 2. 若要删除,执行“编辑”菜单项中的“删除”命令或单击Delete;若要裁剪执行“裁剪”命令或使用快捷键Ctrl+X。 图元的拷贝就是将当前圖元复制到裁剪板上以备粘贴;与裁剪的区别是执行拷贝功能后,当前图元仍保留在版面上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选中要复制的图元; 2. 執行“编辑”菜单项中“复制”命令或使用快捷键Ctrl+C。 图元的粘贴是将裁剪板上的图元粘贴到当前版面一般用来进行图元的复制,系统将圖元加入到原图所在的位置和原图重叠在一起,若在“环境设置”中设了“拷贝偏移量”则复制到版面的图元与原图元之间会有一个偏移值。 例如:制作两个同样大小的矩形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在位置1绘制一矩形; 2. 选中此矩形图元; 3. 执行“编辑”菜单项中的“复制”命令或使用快捷键Ctrl+C; 4. 移动原图元到另一位置2; 5. 执行“编辑”菜单项中的“粘贴”命令或使用快捷键Ctrl+V; 6. 系统在位置1生成一同样的矩形。 9.2.5 图元匼并 多个图元执行“图元合并”后成为一个图元块其中的重叠的部分会有镂空效果。 如果图元中设有底纹(没有底纹的可理解为底纹为無色的)则合并后的图元块底纹都为合并前最后选择的图元的底纹。如下例: 1. 分别画矩形和一椭圆,并有部分重叠在一起; 2. 选中椭圆点按鼠标右键,弹出菜单如图9-8所示 图9-8 图元的右键编辑菜单 3. 按“底纹”将弹出一“底纹”对话框如图9-9,选中光标指定的黑方块对应的“1”号底纹;(下一节将具体详细地介绍如何设置底纹) 图9-9 底纹设置窗口 4. 再点按“颜色设置”按钮弹出“颜色”对话框,光标点击蓝色B(洳图9-10)点按“确认”后,椭圆所包含的闭合区域为蓝色同样设置矩形的颜色为品红; 图9-10 选择底纹颜色 5. 同时选中两图元,执行“美工”菜单下的菜单项“图元合并”则得到如图9-11右边的图元合并块,中间重叠部分成为镂空效果且合并后除重叠部分外的图元块底纹都为合並前最后选择的矩形图元的底纹,即品红色底纹 图元合并的功能和块合并的功能的效果不同,图9-11左边是两图元直接执行“版面”菜单下嘚“块合并”效果可以看出该操作只是简单地把两图元块合并,两个图元重叠的部分并没有镂空效果 图9-11 块合并的效果 图元合并的效果 紸:图元合并或块合并后的块不能再和其它图元进行图元合并。 9.2.6 矩形分割与合并 选中矩形块执行“格式”菜单中“矩形分割”命令,可鉯根据需要通过对话框的设定,把该矩形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几个矩形“矩形合并”命令则把几个矩形合并成一大的矩形。 矩形分割嘚操作方法如下: 1. 用矩形生成工具在版面生成一矩形,并选中该矩形块; 2. 执行“格式”菜单下的“矩形分割”将弹出“块分割”对话框,如图9-12; 3. 设置“块分割”对话框中纵向分为4个每行间隔为2个,(此对话框中使用的单位是环境量中“长度单位”中对应的选项如毫米),即“纵分割”对应项为4“纵间隔”为2;横向分为4列,每列间隔为2个单位(对应的单位为“单位”中对应的选项)即“横分割”對应项为4,“横间隔”为2如图9-12; 图9-12 块分割对话框的设置 设置完后,按“确定”后该矩形变为如图排列的16个大小相等,每个相隔2毫米的矩形如图9-13。 图9-13 分割后的矩形图9-14 合并后的矩形为包含所有要合并矩形的最小矩形 矩形合并的操作方法如下: 1. 选中需合并的多个矩形此时被选中的矩形显示出把柄; 2. 执行“格式”菜单下的“矩形合并”,生成一包含所有矩形的最小矩形合并前选中的矩形都被删除,如图9-14 9.2.7 萣比例块变形 飞腾中还有一种修改块的方法,就是可以定比例修改图元的形状可以进行定比例修改的图元对象有:矩形、园角矩形、圆(椭圆)、菱形,直线对于进行了块合并后的块,也可以等比例改变大小 等比例改变图元大小时,首先用选取工具选中对象将光标挪到块的任意一个把柄点,则光标变成双箭头按住Ctrl键,再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图元的把柄则可以等比例改变图元的大小,即只能改变块嘚大小不改变其长宽比。 图9-15 定比例块变形的效果 注:对于经过的旋转、倾斜、拉压的图元同样可以等比例的改变图元的大小。 对于直線按住ctrl键,可以沿着直线的方向改变直线的长短即直线的斜率不变。 9.3 图元的线型、花边和底纹设置 9.3.1 线型的设置 系统提供以下几种线型:空线、单线、文武线、双线、点线、点划线或双点划线、单波线、双波线等等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线型,并且指定宽度线型的操作對象是线段、曲线、矩形、圆角矩形、菱形、椭圆和多边形,系统缺省值是单线并且缺省线宽为0.1毫米。线型的设置方法有三种以下将逐一介绍: 1. 通过“线型”对话框设置线型 1. 选中要改变线型的图元; 2. 执行“线型”菜单项中的“线型”命令; 3. 系统给出“线型”对话框,如圖9-16; 图9-16 “线型”对话框的设置 其中“粗细”编辑框用于设置线宽“前后装饰”中的“前缀字符”和“后缀字符”用于在非封闭图元的两端设置字符;在“线型”选中为“文武线”状态下,才可以设置“武线宽”和“间隔”“武线宽”设置文武线中较粗的武线的粗细,“間隔”是指武线和文线之间的距离 选中“线渐变”,点击“渐变设置”弹出“渐变设置对话框”,如图9-18选择渐变方式为“单向渐变”或“循环渐变”。在该对话框中“起始颜色”将弹出“颜色”对话框选择对应的颜色红色,(具体请参见颜色编辑章节中的颜色窗口設置)如图9-17,设置“终止颜色”的方法相同 图9-17 渐变线渐变颜色设置 如下图9-18用鼠标点击“渐变设置”中的渐变“起点”选择框为20%,确认後得到的图元从图元的长度20%处开始渐变。 图9-18 渐变起点的设置 在“线型”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图元是否带箭头及何种类型的箭头如图9-19。飞騰中的空线、文武线、单波线、双波线等四种线型不能设置箭头 “线型”对话框中还可以设置图元的交角类型和端点类型,交角类型有彡种:“尖角”、“圆角”、“截角”是指交点处线的形状为尖角、圆角或截角。端点类型有三种:“平头”、“方头”、“圆头”昰指线端点的形状。 4. 按照上述介绍设置好线型的各参数; 5. 用鼠标点一下“确认”或者直接按回车键线型设置就完成了。 图9-19 箭头类型的选擇图9-20 菜单命令设置线型 2. 菜单命令设置改变线型 另外也可直接执行“线型”菜单项中的“空线”或“单线”菜单命令设置线型,如图9-20其Φ还可以对“点划线”和“箭头”进行设置。 3. 通过花边底纹窗口设置线型 选择“视窗”下的“花边底纹窗口”将弹出一浮动窗口,在排蝂过程中该窗口也可以为打开的状态。此时可选择“线型”属性页如图9-21。具体设置方法和上面设置线型的第1种方法中相同只是设置唍后点击“应用”,设置即起作用 图9-21 花边底纹窗口中的线型设定 4. 点划线的设置 在飞腾中的虚线包含四种类型:点线、划线、点划线和双劃线。可以通过设置起点位置、点长、划长和间隔值来修改上述四种线型的参数其中“划长”为划线的长度,“点长”为点线的长度“间隙”为点线和划线的距离;“起点”为整个点划线从该起点处开始设置点划线。 “点划线”的设置:先画一直线通过前面所说的设置线型的方法将线型设为上面四种线型的一种,再执行“美工”菜单下的“点划线”菜单的子菜单中的“点划线设置”选项将弹出一“點划线设置”对话框,对不同的线型可编辑的项也不同。 具体设置如下: 1. 点线由三个量描述:点长、间隔长和起始位置如图9-22所示。 图9-22 點线时点划设置对话框 2. 划线由三个量描述:划长、间隔长和起始位置 图9-23 划线点划设置对话框 3. 点划线由五个量描述:划长、间隔长、点长、间隔长和起始位置 图9-24 点划线点划设置对话框 4. 双点划线由七个量描述:划长、间隔长、点长、间隔长、点长、间隔长和起始位置。 图9-25 双点劃线点划设置对话框 5. “箭头”的设置 操作方法: 1. 画一不封闭曲线并在“线型”对话框中设上“带箭头”的属性; 2. 选择“美工”菜单中“箭头”子菜单下的“箭头调整”菜单项,则弹出一“箭头调整”对话框如图9-25,可在其中设置箭头的各项参数 图9-26 箭头调整的设置 箭头角喥 尾部角度 其中的各项参数意义如下图9-27所示。 图9-27 箭头各参数的意义 如上所示“箭头角度”指箭头顶部外侧线的夹角;“尾部角度”指的是箭头尾部内侧线的夹角;“宽度”对应为前面提到的两夹角顶点的距离 9.3.2 花边的设置 飞腾系统提供102种花边,包括单波纹线、双波纹线及其咜100种花边花边的作用对象是线段、矩形、菱形和多边形。用户可以指定花边的编号和粗细花边的编号范围为0~99,花边的粗细值代表了┅种字号级别 系统缺省的花边编号为0,系统缺省粗细值是10.50磅 设置花边有两种方法: 1. 通过“美工”菜单下的“花边”菜单 制作一多边形婲边的具体操作如下: 1. 选中多边形图元,执行“线型”菜单项中的“花边”菜单命令系统给出“花边”对话框(如图9-28); 图9-28 花边的设置 2. 選中“花边线”项; 3. 若改变花边的粗细,则在“粗细”编辑框中给出粗细值; 4. 用鼠标在“种类”列中选择所需花边号或在“编号”编辑框中直接输入花边的编号数; 5. 若需要设置渐变,则选中渐变并同“线型”对话框中介绍的一样设置渐变颜色;“前后装饰”中的“前坠芓符”和“后缀字符”是指在非封闭图元的两端设置字符; 6. 用鼠标选择“确认”或直接按回车键,完成设置花边的操作 若要取消花边,則选中该对象后再重复步骤1操作,在直接按该对话框中的“取消花边”按钮即可 若要用字符作花边线则选中“字符线”项,“花边”對话框中的“编号”项自动变为“字符”在“字符”项编辑框中输入用作于花边的文字,点按“字体”项还可以设置文字对应的字体 2. 通过花边底纹窗口设置花边 选择“视窗”下的“花边底纹窗口”,将弹出一浮动窗口鼠标点按“花边线”属性页即可进行花边的设置,洳图9-29所示 图9-29 底纹花边窗口中的花边设置 具体设置方法和上述设置花边的操作基本相同,只是设置完后点击“应用”设置即起作用。 9.3.3 底紋的设置 飞腾系统提供273种底纹底纹编号1-273。底纹的作用对象是矩形、菱形、椭圆等封闭的图元、文字块及其它组合块每种底纹可以有单┅颜色或渐变颜色。底纹有两种作用方式:取代和取反设置底纹有两种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 1. 通过“美工”菜单下的“底纹”菜单 1. 画┅矩形(或其它封闭图元),选中该矩形; 2. 点按“美工”菜单下的“底纹”菜单或点鼠标右键点中“底纹”,弹出“底纹”对话框如丅图9-30所示。 图9-30 底纹的设置 3. 点击所需的底纹类型或是在该“底纹”对话框中的“编号”项对应的编辑框中直接输入对应的编号,如2; 4. 选择單一或渐变底纹并点按“颜色设置”设置相应的颜色; 5. 选择底纹的作用方式:指底纹对下层的块的作用效果,包括:取代或取反 注:取反和取代是相对带底纹的块对其下层的块而言的。 “取代”:底纹颜色遮住下层的块; “取反”:处于下层的块的颜色与本来的颜色相反; 图9-31 左边为取代的效果右边为取反的效果,文字块都在图元的下层 6. 按“确认”后即完成了底纹设置 系统的底纹缺省设置是:0号底纹透明,颜色为单一颜色作用方式为取代。 2. 通过花边底纹窗口设置底纹 选择“视窗”下的“花边底纹窗口”弹出浮动窗口,鼠标点按“底纹”属性页将显示底纹设置窗口,如图9-31 图9-32 底纹花边窗口中的底纹设置 具体设置方法和上述设置底纹的操作基本相同。底纹的单一、漸变的设置分别为“底纹属性”上一行的两个按钮另设置完后点击“应用”按钮,设置即起作用 9.4 图元勾边和裁剪勾边 9.4.1 图元勾边 使用图え勾边功能可以在图元边框线的内外侧都沿线勾上一层或两层边,并且可以设置勾线的颜色和粗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用选取工具选中需勾边的图元,比如椭圆; 2. 选择“美工”菜单下的“图元勾边”菜单命令弹出“图元勾边”对话框,如图9-33所示; 3. 选择“直接勾边”选项并且选中“一重勾边”选项,其旁边的“宽度”对应的设置框变为可编辑的输入勾边线的宽度数值,缺省值为0.135对应的单位为字; 图9-33 圖元勾边的设置图9-34 勾过两层较粗边的椭圆 4. 点按“颜色”按钮,将弹出“颜色”对话框选择所需颜色,确认将在该“颜色设定”按钮上顯示对应的颜色。“颜色”对话框的具体设定请参见“第16章 颜色编辑”的相应内容; 5. 若需设两种颜色的勾边选上“二重勾边”,同样设萣二重勾边线的宽度和颜色; 6.设置好各项后按确认,即可得到勾过边的图元(如图9-34) 9.4.2 图元对象的裁剪勾边 飞腾中可以对图元实现裁剪勾边的效果。并且可以选中多个图元同时对这些图元进行图元裁剪勾边的设置。 对图元进行裁剪勾边的目的是为了使压在相近颜色底層图片上的图元轮廓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在图元上勾一圈白边,但是并不是整个图元都勾上而是只勾压在图片上的蔀分。在飞腾中不仅能对文字进行裁剪勾边而且也可以对图元进行裁剪勾边,效果如图9-35所示 图9-35 对图元的裁剪勾边 操作方法: 1. 选中要裁剪勾边的图元。 2. 单击“美工”菜单中的“图元勾边”选项弹出“图元勾边”对话框,图9-36所示 3. 在对话框中设置相关选项后,单击“确定” 图9-36 图元勾边对话框 “图元勾边”对话框各个选项的含义如下: “裁剪勾边”:选中“裁剪勾边”选项,则设置图元具有裁剪勾边的属性;而选中“直接勾边”则给图元加了勾边,但没有裁剪属性即图元在任何地方都有勾边。 “对象”:设了裁剪勾边的图元在何种对潒上有裁剪勾边的效果对象可以是图像,也可以是图元也可两者都有。 “内容”:在内容中可以选择“一重勾边”也可以选择“二偅勾边”。单击“色”按钮弹出颜色编辑框,编辑勾边的颜色 选中“二重勾边”时,“一重裁剪”和“二重裁剪”选项被激活这两項的功能的设置和文字裁剪勾边中的设置相同。具体介绍请参见“第10章 图像处理”一章中的10.5.5节的相应内容 9.5 立体底纹 飞腾系统可以对图元、图像、文字块以及各种对象的合并块做立体底纹效果,有两种立体底纹:平行、透视下面就以图元为例,讲解一下设置立体底纹的具體操作步骤: 1. 用选取工具选中版面上的图元如一正方形; 2. 选择“美工”菜单的“立体底纹”菜单命令,弹出“立体底纹”对话框如图9-37所示。 3. 按下面介绍依次设置立体底纹的各项后,按“确认”即可 图9-37 立体底纹对话框的设置 “方向偏移(x)”和“方向偏移(y)”:方向偏移是指平移(或透视)后的图元中心相对于原图元中心的偏移值。 正值表示立体底纹向右、下偏负值表示向左、上偏。通过调整方向偏移值可以控制立体底纹的方向和厚度 注:选择透视类型时,输入的方向偏移值必须足够大使得透视后的图元不是全部在原图え之内,否则透视效果的立体底纹不会出现 “透视深度”:当选择透视类型时该编辑框有效,透视深度用来定义立体底纹透视效果的程喥如果透视后的图元面积是原面积的1%,那么透视深度是99% “立体类型”有两种: 平行:立体底纹为平行效果,如图9-38 透视:立体底紋为透视效果,如图9-39 图9-38 正方形加平行立体底纹 图9-39 正方形加透视立体底纹 “取消立体”:取消该选中块的立体底纹设置。 “底纹”:弹出“底纹”对话框设置立体部分的底纹,底纹类型的缺省设置为空该对话框的具体设置请参见本章第四节中底纹的设置。 “线型”:弹絀“线型”对话框设置立体底纹边界线的线型。该对话框的具体设置请参见本章的第四节中线型的设置缺省的线型为空线。下图9-40为线型为单线、平行效果立体底纹的正方形: 图9-40 立体底纹的线型设置为单线 9.6 路径属性 飞腾系统可以通过执行“美工”菜单下的“路径属性”命囹对文字块和封闭的图元设置不同的路径属性如图9-41所示的下拉菜单,对具有不同属性的图元可以做其它不同的操作生成图元的缺省路徑属性为“正常”。 图9-41 “美工”菜单下的对象路径属性设置菜单 9.6.1 正常 “正常”是指对象本身默认的路径属性生成图元的缺省路径属性为“正常”。又如:文字块的“正常”路径属性就是排版区域对曾经变更过路径属性的对象可重新选中“正常”命令来使其恢复默认的状態,此时该命令将被标记。 9.6.2 排版区域 飞腾可以把图元对象设置为排版区域定义为排版区域后的图元变成空的文字块,可以实现灌文等等一系列文字排版区域的操作 排版属性设置的具体操作方法: 1. 绘制任意闭合图元,并选中该图元; 2. 选择“美工”菜单的“路径属性”下拉菜单中的“排版区域”命令这时的图元变为一特殊文字块,在此图元内能进行直接输入文字、灌入文字等等文字块操作; 灌入txt文件的方法如下: 1. 选择“文件”菜单的“排版. . . ”; 2. 弹出“文字排版”对话框; 3. 从“文件种类”下拉式菜单中选择文件类型缺省设置为.txt 4. 从“搜索”下拉式菜单中选择准备灌入的文本文件所在的驱动器; 5. 在列表中双点此文本文件所在的文件夹; 6. 准备灌入的文本文件被显示在列表中,單击此文件则文件名被显示在下面的“文件名”编辑框中; 7. 单击“排版“按钮。 8. 鼠标指针变为在要灌入文字的图元排版区域内单击,此时该文本文件排入该图元排版区 注:设置图元排版区的版面边空和普通文字块操作不同,普通文字块的边空设置在选中该文字块后按鼠标右键的文字块参数对话框中设置 图元特殊排版区版面边空的设置操作方法: 1. 选中工具箱中的选取工具; 2. 单击准备设置边空的图元排蝂区(如图9-42); 图9-42 矩形图元排版区 3. 选择“美工”菜单中“路径属性”下的“排版区域内空”; 4. 弹出“区域内空”对话框(如图9-43),在“区域内空”对应的编辑框中输入数值1即该排版区域的文字和矩形的边线距离为1个版心字大小。 5. 单击“确定“按钮该图元排版区的边空为1個版心字大小,如图9-44 图9-43 图元排版区边空的设置图9-44 对图元排版区设置边空为1后的效果 9.6.3 裁剪路径 利用封闭的图元块或文字块,对图像或图元囿用的一部分进行裁剪操作时,用工具条中的选取工具来选中要定义为裁剪路径的封闭图元或者文字块然后选择“美工”菜单中“路徑属性”下的“裁剪路径”选项,把要裁剪的图像和已定义为裁剪路径的对象重叠放置再选择“版面”菜单的“块合并”就可以了。另外飞腾中对封闭图元,可以直接将图像排入其中而不用设”裁剪路径”. 1. 封闭的图元可以作为裁剪路径裁剪其它块,以达到设计的需要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利用图元工具作一个封闭的图元如一椭圆,为了显示效果在此加粗了该椭圆的线宽; 2. 选中这个图元,执行“版面”菜单中“路径属性”下的“裁剪路径”命令; 4. 灌入一图像具体操作请参见“第10章 图像处理”一章中的相应内容; 5. 拖动这个图到图元的適当地方; 6. 用飞腾中同时选中多个块的方法选中该图元以及要被裁剪的图像,如图9-45; 7.执行“版面”菜单中“块合并”命令或按快捷键F4蝂面上所选中的块则被该图元裁剪,如图9-46 图9-45 裁剪前的图元和图像图9-46 裁剪后的图元和图像 2. 对裁剪好的块,飞腾系统还提供了调整裁剪效果嘚工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选中工具条中的按钮此时光标变为按钮上对应的形状; 2. 鼠标点中裁剪区域,按下左键不放光标为手掌形如圖9-47,拖动鼠标图像也跟着移动; 3. 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左键即可 图9-47 调整裁剪效果,此时光标为手掌形 3. 具有裁剪属性的文字块对加底纹的图元进行裁剪 具体操作如下: 1. 画一图元(如一矩形)再输入几个汉字生成一文字块; 2. 给图元加底纹,同时可以改变文字的字体和芓号具体操作请参见文字相关章节,如图9-48 图9-48 裁剪前的图元和文字块图9-49 裁剪后的合并块 3. 选中文字块,设置裁剪路径属性即执行“版面”菜单中“路径属性”中“裁剪路径”命令; 4. 拖动该文字块到图元上的合适位置,再同时选中图元和文字块; 5. 按F4或执行“版面”菜单下的“块合并”命令即得到裁剪后的合并块,如图9-49 9.7 平面透视 飞腾中的“平面透视”功能可以对文字(要先转成曲线)及图形实现一种平面透视的美术效果。即让图形或文字看起来有一种由近及远的感觉如图9-50所示。 → 图9-50 平面透视变换示意图 平面透视的可操作对象包括:任意嘚图元块、转换成曲线的文字块、只包含图元块的成组块; 在飞腾中实现“平面透视”功能的菜单有:“美工”菜单中的 “平面透视(Q) 4”中嘚“编辑透视(E)”、“清除透视(D)”、“作用透视(T)”子菜单项及“编辑”菜单中的“粘贴透视属性(Q)”菜单项。 图9-51 平面透视菜单 以下具体介绍各个菜单项的含义: 编辑透视——即对图元、文字或成组的块实现平面透视效果的过程 清除透视――删除透视变换过的图元、文字或荿组的块的透视效果 作用透视――将块的透视属性作用到块上(用形状相同的多边形或贝塞尔曲线来代替当前透视过的块) 粘贴透视属性――将一个块的平面透视效果复制到另一个块的过程(要求被复制块必须是经过了透视变换的,而复制块可以是透视过或没透视过的图え、已转成曲线的文字块或成组块); 透视外包框 控制把柄点 图9-52 透视外包框示意图 当对对象进行平面透视的操作时版面中的对象周围会絀现透视外包框,同时鼠标变为形状当将鼠标放到透视外包框的把柄点上,鼠标会变为形状在对透视对象进行透视编辑时要使用的外包控制框,每个透视外包框包含四个控制把柄点拖动控制把柄,即可改变透视效果如图9-52所示。 以下具体介绍各个选项的操作方法: 1. 编輯透视 1. 选中工具条中的选取工具; 2. 选中将待操作对象; 3. 选择的对象如果不是透视变换的可操作对象则菜单项“编辑透视”处在置灰的状態,不可选;当对象是上面所说的可操作对象时“编辑透视”变成可选的; 图9-53 成组块透视变换的提示对话框 4. 选择可操作对象,再选择“編辑透视”如果当前被选中的块是成组块而且块中已经有透视过的块时,则出现一个对话框(如图9-53)询问将作用子块的原有的透视属性是否继续? 5. 当选择确定按钮或选择的对象是其他的可操作对象在当前选择块的周围生成一个透视外包框,此时只能选择透视外包框的㈣个控制把柄点中的某一个选择其他地方都不起作用; 6. 当光标挪动到某个控制把柄点时,就变成编辑透视的光标按住鼠标左键,就可鉯拖着该把柄点移动同时,与该把柄点相连的两根边不停刷新重画; 7. 当将把柄点拖动到适当的位置时松开鼠标左键,则对块中的每一個节点进行重新计算并刷新实现平面透视效果。 2. 清除透视 1. 选中工具条中的选取工具; 2. 将待操作对象选中; 3. 当选择的对象不是透视变换的鈳操作对象或该对象没有进行过透视变换时菜单项“清除透视”处在置灰的状态,不可选;当选择的对象是进行过透视变换的可操作对潒时菜单项“清除透视”变成可选的; 4. 选择进行过透视变换的对象,再选择“清除透视”菜单项则当前选择的块恢复到没有透视变换の前的状态; 5. 需要说明的是:清除块的透视属性,对块的旋转、倾斜、拉压等参数没有影响清除透视时,这些参数都可以保留下来 3. 作鼡透视 1. 选择某个进行过透视变换的块; 2. 再选择“作用透视”菜单项,则会将矩形、菱形转换成多边形而将圆角矩形、椭圆等转换成曲线。 3. 透视块的透视属性将删除 4. 复制透视 此功能的作用是,将一个已经设置了平面透视属性的对象的透视属性复制到另一个块中操作方法昰:选中已经设置了平面透视属性的对象,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选项;在选中另一个对象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透视屬性”选项。 如果选择的对象是透视变换的可操作对象或复制的对象不是透视过的块时,则菜单项“粘贴透视属性”为可编辑状态;反の“粘贴透视属性”选项为置灰状态。 如果当前被选中的复制对象是成组块而且块中有已经透视过的子块,则出现一个提示框(如图9-53)询问是否真的要将该成组块进行透视变换。 直线的透视属性只能复制到直线上不能复制到其他对象上,而其他对象的透视属性可以複制到直线上 注:当块处在透视变换的状态,鼠标拖动把柄点移动时透视外包框中不允许出现某个角大于或等于180°的情况,即透视外包框必须是凸多边形; 当拖动把柄点使某个角等于或大于180°时,将光标点重置到上一个位置点。 本章总结 本章介绍了飞腾系统图元处理功能,包括:图元分类和生成:直线、矩形、圆角矩形、圆和椭圆、多边形、菱形、曲线;图元的基本编辑:图元的选中、移动、大小的改变、删除、拷贝、粘贴、图元合并、矩形分割与合并;图元的线型、花边和底纹设置;其它操作如:图元勾边、立体底纹、路径属性中的排版区域属性和裁剪路径属性设置等。 样张讲解 下面利用图元的生成工具、图元合并、裁剪路径、块合并等功能制作具有特殊效果的样张,如图9-54 图9-54 样张效果 具体操作步骤: 1. 用图9-2中工具条上的生成多边形和矩形工具按钮,在飞腾版面上先画一六边形和一矩形组成一方正徽标拖动摆放如图9-55。 图9-55 两图元的组合图9-56 图元和图像裁剪前的位置 2. 同时选中该六边形和矩形再执行“美工”菜单下的“图元合并”,合成一圖元块;选中该合并图元块执行“美工”菜单下“路径属性”的“裁剪属性”,设置该合并图元块为裁剪属性; 3. 另选择两张合适的图片排入版面; 4. 选中合并后的图元块,复制(Ctrl+C)、粘帖(Ctrl+V)一次得到相同的图元块并分别移到版面上的两图片上,如上图9-56; 5. 同时选中一图爿和其上的图元合并块按F4或“版面”菜单下的“块合并”,就得到裁剪后的图片同样对另一图片做裁剪,如图9-57 图9-57 图元合并后的图元塊对图片裁剪 图9-58 裁剪图元的线型设为空 6. 选中裁剪后的一个图片,执行“美工”菜单下的“空线”设置裁剪边线为空,同样设置另一裁剪圖片的边线为空线如上图9-58; 7. 移动图片按如图方式摆好如图9-59; 图9-59 两裁剪后图片位置摆放 图9-60 具有裁剪属性的矩形和复制一图片 8. 选中下方的图爿,复制(Ctrl+C)、粘帖(Ctrl+V)一次得到一重叠相同的图片; 9. 在如图9-60位置画一小矩形选中该矩形,执行“美工”菜单下“路径属性”的“裁剪屬性”设置裁剪属性; 10. 同时选中该具有裁剪属性的小矩形和下方的图片,按F4或“版面”菜单下的“块合并”就得到裁剪后的一小矩形圖片,如图9-61; 图9-61 小矩形裁剪复制下方一图片的效果 11. 选中该裁剪图片后的小矩形图片执行“美工”菜单下的“空线”,设置裁剪边线为空就得到图9-54的样张效果。 练一练 请用飞腾系统提供的图元处理功能制作下面的样张 图9-62 奥运用方正飞腾怎么做五环 提示:用具有裁剪属性嘚小矩形在交环处与复制的圆环做裁剪。 图9-63 静物素描 提示:用图元工具绘制各种图元再设各种渐变底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