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没有学习就成名

(ERROR:15) & 访客不能直接访问英雄成名狼牙山
作者:特邀撰稿人 黄 河 石文祥
来源:中国档案报
随着社会步入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布者鱼龙混杂,一些居心叵测的所谓“学者”“专家”,借学术研究、理论探讨之名,将矛头对准人们爱戴和敬仰的英雄人物,发布所谓“揭秘”“真相”“探究”,散布与事实相悖的言论。这种以歪曲事实、道听途说方式来抹黑、诋毁、中伤英雄的做法,正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一位英雄就是一座丰碑,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英雄不容抹黑,英灵不许玷污。为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本来面目,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从本期起,我报在《撷英》栏目开辟“用档案捍卫英雄尊严”专题,以陆军档案馆馆藏档案为依托,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以此来捍卫那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
相关链接: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有人对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进行了重新解构,对狼牙山五壮士的跳崖地点、跳崖方式等进行了武断怀疑,盯住细枝末节,企图以考证史实为由,从否定细节着手,干扰我们对民族英雄事迹的真实回顾。
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发布的《训令》。
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寇,面对悬崖深渊,大义凛然,纵身一跳,成就了“狼牙山五壮士”英名……
狼牙山,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南40公里处,因山势险峻、状如狼牙而得名。其上有大联陀、小鬼脸、阎王鼻子、天梯和棋盘陀5个险峰。这里山势陡峭,林木苍莽,地形复杂,在历次反“扫荡”中,根据地党政军机关和附近老百姓常到山中隐蔽。
1941年8月起,日寇调集7万余兵力,以“铁壁合围”“分区扫荡”“梳篦清剿”“辗转剔抉”的战法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晋察冀边区所属北岳、平西区进行疯狂“扫荡”。日军不断合围,反复搜山,涞源、易县、徐水与满城4个县的党政机关、游击队和周围村庄的数万名群众都隐蔽在狼牙山一带。9月24日,日军以3500多人,从几个方向朝狼牙山合围,妄图消灭这一地区的八路军部队和党政机关。
为了让被围困在狼牙山的几万名军民尽快安全转移,第1军分区决定,由3团、20团当夜猛攻管头、北娄山、松山和周庄一带,以便调动合围的日军,分散日军的注意力。果然,日军以为发现了军区部队的主力,随即将碾子沟、沙岭子一带的兵力,全部调往管头至周庄一带参战。于是,狼牙山的北面出现了一个约10公里宽的空隙。1团主力负责保卫晋察冀军区机关,留下的部队及4支游击队由正在山上养病的1团团长邱蔚指挥。邱蔚接到命令后,立即组织几万人突围转移至大良岗、牛岗和田岗一带。3团、20团完成任务后,迅速撤离战场。
9月25日拂晓,敌500多人继续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围攻,途经我预先设置的地雷阵地,死伤40多人。担任后方掩护的1团7连2排同围攻的敌人展开了激战。战士们都清楚,如果不能阻止敌人前进,或阻击时间过短,正在向北突围的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就有遭敌尾追的危险,因此,不管敌人的攻击多么猛烈,也不能后退一步。
可当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脱出日军合围后,2排已来不及摆脱敌人。此刻大家都明白:摆脱敌人,意味着生;把敌人引向自己,意味着牺牲。为掩护全排主力撤退,在生与死的抉择中,6班班长、***员马宝玉主动要求,带领全班战士继续抗击敌人,把敌人引向自己,引向棋盘陀!
战斗经验丰富的马宝玉带领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利用山腰的有利地形,一边抵抗一边撤退。敌人蜂拥而上,穷追不舍。5位勇士利用埋设的地雷连续打垮了数百敌人的4次冲击,杀、伤敌二三十人,减缓了敌人进攻的速度。由于自身弹药也将用尽,他们5人只好继续向顶峰退去,依托于顶峰的山险,一面用步***封锁隘口,一面用石头滚砸,又毙、伤敌20多人。
战斗进行了12个小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能推动的石头都已用尽。正在这时,日寇和汉奸又冲了上来,叫嚷着:“捉活的,捉活的!”马宝玉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掷向敌群,随着手榴弹的爆炸,敌人连滚带爬又倒下好几个。
看到已经没有退路,马宝玉对大家说:“我们坚决不当俘虏,只有跳崖!”说着便抡起双臂,把自己的步***在石头上摔成两段,高呼着“***万岁”,纵身向一眼望不到底的深谷跳去。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也把自己的***摔断,紧跟着向深谷跳下。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丛架住,后经群众救护脱险。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了第1军分区,传遍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发布《训令》:要求全区部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英勇顽强的搏斗精神,以战斗的胜利来纪念他们;在棋盘陀上建造狼牙山三烈士碑;授予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为l团模范连7连的荣誉战士,每逢纪念日点名时,应由荣誉战士点起;对光荣负伤的葛振林、宋学义,除通令嘉奖外,各赠“模范青年”奖章1枚。在为马宝玉、胡德林和胡福才3位烈士举行的追悼大会上,第1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宣读了这份《训令》。
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1942年,当地军民在棋盘陀上为他们建造了纪念碑。后来修建纪念塔时,聂荣臻除了题写塔名外,还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陆军档案馆供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日 总第2983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