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神器任务不小心放弃了了,怎么办?

初中阶段的成长任务
您的位置: →
初中阶段的成长任务
阶段的成长任务适应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感;自我认同感(自我同一性)的产生,避免认同感危机。青春期孩子呈现的主要特点:具体是由于身体迅速成长,头脑发育和性的发育。这些生理方面的发育非常迅速,而相对的心理发育却要缓慢,认知的能力还有限,特别是由于一直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的小社会环境中生活,非常缺乏社会经历和体验,思考问题还带有较多的片面性,认识不够深刻,缺乏深刻和稳定的情绪体验。因此这个时间段的孩子处于身心不平衡的状态中,从而引发了各种的心理矛盾和认知的冲突。 引一段对青春期孩子心理冲突的归纳,大家可以参看一下。“初中生存在心理上的***感和幼稚感所造成的矛盾:第一个心理冲突是反抗性与依赖性。一方面,初中生由于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所以渴望独立,不愿意听从父母、老师定下的规则或者意见,叛逆心理开始出现,常处于与***相抵触的状态中。而依赖性是因为初中生还无法独立,内心还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理解、支持和爱护。第二个心理冲突是闭锁性与开放性。初中时期,他们渐渐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有了自己的小心事,不愿意把所有的事情都往外说了。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孤独和压抑,渴望打破这种状态,希望有人过来理解自己和关心自己,因此他们渴望有朋友,一旦发现有真心朋友,又会把心事和盘托出,所以表现出开放性。第三个心理冲突是勇敢和怯懦。一方面,”初生牛犊不怕虎“,天不怕地不怕,在主观意识上不会受到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同时又表现出怯懦,这与他们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特点是分不开的。第四个心理冲突是高傲和自卑。一方面初中生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潜能和个性,仅凭一时良好的感觉做出判断,所以在某些时候表现得过于自信和自我感觉良好。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因为偶然的失误和挫折而产生极度的自卑。第五个心理冲突是既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进入初中的儿童,身体发育迅速,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是***了,应该同较小的孩子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他们又留恋童年生活,留恋那时候的无忧无虑,留恋那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呵护和关照。”孩子这种矛盾而渴望得到指引和方向的状态,常常会让父母不知所措,焦急而不知道从何入手,急切地想帮助孩子而却往往引起亲子间的冲突。这个时候,阶段成长的任务是否顺利完成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1 如果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培养,如有效率地完成,能够独自功课问题或寻找解决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拥有面对挫折和失败的经验,知道如何应对错误的作业和题目,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很好的适应初中课业的剧增,能够积极面对成绩可能出现的下降情况。这样,引发孩子焦虑和茫然的重要因素——学习压力大增和成绩下降,就会大大降低作用。第二,前面阶段权威型家长形象和良好亲子关系的任务如果顺利完成,在孩子这个矛盾和混乱的时期,才能真正帮得到孩子。民主而宽松的家庭沟通氛围,让孩子愿意向父母述说自己的烦恼和疑惑,父母一向温和接纳而坚守原则的方式正是孩子愿意接受意见和听从指教的对象。开始陷入孩子不愿意向你说,并且对你的意见和说教听如不闻的家长,就要反思这一点了,显然,你在孩子小学及以前的时期里,只注重了孩子的学习和成绩问题,却忽视了自己重要的成长任务。这个时候怎么办?仍然还是先平衡再发展,作为父母的你既然在孩子小的时候忽视了对平衡的投入,现在发展上暴露的问题只能回到下一层的任务中去,先把关系理顺,把沟通交流做好,重新获得孩子的信任后,再回到良性的成长发展中来。这是唯一不引发或埋下更严重恶果的解决之道。第三,人际关系方面,成长任务的完成,能够帮助孩子学习到人际交往的观念和技巧,正确面对同伴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有选择性地接受。初中的孩子,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判断能力的提升,同伴的影响作用开始增大,甚至超过了父母的影响,只有在前面的阶段孩子初步培养了人际交往的能力,才不会狭窄地吸纳同伴的观念。青春期对孩子和父母都是挑战,但它也不是只有混乱和矛盾这些不良之处。它实际上是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和有积极意义的时间段。成长最重要地就是学会自我成长,什么才是拥有自我成长的能力呢?那就是能够从混乱中走出来,能够从失衡中恢复平衡,能够从失败中重新振作,青春期的迷茫正是孩子自我成长能力的第一次锤炼,钢不煅不精,人不锤不才,这里“锤”指的就是自己对自己的锤炼,也就是对自我成长能力的锤炼(并非家长拿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对孩子进行啊~这个只能算是磨炼,磨掉的不仅是杂质,连精华也要被磨去的)。顺利渡过青春期的混乱和矛盾,孩子将第一次打造自我成长能力的基石,对于后面的阶段和未来的成长,意义非同一般。如果孩子在青春期都显得非常地平稳,没有出现过明显的心理冲突和认识上的迷茫,没有体现出在行为上的矛盾和迷乱,会有下面两种可能:2 一,孩子内心的动力比较弱,是属于那种安于现状、乐于平常性格的人,并且父母的家庭教育做得比较好,民主而权威,亲情融融、积极依恋,孩子因此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安全而稳定,充满希望和阳光,平稳地渡过了青春期。二,孩子属于非常顺从性格的人,缺乏主见,而且在家庭中没受到真正无条件的安全感,他直接接受了父母对自己的安排和指向,避免了青春期的思索和否定的痛苦,从而顺利渡过了青春期。后一种表面上顺利渡过的孩子,其实并不是好事,这一点后面马上就会讲到。所以家长要树立这样的观念,青春期并不可怕,它重要而且不可或缺,它既是对前面阶段孩子和父母成长任务完成情况的检验,也是对孩子未来成长能力的锤炼。安下心来,认真面对,自然过渡就好。孩子的第二个重要成长任务,产生自我认同感,正确面对认同感危机。什么是自我认同感(自我同一性)?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学习的重要概念。现在作为孩子父母的我们,是否还记得,当我们还是十几岁的时候,曾经为自己是怎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可能变成怎样的人这类问题所困扰吗?现在呢?是否已经解决这类问题,知道自己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如果没有,说明我们的自我认同感在青春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形成,那么我们现在就应该常常体验到焦虑情绪和对自己的否定,并对未来感到无力和灰心。自我认同感将解决个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重要问题的认识。 个体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明白内在的自己是什么,从而达到认同感的获得。在孩子的初中阶段和阶段,认同感的水平可以分为四类:1、认同感混乱个体未能形成自我认同,同时又不再对此进行探索和质疑,陷入混沌的状态。2、认同感早闭个体过早和不加质疑地对某种生活形态进行认同,一般地表现就是接受了父母对自己人生的设定。3、认同感延缓个体体验到认同危机,但积极地进入探索和质疑。4、认同感达成个体经过仔细思考和探索,对自己人生的价值、定位和理想等形成认同的状态。认同感危机指的是青春期个体对他们现在和将来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混乱,从而体验到不确定性和不适应,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3 前面提到的顺利渡过青春期的第二种情况,就属于认同感早闭的类型,这样的认同感状态,如果面临***后的重大人生变化,如工作、婚姻和家庭的挫折时,就很容易全盘自我否定,变得与之前的那个人完全两样,陷入消极和痛苦中难以自拔。自我认同感的达成就显示个人的自我认识进入成熟阶段,一般在高中阶段,孩子就应该初步完成这项任务,为未来的生涯成长做好铺垫。初中阶段则是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探索时期。父母过多的把自己的愿望投放在孩子身上,按自己的想法设计和安排孩子的生活,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是让孩子陷入认同感危机的重大影响因素。第一课案例中的儿子,在初中和高中的混乱和消极,就是由于妈妈过多的安排和左右,也正由于这样,儿子在大学时仍然陷入严重的认同感危机,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和生活没有形成稳定的认识。自我认同感有什么用?自我认同感是幸福感的基石,因为幸福并非是拥有许多许多,并且还能获得更多,幸福是对已经拥有的感到满足和满意,觉得这就是自己应该也需要得到的一切,得到的这一切已经让自己身心都平衡,生活、工作都平衡。自我认同感让我们的心态非常稳定,产生更多的自信和快乐,并认同自己的价值,获得较高的自尊。 自我认同感让我们避免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包括现在社会很多人所面临的抑郁、焦虑、失落,面对打击时也能较快地回复状态,保障我们的心理健康。青春期(初中和高中)是一生中确定我们是怎样的人(会变成怎么样)的最关键时期。孩子学习方面:1、史地理化等课程的增加(知识)2、对性别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认同感,对民族、文化、社会、信仰和人生的认同感(认知)3、学校和班里的组织活动有别于小学,有权责的组织和管理活动给孩子提供了锻炼管理组织能力的机会(管理组织)。生活方面:1、对异性的关注、恋爱的萌芽。(爱情)2、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人际)3、生理变化(身体)4、家庭事务的参与(责任感)父母4 1、让孩子向自主发展,让亲子关系向平等发展(亲子关系)。2、帮助孩子渡过生理和心理不平衡发展的青春期,接纳孩子在青春期发现出来的矛盾、混乱和燥动,这是孩子搜索成长的方式。3、帮助孩子民族和文化等社会性自我认同的形成。例如读真正的历史书而不是历史课本,根据家庭条件和时间,带孩子参加活动或旅游,去体验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本阶段的体验和小学阶段有些不一样,小学阶段的出游更多是休闲和娱乐性质的,而本阶段由于孩子思维和意识的发展,出游将能获得文化和民族的认同感。4、帮助孩子在角色和身份的自我认同方面进行搜索。例如在孩子对自己形象的关注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鼓励和支持,这个时期孩子对自己形象的认识会很大的影响他的自信。通过学习方法去改善基础知识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系数,得到认知策略:小学三年级和高二的认知相关系数0。82,初一与高二成绩相关系数达0。90。也就是说:学生高二成绩在8年前有82%是可以预测的。看的就是学习习惯。一个学生在小学三年级的习惯教育时是否养成学习习惯,在初一方法教育时是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直接决定高二的学习成绩。还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25%变化有取决于非智力性因素:意志力是否坚强,是否喜欢学习,是否喜欢老师教的课等初中学生学习成绩下滑原因:动机与兴趣如果孩子表现为,学习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差、懒惰、摊玩、应付作业,那么他的学习成绩下滑原因就是动机和兴趣的原因。动机和兴趣的原因辅导班是纠正不了的,只有家长能解决。如果是这类原因就不要上辅导班。高中学习下滑原因:学习方法和基础的原因表现为:学习刻苦,题海战,学习力不从心,学习无有好多高中生,由于初中基础没学好,高中想学学不动性格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小学时外倾向的孩子成绩好,初中生性格影响比较模糊。一般内倾向的男生和外倾向的女生会成为尖子生。初一年级,高一年级的期末考试成绩对中高考成绩起决定性作用,初一年级是方法教育的第一步,很关键,一定要走好。而性格因素不是直接的。智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正常孩子智商是100~115,智商超过130的孩子属于智力超常的孩子,智商达到160的是天才,那是爱因斯坦,智商低于90的孩子是弱智的孩子,中国智商研究显示:智商低于90高于130占所有学生的2%,在一个40人的班级里按照2%的比例很难找出一个智商低于90高于130的学生。也就是说全班孩子的智商相同。我们能不能为自己和尖子生有着相同的智商而给自己先鼓一下掌好不好啊!(掌声)你和尖子生有一样的智商,为什么学习成绩不一样呢?我们来看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可以预测的。小学阶段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达到0。6~0。7,小学的尖子生是靠智商优先的;到中学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达到0。5,而到大学,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只有0。4~0。5。所以我们发现一些天赋不太好的孩子为什么能成功呢?中国古话讲:勤能补拙。他们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功。5 现在可以想象小学一年级,开学了,我们有七个东西是相同的。拥有相同的老师、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智商、相同的作业、相同的课堂、相同的试卷、相同的学校,经过3个月后,同班同学一个学生比另一个学生多考3分原因是什么?短短的3个月一个学生比另一个学生少考3分,这就是桶底的裂缝出来了。小学一年级就有3分的差异了,到了高三,就会差300分。2.人的心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美国着名心理学家葡劳夫教授给他的学生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老师让10个同学们手拉手从屋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10个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走了过去。然、走过去之后,老师打开灯,学生们惊奇的发现,原来他们走过的是一条独木桥,桥下挖了很深的一个坑,坑里面放满了毒蛇,然后老师让10个学生们再走回来,结果只有三个学生走回来。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孩子生下来都可以考北大、清华的,都具备走过去的能力;为什么若干年后只有三个孩子考上北大、清华了,绝大多数孩子都没考上呢?不是孩子能力出问题了,而是心态有问题了。3.学习习惯划分的三个层次:A.小学到初二以前是不自觉阶段B.从初二到高二半自觉阶段C.高二以后为自觉阶段做第三个游戏:测试同学们的学习习惯,放暑假了,家长上班了,临走时对孩子说:“在家好好学习呀。”家长离开家门以后5分钟以内把作业扔到一边去打游戏机了,这种孩子属不自觉学习习惯。还有的孩子苦苦坚持40分钟后,实在忍无可忍也去打游戏机了,这种孩子属半自觉学习习惯。有的家长在回家后看见自己的孩子在打游戏机后开始骂孩子。其实有个专家讲过这样一句话叫做“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做错事的孩子,只有做错事的家长”。为什么要讲着句话呢?家长下班回来你要看见你的孩子在玩游戏机,你千万不要生气,你应该感到高兴,恭喜你,你培养了一个诚实的孩子。你要是看见他在家里学习的话,那他一定是装出来的。4.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A.处罚处罚是什么意思呢,处罚就是打骂的意思,这招很管用。为什么这招管用呢?对一个初中的学生说道理,他们比家长说得还深刻,给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都是脑袋管不住手脚的人,只有打骂是最管用的,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古人讲,玉不琢,不成器。但家长在处罚时一定要注意五项基本原则,否则就是烂杀无辜了:a.处罚是最高级别惩罚,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已经成了滚刀肉了。”为什么呢?他的孩子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却一直承受最高级别的刑罚,b.处罚的最高境界是爱自己的孩子,要爱自己的孩子,当家长准备动手的时候,要是发现自己孩子已经哭了就不要再打骂了。点到为止,起到威慑力就可以了。c.处罚前要让孩子明白处罚的规矩,当周末家长看见孩子看电视时说:“你,写作业去。”有很多孩子离开电视机时有两个问题搞不清楚:第一个是为什么家长可以看而他不可以看;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因为你的家里没有规矩。d.就事论事的原则,犯了错误以后要就事论事,不要数罪并罚的原则。e.立即处罚的原则,有的母亲当孩子犯错误后心软了,总是说:等你爸回来收拾你。B.陪读紧密式陪读,适于不自觉的、注意力长度低于10分钟的初一以下的孩子。方法是孩子做作业,家长坐在孩子同桌,以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松散式陪读,注意力相对集中的孩子。方法是,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时要求他把门打开,家长把电视机关掉,保持家里安静。这扇门必须打开,有的家长说孩子房间的门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都打不开。有的孩子关着门,在自己的房间里一学就是两个小时,你相信吗?可能吗?他们把门关上以后肯定发生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一个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就是在关上门以后形成的。C.表扬表扬对孩子是一种激励,但要注意不能滥用表扬。举个例子,一个初一的孩子家长听完赏6 识教育以后说:听了赏识教育,我把我的孩子整整表扬了一年,也没有把学习表扬上去。所以,表扬只对弱智和小学生适用对于一个智商正常的初中生,家长滥用表扬的话,他们是很容易看出家长的阴谋诡计的。D.监督学习计划做好以后,家长要陪伴孩子做好监督工作,以前讲过坚持21天,就可以使量变到质变,孩子学习不好,习惯没有形成,第一个放弃的人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家长能坚持21天学生也能坚持21天。单一的教育方法都会导致学习习惯的失败,知子者,莫若父也。只有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将这四招融汇起来使用,不能只批评不表扬,也不能只表扬不监督。 讲座,学习习惯和细节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今天,我的讲座主要是围绕数学开展的,千万不要与其他学科对号入座,尤其是文科方面。不久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说:“决定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天分或者说是智商,二是学习条件,三是习惯。”第一点,那就得在我们谈恋爱的时候就可以大致决定了,你选择什么样的对象,他(她)的聪明程度以及你自身的智商,差不多可以决定孩子的天分,当然,也有个别例外。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比较的聪明,智商上,没有太大的差距。第二点,自从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大多数孩子都可以上学了,况且,能够相聚在相约群的家长,一定都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的,比如说,读名校,或者一流的教学设施啊,吹着空调上课啊,这些都是相当优越的学习条件了。第三点,是习惯,这个看似虽然很小的问题,往往被更多的孩子所忽视,以致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却是致命一击。所以我们先谈习惯,小学是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期,初中是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最好时期,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就相对比较困难了,因为很多东西已经慢慢地形成了思维定式,想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了,而在坐的各位家长,大多都是小学初中家长,一切都还来得及。举个例子,我前年带的高一班,他们进来,都是有很厚的资本的,不是奥数一等奖,就是年级排名前几,都是全省各地的尖子生,而且家长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开学的时候我还暗自欢喜,心想:“这个班,简直就是从天而降的礼物,肯定以后不要大费心思。”后来,经过与他们一周的相处,我发现,我错了。他们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没有我想要的学习习惯,他们自私,只会一意孤行,永远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当时我就纳闷了,一个这么生源这么好的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第一次摸底考,以及第一次月考,一个月的时间,我就发现了,他们的习惯导致了成绩的堕落。 从早上起床开始说起,他们中很多孩子有赖床的习惯,这是我在军训的时候发现的,不少人永远是踩着点进来的,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准点?不能提早?”他们给我的理由是:“军训太累,想多睡会儿。”这不是理由,他们都是一群寄宿生,我特意在晚上十二点的时候出没男寝,很神奇的是,尖子生睡觉前也要唠嗑,我能理解,也许是他们对高中生活的一种好奇吧,但是睡前聊天,会越来越兴奋,导致睡眠不足直接影响学习。讲到这里,我们就说养成第一个好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个习惯最好是小学一年级啊,甚至园就开始养成,不能让孩子像我们群里某些妈妈们一样,成为夜猫,第一,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比如说身高;第二,对孩子的视力是极大的伤害;第三,就是孩子第二天的状态了。现在的孩子确实不容易,尤其是寄宿生,每天睡觉的时间,最多也就8个小时,一定要好好珍惜,上床就闭眼,学校不会那么凶残地扼杀睡眠时间的,于是就没有睡不饱的理由了,但是第二天上课,往往会出现一些孩子“钓鱼”的现象,就是昏昏欲睡的那种感觉,我记得我曾经对学生说过:“上课,与其和瞌睡斗争一节课,倒不如真的熟睡十分钟。”那样,课堂重点部分不会完全错过,要不然效率低的可怜。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各位家长,睡眠的重要性。至于措施,目前我没有想到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只知道强制实施,应该效果还是可观的,一般来说,规定小学生9点上床,初中生10点上床,高中生11点之前上床,如果说遇到7 孩子作业没有做完的情况下,也一定要强制他们上床睡觉,睡眠重要还是作业重要?作业第二天可以补的。我带的学生,从开学那天开始,每天都有晨练,即使学校不组织,即使狂风暴雨,我一样地要求他们参加,这是对他们意志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坚持,每天早上,六点四十左右,我都已经出现在了操场上面,打算带着他们一块晨练,目标是围着操场两圈,到现在的四圈(400m每圈),早操出完以后,该回寝洗澡的洗澡,吃早饭的吃早饭,然后精神奕奕地走进教学楼上课。这件事在我的带领下坚持了半年,他们就已经养成了习惯,出早操。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习惯,晨练。很多家长会找理由说;“我家孩子睡眠都不够,还怎么去晨练啊?”其实这是个能说服人的理由,但是,一定做不到吗?让孩子比平常早起半个小时,出门跑一跑,或者在家做点小运动,都是可取的,这能让人保持一天的活力,上学有更大的动力,不至于垂头丧气地去学校,唉声叹气地回家来。而且,最主要的目的,增强孩子的抵抗力,不要以为孩子每天像雕塑一样坐着读书,就是最快乐的,如果有这样的想法的家长,那么,我只能说,你必须改,马上改。其次,晨练呼吸新鲜的空气,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假如还有父母的陪伴,又是多么爽的事儿啊。有的时候,感觉生源好,能够减轻我的负担,后来才发现,很多孩子,都是不拘小节的“书呆子”,更有部分孩子是先玩再学。我记得有一次中午值班,从教室门口路过,正直中午的静校时间,只能做两件事:要么就是睡觉,要么就是上自习。但是,居然有一堆的孩子围着,玩平板电脑,我走过去了,他们很慌张地收起来了,我没有再提起这件事,只是说:“为什么三五成群的在一起?”然后,我拿过他们的课堂作业本,个个都是边聊边写,接着其中有个学生就说:“老师,我们就想边聊天放松,边搞学习。”我说:“你们就不能先搞学习,再留下10分钟来聊天吗?那样是不是聊起来更轻松呢?”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你完成了我布置的作业,那样就不会想着作业,可以放肆地聊天呢?第三个习惯,做什么事要专注,一次性完成。从小学开始,就要告诉孩子,现在是学生了,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那么,我们一定要先完成作业,才能做其他的事情,如果一个孩子连基本的学校作业都不能完成,这到底是谁的错呢?也许很多孩子现在就养成了先玩再学的习惯,那么现在家长提醒还是来得及的,比如说,一定要写完作业才能玩电脑等。其实生活中很多小事也反应这点习惯的培养,比如说孩子看电视,一定要让孩子看完这一集,读一篇文章,一定要完整的读完,不能说中途有事离开一下,这都是不好的,孩子做事的时候,家长要有耐心等待,等他们做完了,再让他们去做另外的事情,做事要有条理,要学会专注。 以上三个习惯,是生活和学习相结合的习惯对学习的影响,下面专谈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具体指上课习惯、自习课习惯、做作业习惯、预复习习惯、考试习惯、记忆习惯、出考题的习惯、反思的习惯等。上课习惯,指的的就是是否可以专心,是否会记好笔记。专心,这个关系到老师的课堂是否能够提起孩子的兴趣,以及孩子是否能够专注。然后关于数学笔记,特地谈以下几点。第一,老师补充的定理,公式的变式,一定要记。补充的知识点,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可以使方法简便,一种是可以多解,培养能力。这个不说别的,高考考的是能力,需要很强的综合性,然后题量大,有的时候,老师额外补充的方法,也许作业上一时间的确实是用不到,但是,考试的时候,运用一些稍加简便的方法,对于解题速度,可以有很大的提高。第二,就是老师上课补充的题目。一般老师补充题目,选择的是高考错误率较高的原题,或者说是比较学生难以弄明白扯清楚的,考试中特别容易错的题目。很多学生认为,补充的题目,会做了,就行了,过了,就没感觉了。其实回过头想想,如果不是高频考点的题目,老师会在黑板上板书吗?浪费力气不讨好的事,谁会做啊?往往这些题目,都是一些经典,一般来说,考试八九不离十,这个包括月考,大考。其实应试学习,就是把一个知识点学会运用,然后考8 试,也就是平常练习的稍微的变式,怎么考,都还是和知识点牵涉到关系的,和老师讲的例题出入不会太大。如果记下这些题目,有好处,至少可以保证你不会在原基础上栽跟头,否则,自己也觉得划不来。况且,一般这些题目,往往综合性强,老师一般会选择涵盖一节课知识的题目,甚至牵涉到以前的,这也算一次很好的复习。所以,例题一定要记。例题怎么记?这个也重要。老师如果没有板书在黑板上的题目,出现在PPT中的,一般来说,第一遍扫视题目,第二遍,记下关键点,第三遍,开始做题。如果有剩余的时间,再把题目补充完整,没有,也无所谓,看三遍,脑海里有印象了,关键点有了,一般可以补完全。如果实在补不了的,去问同学老师之类的。第三点,选择关键的时候记笔记。一般来说,上课到一半的时候,以及老师拖堂的时候,必定要记。不要一开始上课,老师一板书,就记个不停,没用的。一般来说,当老师板书达到一定量时,而老师也开始唠叨或者扯谈的时候,可以开始记,但是,不要全神贯注的记,课堂笔记,不是让你当场就要记住的,永远记住一点,课堂笔记,是为了课后复习。然后课中老师开始扯谈的时候,里面一般有重点,因为怎么说呢,老师上课,到中途,思维也许会出现稍许的停滞,或者说休息,然后又蹦出一些新东西,往往这些新东西,是课堂上没讲过的,而同学们几乎在嘻嘻哈哈中度过,就错过了,所以一定要记下。最后就是拖堂的时候,没有老师愿意在累的时候,还站在讲台上不动的,想想,他为什么不肯走?第四,笔记记好了,还有很重要的是,要学会整理笔记。如果笔记凌乱。首先就会干扰你的复习兴致,那样就没下文了。但是,如果每天晚上,你把书上的笔记,能够重新整理一遍,然后再在脑海里回顾一遍,是最好的。不行的话,选择第二天的中午,一般来说,中午除了午睡,最好的选择就是整理笔记。第五,整理好了,要常看。不能说,整理了,完事了。一般来说,笔记本可以翻烂的学生,都是尖子生。至少,温故知新不说,他们可以避免很多犯过的错误再犯。自习课习惯就是包括孩子是否学会了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一般来说,孩子要有合理的计划,对空闲的时间进行自主安排,比如说,这几十分钟内我要完成什么,建议最好不要背文科,不要记忆英语单词,最好是做点理科的题目。安排好时间,那样,更加有利于初高中的自主学习。做作业习惯就包括作业是否能够按时完成,能否独立完成,然后完成后能不能及时更正,并且一定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更正。按时就牵涉到了孩子的时间观念,把每一次作业当作考试,把每一次考试当作作业。千万告诫孩子,不要养成留空白的习惯,哪怕不会的题目,也要去思考,一次思考,能够扩开思维,长久以往,是不可想象的。预复习习惯,也许在小学初中没有太大的用,但是高中,作用相对明显,尤其对于女孩子在数学这一方面来说,如果能够预习,那么学起来相对会轻松很多,不至于跟不上大队伍。预习为了课堂,把问题留给课堂,有目的性地去学习,复习为了巩固,先复习,再写作业,这也算是一种吧。考试习惯,特别注意的就是少用改正带之类的,然后争取不检查,一次做对。而且在中考高考中,出现不会做的数学大题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不要担心说:“怎么都只有一分两分?”这其实就是来自孩子们的墨水分,以及一部分的思考分,所以这个习惯一定要在平时写作业的时候养成。对于理科考试,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很值得初高中家长参考的《考试四步曲》。首先,第一步:大致浏览一遍,看是否有缺页漏印。这个很重要,尤其对于答卷来说。试想一下,此时此刻,正是一堂语文考试,你正坐在高考的考场,紧张地答着题目,突然发现,我的答卷没有格子,然后很慌张,看了看时钟,只有四十分钟下考了,而还没开笔,于是找了监考老师换卷子,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填完了之前的题目,接着,只有二十分钟构思写作,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人是写不好一篇作文的,如果本来语文完全有120分的可能,结果因为这个疏忽,只有了100分,前后相差的20分,能让你在省里排名下降万多个名次,也许会让你与一本失之交臂,得不尝失,何必不事先做好准备呢?9 然后,第二步:从头到尾开始做,把卷子所有的题目都大致地看一遍。只做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题目,不需要很繁杂的计算,不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当我们把整个卷子都粗略的做过一遍后,整个脑海里,就会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这样,很清晰的能够知道,这次考试,牵涉到了什么知识点,然后打开记忆之门,搜寻这些考点的记忆,再经过过滤,全部装进大脑,这样,可以避免考试时紧张,而出现知识的混淆,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而且,这样做了以后,就有了一个大概的底,这张卷子究竟哪道题目比较的难,我哪些题目估计需要多少时间。这一遍,只做一些较为简单的题目,比如说高考数学,就做几个简单的计算,只需要1分钟左右即可完成的题目。第三步:做难度系数中的题目,不需要很长时间的思考就能够做的。这样的题目,通常是指看两次题目就有思路,并且能够完成的。这是第二次浏览题目,对很多题目的已知所求都有所了解,而这是我们考场上解题所需要的。一道题目,如果读完题目,不能把已知条件记下来,就是一个很大的绊脚石,有可能会因为某个重要条件没有运用,而解不出,但是如果记下来了,可以保证解题时运用上去,不能说每个条件都有用,但是,无用的条件会很少,可以说,基本没有,所以,这点要格外注意。当这一步完成以后,整张卷子,该拿的分,都胜券在握了,只要细心,基本能保证达到预期目标。第四步:剩下的时间去做难题难题,高三学生常这样说:“最后的几个大题我们一般不会太认真的去思考,那都是留给上清北的孩子做的。”事实确实如此,但是,如果能够确保前面无误的情况下,我建议,有能力的学生,尽量去开动大题,至少第一小问,都孩子可以拿分的,大题,永远不要指望能够满分,只求是多少算多少吧,因为高考数学,真正拉开差距的,就是后面的大题,那就拉开重本中的重本和重本的差距,如果目标是北京的某所名牌大学,那请努力吧,这是需要能力的。假如要求不高的孩子,那么尽量的去拿分,前提是保证前面的题目都正确,因为,如果错了两三道选择题,只花了两三分钟,扣了十来分,但是大题花了半小时,也不一定能够拿到十来分,所以,请慎重。考试四步曲,试用于任何一门理科考试。适用于各个年级的学生,起初培养,可能会失败,也许会是时间不够用,也许会是该拿到的分,却没有得到,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只有掌握了这四步,才可能保证试卷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接着就牵涉到考试打草稿的问题,不论在我的博文里,还是上次相约群的数学讲座里,我都牵涉到了打草稿这个问题,我的用意并非是提高计算能力之类的,而是让孩子注意学习细节等问题,稍后我们会谈到。记忆习惯,对于记忆,有很多种方法,那么就是要找出哪种方法更适合孩子了,比如说,我推荐一种复习记忆的方法,就是当你在复习理科错题本的时候,假如有两种,一种就是就这么盯着看10分钟,一种是看5分钟,然后关上本子,回忆5分钟,这样,哪种效率会更高呢?肯定是后者,能够提高百分之八十的效率,事半功倍,何乐不为?出考题的习惯,这个对于初高中生比较重要,尤其是高中的孩子,必须要去了解出题人的意图,那样才能写出比较完美的***。那么怎么去了解?首先就是要学会自己出考题给自己考试,首先先根据考标,一步步地来,如果当自己的出的题目(当然要学会难易程度合理搭配),分数可以接受了,那么我相信,成绩也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反思的习惯,每天晚上睡前十分钟是反思和计划的最好时间,先是对自己今天的一天进行整理以及回忆,脑海里把上课的精华全部再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于是定下目标,明天该怎么办?我永远相信一句话,不论你什么时候发现问题,哪怕是高三,只要想改,一切都还来得及。所以,在此大伙儿打个预防针,今天我所讲的内容,您的小孩也许有很多方面都做的不到位,但是千万千万不要过度的担心,不要过度的忧虑,最主要的,就是沉下心,反思自己,帮助孩子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不知道大伙儿有没有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一个文科女孩,从高一的倒数,变成高考的北大”的,10 虽然这是特例,但是我们要明白,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既然别人可以做到,我们一样也可以。并且时间永远不会太晚,我记得哈佛图书馆上有一条训言是:“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好了,以上文字仅仅是给大家缓解一下气氛的。接着我们谈“学习细节”,其实也是学习习惯中的一种,只是更加的细化它。我主要讲以下几点:1.
关于作业作业的细节,是很多孩子忽略的,包括很多重点初中的老师,都会忽视这一点,尤其是刚刚学习几何的时候,我个人认为,理由绝对是不能少的,这个理由是中文,并不是什么“SSS,ASA”的缩写,必须是一字一句的理由,这不仅仅可以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对概念的理解透彻,以及一个很致命的问题,跳步,不论在小学还是初中,很多男孩子都会表现出浮躁,具体表现在作业的跳步上。跳步的弊端在于多年后,再来复习这道题目,也许就看不懂了,甚至说,就是近段时间做的题目,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老师把卷子发下来,居然还傻呆呆地问为什么给我批错?然后再提到很多孩子自学的时候,有点天马行空,直接买参考书,这个绝对是不可取的,因为参考书上的步骤,不一定是标准的步骤,所以建议还是买课本自学,避免细节错误。2.
关于草稿这是个我强调了很多次的问题,草稿,在小学就要开始用,初中要养成习惯,高中要定型。专门去买些本子,或者是把废纸装订好,做成草稿纸,一般来说,厚点最好,那样可以避免用了就丢的习惯,看孩子的草稿,一般就能看出孩子的学习习惯,从而去体现学习成绩。像很多孩子,往往比较邋遢的,那考满分是相当难的,因为他们只是去关注了大体,不会从细节这方面去入手,但是,那种整洁的孩子,一般解题思路是非常的清晰的,而且书写也是一流的,高考,一手好的书写,可以相应的比别人多5分左右,那在全省,就是几万个名次啊,这是个什么概念?说着再恐怖点,决定你是一本还是二本,决定你是985还是211。我让孩子们学会打草稿,并非大家所理解的,一味的去提高计算能力,绝对不是这样的,就目前看来,除了苦练计算,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计算粗心这个问题了。打草稿,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思维,我说过,草稿也可以像作业本一样完美。首先,刚开始,也许还不会习惯,那么就让孩子每打一次草稿,画一次格子,那样在有限的区域内,可以让书写更加的完美,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了习惯,那么一来显得这个人非常的有条理,二来可以让考试中避免一些没必要的错误,三来让自己错的有理由。3.
关于尖子生的一些学习细节我有很仔细地观察过班上每个孩子学习的动作,笔记,习惯等。比如说,这次期末考我班上第一的孩子,他就是个很活泼开朗的男孩,有一个很大的有点就是,善于和老师交际。他是个不懂就问的孩子,但是一定会建立在先独自思考的基础之上,绝对不会说,这个题目不会,我现在就去找相应的任课老师,这个方法是很愚蠢的,有的时候,自己也许连题目都没看,就去了,老师讲了,第一遍一头雾水,第二遍懂了,两天后,忘记光了。但是如果你去深思了这道题目,在题目的哪步上卡住了,这个拿出来和老师一起探讨,然后再交流,想想,这样是不是学习到了更多的东西呢?思维一下子是不是更开阔了呢?与老师交换意见的同时,是不是记忆更加的深刻了呢?如果一开始就畏难,长此以往,可能会对某些学科失去兴趣的。如果自己去思考,还有胜率,那样是不是更高兴了?更加会有兴趣往下学呢?高中尖子生,往往都有预习和复习总结的习惯,预习,往往发生在头一天晚上,我很早就说过,预习不是自学,预习只需要把课本大致浏览一遍,知道大概这节内容讲些什么,然后一些重要的概念在什么位置,不至于重复的笔记的出现。然后复习,一般来说,是先复习再做作业,这个要做到很难,也没太大的必要,我建议在作业前,只需要在脑海里回顾一下整个课堂,回忆一下重要的公式即可。一期再总结一次,便于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再说一个与这次讲座关系不大的问题:就是自学不等于自主学习自学,这个假期很多家长都很困恼,孩子到底要不要自学,就是提前看课本之类的,我的回答很坚决,如果你不是准高中生,预习的必要性是不大的。但是如果你想以后腾出更多的时间玩,或者学习其他的,11 这个可以考虑。自主学习,我的解释是自己主动学习。就像数学中的集合,自主学习是大的集合,而自学就是里面的一个子集。我想,自学,很多孩子都会,只要尝试,再加以改进,一般都能学个八九不离十,但是如果要学透彻,就是自主学习了。自主学习,在高中,就是包括要学会自习课上自己安排时间,晚自习自己把握时间做什么,然后不需要老师督促,自己自觉地去完成,而且保证高效率,其实也就是说,自主学习就是自学的升华。 暑假需要注意的事情: 初二是学生心理最容易变化的阶段,如:与不良学生结帮,早恋等。这些变化最初发生在暑假,因此假期家长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好学习与休息的时间,不要结帮结伙。 随着对初中新环境的适应,同学和老师也都了解了,因此原来隐藏的许多不良习惯开始出现,以及初中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同学间相处中言语冲突,男女生的非正常交往,多与孩子,与老师(不仅仅是班主任)沟通,多注意孩子是否与以前有不一样的言行举止。初二是学生心理最容易变化的阶段,如:与不良学生结帮,早恋等。这些变化最初发生在着吃暑假,因此假期家长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好学习与休息的时间,不要结帮结伙。 心理变化的几大特点:1)对任何事情反应冷漠,无所谓。2)经常与同学朋友出去玩。3)喜欢穿时髦衣服,时尚东西,留特殊发型,校服着装不合要求。4)上学经常迟到,但放学又不按时回家。5)经常谈论异性或非学习方面的问题。6)爱上网游戏,qq聊天。 如发现孩子有上述现象,及时与孩子沟通,多观察,多谈话。 建议:1)物理是一门新接触课程,有必要假期利用衔接课提前预习一下。 2)成绩较不理想的,有必要在假期中补一补初一的功课,否则初二很难跟上,初二将会两极分化更严重,直接影响初三。 假期作业:有目的复习初一以及预习初二,一定督促孩子按质按量完成作业,不要应付,更不要抄袭他人的。 最后,在这里我代表九班的全体师生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再次感谢你们的支持,愿我们班向着各位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愿我们的学生蓬勃向上,全面发展。对你们的到来,再次感谢!如有不当之处请多指正。谢谢大家,我就说这些,如果有问题可以单独交流,暂时没有问题的希望以后多关注孩子的教育,平时有空时可以到学校或给老师打***随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希望我们能对教育孩子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关心但不溺爱,严格但不粗暴,尊重但不放纵。 12
初中阶段的成长任务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