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几乘几等于30两个相同的数数等于三十的算式有哪些?

“sbsnpgy530”投稿了6篇初一数学上册重点难点知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一数学上册重点难点知识,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篇1:初一数学上册重点难点知识第一章1.1 正数与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1.2 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1.3 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mì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2.1 从算式到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3.1 多姿多彩的图形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3.2 直线、射线、线段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3.3 角的度量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3.4 角的比较与运算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篇2:初一数学上册重点知识一、代数式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二、整式1、单项式:(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2、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三、整式的加减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合并同类项:(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3)合并同类项步骤: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3)合并同类项。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1)代数式化简(2)代入计算(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图形的初步认识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二、点和线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三、角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平角。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4、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四、角的比较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五、余角和补角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等角的补角相等。4、等角的余角相等。六、相交线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2、注意:⑴垂线是一条直线。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⑷垂直的记法:a⊥b,AB⊥CD。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5、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6、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7、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8、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七、平行线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4、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初一数学上册重点知识整理篇3:初一数学上册知识总结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3)相反数的和为0a+b=0a、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3);;(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篇4:初一数学上册知识总结一元一次方程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1.等式与等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注意:“等量就能代入”!2.等式的性质: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8.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9.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方程的解).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篇5:初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第二章整式(一)整式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叫整式。2.单项式: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3.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4. 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5.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6.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7.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8.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9.同类项: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10.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二)整式加减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去括号: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初中数学学习方法1.求教与自学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即要争取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又不能处处依--教师, 必须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获取,应该在自己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去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2.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究源。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3.学用结合,勤于实践在学习过程中,要准确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质含义,了解从实际模型中抽象为理论的演变过程。对所学理论知识,要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它的具体实例,使之具体化,尽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应用于实践。4.博观约取,由博返约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唯一的来源。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认真研究课本以外,还要阅读有关的课外资料,来扩大知识领域。同时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掌握其知识结构。5.既有模仿,又有创新模仿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但是决不能机械地模仿,应该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不拘泥于已有的框框,不囿于现成的模式。6.及时复习增强记忆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必须当天消化,要先复习,后做练习,复习工作必须经常进行,每一单元结束后,应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篇6:初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初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有理数知识点一 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另一种分类(①定义;②符号)想一想:①零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②零是整数;自然数一定是整数;自然数不一定是正整数,因为零也是自然数;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因为负整数不是自然数。知识点二 数轴1.填空① 规定了唯一的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三要素)的直线叫做数轴。② 比-3大的负整数是-2,-1。③与原点的距离为三个单位的点有2个,他们分别表示的有理数是3,-3。2.请画一个数轴,并检查它是否具备数轴三要素?3.选择题① 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所表示的数是( )A整数
B负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②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知识点三 相反数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侧且离原点距离相等。知识点四 绝对值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所对应的点离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一个负数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0的绝对值是0;(4)|a|大于或者等于0。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大到小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由此可知:(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知识点五 有理数加减法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4.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知识点六 乘除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 正 ,异号得 负 ,并把绝对值 相乘 。 0乘以任何数,都得 0 。2.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负因数的个数为 偶数 时,积为正;负因数的个数为 奇数 时,积为负。3.两数相除,同号得 正 ,异号得 负 ,并把绝对值 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0 。4.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5.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倒数 。知识点七 乘方乘方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在a的n次方中,底数是a,指数是n,幂是乘方的结果;读作:a的n次方 或a 的n次幂。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知识点八 运算律及混合运算1.加法交换律:a+b=b+a1.加法交换律:a+b=b+a2.乘法交换律:a·b=b·a3.加法结合律:a+(b+c)=(a+b)+c4.乘法结合律:a·(b·c)=(a·b)·c5.乘法分配律:a·(b+c)=ab+ac6.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7.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8.同级运算, 从左到右进行 。知识点九近似数1.近似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考察量的大小,能说明实际问题的意义,与准确数非常地接近,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它为近似数。2.近似数的分类(1)具体近似数(如30.2、58.0 …)(2)带单位近似数(如2.4万…)(3)科学记数法3.精确度:用位数较少的近似数替代位数较多或位数无限的数,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这个近似程度就是精确度。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看精确度得到原数中去看在哪一位上,如:2.4万精确到千位,而非十分位,因为2.4万就是24000,4在千位上)。4.有效数字:对于一个不为0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起,到末尾数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求近似数要求保留n个有效数字时,第n+1个有效数字作四舍五入处理。例:0.0109有三个有效数字1、0、9,要求保留2个有效数字时,0.0109的第三个有效数字9四舍五入,变为0.011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1、1后求出近似数0.0109≈0.011。初一数学学习方法1.突出一个“勤”字(克服一个“惰”字)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突出一个勤字,克服一个“懒”字,怎么突出“勤”字“聪”:怎么个勤法,从这个字面上来看,要做到五勤:“耳勤”“眼勤”(耳朵听,眼睛看,接受信息)“口勤”(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讲话,消化信息)“脑勤”(善于思考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吸收、储存信息)那是不是做到以上四点就行了呢?不是。这个字还有缺陷,在聪下面加上“手”“手勤”(动手多实践,不仅光做题,做课件,做模型)这样的人聪明不聪明?最大的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做到—— 上课认真听讲(这是根本)回家先复习再做题如果课听不好,就别想消化知识2.学好初中数学还有两个要点,要狠抓两个要点:学好数学,一要(动手),二要(动脑)。动脑就是要学会观察分析问题,学会思考,不要拿到题就做,找到已知和未知想象之间有什么联系,多问几个为什么动手就是多实践,多做题,要“拳不离手”(武术)“曲不离口”(唱歌)同学就是“题不离手”,这两个要点大家要记住。“动脑又动手,才能最大地发挥大脑的效率”3.做到“三个一遍”大家听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听过“重复是学习之母”吗?培根(18-19世纪英国的哲学家)——“知识就是力量”“重复是学习之母”如何重复,我给你们解释一下:“上课要认真听一遍,动手推一遍,想一遍”“下课 看 ”“考试前 ”4.重视“四个依据”读好一本教科书——它是教学、中考的主要依据;记好一本笔记 ——它是教师多年经验的结晶;做好做净一本习题集——它是使知识拓宽;记好一本心得笔记,最好每人自己准备一本错题集初一数学学习建议1.课前做什么,预习。有的同学会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上课听老师讲讲不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花时间预习。其实预习非但不浪费时间,而且有很大的益处。首先,预习是对自己自学能力的锻炼。老师不可能教给你全部的知识,很多的知识都是靠自己自学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其次,通过自己预习得到的要比通过上课听老师讲得到的印象要深刻的多。那该如何预习,预习些什么内容呢?第一,要看课本,看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例题,对这部分内容要做到理解。因为这就是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后面的任何变化都离不开这个基础。第二,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的随堂练习。因为通过什么来检测你是否理解了概念,只有通过题目。课后的随堂练习的设置就是理解基本概念后的简单的运用。如果预习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在书上做好记号,上课时就要着重听这部分内容;如果内容简单,自己能理解,那上课时就要听老师是如何讲解的,和自己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或者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思路2.课上做什么,认真听讲。听课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准确的掌握所学知识的关键。课上认真听十分钟胜过课后自己看书三十分钟。那么上课该如何认真听讲,听什么。第一、带着在预习中未懂的问题听课,注意力集中,尽可能把疑点在课中解决。第二,对于在预习中认为弄懂了的问题,主要听老师的讲解是否和自己的理解一致,纠正自己在预习中对一些知识的片面理解或错误理解。第三,在预习中没有弄懂的问题,通过老师讲懂了或还有疑问,要在课堂上把关键的地方记下来,课后要及时进行向老师请教,弄懂、弄明白。第四,在听课中注意不能只听问题的答案,关键是听老师讲解例题的解题思路,明白了解题思路,你是学会了做这一类题,而不是只是一道题。例题是为巩固数学知识而讲,例题的作用是举一反三。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老师带着一个初一班,他每周都测验他的学生,而且公开告诉他的学生,考题全部他上课讲的例题。学生开始一片哗然,90%的学生有信心拿满分,只有班上几个最差的学生不敢这么说,很快第一次测验结果出来了,及格率48%,满分率不到8%,第二次情况有所好转,初一时这个班数学成绩与同年级数学特长班平均分相差12.5分。初二时与数学班只差1.5分,比年级平均分高10分。初三毕业,这个班几乎与数学特长班没有区别。第五,注意听老师在课堂中补充的例题,这些例题通常具有代表性,听老师的解题思路,拓宽自己的知识,要学会自己可以动手解决这一类问题。★ 8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知识★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初一数学上册练习题★ 初一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2年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小论文★ 初一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上册
《初一数学上册重点难点知识.doc》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初一数学上册寒假作业参考答案2023-10-15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2024-04-23《离骚》重点难点2023-03-25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2022-12-26河南省初一数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2024-03-27初一英语语法知识有哪些2023-08-06初一作文上册2023-08-05初一上册作文大全2024-01-11初一上册作文2024-01-14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3-02-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几乘几等于30两个相同的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