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爱情见证爱情交换不了了呢

时间明明见证不了爱情 为什么老是有人喜欢叫我等她几年?我觉得没必要啊不是么_百度知道&&& &&& &&&
作者简介 · · · · · ·
  所罗门·伏尔科夫,音乐学家。1976年从苏联流亡西方,于1979年出版英文版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见证》,声称在肖斯塔科维奇临死前一年口授而成,引起极大争议。   伏尔科夫多年著述都和俄罗斯有关,多本著作探讨了苏联时代作曲家的处境,《见证》与《肖斯塔科维奇与斯大林》陆续被改编为纪录影片。他最近的著作包括《圣彼得堡:一部文化史》、《与约瑟夫·布罗茨基对话:跨越二十世纪的诗人之旅》等。 目录 ······
原版本封面介绍序引言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主要作品以及生平职称和获奖表· · · · · ·
原版本封面介绍序引言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主要作品以及生平职称和获奖表所罗门·伏尔科夫简介· · · · · · 书评: 10:27:44   来自: 水木丁 (80%angel,20%devil) 见证的评论 &&   最近一直在看的书是《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口述》,这是当年绿老师看完之后,又特地买了一本送给我的书。在书架上放了很久了,最近才拿起来,一看之下大为喜欢,在书中的很多处折了页,并且拿笔圈圈点点。我从前并没有这种习惯,只是这一次实在是看得高兴,就自然而然的忍不住跑去找一只笔来做了这件事。      艺术家的叙事能力再一次让我惊艳,我在艺术学院呆了一辈子的老妈,曾经认为艺术家的文字和叙事表达都是弱项,但是很显然她错了。我第一次开始觉得有必要找一些艺术家的书来看,还是初读陈丹青的书,当初曾经在读完《纽约琐记》的时候就写过:这样的收放自如,根本是因为画家写字,始终知道自己的主业是画画,写字无非是个副业而已,也没有人会拿他的文笔太吹毛求疵,所以心无负担,干脆就把文字这个东西放下了.之前在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时候也对此有所感触,但是终究觉得他老人家是搞文艺理论出身,能说会写应该是正常的事,但陈丹青和肖斯塔科夫斯基,一个是画家,一个是作曲家,书面也好,口头也罢,总之是文字表达的能力甚至比好多靠这个吃饭的人都要高出不是一两个档次的事。这原因虽然说根本还是人的境界上,但对文字表达的态度,和目的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无独有偶,在肖斯塔科夫斯基的口述里,有一段很清楚的讲了他关于他对文字的态度,那是是讲他的校长格拉祖诺夫的一段话:      “他从来不是泛泛地谈,他对自己说的话十分负责,非常认真。这种态度影响了他周围的人,所以我们学会了使每一句看来简单的评语都包含确切的意义。      例如,如果他把一位作曲家称为大师的话,我们是一辈子都记得的,因为这个简单的字眼是大量思考的结果……      当时是个罗嗦的时代,说起话来滔滔不觉。说话越来越不值钱,格拉祖诺夫使简单的字眼重新恢复了价值。结果证明,如果一位专家,一位大师用简洁的语言谈到音乐,没有不着边际的夸夸其谈,那他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      这段话让我非常的心有戚戚焉,也颇为感慨,因为其实现在的中国也是这样,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被听见,因此就滔滔不觉,扯着脖子喊得脸红脖子粗的,说话,写文章,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随意的评论,批评,随意的贴标签,滥用形容词下定义。每个人都是在滔滔不绝的说着废话,但是很少有一个人愿意认真的去想一想,为他自己说过的话,对人对事做出的评价负责。而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更清楚的,就是一些文字工作者通常对自己文字的迷恋和迷信,这迷信不仅仅是在写文章的时候,其实已经深入骨髓,把人带进了死胡同。比如前一阵子,我的一个朋友和她喜欢的人之间有了点误会,因为那误会太过微妙,其实根本就只有靠冷处理和时间来解决,但那位姑娘就一直跟我讨论,要怎么说,如何像对方做出解释。我当时一边听着一边就想,做文字工作的人真是好迷信文字啊,总觉得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摆平一切。      学会了一样本事,而且感觉自己练得还不错,从此开始擎着它放不下,结果就只有这一种解决的方式。对于艺术家来说,他们的武功不是说话和写文章,所以并不会特别依赖此道。境界高到陈丹青,肖斯塔科夫这样的人物,因为不迷恋文字,对文字不存在过分使用之心,炫耀之心,没有矫情,只想把自己想到的表达的清楚明白,结果反倒是讲故事写文章都分外的好看。。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格拉祖诺夫这个大娃娃,除了酒瓶子,他不仅仅是对文字,对音乐以及一切武功都是放下的。我读到肖斯塔科维奇描述他叼着雪茄给学生们上课,做示范的时候,就随随便便的把雪茄往大胖手上一夹,开始弹钢琴,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肖斯塔科维奇也只能说,他的手像融化在了琴键上一样,这一幕真令我心向往之。也正是这样一个人,因为放下了,所以他耗费了他作为艺术家的很多时光,去跑社会活动,帮助了很多他的学生,年轻有为的音乐家在斯大林时代不被饿死,流放。很多人不理解他,觉得他浪费了自己,其实无所谓浪费不浪费,因为不仅仅文字,音乐本身他也是能放得下的。      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应该追求的是道,不是器,就像人吃的是饭,不是饭碗。这里的道,我理解是天道的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道理。不是道德的道。而器,就是我们用来吃饭的技术,本事。器磨得漂亮固然是好,但是有时候人过于追求器了,自己也会变成器。对自己的那点技术,本事,太放不下。干我们这一行的,就是对自己那点文笔,表达能力,过分沉溺于其中,只知道说话,不知道闭嘴,最后就成了另外的一种井底之蛙。
10:36:46 susan  这本书没看过,看完水木丁的评论后很想看看。   另,关于人们对自己的“器”,“放下”和“放不下”,倒是没有水木丁体会那么深刻。但是,“艺术家的叙事能力”,到底还是同个人思维方式、行文方式有关系,除了天分之外,也有长期训练的因素吧。我想,呵呵。一笑。
10:38:51 乌乌鸟  今年春天刚看的这本书,被他文字的坦率震惊。
11:05:17 SpelL  想知道根本就只有靠冷处理和时间来解决的微妙误会是什么
11:12:22 开膛手贝塔  ls   比如我一直怀疑你干了某些事情但是没有确凿证据   就需要时间来证明我的判断是niubility还是shability   忽然想起智子疑邻来,嗯,就是差不多这样
11:17:04 任真  也喜欢陈丹青先生的风格。
11:22:32 soso  m一个先,尤其赞同最后一段,并自警。
12:27:08 夏天,1%的美好  M
13:18:56 于少  后来在网上看有人说,这本书是编造的——我对这个说法将信将疑,小水,你也去查下则个。
13:40:47 coffeeclaudia  当时是个罗嗦的时代,说起话来滔滔不觉\" ----有错字.
15:00:29 faye  恩~~~自警ING
17:34:51 水木丁   13:18:56 于少  后来在网上看有人说,这本书是编造的——我对这个说法将信将疑,小水,你也去查下则个。         恩,看到了。      我觉得生活的细节,和人的境界是最不容易编造的。这些看问题的深度,如果不是肖斯塔的,而是伏尔加自己编造的,那么伏尔加科夫自己就是大家了。
21:39:52 Deamlor  看不懂
10:44:21 人生无聊才读书  文字表达能力一方面关乎天赋,另一方面和心态修养有关。顺其自然,如庖丁解牛,不刻意于字词句段,只是那样随口说出来,就已经很好。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其实越强求越无益,文字也是如此。
21:12:25 好好活着  《见证》文字的真实性随着肖斯塔科维奇的离世成为永远的悬案,但重要的是阅读好的文字是件让人愉悦的事,而这却不是什么悬案……
10:50:10 乌乌鸟  我觉得好真实啊
22:20:53 木青  他的四重奏压抑得让人要死,所以写到打扑克的那段忽然觉得很怪异。 17:34:29   来自: tongji006 见证的评论 &&   口述史的魅力就在于不是以时间或者情节推进作为线索,而完全是以口述者个人对影响他的人物和事件出发,讲述他眼中的历史。它截取了历史长河中个人化的片断,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口述者的选择性讲述是其最大的魅力也是缺点。但正是这种缺点使我们拥有了有别于官方抽象化、数字化和唯一化正史的另一种选择。肖斯塔科维奇的口述史《见证》给我们展现的前苏联对艺术领域荒谬的驯服、政治化和干预,正是当时极权统治下意识形态对各个领域进行异化的反映。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推荐和尤里?叶拉金的《驯服的艺术》一起看。
09:59:57   来自: 阿阿 (箭没中目标,也离了弦) 见证的评论 &&   细读肖斯塔科维奇的《见证》。颇受震动。      书中,肖斯塔科维奇对我所知道的一些前苏联的文艺圈名人进行了叙述和评价。有些令人始料未及。例如,他说到目前在国内被文艺青年们被奉为神明的导演塔可夫斯基的一件轶事:塔可夫斯基在拍摄《安德烈鲁勃廖夫》时,想要一组被烧着的牛奔跑的镜头。于是他让剧组的人找头牛这样做。可是没有人肯这样干,愤怒的塔可夫斯基只好自己找了头牛,把它点着了。肖斯塔科维奇说,当地的农民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后,差点把塔可夫斯基杀死。不知道前些日子因为国内某过气老导演拍片时炸狗事件义愤填膺的文艺青年们知道了塔可夫斯基的行为后怎么想。      肖斯塔科维奇嘲讽索尔仁尼琴想做救世主。他说在苏联,有两个一心拯救人类的想当救世主的人,另一个是斯大林。肖斯塔科维奇对斯大林的大量负面回忆可能是后来这套流亡者译丛在国内“遭禁”的原因之一(猜测)。不过,肖斯塔科维奇对斯大林的分析真是透彻。这一分析也许是因了他作为一个真诚的艺术家的天性,却适用于任何一个只拥有“狂妄的权欲”的“领袖”,当不上领袖的狂妄的权欲者,另当别论。      我认同肖斯塔科维奇对死亡的看法。他谈到他的“第十四交响曲”公演后遭到所谓朋友们的批评。本来他们以为在死亡的主题之后还会有一个上升的终曲,但是没有了,让人遗憾。肖斯塔科维奇说,死亡不是开始,死亡就是结束。深得我心。      肖斯塔科维奇还说,最可怕的不是那种懒惰、敷衍的作曲家,而是那种本身毫无才华或只有那么一点点才华却意识不到这一点的人,他们可能比任何人都努力勤奋,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我近来常常怀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21:36:14   来自: 慢郎中 见证的评论 &&   很久没有听老肖了……如果不是爱人在上海音乐厅听过他的《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回家缠着要听整部四乐章的话,我还没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复习它呢。老肖是我的最爱,也是最怕。每次整理唱片,他总属于我的一线之列;而当选择唱片播放时,却又常常取而复置。      结识老肖始于两首《大提琴奏鸣曲》,晦暗的基调,尖锐的不和谐音,诡异的旋律,令当时的我很不适应,那张唱片最终没有听完。从此以后,我对肖斯塔科维奇这个名字敬而远之,他的唱片不再光顾。然而不曾想到,老肖独特的风格一经聆听,便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再也无法忘却。数年后,当我观看前苏联拍摄的电影《李尔王》时,惊异地发现片中插曲的风格与记忆中的老肖何其相似!旷野中的李尔王,配上紧张、刺耳的背景音乐,凄凉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虽是黑白片,蹩脚的音效;但前苏联名导的编排,功勋演员的演绎,加上肖氏的配乐,在我看来,在众多《李尔王》版本中,至今无出其右者!这次邂逅老肖,令我初尝到了肖氏风格的奥妙所在,也触发了我的探寻肖氏之旅。此后一段时期,我聆听了能找到的老肖的所有作品,越听越爱,越听越怕,欲罢不能,欲休不止,此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认识的老肖从来不是令人愉快的,即便笑的时候,也还是那样的苦涩、忧伤和愤怒!他好比一剂大黄,大苦大寒,却能通利结毒,祛邪止暴。老肖看上去是冷的,内心却燃着一团火,鲁迅说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常常听着老肖的音乐,我会想起画家蒙克的《呼号》。在老肖有争议的口述自传《见证》中,他以颠僧自许。我无意去考证这本自传的真实性,但对于老肖没有比颠僧这个形象更贴切的了。老肖未必是虔诚的教徒,但绝对是一个具有深厚宗教情结的人。老肖的音乐中没有完全的胜利,有的只是宗教家的悲天悯人;他用犀利的嘲讽和写实的白描剥去的不仅是独夫民贼们的外衣,更揭开一般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以《第七交响曲》为例,除了对独夫的嘲讽,强而有力的抗争外,则是无尽的痛苦和愤懑,好似战争留下的一片焦土,唯有基督的声音回响在大地上,超度亡者,慰籍生者。老肖亦哭亦笑,狂歌胡诌,世人多以为痴,殊不知其句句绝响,声声血泪。套用《石头记》中语:满纸荒唐曲,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颠者,疯傻也。惟其疯傻,方能麻痹暴君的神经,为其所容忍,谁会与一个疯子较真呢?惟其疯傻,方能言他人不能言之言。在苛政的压迫下,为民请命,向天喊冤。亦惟其疯傻,方能用最荒诞的方式,将环境的险恶与人性的阴暗揭示于昭昭天日之下。僧者,僧侣也。自处为方外之民,以传道殉教,拯救人心为己任,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以荒诞不经之言行,背负基督耶稣之十字架,即颠僧也。俄罗斯有东正教的传统,历史上始终有这样一些知识分子以颠僧自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肖斯塔科维奇也是一个。老陀写了《白痴》,真是对这两个人绝妙的刻画!我之不敢读老陀,正如不敢听老肖一般。老肖以极清醒之头脑,极犀利之目光,写出极神经质之音乐,刺耳、尖锐、紧张,他的琴弦不是马尾,是人的神经!只有当神经快扯断的间隙,突然浮现出那些优美旋律的碎片,才会流露出其多愁善感的本性。      我不愿将老肖奉为大师偶像,高高供起;只愿视作尊长师友,时时亲近。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同老肖不必形影不离,只需心中常挂念,若即若离就好。读史使人明智,老肖的音乐就是一部20世纪的俄罗斯史诗,它不仅属于俄罗斯,也属于世界;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未来。
11:58:16   来自: 古典的人 (真正的成长是一生的任务……) 见证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黄章晋      今年是苏联大清洗70周年。大清洗是苏联人民在苏共领导下的社会实践中,由斯大林个人错误发动的大规模镇压反对派运动。在历时两年的大清洗中,有上百万无辜者遭受迫害,它对苏共、对苏联各族人民乃至国际共产主义事业造成了巨大伤害,也是人类20世纪历史上的重大悲剧之一。      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悲剧,有其特殊的历史环境背景和制度背景。      列宁创建的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犹如一颗新星刺破苍穹,划出人类理想社会的轨迹。但当时的苏联,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敌对、仇视的包围下,犹如汪洋中的孤岛。      战争结束后,苏联长期遭遇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社会的封锁、孤立和拒绝承认。它面临的外来入侵、颠覆、破坏的威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这个新生的国家,长期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生存。      因为它是一个工业基础落后的国家,急于求成的冲动,使它违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错误地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制度所公开宣称的最根本优势和特征之一的民生、福利,被迫作出牺牲。      这个时刻面临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国家,长期保持了战时的专政体制,在一种内外高压的环境下,来凝聚这个国家。      70年前的大清洗,正是在那样一个后人很难想象的艰难而险恶的生存环境下发生的。      大清洗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社会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后,斯大林为维护“一言堂”,制造对自己的“个人迷信”,极端错误地将党内和国内各种不同意见,上升为威胁苏维埃政权的敌对性矛盾,予以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任何一个政党的领导者,一旦把正常的党内意见和争论视为敌对,并用对待敌人的办法进行消灭,最后都会对国家,对民族,也对政党自身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和不可饶恕的罪行。      大清洗发动时特定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以及大清洗发动所依赖的制度性基础,今天已不存在,这正是其留给后人惨痛的教训之一。      70年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纪念大清洗受害者时说:“我们所有的人都应当记住这一历史悲剧,但不是悲剧本身。之所以需要纪念,是因为我们应该清楚,为了国家发展和进步,选择更有效的道路需要政治上的争论,需要大辩论,需要交换意见和斗争,但所有这些都应该是建设性的,而不是具有破坏性的。”      这是后人对大清洗悲剧最好的总结,亦是普京作为国家元首,对过往历史中的国家犯罪的道义上的反省。      正像他对俄罗斯人民所说的那样:“为了记住这段不幸的历史,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现在终于等到了所有人都认识到这是场民族悲剧的时刻,我们应永远铭记这一历史教训并使之不再重演,这是所有人的责任。”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往莫斯科南郊“布托沃射击场”的大清洗纪念地,悼念死于斯大林大清洗的遇难者。普京是对大清洗历史正式表态的第一位国家元首,俄罗斯人为此已经等了整整70年。      普京曾负责的联邦安全局,其前身便是斯大林统治时期的克格勃,它正是大清洗的最重要执行者。      在现场感伤得声音颤抖的普京说,大清洗导致几百万人被迫害致死,“他们是有着自己观点的民众,他们并没有害怕说出自己的观点,他们是民族最优秀的人物”。      年苏联的大清洗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先例:一个政党将自己一半的成员逮捕,一个政权将自己多数的上层成员处决,一支军队的军官团在和平时期几乎被全部消灭,一个国家的公民看到门外有汽车停下就怀疑自己将被逮捕。      它是苏联历史上最恐怖、最黑暗的时期,它的灾难原因今天才开始总结,它留下的历史苦果,全苏联国民都早已品尝,且远未结束。      历史谜案成大清洗导火索      似乎一切都始于基洛夫。他的遇刺,迄今难有令人信服的真相,但却是大清洗的直接导火索。      基洛夫,苏共政治局委员(苏共无政治局常委)、列宁格勒州委书记。他党内资格不老,却拥有极高声望,在1930年代,他是当时苏联政治局委员中,惟一还敢走进工人群中发表演讲的人。      日夜,一位名叫尼古拉耶夫的青年工人在斯莫尔尼宫内近距离***杀了基洛夫。尼古拉耶夫被捕后供称,刺杀动机是基洛夫介入了他的感情纠葛。      基洛夫之死最广泛的一种说法,是斯大林直接指使,因为他迅速上升的声望威胁到了斯大林。其实,基洛夫是斯大林一手提拔的亲密政治盟友,担任列宁格勒州委书记,也是斯大林在1926年战胜党内对手季诺维也夫后,在对手势力范围内“掺沙子甩石头”的安排。      基洛夫并非手软之辈,清洗季诺维也夫的势力、消灭富农,一点不含糊。他用25万劳改犯完成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工程,这条运河当时已被称为白骨与鲜血运河。      斯大林亲自为办理基洛夫案的内务部负责人雅戈达指示方向:政治谋杀。雅戈达在极短时间内,将数千人流放、判处徒刑,***决了一些人。斯大林的敌人、已经倒台的前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也成为被告,被判处有期徒刑。      但这不是斯大林想要的结果。于是,全新的人马重审基洛夫案。1年后,基洛夫案终于有了令斯大林满意的结果: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中心案”在莫斯科开庭。      审判公开进行,全苏的宣传机器都被动员起来。人民群众经教育后得知,那些失势的前反对派们是如此险恶,他们谋杀了基洛夫,他们还想谋杀斯大林,甚至全体政治局委员。      人民群众不断被组织参加各种声势浩大的政治游行,或愤怒声讨犯罪分子,或热烈庆祝又一个反党集团被摧毁。      仅有游行和表态是不够的,人民群众必须知道,这将是场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斗争。1937年2月,苏共全会发布斯大林的号召:“抛弃旧方法,即辩论的方法,采用新方法,即连根拔除和粉碎的方法,与反党分子坚决斗争。”      斯大林乘着成功破获基洛夫遇刺案的东风,及时为运动指明继续斗争的方向:在党的历史上还存在过其他各种反党集团,“托洛茨基派”、“民主集中派”、“工人反对派”和“右倾派”,等等,所有这些派别都应该是追查的对象。      于是,热情高涨的人民群众进入相互检举揭发阶段;于是,苏联各地都遍布着大大小小骇人听闻的阴谋和犯罪。不过,对普通人来说,更多时候,是一辆黑色轿车停在楼下,他们战战兢兢等待那个恐怖的敲门声,最后惊喜地发现,原来是邻居一家从此消失。      官方历史上,大清洗被称为“肃反”,当不得不面对惊人的滥杀滥捕无辜问题时,有一个含混暧昧的词被发明出来:肃反扩大化。其意不难理解,肃反是对的,只是具体操作时,范围上失控了。      列宁创建的党被消灭了      莫斯科大审判一共3次,它是大清洗的高潮剧目,另外两次是日开庭的“平行总部案件”和1938年3月的“二十一人审判”。3次大审判的被告人数分别为16、17和21。除第二、三次各有3人获有期徒刑外,其余被告全部被***决。      当年著名的列宁遗嘱中提到的6位苏共领导人,最后除斯大林外,另外5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和皮达科夫,在3次大审判中全部被处决(托洛茨基因流放海外缺席审判,但后被刺杀)。      此外,领导十月革命的第6届中央委员会成员中有2/3被***决;十一大中央委员会的27人中有20人被***决;十五大政治局的7人,除斯大林外,全被***决或暗杀;第1届苏维埃政府的15名成员中,除5人已去世外,除斯大林外的9人全部遭***决。      年间,苏共一半的党员——约120万人被逮捕。有人总结:列宁创建的党被斯大林消灭了。      斯大林对列宁时期的老布尔什维克的剪除,其实并非始自大清洗。早在年的清党运动中,就有25万人被开除党籍。      大清洗在苏共塑造了一种恐怖文化,党的高级干部不敢多人共乘一辆汽车,因为容易被怀疑为阴谋聚会,他们不敢也不会有真正的私人友谊。除了斯大林,他们不敢邀请同事到自己家吃饭——到斯大林家吃饭也令人胆战心惊,虽然谁都渴望那个位置,但正如布尔加宁所说:“你永远不知道从那座位离开后你会去哪里,是回家还是监狱。”      大清洗完成了苏共的政治大换血。列宁时代的苏**员,相当多数是理想主义者,他们虽然对管理一个国家并无经验,但对建设一个理想社会却充满热情,他们有着老布尔什维克朴素的正义感和对党的忠诚。      到了1939年,苏**员干部中,80%是列宁死后才加入苏共的他们是通过吸收斯大林修改过的历史和各种宣传物品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他们的心目中,除了列宁和斯大林,早期革命领袖几乎全是叛徒。      换血前的苏共,相信“党的一切都是对的”;换血后的苏共,相信“党的领袖的一切都是对的”。苏共换血后最可怕的质变是,党的新成员们已经习惯于告密和揭发,习惯于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习惯于通过出卖灵魂的方式,获取物质和权力上的享受。      大清洗完成了斯大林绝对正确历史地位的塑造。1938年,斯大林钦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大清洗中的一切政治谎言堂而皇之进入历史,成为影响数十个国家几代人的历史教材。      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      年的大清洗,目前可信的保守数字是,有不少于157万人被判刑,约69万人被***决,约70万人被关进劳改营,在监狱、劳改营中死亡的人数不详。      而古拉格(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简称)披露的档案资料表明,1940年,古拉格一共保留了800万人的资料,到1953年,则不少于1000万人。这意味着,整个斯大林时代,大约有1000万人被送进古拉格群岛。      摧毁东正教曾是列宁遗愿,斯大林在1930年代初完成了对东正教的系统摧毁破坏,但仍有宗教势力暗中活动。大清洗期间,有16.5万名神父因传教被逮捕,其中的10.6万人被***决。      作为一个阶级,富农虽然在几年前近乎内战的集体化运动中被彻底消灭,但日克格勃发布第00447号针对“原富农”、“富农帮凶”和其他反苏联分子的命令,意味着肉体上还活着的前富农及其家属依然必须肃整。      为应付将来战争中可能出现叛徒民族,必须提前对那些不可靠的民族进行重点清洗。最不可靠的是波兰人,其次是乌克兰人,在集体化中疯狂反抗的高加索诸民族和中亚各民族也许最危险。      为了更高效率地“肃整阶级敌人”,政治局不止一次分配下达指标任务。譬如在日,政治局要求莫斯科镇压3.5万人,***毙其中的5000人。      每个苏联人是生还是死,都取决于斯大林的一支笔。前苏联历史学家伏柯格诺夫发现,日斯大林在30份名单上的签字记录。他全部签署“同意死刑”的意见,但名单上的5000人,此时还没有被正式审判。      70年后普京前往吊唁的“布托沃射击场”,是大清洗时莫斯科的一处刑场,原为步兵训练基地。      1937年8月至1938年10月间,莫斯科有4万余人被处决,至少2万人丧身此处,最多的一天,这里处决了562人。遇难者主要是农民、工人和旧时代遗留下来的“残渣余孽”——神职人员和部分沙俄贵族后裔,也有令“我们”意外的人,比如著名苏联英雄卓娅的父亲。一开始,行刑队用铁锹手工掩埋尸体,后来不得不动用挖掘机掩埋尸体。      为纪念那些在大清洗中死去的冤魂,为纪念那些在苏联时代的政治受难者,索尔仁尼琴在其伟大著作《古拉格群岛》卷首,写下这样的献辞:      “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      即使全军覆没结果也不过如此      苏联红军内部的大清洗,给后来的卫国战争造成惨重的损失。      日,《真理报》称,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等8名将帅因叛国罪被捕。6月12日,报道称,图哈切夫斯基等8人已被***决。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苏联红军公认最天才的将领,也是红军真正的灵魂。他和另外一些将领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和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理论,曾远远领先于西方的同行。这些人全数被***决。      图哈切夫斯基叛国案很早就真相大白。但1936年德国安全局领导人海因里希炮制的图哈切夫斯基阴谋案材料,到底是德国人主动使用的反间计,还是有人故意透露苏军将帅不和,给他们一个制造反间计的机会,今天并无确切***。      大清洗几乎整个消灭了苏联红军的军官阶层,红军指挥人员和政工人员有4万余人被清洗,其中1.5万人被***决。大清洗***决了5名元帅中的3人,4名一级集团军级将领中的3人,12名二级集团军级将领的全部,67名军长中的60人,199名师长中的136人,397名旅长中的221人。      苏军将领格里戈连科曾评论说:“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它的高级指挥干部在任何一次战争(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没有受到这样大的损失,甚至全军覆没的结果也不至于如此。就是缴械投降的法西斯德国和帝国主义日本所损失的高级指挥干部也比这少得多。”      人类历史上最罕见的事件就发生在斯大林判断战争即将临近之时。      被大清洗严重伤害元气的苏军很快就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丢尽脸面。90万苏联红军花了4个月时间,才迫使300万人口的芬兰屈服停战,红军伤亡50万人。它直接刺激了纳粹德国的军事冒险。      接下来的卫国战争,苏联人几乎流尽了鲜血。战前,苏军兵员和火炮数量都多于德军,作战飞机则是其5倍,坦克是其4倍。但开战1年半的时间里,苏军就损失了1100万人。战争中,苏联损失了1/7的人口,只有犹太人被灭绝的波兰达到这个比例,其生命代价超过除中国外所有参战大国的总和。      如果没有广阔的国土纵深,没有高达4000万可服役后备兵源保障,没有盟国的巨大物质援助,很难想象苏联能拖垮纳粹德国。      当然,也许胜利最重要的因素是苏维埃体制本身,只有这种体制,一个国家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一切资源投入到战争中,才能承受难以忍受的伤亡,才能承受难以想象的苦难。      苏联对德国的胜利,是妇女儿童只有一个土豆果腹时,却能在冰天雪地的旷野中修筑工事、建设工厂的体制,对日耳曼妇女应当专门在家生产教育优秀后代体制的胜利。      那些真正的叛徒们      今天为大清洗辩护者的一个理由是,它使苏联变得更纯洁,使苏联人万众一心地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      如果大清洗果真无意中消灭了许多叛徒,那么,它消灭的叛徒也许远没有它制造的叛徒多。      苏联官方一直不愿正视的一个历史事实是,很多苏联人在纳粹德国入侵时,将德军当成救世主。这一点在德军的很多回忆录中可见。但纳粹德国无情的种族奴役政策粉碎了这些人的幻想。      对刚刚“主动加入”苏联的波罗的海3国居民来说,他们原本就认为苏联是侵略者,但对曾长期生活在社会主义红旗下的一些民族,背叛只能被理解为大清洗和苏联农业政策的伤害,它在非俄罗斯民族中造成相当严重的人心向背问题。      希特勒在日发动侵苏战争时曾宣称:“我只要在苏联这个破房子的门上踹一脚,它就会垮掉。”他相信,被大清洗大伤元气的苏军不堪一击;他相信,经历过大清洗的苏联早已人心涣散。      希特勒的判断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二战中,在不存在伪政权情形下,本国公民大规模加入敌方作战的,惟有苏联;被俘高级将领主动要求从战俘中组织军队帮助侵略者的,也惟有苏联。一个行政上高度统一的主权国家发生这样的事,史上罕见。      卫国战争中,德军高峰时拥有近200个俄罗斯人组成的独立营级作战单位,另有专门围剿游击队的140个团级战斗单位。1943年春,苏军叛变者和平民以志愿者方式为德军服务的高达100万人。      纳粹德国对俄罗斯人采取歧视政策,非俄罗斯裔的作战部队才被允许组成规模更大的作战单位,譬如卡尔梅克人组成独立的骑兵军。乌克兰人组建的伪军除维持治安和看守集中营外,还参与对苏军的袭击作战。苏军与朱可夫齐名的杰出将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即因乌克兰伪军袭击而牺牲。      要求从战俘营组建军队与德军并肩作战的人是苏联杰出将领弗拉索夫。      弗拉索夫是苏联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此人1930年即为中央委员,曾作为军事顾问帮蒋介石训练军队。卫国战争中获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他因莫斯科保卫战中的巨大功勋,而深得斯大林器重。      日,弗拉索夫被俘,他很快提出与德国合作,希望能从战俘营中组建一支俄罗斯解放军,与德国并肩消灭苏维埃政权,最终建立对德友好的自由俄罗斯。      弗拉索夫叛国时,苏联正处于最艰难时刻:有经验的部队已经消耗光,新兵成批送上前线,成批地死亡,而后方每根能用的稻草都已被送上前线。弗拉索夫对部下解释说:“难道流更多的血不是犯罪吗?难道俄罗斯民族的主要敌人不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斯大林吗?难道奋起反对斯大林及其同伙不是每个俄罗斯人首要的神圣义务吗?”      赫鲁晓夫称弗拉索夫因为心智不健全才叛国。但对弗拉索夫来说,只要被俘,就是“逃兵、祖国的叛徒和人民的敌人”,因为苏联不承认“战俘”。斯大林1941年8月的第270号令宣布,任何情况都不许被俘,指挥官要***决怕死而当俘虏的人。刑法亦明确规定,战士被俘,家属流放。      纳粹德国是个毫无理性的更残暴更特殊的政权,在他们的秩序下,“劣等的斯拉夫人”只配在奴役下自生自灭,根本不配建立国家,500多万苏联战俘只是奴隶,根本没有资格被组织起来与德军并肩作战。除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外,纳粹高官们都骂弗拉索夫是“蠢猪”,甚至禁止他胡说八道。      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纳粹德国山穷水尽时才想起弗拉索夫,弗拉索夫从战俘中组建起一支总数约5万人的“俄罗斯解放军”。其中的许多人是战场直接叛逃者,有数十人曾是苏联著名的英雄飞行员。      程度最深、命运也最惨烈的叛国者,是高加索人。集体化期间,先天热爱骑马的高加索人不愿被剥夺养马的权利——任何马都是集体财产,个人不得拥有,大批反抗者被当作富农遭肉体灭绝。大清洗期间,高加索最严重的“问题民族”车臣人,再次受到“特殊照顾”。结果,纳粹德国入侵时,未被苏联征用的车臣年轻人几乎全数加入侵略者。      为报复车臣人的叛徒行为,日至24日,全体车臣人和他们的邻居印古什人被押上火车赶出故土,发配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并非只有车臣人遭遇此命运,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全体成员也于1943年12月被斯大林全体迁移。      但车臣人的命运无疑最悲惨,这个当时不到40万人口的山地民族,1.5万人被***毙,3万人被“牢改”,5万人被“劳教”,10万人死于“西伯利亚建设”。      这个叛逆民族在“东迁”的死亡之路上,一些新的生命降生并顽强地存活。特殊时期成长的这一代人注定将以特殊方式登场。他们当中几个最著名的名字是:杜达耶夫、巴萨耶夫、马斯哈托夫。历史暴行的债,经他们的手,最终?004年别斯兰惨案中的俄罗斯儿童,由莫斯科大剧院的观众,由普通俄罗斯人的无辜鲜血来偿还。      车臣问题,是大清洗今天依然在流血的伤口。      艰难的平反      大清洗是一个国家的空前自残,它残酷到足以在道义上动摇苏共政权的合法性。正视这段历史,总结其悲剧原因,需要非凡的道德勇气。赫鲁晓夫曾作过尝试,但他的秘密报告一经披露,就在整个世界引起空前地震。他们后退了。      赫鲁晓夫和他的同志们只是以苏联人特有的行政效率完成“去斯大林化”——就如当年苏联的一切都离不开斯大林一样,一夜之间苏联的一切都与斯大林无关了。只有罪恶才属于斯大林。      至于大清洗受害者的平反,还要再等30年。      1987年,在大清洗中失去祖父和外祖父的戈尔巴乔夫,以“不应当有被遗忘的人物和空白点”,开启大清洗的重新调查。      1988年,莫斯科大审判的遇害者在大清洗结束50年后终于开始被平反。同年,苏联所有中小学生的历史期末考试取消,决定称:不能让谎言再继续毒害学生。官方喉舌《消息报》发出旗帜鲜明的赞同意见:“那些用谎言毒害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欺骗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其罪行是巨大的,罄竹难书。”      大清洗注定要与斯大林划上等号,但大清洗中绝大多数受害者,是基层权力斗争和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的结果,是草菅人命的官僚系统与告密文化合谋的无辜牺牲品。它首先是一种体制性政治氛围,一种怀疑周围充斥着敌人,一种鼓励互相告密揭发纵容人性丑恶的文化。它使得大清洗一旦启动就会自动运行。斯大林不见得是其真正的创造者,只是发扬光大者,它也不曾因斯大林死去而消失。在苏联,它随着这个国家的解体才真正消亡。      来源:独角兽论坛
13:06:36 左手。國境之南  政治是可怕的 17:09:13   来自: Teresa 见证的评论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实在王小波的一本书里,看到了这个伟大的音乐家在沉默的外表下内心丰富的独白。所反映的是当时苏联社会很多的现象,让人可以联想到很多东西。
19:04:17   来自: 身是客 见证的评论 &&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里提到前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寫了一本回憶錄,談到前蘇聯三十年代邻居們往對方燒水壶里吐痰。王小波說這本書令他“得到很大的樂趣”。《沉默的大多數》我看得爛熟,吐痰趣事也經常引用,就是從沒想過去找肖斯塔科维奇的回憶錄來一看。            最近,突然有一天,就去找這本書了。挺難找的,實體店不用說,卓越當當都沒有。後來轉接地找了一家网上書店淘到。這書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屬於“流亡者譯丛”系列中的一本,1998年第一版印數6200本之後,沒見再版,不知道是營銷問題還是其它問題。            “流亡者譯丛”還包括《人·岁月·生活》、《追寻》、《提前撰写的自传》。看完《見證》,我對這套丛書很感興趣,想再淘本《人·岁月·生活》看看,但介紹說此書“从1960年起在苏联《新世界》月刊上连载,”立馬打消了主意。《新世界》是怎樣的一份杂志呢?帕斯捷尔納克將《日瓦戈醫生》手稿交給《新世界》編輯部,遭退稿並被谴责了一番:“您的小說精神是仇恨社會主義……”,于是,帕斯捷尔納克只好將《日瓦戈醫生》手稿拿出境,在意大利翻譯成意文出版。米兰·昆德拉跑到法國出版《生命中不能忍受之輕》,《日瓦戈醫生》要拿去意大利出版,肖斯塔科维奇的《見證》,也是帶去西方並在他去逝后才出版。“我們要努力只講真話,這是困難的。”肖在《見證》一開始說(肖斯塔科维奇,下文就叫肖。蘇聯人的名字,繞得我頭都晕。),確實如此。            《見證》這本書的質量一塌糊涂。翻到后面,前面的書頁像秋天的樹叶“哗哗”地掉,吓得我赶緊退回前面按住頁子,后面的書頁又像秋天的樹叶“哗哗”地掉。我對待書一向溫柔,看完這本書,書卻無可避免地散了。            除了“吐痰”,書里說了許許多多軼事。譬如一個叫加舍夫的音樂家,去疗养院疗养,和幾個人合住一房子。有人拿來一張舊法文報紙,幾個人中只有加舍夫懂法語,于是,他拿起報紙念,念了二句赶緊停下,……已經晚了,那是對斯大林的貶詞。第二天一早他被捕了,合住者去告的密。他被判了五年。他堅強地挺過五年,天真地盼望刑滿出獄的一天。刑滿前幾天,他得知他被加判十年。沒多久,他死了。這才叫真正的絶望吧?!            再譬如肖說女钢琴演奏家尤金娜是個歇斯底里的教徒,動不動就跪下來。穿的像道袍,“她是钢琴家,不是修女”,干嗎要穿成那樣呢?還在音樂會上朗诵。肖又譏諷:“她是專業朗誦者嗎?不是。”你一钢琴家演奏就行了,朗什么诵呢?            這位尤金娜在斯大林最后的日子狠狠頂撞斯大林,倒幸免於難。有一次,斯大林自電台中听到尤金娜演奏的莫扎特《第二十三钢琴協奏曲》,就打電話去電台問有沒有唱片。電台領導慌忙說有,明天送去。其實哪有?那是實況,都沒錄下來。那一晚,他們叫尤金娜和管弦樂團去赶錄。所有人都吓得發抖,第一位指揮吓糊塗了,第二位指揮战战兢兢,換了第三位指揮才總算完成錄制,早上送交斯大林。斯大林給了尤金娜2萬卢布,尤金娜還信:“謝謝你的帮助……,我將日夜為你祈祷,求主原諒你在人民和國家面前犯下的大罪……我把錢給了我所參加的教會。”斯大林居然一言不發。后來,斯大林被發現死在他的別墅里,唱機上放的正是尤金娜的莫扎特钢琴協奏曲。難以置信,這么一個暴君居然死在莫扎特明媚的音樂聲里。            肖說,斯大林晚年越來越像個疯子,藏在他許多別墅中的一座。連接幾天不讓任何人去見他,幾乎不走出別墅。難得走出來,舉止像妄想狂患者,不停東張西望,寻寻找找,──在找敵人。他整天躲在別墅里,用古怪的方法消遣,拿舊杂志、舊報刊上的照片剪下來貼在紙上,挂在墙上。            肖對斯大林不吝珠玉,比如說斯大林像“罪犯一樣在夜里工作”、“因為太矮了,不許任何人站在他旁边。”描繪斯大林“又矮又胖,滿臉麻子,相貌同他無數畫像上的樣子一點也不像”,“右手明顯地比左手瘦小,他總是藏著右手”。斯大林很關心自己的儀表,為了他的形象***決了幾個畫家。他喜歡看著《難忘的1918》里那個漂亮的“自己”大聲感嘆:“當年的斯大林多少年輕漂亮啊!”他對自己用第三人稱。原來是現在那些裝逼犯的始祖,自己喚自己的名字,名叫身是客的就“身是客感謝大家”、“身是客認為”。吐~            肖提到他參與的一次選國歌經歷。斯大林挑了一首蹩腳音樂作國歌。肖說“國歌的音樂一定要蹩腳,那是傳統。”問題是歌詞,國歌里有“斯大林培育了我們”的句子。後來當局正式宣布他沒培育任何人,人們不能再唱歌詞了,只哼曲調。赫鲁曉夫曾想更換國歌,忙東忙西最后不了了之,蘇聯人民只好一直唱一首哼哼的國歌。肖去逝后,蘇聯終于在1977年修改了國歌,修改的方式就是:將“列宁”的名字取代了“斯大林”。看來這個國家的人民像真菌一樣,一定需要一個人來培育。嗯,像某上國,有人赶著一個政府叫娘。            肖除了對斯大林有意見,也討厭西方記者,認為他們對铁鉗中的人的真正遭遇根本不放心上,只為賺錢,為了肤浅的好奇心,卻要別人冒生命危險“坦率”地回答他們的問題。肖舉了一個例子:1949年,犹太詩人伊特西克.費弗尔在斯大林的命令下被捕。保罗.罗伯遜到莫斯科,想見一下他的朋友費弗尔。費弗尔在莫斯科最漂亮的飯店請罗伯遜吃飯。罗伯遜被引進一雅座間,桌上摆滿酒和考究的小吃。費弗尔清瘦苍白,話說得很少。友好的宴會結束后,幾個人把費弗尔押回了监狱,不久后他就在那兒死了。罗伯遜回到美國逢人就說,關於伊特西克.費弗尔被捕和死了的謠言全胡說和誹謗,他和費弗尔一起喝過酒。            《見證》是本有趣的書,雖然是音樂家的回憶錄,對音樂不感冒者也可以找來看看。書里一切的一切,似曾相識。以上只是我順手摘錄了一點和斯大林相關描寫,書里還有大量有關他朋友的描寫,忍俊不禁。            肖斯塔科维奇是位天才音樂家。他作曲,本身又是钢琴演奏家,許多自己作品自己彈。當然,他也會指揮,但他說那太累了,一點也不好玩,所以不指揮。看了這本《見證》,沒想到他是那么敏銳、尖刻而有趣的人。而且,年輕時的他長得忒像哈里波特。            說起來,肖斯塔科维奇的那些交响樂我也沒听過(也許听過了不自知,我整天收听Classic FM,電台放什么音樂就听什么,不清楚曲目)。看這本《見證》,為了解他,找了一下,發現經常听的這首居然是他彈的。      Shostakovich:   (link:/music/song?id=S3e5f7bead588f4f3&rview=share)            
19:24:31 半夏  太有趣了,尤其是想象用哈利波特的脸,说出类似的句子
08:33:15 大卫头  好.
19:40:07 心浪  身亲,往后再有找不到的书,可以去“孔夫子旧书网”找找看,这里:http://www.kongfz.com/,我在孔网买到过恩多本市面上找不到的书,其中就包括这本老肖的回忆录,HIAHIA。。。 23:48:40   来自: hotty (减少形容词) 见证的评论 &&   一本奇书,最令人感慨与敬佩的是叙述者的勇气。“苏共党史整个都是伪造的”本身不啻一枚中子弹,这不是射向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炸弹,射向哪里自不必多言。   通篇阅读中充满揭穿谎言的快感!      
00:07:49 cici  他的书证明了,谎言无法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21:24:12   来自: 里亚朵夫 见证的评论 &&   “没有回忆的人不过是一具尸首”。这是萧斯塔科维奇的回忆录《见证》的整理者、俄罗斯学者伏尔科夫在该书序中的一句话。读完《见证》,心头非常地压抑和沉重。20世纪最伟大的一位作曲家,他的头上不只是辉煌和花环,这早已不再是秘密。然而.透过他的回忆,阴霾沉沉的俄罗斯天空下的屈辱、痛苦和血泪,仍然使我们感到似曾相似的心惊胆寒,让我们俯首沉思。    伟大的音乐家往往是与坎坷、贫穷、孤独、痛苦连在一起的,从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到柏辽兹、柴可夫斯基,莫不如此。萧斯塔科维奇也摆脱不了这种宿命,而且由于斯大林的残暴统治,一直生活在恐怖和悲剧的阴影之中。“等候处决是一个折磨了我一辈子的主题。我的音乐有许多页是描述它的”。上世纪30年代,《真理报》的一篇文章《混乱而非音乐》,严厉批判了萧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及其“形式主义”音乐倾向,差点将他置于死地。虽然由于《第五交响曲》的问世.使他名声大噪,拨云见日,暂时摆脱了死神的威胁;然而,当他最亲密的朋友梅耶霍尔德死于大清洗的非命之中,当他最崇敬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被斯大林无情地***杀,当他的学生弗莱施曼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牺牲时,他的心怎能不滴血?我们回过头再来听他的第七、第八、第九交响曲,也许就更能理解他了。    诞生于卫国战争中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使萧斯塔科维奇的声誉达到了顶峰。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诠释可谓五花八门,但基本上都归结到反法西斯及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上。《见证》告诉我们,这些都有道理,但都未得要领。《列宁格勒》的创作动机和思想内涵远远复杂得多。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昧?作曲家自己的表述是最好的回答:“我是因为被大卫的《诗篇》深深打动而开始写《第七交响曲》的。这首交响曲还表达了其它内容,但是《诗篇》是推动力。我开始写了。大卫对血有些很精辟的议论,说上帝要为血而报仇,上帝没有忘记受害者的呼声,等等。我想起《诗篇》就感到激动。”由此可见,如果将对《列宁格勒交响曲》主题的理解简单化、教条化,难免就误读了这部内涵复杂的杰作。    《见证》是一部内蕴丰厚、引人深思的艺术家回忆录;它更是一面镜子,同样可以照出我们所走过的道路上的光明与污垢、欢乐与痛苦,提醒我们朝着进步、民主、文明的未来迈进。      
23:45:23   来自: 石墨 (Happy Pathetic) 见证的评论 &&   每个人在成长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人,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王小波,每个人在应该成长的时候都会遇到一本书,受王小波指引,幸运或者不幸,我的这本书是肖斯塔科维奇的《见证》,从大学二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我躺在上铺的上面,把这本书读了十遍。      《见证》是关于一个人的一生,所见,所闻;是一个人简洁沉重的叙述,朴素而无法回避;是关于黑暗中渐次远去熄灭的烛光;是开始时寂静到无法言说,后来却古怪到无法言说的一切。在这一切后面,是我不愿意轻易说出来,说出来显得那么轻易,的内涵,是一个人讲完故事沉默不语,后学者沉默领悟到的,知识分子该如何生活。你知道,这句话很难说出来,要么太轻易,要么太古怪。      关于此书,我难以再用更多语言评述,一个灵魂无法描述固定它的东西,就像旗子无法言说旗杆,它在风中飘舞,假装自己是没有负担的破布。      日,参加“那本书几乎改变了我”活动,发现照片附言只有128个字,于是随手写下这篇评论。
09:30:57   来自: 时空旅行者 见证的评论 &&   看这本书前,不知道肖斯塔科维奇,看完之后,知道他是一个音乐家。不过无所谓,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一个生活在苏联特殊时代的人,他有怯懦,但最终勇敢,他看不起同时代很多人,但转头又唠叨起他们的好,他最厌恶的是斯大林,我也厌恶,仅仅因为确保自己变态的权威而使2000万人失去生命,每个有人性的人都会报以厌恶的态度吧!   偶然间在一特价书店看到的这本书,偶然间就付了钱,几个月后偶然间读了,感觉很好!
13:55:55   来自: 【读品】 (阅读-记录-分享) 见证的评论 &&   距离上次阅读《见证》已经差不多过去五年了。那时候是老熊借给我的,他说这本书已经很难在市面上寻获,于是好生珍惜地捧读了一番,记得是过年回家坐在自己的小床上伛偻着背读完的。没想到这本出版于1998年、印数不过6200册的“流亡者译丛”之一隔了八年出现在特价书店,多亏红猪给我消息,让我弄到一本。   前阵子有个朋友说,每个喜爱古典音乐的人都会找到属于他的一首乐曲。不知道我是否找到了这样一首乐曲,但想来我跟肖斯塔科维奇蛮投缘。第一次读《见证》那会刚开始听古典音乐没多久,下载了他的交响乐全集,好几次在寝室听得误了上课时间。有一年收到一份圣诞礼物,肖斯塔科维奇的《二十四首赋格曲》,让人爱不释手。去年他一百周年诞辰前几天,又鬼使神差听起第十四和十五交响乐,而我对他的诞辰日并不知情。   但我不敢说对肖斯塔科维奇和他的音乐有多少理解,尤其在重读《见证》之后。《见证》的记录者伏尔科夫在序言里称他在很多意义上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地下室人,可我越读《见证》越觉得不像。人们在提到某个杰出的俄罗斯人时总会用陀氏比会,因为他是俄罗斯精神的伟大象征。我知道一些人,他们陷入地下室人的状态,身上带着《罪与罚》里拉斯柯尼科夫的影子,在《见证》里我却找不到那种感觉。   大概我对俄罗斯精神、对陀氏的理解都有偏差。可不是吗?卡拉马佐夫兄弟除了伊凡还有德米特里和阿辽沙,认为“理智不仅能认识存在而且能修正存在”的人总容易跟伊凡亲近,但我们不该忘了德米特里,两个德米特里,还有《罪与罚》里的德米特里?拉祖米欣,他们代表了另一种俄罗斯气质,伏特加气质。   肖斯塔科维奇大概从他亲爱的、河马一样的老师格拉祖诺夫身上继承了这种气质。格拉祖诺夫上课时从来不离开那张院长长桌,像个大娃娃坐在那,娃娃总要找奶头,格拉祖诺夫找的是藏在抽屉里的橡胶管,吸出来的是酒精。   伏特加确实是好东西。那时候斯大林痛恨一切优美的艺术,禁止在苏联上演莎士比亚的任何作品。不知道阿基莫夫怎么弄到了导演《哈姆雷特》的许可,他诱惑肖斯塔科维奇跟他合作,在他的剧本里奥菲利亚是喝酒淹死的,掘墓人的台词变成了“喝还是不喝?这是一个问题。”立刻有人纠正这个怀疑主义者:“还用问?当然喝!”看来相似的威权下人们找乐子的方式也相似。   所以我想不能完全从俄罗斯最高纲领主义来理解所有俄国知识人。这条纲领说的是冲破一切界限,注目深渊的不可遏制的欲望,是对绝对物永恒的、不可息止的渴望。就像神学家叶夫多基莫夫说的,陀氏属于这条纲领:“如果没有独一的必然,没有永恒、没有无限,俄罗斯人或迟或早必定要弃绝于暂时和相对之物;出于这种需要,他摧毁了历史,自愿沉沦于虚无之中。”   可肖斯塔科维奇怎么理解永恒的呢?他记得伊尔夫的笑话。有条广告,宣传用来捅煤油炉的永远用不坏的针,伊尔夫看到了说:“我要永远用不坏的针干吗?我不想永远活下去,即使我永远活下去,这煤油炉能永远存在吗?这太可悲了!”   肖斯塔科维奇是个音乐家,音乐家跟一般知识人的思维不一样。怎么说呢?酒神精神和苏格拉底精神的对立。只会用文字来表达的人太可怜了,我无法想像音乐家们用美妙的音符表现世界和自我时那种神奇的状态:坐在钢琴前,来首即兴创作,像书里说的,“包含着愉快的回忆和联想”。   是否应该承认尼采的说法,音乐高于知识呢?我不知道,但我肯定,音乐高于电影。我喜欢好几个俄罗斯人,电影导演塔可夫斯基是其中之一。这次重读在书里注意到他的名字,以前还不认识。他受到肖斯塔科维奇的指责,这位当时的年轻人在拍摄《安德烈?卢布廖夫》时干了件放火烧牛的事。不得不说,电影是种受到很大限制的艺术形式。尼采一定会鄙视它,因为电影力图真实、细腻地刻画现实。   不过上面说的并非互相对立,要看我们怎么理解。肖斯塔科维奇当然是真正的俄罗斯人,他的心灵不属于西方、不属于欧洲。《见证》被收在“流亡者译丛”里,我不想强调“流亡者”的政治涵意,谁不是流亡者呢?特拉克尔有句诗“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写得多好。   肖斯塔科维奇好几次强调他和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这些流亡者不一样,他们吃的是欧洲人的奶。他去过一次美国,对他是一次痛苦不堪的回忆。他也不信任那些伟大的西方人道主义者,不喜欢萧伯纳和罗曼?罗兰,尽管他们喜爱他的音乐。这些人在苏联好吃好喝一顿,回国后就向世人描绘一个地上的人间天堂,他们真有那么愚蠢吗?   这种人道主义者今天也一点不缺,不过跟萧伯纳之流不太一样。就像指责肖斯塔科维奇为什么在那么多文件上签字一样,这些人道主义者谴责生活在独裁、威权下的人——或者是别国的,或者是自己的父辈——为什么没有坚持道德立场。谁有资格做出这么轻易的道德谴责呢?肖斯塔科维奇提到一个很有才华的诗人,革命前写背叛啊,玫瑰啊,眼泪啊,十分动人,革命后写“为了食物,任何卑鄙的勾当我都可以去干”,他挂了个写着“诗人”两字的牌子去乞讨,得到很多钱,晚上就去高级饭店大吃大喝。他比很多人强,大多数人做了却不敢承认。   谁能保证如果陷害朋友能救自己的命的话不会那么去做呢?别那么快理直气壮下结论,多想想康德的问题:当法拉里斯架在火上的铜牛拉倒你面前,你是否能坚决不作伪证?所以,我想,别动不动从道德上指责别人,不要想着靠人道主义可以拯救全人类。肖斯塔科维奇说得好:“不要想一举拯救全人类,要从救一个人开始。这要难多了,帮助一个人而不伤害另一个人是很难的难事。”   在这点上他特别表现出了俄罗斯人的悲悯之情。我才知道他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是《列比亚德金上尉诗四首》。列比亚德金这个《群魔》里的可怜鬼,耻辱地活着,人人唾弃,最后像狗一样被杀死。陀氏描写他不是耻笑他,他现在又得到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当我们脏时爱我们,别在我们干净时爱我们。干净的时候人人都爱我们。”   《姆岑斯科县的麦克白夫人》这部歌剧也属于俄罗斯的这条传统:对罪犯的怜悯。契诃夫曾到库页岛改善罪犯的处境,陀斯妥耶夫斯基说过,当他是个罪犯时有个小女孩给了他一戈比。麦克白夫人为了爱情什么都愿意做,甚至谋杀。通过音乐她被赦免了。   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总是充满悲痛、冲突与抗争的动机。他说他的交响乐多数是墓碑,为无数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死者立下的墓碑。第十四交响乐题为“亡灵之歌”,里面的歌词都是关于死亡的诗句。“一百个狂恋的情人都已安眠。在那干土深处,红沙为圃。在安达多西亚路上,到处是绿色的橄榄树,在哥多华街上,竖起一个十字架,一百个狂恋的情人,都已经安眠。”这是洛尔加的,一种哀绝的情感。他想表达这样的主题:“死亡是最大的权能。”   可他说他不喜欢哀绝,他没有让某种极端化的情绪淹没自己。《见证》里始终充满幽默和讽刺。当涉及他的那条“历史性决议”撤销时他说了些什么呢?尼古拉一世反对某桩婚姻,他宣布:“我命令,这次婚姻无效,大家要认为他是处女。”但肖斯塔科维奇无论如何觉得自己都不是处女了。在那样充满苦难的时代,那真是一种很强大的智慧和力量,像他喜欢的犹太民间音乐,用喜来表达悲,含着眼泪笑。   在他的音乐里能感到欢笑吗?很难,苦中作乐本就很难。不过我印象很深的是第十五交响乐第一乐章有段反复出现的《威廉?退尔序曲》,明快、热烈,是肖斯塔科维奇小时候最喜欢的旋律,是他的音乐肖像。《见证》就像这段《威廉?退尔序曲》,交织在命运的悲歌中。追着我。   [俄]肖斯塔科维奇口述、伏尔科夫记录并整理:《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叶琼芳译,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23元。   
11:10:31   来自: luckyboy 见证的评论 &&   书我还没读,不知翻译质量,不过花城出版社的这本书装订实在是太差了,装订方式是胶装、没有锁线,我从没见过这么差的胶装书(严格的说1997年之后再没见过),一碰就开胶了,把书从前往后快速翻了一次就断了两处!      所以建议大家慎重购买,如果一定要买就去书店里买,可以挑一本质量相对过得去的,千万别从网上买。
23:31:14 开开及第  这本看完没有脱,但是同一套里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没有读完就脱页了。无线胶订通常会脱页,因为首先你得把书掰开看。
00:25:54 彼得  俺的也脱了!
17:49:02 多巴胺@nostal  I have the e version of \"the testimony\"... never self-seperating ...and free...
13:44:48 Bob Song  看来不是我的RP问题了:D
19:27:23 河人  确实,刚翻了开头就脱了不成样子
17:41:17 Killadelphia  我的依然破的不成样子了 23:11:18   来自: 元绿 (上了十字架就不能活着下来) 见证的评论 &&   看这本书完全因为王小波极度的推荐,架不住他三无不时的小广告,满含希冀地拜读了。不过尔尔,是个落魄的天才牢骚大爆发,可能王二对此颇有同感吧,或者对那种滑稽的生活状态似曾相识。   萧老的音乐是浪漫主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很难懂,对比看一下他的回忆录,倒是能够增进理解。
23:59:12 已註銷  非常凑巧,十年前我也是由王小波杂文的推荐而读的这本书。   可能是个人经历完全不同,也许对你来说只是一个落魄天才的牢骚爆发,对我来说却是字字血泪,无穷压抑之后的彻底无奈和对命运的嘲弄。 09:44:05   来自: 灵魂-周念迦 见证的评论 &&   肖斯塔科维奇的照片大都双唇紧闭。眉头紧锁,目光深邃,仿佛要洞穿所目睹的一切。          每次听他的第五交响曲,都感到作曲家叙述了一出个人被迫融入时代的悲剧。有人曾质疑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所表现痛苦的真实性。不可否认,他所享受到的衣食无忧的待遇的确值得文艺界同行们羡慕,与后来的索尔仁尼琴等人比起来,肖斯塔科维奇作为“苏联国家和***的忠实的儿子”,表面上看也的确似乎是代表了一种“令人心碎的奴颜卑膝的形象”。苏联那段时期有一个很长的苦难名单,曼德里斯塔姆、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布尔加科夫……看蓝英年先生的《寻墓者说》,甚至地位显赫的作协主席法捷耶夫也遭受着无穷的苦痛,最后以自杀抗争,那份封存多年的遗书令人心惊肉跳,可见肖斯塔科维奇的优厚待遇并不能证明什么。政治上高压的气氛,人人自危,处处监视的生活和毫无创作自由的环境,对任何一个创作者来说都是难以容忍,更何况那种随时而来、莫名其妙的杀身之祸,我想这只有经历过文革的人才会有深切的体悟。          有的书上说第五的主题思想是“克服孤独、痛苦,走向乐观、欢乐,与贝多芬交响曲的“从黑暗到光明,从痛苦到欢乐”的主题思想还是比较接近的。”我觉得对第五进行如此欢欣的解释似乎并不恰当,有简单片面之嫌。               时光回到30年代初,年轻的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广受好评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立即获得成功并先后在各国公演,但36年1月中旬斯大林观看此剧后愤怒的拂袖而去,1月底,《真理报》开始猛烈抨击这部歌剧和舞剧《清澈的小溪》,肖斯塔科维奇顿时成了“人民的敌人”,虽然没有被捕,但熬过了寝食难安的日日夜夜之后,他再也不涉足大型歌剧和舞剧的创作,还撤回了排练中的第四交响曲。作家余华如此形容:“当他醒来以后,已经不是一身冷汗可以解释他的处境了。然后,肖斯塔科维奇立刻成熟了。他的命运就像盾牌一样,似乎专门是为了对付打击而来。”从这个事件之后,肖斯塔科维奇每当受到官方批判就更加严厉的自我批判,把自己说的体无完肤,“他似乎比别人更乐意置自己于死地,令那些批判者无话可说,只能在给他一条悔过自新的生路。”但这只是外在。以如此压抑和扭曲的方式抗争的肖斯塔科维奇内心痛苦可谓是几十年来绵延无尽,也许这样的悲哀比遭流放或一***毙命更甚。          这都归功于肖斯塔科维奇在死后发表的回忆录《见证》。如果没有这本书,或许停留在我们记忆中的那个肖斯塔科维奇就类似于历史的小丑了。这本书是他在1975年去世的前四年之内,对音乐研究家所罗门·沃尔科夫口授的。这些手稿被偷运到国外,每一章上都有肖斯塔科维奇的亲笔签名。他对沃尔科夫说:“我惊奇地发现那位自以为是音乐的最卓越的解释者的人物(指穆拉文斯基,第五首演的指挥)并不懂我的音乐。他说我想为我的第五和第七写欢欣鼓舞的终曲,结果力不从心。这个人从来没想到我根本无意要什么欢欣鼓舞的终曲,哪儿能有什么可欢欣的?我认为人人都很清楚里面说的是什么,那里面的欢欣是逼出来的,是在威胁下制造出来的。……这是什么礼赞?除非是十足的白痴才听不出来。法捷耶夫听出来了,所以在私人日记中写道:第五交响曲的终曲是无可挽回的悲剧。”          1937、38年正值大清洗、肃反运动的高潮,苏联五大元帅被杀掉三个,列宁的战友叶可夫和布哈林也相继被害,生杀予夺的权力在斯大林和克格勃手中,“斯大林喜欢把一个人与死神面对面地放到一起,然后让这个人按着自己的旋律跳舞。”肖斯塔科维奇说道,“这十足是他的风格”。各界人士,包括音乐界人士不断遭逮捕、流放、***毙,这样的生活环境,就算是提供给再好的物质条件,以肖斯塔科维奇被斯大林点名批判的经历,加上自己敏感脆弱的神经,怎么会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开始变得神经质。再看他的照片,脸上带着僵化的微笑,眼镜片后的目光,额头上的皱纹和欲言又止的嘴唇却难以掩饰其痛苦。          说他在音乐中表达反抗和说他欢乐地歌颂革命一样片面,肖斯塔科维奇不是一个制度的反抗者,他无力反抗。尽管他对批判一口承认,密切跟随官方路线方针创作,官方根据自身立场来解读其作品时,他也积极配合。比如第五演出后获得肯定,肖斯塔科维奇称这是“一个苏联艺术家对公正批评的实际的,创造性的回答”,这话现在听来反讽意味强烈,在当时其诚挚一定让人难以怀疑。肖斯塔科维奇被给予了崇高的地位,同时也让他感到巨大的压力,面对暴力威胁和满目疮痍,恐惧使他无法反抗,只有顺从。因此作为苏联音乐的一个象征,国家的高级干部,他无论给什么声明都签字,什么发言稿都照念。他解释第五交响曲的主题是the making of man,人的形成。高压之下人人不得不戴上一个面具,把所有个人的成分去掉,强迫自己的人性和思想则逐渐沦落和丧失,把自己变成被要求的那样,以斯大林和苏维埃为所有思想、行动的归依,正如奥维尔《1984》中写的那样,大哥注视着你,大哥就是一切。          所以我认为第五交响乐是以个人的情绪和体验贯穿始终,用抒情的形式来描写人在恐惧之下,压抑愤慨,虽有不平之音,但最终却不得不屈服于社会和时代的悲剧。首乐章用严格的奏鸣曲式,一开始就十分沉郁,第一主题中给人山雨欲来的悲剧预示,尖锐的第一小提琴则如同在痛苦紧张寻求***,两者在复调般的对比中行进。中间的进行曲令人感到恐怖压抑,管乐与小提琴在喧嚣中强烈冲突,以至于逐渐走向悲壮的高潮,随后逐渐衰退,在阴沉和不祥中结束。第二乐章是稍缓和的谐谑曲,不再那么沉重,而是带有嘲讽的意味,莫非是苦笑着嘲笑自己?第三乐章最为感人,也最美,抒情旋律中逐渐集聚力量,随后用弦乐、管乐不断展现命运多舛,生死无常,无奈的哀叹后强忍的悲愤情感终于爆发,惨烈而绝望的呼号令人断肠。末乐章以轰鸣开始,奔放而坚定的主题如同在沙场上驰骋,横扫千军,势不可挡,压倒一切异己。一切都开始变得疯狂起来,崇高的小号在弦乐配合下吹出宏伟乐观的理想,随后的平静仿佛短暂的回顾,弦乐木管抚弄伤口,随着具有象征意义的军鼓的出现,弦乐与木管乐不断坚持着重复挣扎,越来越紧迫,而在此背景下铜管从容地一步步朝着辉煌的“胜利与光明”迈进,最后挣扎的弦乐消失,一切停止,这世界只剩下定音鼓霸气而空洞的声音,雷霆万钧,气势磅礴,卑微渺小的个人终于埋葬在专制挖下的坟墓中。          有人说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是一种可怕的美。相比巴赫的虔诚崇高,莫扎特的明媚风流,贝多芬的自信雄伟,乃至马勒的忧郁敏感,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确实是可怕的,那是一个漫漫长夜中充满无穷恐惧的时代,面对强权,还能做什么?除非在肉体上消灭自己,否则就要从灵魂上消灭自己,除了扮演规定的角色之外别无选择,甚至无法诉说、无法呻吟、无法呐喊、无法哭泣,只有屈服、顺从后的压抑和扭曲。虽然肖斯塔科维奇通过音乐把这些苦痛说了出来,但他自己也只能默默忍受,而无法解脱。          1949年肖斯塔科维奇被派往美国出席世界和平与文化大会,“坐在饭店高台上的他,给人一种令人惊异的虚弱感,人们可以看到他用抖动着的手拿着香烟,一根接一根地抽着。他的面部经常习惯性地抽搐着,嘴唇也拉成一种令人狐疑的微笑。一个翻译为他代读发言稿,这个发言既攻击了美国战争贩子,也攻击了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与此同时对‘苏联音乐文化达到的空前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加以赞扬。在发言稿的整个宣读过程中,从这位作曲家嘴角和面颊的不停抽动中可以看出,他的坐立不安已达到了一种难以控制的程度。”               肖斯塔科维奇说过,音乐把一个人从头到脚彻底照亮,同时那也是他最后的希望的最后的避难所。对一个精神上受到凌辱但又长期不能表达出来的人来说,这样的说法是何等的无奈,何等的悲哀!因此他的音乐是绝望的,或许有愤怒与抗争,但没有任何希望,无可挽回,欲哭无泪。          有人说肖斯塔科维奇第五延续了贝多芬的第五,我觉得只是形式上如此罢了。贝多芬对命运的奋起抗争一开头就充满了自信,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他可以自负的看着对手,凭借自己的意志与力量战胜命运,成为英雄,因此贝多芬的第五中充满了信念与希望,也充满了人类理性的光辉,也因此最终能以辉煌的胜利告终,斗志昂扬,壮怀激烈,听完使人热血沸腾的振奋。而肖斯塔科维奇呢?他的不安与压抑一层深似一层,因为危险无处不在,随时随地无需理由就可能遭到批判,称为“人民的敌人”。这个游戏根本就没有对手,也没有规则,信仰早就被现实撕得粉碎,他要的只是生存的权利,可依然无能为力而战战兢兢。因此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个见证,无法给人带来宽慰,只有黯然和叹息。          我觉得其实肖斯塔科维奇延续了不断追寻而难以真正解脱的马勒。从第五交响曲的后两个乐章来看,后者的影响十分明显。马勒的音乐展现出步入现代后,个人面对纷乱的世界是如此孤独和惶恐,价值颠覆,信仰丧失,一切又是宿命,无法解脱。同时肖斯塔科维奇也延续了神经质的、痛苦呼号的老柴,除了在音乐中同样思索生死、命运、冲突之类本体问题的同时,充斥在老柴后三部交响曲中的那种激愤的反抗、无奈的绝望与伤感的喟叹,在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中同样得到体现。          在《见证》中,肖斯塔科维奇用李尔王来比喻36年的批判对他造成的影响:“我认为重要的是李耳王的幻想崩溃了。不,不是崩溃。崩溃是来得猛,一下子就过去了,这是不能形成悲剧的。这也不耐人寻味。而是眼看着他的幻想逐渐地、慢慢地破灭——这情况就不同了。这是一个惨痛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过程。”在这本回忆录的最后,他说:“不,我不能再继续讲我的不幸的生活了,我肯定现在没有人会怀疑它是不幸的。我的一生没有特别高兴的时刻,没有令人兴高采烈的事。它阴暗沉闷,使我想起来很伤心。承认这一点,使我很难过,但这是事实,是不幸的真相。”我想自从第五开始,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也都是不幸的真相,是20世纪乌托邦悲剧的伟大见证。     
21:05:32 Mercurio  此文极好!佩服之!
15:33:45 naiyi  受教了,谢谢。
19:54:41 泠音  最近被他的Valse所震撼.
17:46:32 台风过境  写得太好了!!!真乃肖斯塔科维奇的知音也!!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